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2(共9套)(共90题)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以雅典的庇西特拉图为例论述古希腊的僭主政治标准答案:僭主一词来自小亚,本与君王同义,被希腊人用来专指城邦中依恃武力和非法的手段僭越夺权的专制头领。他们把公民大会抛在一边,不经过公民选举而握有终身独裁之权,还可将僭主之位传于儿孙。这些僭主为了取得群众支持以巩固统治,往往奉行打击贵族、争取平民的政策,重视殖民活动并推动工商业发展。但僭主政治终究与公民政治背道而驰,何况后代僭主多属骄奢残暴之徒,所以僭主政治皆不能持久。梭伦改革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庇西特拉图实行僭主政治。当时公民内部派别斗争激烈,出现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相持不下的局面。从阶级背景看,大体可说平原派代表贵族,山地派代表农民,海岸派代表工商业者。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山地派的领袖、曾为梭伦之友的庇西特拉图在雅典成功地建立了僭主统治。他依靠农民支持以武力夺取政权,给贵族以一定打击。在他逝世后,他的儿子又统治雅典18年。庇西特拉图的统治总的来说对农民比较关怀。也支持农民势力而反对贵族。他继续执行梭伦的立法,使雅典仍然按梭伦改革确定的路线发展。公民大会的执政官的选举照常举行,只是担任官职的人皆是他的党羽。他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提高其政治地位,以低利贷款支持农民种植葡萄。在把司法权集中于城邦政府的同时,又设立乡村巡回法庭,就地解决纠纷,削弱贵族对地方司法的干扰。他还经常四处视察,解决僻远山区农民提出的问题。庇西特拉图掌权期间,雅典的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发展。亚里士多德评述说:“庇西特拉图处理国政是温和的、而且是宪法形式的……在他统治时期,从不与大众为难,总是致力和平,保持安靖;所以人们常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从以上庇西特拉图的例子可知,僭主政治作为古希腊的特殊历史现象,它是殖民运动的产物。早期僭主政治延续旧制度中的积极政策,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南京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纻丝、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概述1929—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情况。(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蒋桂战争。1929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企图削弱其他军阀的势力,引起了各派军阀的不满。当时,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拥有相当势力,控制着两广、两湖,并占有平津某些地区。2月,李宗仁以武汉政治分会的名义,撤换了亲蒋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3月,蒋介石以中央的名义下令查办武汉政治分会,并发兵进攻武汉,蒋桂战争由此爆发。蒋介石为了打败桂系,令陈济棠等率军由广东进逼广西,用巨款收买桂系的军事将领李品仙、李明瑞、杨腾辉等,并派人联络冯玉祥、阎锡山和四川刘湘三面包围武汉。4月,桂系战败,李宗仁、白崇禧南逃,蒋介石控制了两湖,蒋桂战争结束。(二)蒋冯战争。1929年,蒋介石征讨桂系得手后,为了进一步消灭异己力量,立即转移兵力,进攻冯玉祥西北军。冯玉祥在蒋军压力下,收缩兵力,5月中旬,令驻山东、河南的西北军退守潼关。蒋介石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同时收买西北军韩复榘、石友三部,策动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部先后叛冯附蒋。在蒋的武力进剿和内部瓦解的困境下,冯玉祥被迫于5月27日通电下野。8月,蒋介石召开编遣实施会议,欲强行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兵力。阎锡山与冯玉祥结盟,决定武力讨蒋。10月10日,冯玉祥指使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孙良诚等27人通电反蒋,兵分三路进攻河南。11日,蒋介石下令讨伐。至11月下旬,蒋军在河南先后三次发动攻击,将西北军赶回潼关,战争结束。(三)中原大战。1930年3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个集团成立了“中华民国军”,组成反蒋大联合。4月,向蒋介石部发动攻击,双方在以陇海铁路为中心,以津浦、平汉两路为辅翼的数千里的战线上投入百万大军展开厮杀。战争初期,局势对蒋介石十分不利,直至8月,蒋部才开始扭转危局。9月18日,张学良发出通电,以调停为名率兵人关,占平津。10月,蒋军攻占开封、郑州、西安,冯军完全瓦解,阎军退至黄河以北,桂军退回广西,历时七个月的中原大战结束。中原大战双方使用兵力100多万,死伤30多万,给人民造成了空前的战乱和深重的灾难。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绝对胜利而结束,确立了蒋介石在各派军阀中的优势,从而巩固了他的独裁统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标准答案:汉光武帝刘秀加强中央集权是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和发展,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加强。(1)政治方面:退功臣,进文吏;升尚书台成为中枢机关;加强皇权。设置御史台、司隶校尉和刺史来加强监察制度。(2)刘秀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解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这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实行假民公田,解决了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③通过度田试图解决土地问题。(3)加强军权。东汉建立不久,下诏撤销了郡国都尉的建制,将兵权并归守相,加强中央的军权,其中中央军队主要有四支。首都有两支,即南军和北军;地方上驻扎黎阳营和雍营两支中央军队。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光武帝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适当扩充。5、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的?标准答案:(1)井田制是瓦解;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诸侯们的权力日益增加,加之社会生产力发展,土地的使用价值增高,诸候或贵族之间的有关土地的赠送、赔偿、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不再报告天子。诸侯们已把他们疆域内的土地看做是私产,这种土地观念的出现,说明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开始瓦解,“田里不鬻”制度破坏,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加之农奴们的消极怠工或逃亡他乡,对贵族领主们是一个打击,这是加速井田制瓦解、促进土地私有制产生的重要因素。(2)赋税制度的改革: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各诸侯国为了扩大税源,先后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最早改革的是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晋国的“作爰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3)阶级关系的变化: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那些占有大量私田的人放弃了井田制的剥削方式,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耕种,收取实物地租,出租土地者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者转化为依附农民。