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律张虹1/111第一节概述2/111一、诗律概念诗:《说文》:“志也。”《释名》:“之也,志之所之也。”《书·舜典》:“诗言志。”《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诗·国风·关雎序》:“在心为志,讲话为诗。”《汉书·艺文志》:“诵其言,谓之诗。”《旧唐书·经籍志》:“诗以纪兴衰诵欢。”3/111一、诗律概念律:《说文》:“律,均布也。”《说文解字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於一。故曰均布也。
”格律:中国古代诗、赋、词、曲等体裁,在创作时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恪守格式和韵律。
4/111二、诗体1.汉魏六朝诗体——古诗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时期文人诗《文心雕龙·乐府》:“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
5/111二、诗体2.唐以后诗体:近体诗——今体诗古体诗——古风6/111三、近体诗格律产生齐梁·周颙:发觉了汉语四声齐梁·沈约:把四声利用到诗歌声律上,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创造了“永明体”。经过唐初一些诗人深入努力,近体诗格律深入得到完善,终于完成了中国近体诗形式固定和规范。
7/111四、格律利与弊1.优点:格律产生是一个必定趋势,它是人类诗歌创作在形式上一个规范和总结;格律符合一定审美要求,能引发观赏者心灵共振,增强文学作品艺术魅力;分析中国诗歌艺术魅力绝不能撇开其形式选择和安排,不然便不全方面或不深刻。
8/111四、格律利与弊2.不足:
定型格式束缚了人们思想
,格律完整必定产生僵化模式,不能适应感情表示需要,这就是格律主要弊病所在。
9/111五、古体诗及其特点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四言: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111五言: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是最早成熟五言古诗。如:《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见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物复道,努力加餐饭。11/111六言:12/111七言:七言诗最早是《柏梁台诗》。相传汉武帝在长安筑台,与群臣人各一句,赋成句句用韵共计二十五句《柏梁台诗》。如: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郡国士马羽林材,和抚四夷不易哉!……13/111杂言:14/111五古15/111七古:三国时曹丕《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七言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它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16/111五、古体诗及其特点
就语言形式来说,汉魏六朝诗歌和散文区分并不大,四言、五言或七言诗与散文区分主要有两点:
一是每句字数固定,二是要求押韵。至于杂言诗与散文就只有押韵是否区分了。因为受到骈体文影响,魏晋以后诗多用对仗,也与散文相近。17/111五、古体诗及其特点古体诗在格律方面主要是要求押韵。1.押韵标准:大致说来,汉魏古诗用韵靠近先秦韵部,晋以后诗韵,越到以后越靠近隋唐韵部。2.平仄要求:古诗押韵除了押平声韵,也能够押仄声韵,唐以后古体诗在押仄声韵时,还要区分上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不一样声调韵普通不通押。3.韵距:能够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4.韵数:能够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且换韵次数不限,平仄韵也可交替,还可一字重押。18/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近体诗即使有绝句、律诗、排律诸体,但排律是律诗扩展,所以近体诗普通只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19/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律诗在格律方面要求主要有以下四点:1.字句固定每首律诗限定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五言者称五律,七言者称七律。我们要注意是,律诗字句是固定,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五言八句或七言八句都是律诗。因为律诗之所以成为律诗,还有其它更主要格律要求,尤其是平仄和押韵。不讲平仄和押韵,五言八句不是五律,七言八句也不是七律。20/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2.押韵严格:近体诗普通要求押平声韵(有极少数仄韵律诗,那是不规则),用韵位置只限定在偶句句末,单句押韵只限于首句(称首句入韵)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或“出韵”。21/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3.考究平仄:平仄是近体诗最主要格律原因,也是近体诗区分于古体诗本质特点。近体诗每句平仄都有详细要求。4.要求对仗:律诗普通要求在中间两联对仗。22/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出句对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起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次联)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颈联(腹联)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结联)23/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排律格律要求:超出八句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可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排律是按照律诗粘、对规则加以扩大,所以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其它要求一同律诗。24/111六、近体诗分类和特点绝句格律要求:这里绝句是指律绝,每首四句,有五绝和七绝两种。绝句在形式上等于律诗二分之一,其押韵、平仄与律诗相同,只是不要求对仗。除律绝外,另有古绝,也是每首四句,每句五言或七言,格律要求与古体诗相同,押韵可用仄韵,不论平仄和粘对。
