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总复习题2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八上总复习题2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八上总复习题2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八上总复习题2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八上总复习题2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1页

有一天深夜,家人都睡了,只有曾国藩还在读书,当初他正读那篇读了好多遍都还没有背下来文章。这时,他家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儿好处。可是等了很久,曾国藩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等得不耐烦了,非常生气地跳出来对曾国藩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我都会背了。”然后把那篇文章背了一次,扬长而去。

人物故事一:曾国藩读书遇“偷”第2页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曾国藩天赋并不高。再仔细看看关于曾国藩介绍,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是那个时期在政治、军事、文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令人瞩目影响人物。读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人未来是否能有所成就并不是靠他天资聪明。故事中小偷能够说很聪明了,旁听就能背诵,但他却只是一个“梁上君子”。曾国藩虽不聪明,但他是勤奋,他博览群书,涉猎文件,长久苦读古书,苦思道理,苦写文章,所以他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人物之一。

人物故事一:曾国藩读书遇“偷”第3页林则徐七岁能作文。九岁那年元宵节,老师给学生出对子:“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林则徐应声对曰:“打一声锣代天地行威”。又有一次,老师带林则徐等学童游鼓山,一时兴起,出“山”、“海”两字,要求学生做一绝对,当其它学童还在思索之时,林则徐率先吟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又有些人出联曰:“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脱口而出:“鸡公有髻不梳头”。其父高兴地说:“此儿性灵,时有发觉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

人物故事二、林则徐对对子第4页林则徐年少时有一次参加童子试,其父怕他走路累了影响考试成绩,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赶路。来到考场,主考官见林则徐年少,有意考考他,即景出了一上联,让其对下联,作为进考场应试条件。此上联曰:“子骑父作马。”林则徐不慌不忙,一边下地,一边应声答出下联:“父望子成龙。”主考官听了林则徐下联,频频点头,赞不绝口,十分高兴地放林则徐进了考场。

人物故事二、林则徐对对子第5页

话说当年清廷清剿太平天国时候,在上海组成洋枪队,队长叫戈登,是李鸿章推荐。以后李鸿章访问欧洲,去了英国,见了戈登遗孀,戈登夫人送李鸿章一条英国斗牛犬,李鸿章回国后,把戈登夫人送狗给吃了,然后给戈登夫人回信说:“您送狗,味道很不错”。人物故事三:李鸿章第6页

假如你想真实了解他生平和他文学素养,那就能够看一下梁启超《李鸿章传》。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曰:有些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能够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能够读我之“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第7页人物故事四:蔡元培蔡元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近代民主革命家,浙江绍兴人。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被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榜样”。蔡元培从小就刻苦学习,勤奋好学。即使家里很贫穷,但小元培从没放弃读书念头,不停地寻找读书机会,作客、游玩活动他都极少参加,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蔡元培读书时十分专心。有一次,他正在楼上读书,楼下失火了,他一点也没感觉到,还在聚精会神地学习。直到有些人记起来他还在楼上,连忙去救,他才脱离了危险。有一年夏天,蔡元培在夜里读书,蚊子尤其多,蔡元培找来一只坛子,把自己两条腿伸进去,坛口再捂上报纸,这么,蚊子就叮不上了。这些都是他勤学一段段佳话啊!第8页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那时交通工具很简单,走马上任还需要坐马车,当蔡先生从马车上下来以后,看见学校门口有许多人在夹道迎接。原来,这是学校规矩,工友们必须遵照礼仪表示欢迎,随行人员对蔡先生说了声:“您请。”蔡元培先生一边往前走,一边脱帽向两边欢迎他工友们致意,并和颜悦色地对工友们点头致谢,不住地说道:“谢谢诸位,大家辛劳了!”工友们见此情景,非常感动,纷纷赞叹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好人啊!”这件事情要是发生在今天,当然没有什么能够大肆宣扬。但在刚才推翻封建帝制民国早期,蔡元培先生抛弃了旧官场上那一套官礼陋习,对普通老百姓谦恭礼让,这种礼待庶人行为,不能不令人佩服。

第9页

左宗棠23岁成婚时,曾在新房自拟一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以后左宗棠远戍新疆,出嘉峪关时,沿途插柳,初不过为标示归途也,而积久成荫,风景一变。有湘人某游士拜谒左宗棠于塞上,献诗云:“大将征西久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惹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大笑而悦,优礼待之。