从此,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便孕育成长起来,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试述唐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标准答案:唐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其原因有:第一,唐睿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防范吐蕃、回纥的进扰,开始派节度使领兵屯边。这些节度使及其军队,称为“方镇”或“藩镇”。玄宗以后,府兵制废弛,藩镇军士改为招募,长期戍边,不再更代。在节度使的统领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镇落户。这样一来,原来只管军事的节度使,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为独霸一方的封建军阀。第二,唐朝中央的政治自玄宗后期开始每况愈下。玄宗时,李林甫和杨国忠相继当宰相,两人执政二十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中央禁军却只有十二万人,还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割据已是不可避免了。第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的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其中,尤以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承德节度使李宝臣势力最强,史称“河北三镇”或“河朔三镇”。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关中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危害:(1)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藩镇和唐中央以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所以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断。如德宗朝的“四镇之乱”、宪宗朝的“淮西之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9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3)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如何评价朱元璋?标准答案:朱元璋,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人,出生于贫苦家庭,父母早亡,孤苦无依,当过和尚,后来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提拔为大将。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尽有其军,不久,攻克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府,建立江南行省,有兵10万人。他以应天府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先后攻取皖南、浙江的宁国(今安徽宣城)、徽州、池州、扬州、婺州等地。这时的朱元璋东邻张士诚,西邻陈有谅,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割据福建)。朱元璋采取朱升的建议,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积蓄力量。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于1368年以应天府为师,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即明太祖。然后,灭掉元朝,统一了全国。朱元璋是继汉高祖刘邦之后又一农民出身的封建帝王,是明王朝的建立者。艰苦的生活经历和激烈的军事斗争锻炼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同时也塑造了他复杂的多重性格。首先,无依无靠的流浪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培养了他刚毅、勇敢、坚韧不拔的个性。然而,他自幼缺乏家庭的温暖,淹没了他的同情心,铸就了他性格的另一面——极强的权力欲、刚愎专断、猜忌多疑、残忍暴虐。他废行省,设三司;废除丞相、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分散大都督府的权力,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只管兵籍和军政,兵部只管承旨调兵和选任军官,将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这些都是朱元璋极强权力欲的表现。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株连杀害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株连杀害达三万余人。又以同样的罪名诛杀梁国公蓝玉,列侯张翼等,牵连万余人。朱元璋还一反礼遇大臣的习俗,视君臣关系为主奴关系,公开廷杖大臣,视大臣的尊严于不顾。这些不仅是他权力欲的表现,也是他刚愎专断、猜忌多疑、残忍暴虐的表现。其次,明太祖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他善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思危、处治思乱的治国方策。由于他出身寒微,又亲历元末农民起义,比较了解下层百姓的要求,懂得治乱安危和百姓精于好坏的密切关系。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化缘僧人的出身对朱元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加了解民间疾苦。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例如,禁止蓄奴、限制寺院经济、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兴修水利等。这些措施既是迫于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也是朱元璋深谙民间疾苦的表现。(2)对贪官污吏欺凌百姓有着切身体会,有革除这些弊政的强烈愿望。朱元璋称帝后,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他采用举贤任才、尊德尚齿的用人方针,破格用人;奖励循吏和清官;严惩贪官污吏,严禁各级官吏玩忽职守、蠹政害民。(3)忌讳别人提及“和尚”、“贼”等字眼,对知识分子心存疑忌,罗织罪名,大开杀戒,制造冤狱。朱元璋加强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以这种死板的文体和局限的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总之,从朱元璋在位时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的趋势与朱元璋的个人身份、经历也是促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催化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也是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朱元璋的迎合也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强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标准答案:(1)生产力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经济保持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3)产业结构转向服务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4)工人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有很大提高;(5)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6)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7)政治和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8)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试谈19世纪下半叶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标准答案:特点:(1)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19世纪后半叶,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大陆,不仅范围广阔,而且各地的起义都发展为有组织的、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有些还发展为全民性的自卫战争。