25/111第二节近体诗押韵
26/111一、押韵和押韵位置1.押韵(也作“压韵”),指是把同韵字放在要求位置上。近体诗在句末押韵,所以句末押韵字,就叫“韵脚”。在近体诗中,凡是同韵平声字都能够用来押韵。如: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7/111一、押韵和押韵位置2.韵:zhuang韵母:韵头韵腹韵尾韵
:韵腹韵尾且声调相同3.近体诗押韵位置是固定,都是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首句都能够押韵,也能够不押韵。28/111二、押韵标准隋代陆法言《切韵》193韵唐朝官颁韵书是《唐韵》分195韵
(“同用”、“独用”)北宋陈彭年《广韵》206韵南宋江北平水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金人平水书籍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106韵(平水韵)29/111二、押韵标准平水韵平声三十韵,字有多有少,韵有宽有窄。字数多叫宽韵,字数少叫窄韵。宽韵字多,选取较易,窄韵字少,往往令人受窘;有些窄韵,字数既少,适用又不多,就被视为险韵。
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另外,做诗选韵还需依据感情表示需要来选择,有些韵适合于表示高亢激昂感情,如江、阳等韵;有些韵则适合表示悲伤细腻感情,如尤、微等韵。
30/111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些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1/111三、押韵规则1.近体诗偶句押韵,不论律诗、长律或绝句,普通只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例外:顾况《忆旧游》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2.近体诗用韵很严,不论律诗、排律、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
32/111四、押韵避忌1.必须防止“出韵”。
2.必须防止“重韵”。3.必须防止用同义字相押。
33/111第三节近体诗平仄
34/111一、平仄和平仄作用中古四声平平上去仄入
明末袁子让《字学元元》云:“大约平声铿锵,上声苍老,去声脆嫩,入声直朴。”
35/111明代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36/111
陆龟蒙《叠韵山中吟》琼英轻明生,石脉滴沥碧。玄铅仙偏怜,白帻客亦惜。37/111二、平仄区分中古声调普通话四声中古声调平阴平上阳平入去上声去声38/111入声字区分1.利用工具书,查找古入声字:《辞海》《诗韵》《佩文韵府》《诗韵新编》
39/111入声字区分2.利用语音演变规律:(1)zh、z、g、j和b、d,可管阳平二百多;(2)zh、ch、sh、r加上k,拼uo皆入不用说;(3)d、t、n、l、b、p、m,拼ie除去爹;(4)üe韵除去嗟(旧读jue,今读jie)、瘸、靴;(5)d、t、n、l、z、c、s,拼e皆入宜自知;(6)fa、fo皆入。40/111入声字区分3.还能够用排除法来排除一些非入声字:(1)鼻音韵尾非入。(2)uei韵非入。(3)zi、ci、si非入。(4)m、n、l、r阴、阳、上声非入。41/111三、平仄组合规则1.“间”规则:即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这是组句规则。近体诗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剩下一个音节放在末尾或中间,形成五言或七言句式。两个音节中后一音节为节奏点。“间”规则要求节奏点平仄相反;剩下一个音节平仄,要与倒数第三个字平仄相反。以五言为例。即凡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就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又要用仄。反之亦同。42/111三、平仄组合规则2.“对”规则:即平仄在上下句(普通称出句和对句)中是对立。这是组联规则。如出句是仄起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则应是平起句“平平仄仄平”,出句是平起句“平平平仄仄”,对句则应是仄起句“仄仄仄平平”。43/111三、平仄组合规则3.“粘”规则:即平仄在上下联之间是粘连,这是组联成篇规则。“粘”规则要求平粘平,仄粘仄,也就是下联出句第二字(这是节奏点)平仄必须跟上联对句第二字(节奏点)平仄相同。详细地说,律诗第三句第二字要跟第二句第二字平仄相粘,第五句第二字要跟第四句第二字平仄相粘,第七句第二字要跟第六句第二字平仄相粘,平粘平,仄粘仄,由此而联缀成篇。换言之,就是仄起联要与平起联交替出现。44/111四、律诗绝句平仄格式
1.五言律诗四个类型:(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韵脚(丁)仄仄仄平平(一)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二)丁乙丙丁,甲乙丙丁(三)丙丁甲乙,丙丁甲乙(四)乙丁甲乙,丙丁甲乙45/111四、律诗绝句平仄格式
2.七言律诗四个类型(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韵脚(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丁乙丙丁,甲乙丙丁(二)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三)乙丁甲乙,丙丁甲乙(四)丙丁甲乙,丙丁甲乙46/111旅夜书怀