人物故事:左宗棠第10页左宗棠布衣时,林则徐就闻其名。1849年,林则徐途经湖南,遍寻不得,后终于在湖上得见。左宗棠也早慕林则徐大名,急于相见,不料慌忙之间落入水中。左宗棠爬上林则徐船后,要行拜谒之礼,林则徐忙阻拦道:“落汤鸡了,还做什么礼节?快去更衣!”两人相谈达旦。林则徐叹道:“他日竟吾志者,其唯君乎!”临别,林则徐即于舟中手书一联曾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极感之,晚年犹悬此联于斋壁。

人物故事:左宗棠第11页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南皮县举行秀才考试,不少书生都去赶考,才够十岁张之洞也去了。

张之洞来到考场后,主考大人见他是个十几岁毛孩子,有点看不起,指着他说:“你这个孩子几岁啦?来这里干什么呢?”张之洞一听说他是“孩子”,很不高兴,抬脸挺胸说:“我是来应考儒童,不是与他人比年岁孩子!”考试大人见张之洞眼里有神,说话干脆,话里有话,又说:“既是来应考,我先给你出个上联,你要能对上,就准许你应考,要对不上早点走开,这里不是孩子玩地方!”人物故事:张之洞第12页张之洞一听又说他是“孩子”,脸一沉说:“我对不上就自动离开,我要对上了,请老大人不要以貌取人!”主考大人被张之洞小嘴说住了,想了想说:“南皮县童子十岁.。”张之洞听了不加思索地说:“北京城皇上万岁。”

主考大人见张之洞出口成章,内心佩服,又说:“小顽童内藏春色。”张之洞答道:“老大人明察秋毫。”张之洞对答如流,主考大人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孩子了,经过考试张之洞中了秀才。人物故事:张之洞第13页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暂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主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主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不然,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

一定会处罚你!”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人竟是大总统。惊慌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

人物故事:孙中山第14页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觉他生活很艰辛,几乎连吃饭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助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些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约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人物故事:孙中山第15页

“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们走进孙中山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约需要30英镑。他们以为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钱买,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著说:“我以为买书比买吃还主要。”

人物故事:孙中山第16页中国近代史总复习提纲第17页中国近代史(1840-1949)四个政府统治:1840-1912清政府(北京)1912中华民国暂时政府(南京)1912-19北洋军阀政府(北京)1927-1949南京国民政府(南京)两段历史分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条根本:西方列强侵略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一个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条基本根本第18页

线索二:中国人民抗争史:2、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彭德怀组织百团大战……3、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4、青年学生和无产阶级:五四运动(1919年)一、贯通中国近代史上五条线索:

线索一:西方列强侵略史(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方面侵华战争)

(战争起止时间、签署条约时间及其内容、影响)第19页线索三:中国人民探索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对近代化道路探索向西方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军事技术戊戌变法:向日本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向美国学习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后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向俄国学习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探索走自己路(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战争(国—共)抗日战争(国共—日本)解放战争(国—共)第20页线索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第20课)线索五:中国近代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第21、22、23课)1、这些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取得出色成就共同原因(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优异品质)?A、高尚爱国精神、B、强烈创新意识、C、良好道德品质等。

魏源——地主阶级思想家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第21页二、国共关系

1、国民党发展史:(仅作了解)

由孙中山创建,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

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

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

1923年11月,在中共帮助下,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经过八年抗日战争,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以蒋介石为代表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

1949年7月16日,为挽救败局,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非常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5日逝世。第22页2、中共发展史(即中共对中国革命探索史、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诞生: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意义必须记探索: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依据地:(1927年)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意义必须记

壮大: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胜利:人民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4月,)启示: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第23页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学习板块相关史实(各一例)开天辟地(日出东方)⑴主要会议:星火燎原⑵主要事件:力挽狂澜(3)主要事件:战略转移(4)军事行动:抗日烽火(5)著名战役:灯塔指导(6)主要会议:推翻王朝(7)主要事件:感悟(同前):第24页

3、国共关系波折发展历程

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第25页

结论:1、国共两党关系展现“合作—分裂—谈判,再合作—再谈判—再分裂”波折发展历程。2、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走向和革命前途命运。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1)都面临共同强大敌人;(2)都有中共提倡和推进;(3)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发展。

第26页4、比较西安事变和谈与重庆谈判西安事变和谈重庆谈判时间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历史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蒋介石准备发动内战双方人物周恩来—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谈判结果蒋介石被迫答应了中共提出“停顿内战,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处理。签署了《双十协定》影响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和平中共争取了政治上主动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相同点:

1、中共都做出了主动努力。2、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结果。第27页5、作业:1)中共是全民族利益代表经典事件:

A、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处理B、毛泽东等不顾个人安危,进行重庆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2)中共找到符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标志:

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建立3)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形成过程中含有开创性事件。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建立4)中共自诞生起,同哪些势力进行了斗争?