(2)各地区的武装斗争的领导者,几乎都是由封建阶级或传统社会的统治者担任,只有埃及等少数先进地区的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性质。这是由非洲总体上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决定的。(3)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反帝反殖斗争中起了很大的号召作用。如苏丹马赫迪起义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号召进行“圣战”,坚持20年之久。(4)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在西方资本的入侵下,非洲的民族经济得到发展,新的阶级阶层不堪忍受殖民者的压迫。在城市中,工人、市民和知识分子的反帝运动便成为民族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5)斗争缺少联合,没有汇成席卷非洲大陆的革命风暴。虽然在19世纪后半期非洲各地区几乎都发生了武装斗争或武装起义,但各地区的斗争互不联系,未能汇成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结果被殖民者各个击破。这是由非洲还处在封闭隔绝状态造成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比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标准答案: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诸大国都根据变化了的世界局势,重新瓜分世界,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在历史背景、性质、结局诸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种国际关系体系也就必然有较大的差异。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相比有如下不同:(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列强明目张胆分赃的产物;雅尔塔体系虽然也具有划分势力范围的因素,但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它对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的策源地和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相比于前者,其进步的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2)两种体系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国际格局的基础上。一战结束后,并未改变几百年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英法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但到雅尔塔体制形成之时,美国已超越欧洲诸强居于西方之首,社会主义苏联已经崛起并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这决定了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国的决定性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在国际格局中,英法的领导权已被美国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已经结束,并过渡到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时代。(3)两次大战后分别建立了两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两者相比,联合国的积极意义更为明显。因为,联合国的成立是雅尔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苏联和美英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原则,已纳入战后国际关系体系。战后处置战败国的非军事化、非纳粹化原则以及和平、民主和支持民族独立等原则,也成为联合国所坚持的规则。(4)雅尔塔体系承认了苏联的大国地位,从而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加入到国际社会,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当然,在承认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苏美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在基本上承认双方实际军事控制线的范围内而达成的协议,是一种依靠大国妥协而形成的具有强权色彩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没有从根本改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奉行的强权政治的模式,两者是有类似之处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四川大学2014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军事工业。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是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和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所洋炮局开始的。但这些军事工业均属草创,规模很小,几乎没有使用机器。真正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从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丁日昌的积极倡议下,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开始的。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1个军工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二)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其中包括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邮电等交通运输事业。自70年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除少数采取官办方式、个别的(如湖北织布局)一度采取官商合办方式外,其余企业都采取了官督商办的方式。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当时最重要的几个官督商办民用企业。(三)编练海军。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台湾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极大震动。经过半年多的讨论,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终于达成共识,确立了加强海防的方针,任命沈葆桢和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每年从海关税、厘金项下拨解经费。清政府一开始即以创建北洋海军为重点,筹建海军主要由李鸿章负责。海军舰只除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外,主要购自英、德两国。