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47/111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48/1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49/111送友人进士许棠
唐·张乔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一一丨丨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一一丨丨一。50/1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51/111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怎样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52/111新城道中
宋·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53/111重过圣女祠
唐·李商隐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丨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丨,丨丨一一丨丨一。54/111五、平仄格式利用1.要防止失粘、失对;2.要防止犯“孤平”;
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3.要防止“三平调”;
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
55/111五、平仄格式利用4.要考究拗救:诗中凡平仄合乎组合规则句子叫律句,平仄违反组合规则句子叫拗句。拗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本句或对句)适当位置上,把该用仄声字改用平声,认为补救。“拗”就是违拗,“救”就是补救。
拗了用救,仍算合律。
56/111五、平仄格式利用常见拗救方法有三:①本句自救:
第一,“孤平”拗救:
五言: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一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一
寂寥无所欢月光明素盘
×∨×∨57/111五、平仄格式利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唐·杜甫《九日五首》(其一)丨丨一一丨丨一抱病起登江上台×∨58/111五、平仄格式利用第二,“特种拗救”
五言: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王维《辋川间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59/111五、平仄格式利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咏怀古迹》(其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注意:在这种特拗平仄格式里,五言第一字、七言三字必须用平。
60/111五、平仄格式利用②对句互救:
五言: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1/111五、平仄格式利用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王维《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62/111五、平仄格式利用③本句自救和对句互救相结合。五言: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李商隐《蝉》薄宦梗犹泛,故园芜欲平。××∨63/111五、平仄格式利用七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苏轼《新城道中》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64/111五、平仄格式利用明·真空《检篇韵贯珠集》中《类聚杂法歌诀第八》: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没有虚与实,死活重与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65/111五、平仄格式利用(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66/111第四节近体诗对仗
67/111一、对仗和对仗要求68/111一、对仗和对仗要求1.对仗(对偶、骈偶):就是把两个字数相等、平仄相对句子,用同类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造成一个结构相同或相近、意思相关或相反对子。69/111一、对仗和对仗要求2.对仗主要要求是:相对两句必须句法结构相同、词性一致。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结构方面并不严格要求。70/111二、对仗安排
(一)律诗对仗:律诗是“骈散兼行”。律诗普通情况是半骈半散:首尾两联是散行,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则要求要用对仗。对仗是律诗主要要素之一,但不如押韵、平仄那样主要。所以律诗对对仗要求也比较宽。普通来说,律诗中间两联用对仗是正格,多于两联或少至一联,或者虽有两联但不在中间两联,都是变格。另外律诗还有全首都是对仗和全首都没有对仗。长律对仗和律诗一样,首联对仗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尾联普通不用对仗。71/111二、对仗安排
(二)绝句对仗绝句普通不要求对仗,要对仗也行。普通来说,在格式上是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绝句,则全首不用对仗;格式是截取后两联,则前联用对仗;格式是截取前两联,则后联用对仗;格式是截取中间两联,则全首用对仗。但这些要求也不是绝正确,总之绝句对仗要求是自由。这是绝句不一样于律诗地方。72/111二、对仗安排(三)对仗类别从内容上来看,有正对、反对、流水对和意正确差异。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关对偶。比如:
门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孟浩然《题义公禅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73/111二、对仗安排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反对偶。比如: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74/111二、对仗安排3.流水对——两句意思连贯一气对偶。它上下两句,普通有递进、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等关系。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75/111二、对仗安排4.意对——就是上下两句似对非对,不对又像是对,以事意相关联,别具一格。比如:春风潮水上,饮酒海滩中。芦荡思归客,轻波一海鸥。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76/111二、对仗安排从形式上看,对仗除了上下两句相对外,还有当句对、交股对与借对等。1.当句对——句中自正确对偶。又叫“句中对”。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夜泊水村)77/111二、对仗安排2.隔句对——四句两两相正确对偶。即第三句与第一句对,第四句与第二句相对。这种对偶又称为“扇面对”,比如: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殊。郑谷《寄裴晤员外》(其二)78/111二、对仗安排3.交股对——上下两句相正确字词不在相当位置上,而是颠倒错综。这种对法又叫“蹉对”或“错综对"。比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子小饮戏赠》)79/111二、对仗安排4.借对——有借音借义两种。①借音对是借同音或近音字与另一个字相对。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吴司户见寻》)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80/111二、对仗安排②借义对是指一个词有两个以上意义,诗人在诗中用是甲义,但却借用它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初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81/111二、对仗安排(四)关于工对和宽对两个句子对得工整,句型相同,词性一致,而且小类也完全相同,叫工对。如: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李纲《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82/111二、对仗安排以下几个情况也应算工对: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离堂思琴瑟,别路远山川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83/111二、对仗安排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反对为了工对而凭空虚构: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只求诗对好,不怕两重丧。84/111二、对仗安排对得不十分工整叫宽对。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有甚至词性不一样,也用来相对。比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崔颢《黄鹤楼》)85/111二、对仗安排借对(借音或借义)和交股对,也应算宽对。
对仗更宽一点那就是句型不尽相同,半对半不对了。比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夜泊水村》)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初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86/111二、对仗安排(五)对仗避忌1.应避合掌:即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比如:
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
(耿沛《赠田家翁》)87/111二、对仗安排但同义动词或形容词相对,却是允许。比如:愁客倦吟花似酒,佳人休唱日衔山。(苏轼《同曾无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陆游《秋思》)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杜甫《赠韦赞善别》)88/111二、对仗安排同义虚词相对,也是允许。比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2.应避同字相对。近体诗要防止同一字出现在出句和对句相当位置上。不过,有些诗人偶然也有用同字相对。如: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杜甫《得舍弟消息》)89/111二、对仗安排3.应避中间两联句法结构相同。近体诗句法结构,四联要不尽相同,尤其是中间两联,更不可一样,以防止结构上雷同。90/111声律启蒙【平仄】平对仄,仄对平。反切对分明。有没有对虚实,死活对重轻。上去入声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武法】实对实,虚对虚。轻重对偏枯。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五音】寻义理,辨声音。呼吸对调停。角宫商徵羽,牙齿舌喉唇。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辞尽属清。91/111声律启蒙【天文】天对地,地对天。天地对山川。清风对皓月,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地理】泉对石,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圃,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时令】春对夏,夜对晨。