北洋军阀、国民党、日本5)两次国共合作详细表现(史实):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第28页三、台湾问题:台湾和大陆曾经有过三次分离:第一次:1624——1662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第二次:1895——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

《马关条约》抗日战争签署胜利第三次:1949年至今孤悬海外

渡江战役胜利后相关诗句:反应日本占领台湾:(不抄)《春愁》、《七子之歌—台湾》

反应台湾孤悬海外:《乡愁》《望大陆》启示: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渴望祖国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统一。

第29页四、中日问题(见第四单元复习题)1、列举抗日战争中著名战役。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抗战胜利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施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坚持不懈英勇斗争。3、抗战胜利历史意义怎样?

三个关键点。

第30页

五、思想方面(结合后半部分试题相关内容)1、清朝前期,盛行天朝上国,华夏至上华夷观,

造成中国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受到西方列强侵略。

2、从魏源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由鄙夷到师夷,主张学习西方技术,这一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3、严复译述《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等观点,有力地推进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第31页

五、思想方面(结合后半部分试题相关内容)

4、梁启超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主张维新变法,变法图强,这一主张有力地推进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5、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6、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第32页方面具体表现政治方面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实施了共和政体。经济方面奖励和保护工商业,勉励人们兴办实业。思想观念方面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方面衣饰、发式、礼仪、称呼等A、推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B、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C、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变结论第33页六、主要城市(紧接着上次抄):1、北京:屈辱篇——A、火烧圆明园(介绍略)B、签署《辛丑条约》抗争篇——五四运动探索篇——洋务运动、公车上书2、南京: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署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暂时政府成立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南京大屠杀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第34页六、主要城市(紧接着上次抄):3、上海:

补充:这里见证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a、淞沪铁路b、《申报》c、商务印书馆d、电影第35页

七、主要人物:1、陈独秀:

A、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1915年)B、在北大任教(1917年)C、五四运动总司令(1919年)D、成立共产党早起组织(上海,1920年)E、担任中共第一任领导人。(1921年)2、周恩来:

A、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B、发动南昌起义C、和平处理西安事变D、参加了重庆谈判

第36页七、主要人物:4、刘邓大军:

A、千里挺进大别山;B、领导淮海战役。5、左宗棠: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局)B、收复新疆6、张之洞: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B、维新变法时期,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奏请废除科举制第37页八、军队变迁(紧接着上次抄)国民革命军——南昌起义时(1927年8月)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时(1927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后(1928-1937年)

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九、依据地变迁农村革命依据地——敌后抗日依据地——解放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第38页

十、关于近代中国

1、中国近代百年史特征(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落后原因:

(或中国沦为半半社会原因)

A、封建专制制度落后;

B、西方列强侵略。

3、近代中国备受列强侵略根本原因

(或近代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屡败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落后造成国家贫穷落后第39页近期热播电影《十二生肖》,讲述是杰克(成龙饰)为领取国际文物贩子开出巨额奖金,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最终四个兽首,但最终将寻回兽首偿还中国寻宝夺宝故事。圆明园十二兽首流失海外与哪一场战争相关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BA第40页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上图反应历史信息不包含(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B、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近代中国人民革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封建、反侵略A第41页4、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以上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主题。若要再现右图民族英雄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悲壮场景,应该选择史事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C第42页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再遭受列强侵略,被迫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是()①都有清政府赔款内容②都有清政府割让领土内容③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内容④都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影响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④D第43页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D从1915年起,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开始了,有些人说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完成之后一场思想文化补课”。这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指是什么?第44页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洋务派、革命派B维新派、洋务派、革命派C顽固派、维新派、革命派D顽固派、抵抗派、洋务派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CC第45页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这一单元后,老师推荐以下四部作品有错误是()A、《重庆谈判》B、《大决战》C、《渡江侦察记》D、《西安事变》

中国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败局面形成根本原因是()A、军备废弛B、官员腐败C、制度落后D、闭关锁国

CD第46页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大解放。这里“政治上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本身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传奇。”他说“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跃进大别山CC第47页判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共同理由是()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社会性质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封建篡夺了革命结果C、都没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革命D、都是反帝反封建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问题时,引用《左传》中“弟兄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古语。这句话形象阐述了历史上国共两党关系。以下历史事件中反应了国共合作是()①黄埔军校建立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抗日战争胜利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C第48页右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原因是()

A主动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以下几句口号按其出先后次序,排列正确是()①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②三民主义③坚持抗战,反对投降④解放区天是晴朗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⑤①

D第49页13、下面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国民大革命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14、中西两种文明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艺术发展。以下人物与其成就连线,不正确是

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B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C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D徐悲鸿——《愚公移山》DD第50页

1、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