至1894年,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已具有相当规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清束预备立宪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原因。(1)日俄战争后,日本以小国而击败大国的事例给饱经列强欺侮的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日本明治立宪以后的蒸蒸日上,朝野有识之士通过比较,基本上认为日本进行西方法律文化改革而建立立宪政体,是其摆脱落后而跃入强国之列的根本原因。(2)1905年7月,清政府决定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派大臣到欧美各国考察宪政的做法,派遣亲贵重臣先行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12月,载泽、尚其享、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二)主要措施。清政府于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指出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订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1)改革官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11月6日,清廷宣谕按奕助等厘定的新官制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理藩院为理藩部,大理寺为大理院,都察院为都御使、副都御使,其中,法部管司法,大理院管审判,都御使负责纠察行政缺失;将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人礼部,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增设专管轮船、铁路、邮政的邮传部;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学部等部门不变;准备设海军部、军谘处、资政院、审计院等。1907年,清政府又对各省官制进行了改革。(2)1908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院、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帅陆海军及编订军制、宣战议和及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及发布命令等权力,并总揽司法权。同时它也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对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获得人身保护等权利。(3)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助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竞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了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周初大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的评议。标准答案: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分封的主要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周室子弟和宗亲,这是受封者的主体部分。第二,古代圣王后裔。这类封国比较小,是周借以表明承袭圣人之治的体现。第三,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功臣谋士。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有权任命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并有保护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节诸侯国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而诸侯国对天子有隶属关系,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以表示服从王室;诸侯国要派遣军队戍守都城或随天子出征;诸侯定期朝聘,到王廷述职;定期向王室缴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如修筑城邑、宫室等。第二,各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除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外,各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次分封,一般是封地内的中心地区由诸侯直接统治,其余土地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卿大夫,此类封地称为“采邑”,卿大夫也将自己分得的采邑再分割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士,称作“禄田”。因此,诸侯相对于周天子是封臣,而相对于下级封臣就是封君,处于“亦君亦臣”的政治地位。分封诸侯并非周初的权宜之计,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西周处于中国国家的早期形态,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治的主要纽带,将宗室姻亲作为分封的主体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也可以与宗法制相互支撑,起到巩固周统治的作用。通过分封制周王室建立了众多的诸侯国,用以藩屏天子,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形成了周统治的基本骨架,奠定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通过分封宗亲功臣,并辅之以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同时,分封制的确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利于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应该看到分封制是国家形态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其维系纽带主要是依靠血缘宗亲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血缘上的疏远,必然削弱分封制的存在基础;另外,分封制下的国家并非一个真正统一的政治经济整体,而是蕴涵着分裂割据的因素,地方诸侯亦君亦臣的政治地位是造成分裂的重要隐患。到了春秋时期终于酿成诸侯割据、列国纷争的局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汉初文景之治。标准答案:文景之治指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共40余年,以黄老思想为治国的主导思想,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约法省禁、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的废除肉刑和躬行节俭,汉景帝的三十税一,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汉朝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①贵粟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国家的存粮大为增加,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得以提高。②修“马复令”。修“马复令”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武备,反击匈奴。文景时期,大力推行“马复令”,民间养马数量大增,为武帝与匈奴的长期军事对抗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惠民政策。汉文帝时下令取消在关口津梁处检查来往行人的制度和山林川泽樵采、捕捞的禁令。这些措施实行后,商业和手工业都获得迅速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此题应从整体上对文景之治进行简要述评,同时对其重要措施重点论述。