夏至对秋分。重阳对七夕,上巳对清明。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92/111声律启蒙【国号】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晋齐韩赵魏,吴蜀宋陈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人伦】夫对妇,主对宾。父子对君臣。弟兄分内外,朋友别疏亲。日用三纲扶世道,天常五典叙彝伦。【宫室】楼对阁,寺对宫。庭院对垣墉。千门对万户,屋角对亭中。画栋雕梁风殿阁,明堂净室月帘栊。93/111声律启蒙【器用】书对画,瑟对琴。笛韵对钟声。宫箫对塞管,晓角对寒砧。炳耀斗牛横剑气,清冷山水作琴声。【鸟兽】莺对凤,雁对莺。犬吠对鸡鸣。龙吟对虎啸,社燕对秋鸿。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花木】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翠麦舞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一川霞。94/111声律启蒙【人事】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胸襟。吟怀对饮兴,思浅对情深。逆旅羁怀藏万斛,佳人娇态笑千金。【身体】头对面,口对身。白发对红唇。咽喉对肺腑,目盼对眉颦。玉骨琼肌非俗子,朱颜绿鬃尽佳人。【衣服】衣对袖,舄对巾。衣褐对书绅。罗帏对珠履,束带对铺茵。礼乐衣冠由上国,文章黼黻美吾身。95/111声律启蒙【珍宝】犀对象,玉对金。玉殿对琼京。琉璃对玳瑁,玉烛对银灯。融融春近冰消玉,凛凛冬来雪积琼。【饮食】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烹羔对脍鲤,煮茗对调羹。蓴菜久思犹客旅,盐梅相和待公卿。【文史】经对史,赋对诗。传记对文词。易奇对书奥,训诂对箴规。五行俱下读书日,一举成名射策时。96/111声律启蒙【声色】声对色,影对光。柳影对花香。山形对水势,世秀对天芳。去国心如砧韵碎,思乡梦与角声长。【五色】黄对黑,白对红。碧草对青松。朱颜对绿鬓,彩蝶对黄蜂。鸳鸯丹墀先俊彦,貔貅紫塞上英雄。【数目】三对五,万对千。四季对三元。孤秦对两汉,万寿对千年。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庭院柳三眠。97/111声律启蒙【干支】商太甲,李长庚。甲坼对丁宁。庚申对甲子,亥往对寅行。黄甲榜中曾分甲,白丁眼里不知丁。【卦名】乾对巽,坎对离。小过对中孚。同人对大有,既济对明夷。革面小人长蹇蹇,恒心君子屡颐颐。【方隅】南对北,北对东。东里对南宫。山南对岭北,东日对西风。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必向东。98/111声律启蒙【半虚半实字】中对外,后对前。月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圃内对林间。檐外松杉滴清露,门前桑柘起寒烟。【又】长对短,盛对衰。大小对高低。古今对终始,否泰对安危。数盘棋罢收成败,一幅书藏息是非。【如似】疑对讶,似对如。似玉对如珠。如烟对似火,似盖对如梳。一川杨柳如丝袅,十里荷花似锦铺。99/111声律启蒙【重合】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溶溶。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雝雝。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虚字】然对则,乃对于。往矣对归欤。历然对彰若,乐只对凄然。仁君似此之至也,廉吏如斯而已乎。【通用】堪对可,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所愧对何妨。低昂北斗夜将半,断续西风天正凉。100/111声律启蒙【巧对】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镜花对水月,青眼对白眉。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勤学】歌对读,偶对联。勤读莫迁延。成名应有日,得志可朝天。绿裙著处君恩重,黄榜开时御墨鲜。【得志】新进士,好男儿。得志便扬眉。琼林恩赐宴,玉殿御颁诗。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101/111声律启蒙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102/111声律启蒙贫对富,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人教版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提升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物资管理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熊果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投资规模及发展策略建议研究报告
-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文试题
- 2025-2030中国烧烤调料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滚花螺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游戏机市场调研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深度分析2024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肿瘤化学疗法的护理
- 血液灌流治疗与护理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球捡球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河南烟草行业招聘笔试真题
- 美团述职报告
- 《食管癌讲》课件
- 高分子化学6-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
- 2025版无人机生产加工委托合同3篇
- 军事法规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