5、论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标准答案: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的教训,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的策略,从行政权、兵权、财政权、司法权等方面全面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改革:①机构分权加强皇帝集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②实行州、府、军、监制,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完全控制地方行政、军政、财政、司法,加强控制。州长官必须以文臣充当,杜绝了地方武装割据。③官、职、差遣分离制度。④监司制度。中央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以加强控制。(2)军事改革:①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武将兵权。②改革禁军制度。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分别向皇帝负责,有效防止武将专权,若有军事行动,统兵将领大多临时委派。③实行“更戍法”。④“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军事部署。(3)财政改革:宋太祖建立由中央控制的财政制度,之后不断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由转运使、通判、主簿组成的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地方政府财权大大削弱。(4)司法改革:在各路设置提点刑狱主掌司法,严格法制,并规定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大权收归中央。宋初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行政权力集中,使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职责不清,互相掣肘;军权集中,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武装更是不堪一击;财权集中,导致地方财政拮据。这些措施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宋初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答案应当从政治、军事、财政和司法四个方面回答,同时指出这些措施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6、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标准答案:(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都突出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沉重打击了日寇。(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1927年下半年,中共为什么要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为什么又要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从中得出怎样的启示?标准答案:(1)第一次转移原因: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中共发动了一系列城市武装起义,但大多失败,说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广大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身受封建主义残酷剥削,在大革命期间受到革命的洗礼,拥护和支持中共领导和革命。(2)第二次转移的原因: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广大农村经过土改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广大人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基本完成,为建设一个新中国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形势,抓主要矛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古埃及的墓葬习俗。标准答案:古埃及的墓葬习俗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画墓”(因墓壁绘有水战、陆战等画面而得名),用砖砌成。有些学者认为墓主人可能是国王。(2)早王朝时期。出现了国王和贵族修建的“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长凳”。这种墓是一种长方形的平顶斜坡墓,形状如同阿拉伯人院子中的长凳,故名“马斯塔巴”。(3)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初期的法老乔塞尔建造了“阶梯金字塔”。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斯涅弗鲁在开罗西南达赫舒尔的北边建造了一座真正的“角锥体金字塔”。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建造的金字塔是规模最大的典型的角锥体金字塔。(4)第二中间期。法老停止建造金字塔。(5)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岩墓”。新王国的法老们在底比斯附近的尼罗河两岸的山谷里凿岩为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西欧中世纪行会的职能和作用。标准答案:(1)中世纪西欧的行会主要有三种职能:①经济职能。行会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和维持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使其能进行正常的再生产,所以行会对本行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价格、工资、原料、市场等方面有严格和详细的规定,以保证行业的垄断优势。②政治职能。行会往往是中世纪西欧城市管理机构的一部分,其内部有较大的自治权,有自己的组织和法规。城市通过行会组织市民选举,征税并建立城市武装。③社会职能。行会一般都把团结互助作为自己的一大原则,会员遇到困难可以得到行会的救济,有了纠纷也由行会来调节和判决。每个行会还有自己的保护神和固定的节日,经常举行庆祝集会和露天表演。(2)行会在它产生的初期是有积极意义的:①它有效抵制了封建贵族对行会成员的掠夺和压榨,保护了行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利益。②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传授,促进了中世纪西欧早期手工业的发展。③初期具有明显的民主精神,如自由选举、自由辩论、平等对待所有成员等。④有利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稳定。⑤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行会本身的发展,行会的保守性和反动性越来越明显。首先,由于行会的宗旨是平均主义,所以它主张墨守成规,反对革新和改良。其次,行会到后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和垄断变本加厉,自私性和排他性愈来愈重。第三,后期行会内部分化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成员的入选资格越来越严,使行会变成了世代相传的封闭且织,再加上行东对工人的剥削,必然引起工人的愤怒和反抗。随着封建制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行会也就慢慢衰落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美国内战的北和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准答案:美国内战的背景:(1)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领土扩张和海外掠夺,这些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90年,美国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农业资本主义也有很大发展,北部和西北部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2)南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发生后,棉花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恶性发展,奴隶制不断扩打棉花种植面积,并大量贩入黑奴,建立新的蓄奴州。(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南北在许多问题上存在根本的冲突: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南部将奴隶禁锢在种植园;北部需要大量的棉花为工业原料,南部奴隶制经济却具有殖民地经济性质,产品多输往英、法及其他欧洲国家;北部需要南部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南方的奴隶却没有任何购买力;北部需要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南部奴隶制极力降低关税,以购买廉价的国外商品。南北的矛盾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领土的扩大、废奴运动的发展和黑人的反抗斗争的加强而日益激化。这以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54年的“堪萨斯内战”和1857年的“德雷德.斯科特判决”为典型。(4)19世纪50~60年代,奴隶主政治优势的丧失和反奴隶制的共和党的崛起。首先,西北部的成长。西部农民在争取土地、发展小农经济的问题上与南方奴隶主破裂,转而支持反对奴隶的斗争;其次,共和党的崛起。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以反对奴隶制为目标的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及黑人的联合组织,并获得了全国各派反对奴隶制势力的支持,严重威胁着奴隶制的政治统治;最后,民主党内部分裂。北部民主党人坚持“居民主权原则”,堪萨斯内战引起了第一次分裂,1858年关于奴隶制的大辩论中,裂痕进一步扩大,1860年,公开分裂为南、北两个民主党。(5)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林肯作为共和党人,明确宣布坚决反对奴隶制的扩张,意味着奴隶制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的希望完全破灭,也意味着奴隶制面临着灭亡的前景。为了挽救奴隶制,南方决定发动叛乱。美国内战的意义:(1)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内战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的统一,消灭了奴隶主阶级控制联邦政权的局面,以资产阶级专政取代了资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2)美国内战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局限性,黑人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放,仍受到种族歧视和迫害。黑人问题仍是长期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他们争取真正解放的斗争还要继续下去。(3)内战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美国一国的范围。这次战争是19世纪50~60年代世界性民族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它与英国政治改革、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汇合成强大的历史洪流,扫除了欧美残留的封建主义的最后阵地,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资本主义的统一。美国从此以大国身份加入到世界体系中,参加了对列强的瓜分,将世界一体化进程推向新的历史时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分别论述明末三先生的主要思想标准答案:明末三先生即明清之际的三位卓有成就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1.时代背景是:(1)明末清初,社会进入了比较剧烈的变化阶段,某些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2)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为自然科学领域增添了新的内容。(3)统治集团内部门户分立,水火不容。(4)各地农民起义高潮迭起,冲击着明朝封建政权的统治。(5)满族贵族势力迅速膨胀,入主中原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代表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2.黄宗羲(1610一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中年时期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怀着强烈的民族义愤,始终不仕清朝而致力于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1)黄宗羲的哲学思想,在自然观方面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认为天地之问只有一气,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在认识论方面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2)黄宗羲的杰出贡献在于他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他说:“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指出,君王应以天下利益为重,而不能只为自己经营。因此做人臣的也应该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从而推导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些议论是对专制君主的批评和对以万民为主体的肯定。(3)黄宗羲从民本君客的基本主张出发,对君主的肆意妄行,提出制约、匡正的主张。主张提高宰相的权力以分君主的权势。同时,还主张加强学校的舆论监督力量。“天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只要形成这样的舆论环境,“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4)黄宗羲还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的现实和社会的要求。3.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青年时期参加过复社的活动,清军南下时起兵抵抗,失败后到北方游历,考察形势,吊祭明陵,至死不仕清朝。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1)顾炎武的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他提出“盈天地之间者气也”的命题,承认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他还提出“非器则道无所寓”,即认为“道”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2)在政治思想方面,顾炎武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力。他认为只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即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3)顾炎武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思想,他把“亡国”与“亡天下”做了区别。在他看来,“亡国”仅是改朝换代,是一个权力集团代替另一个权力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文化存亡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是人人都应当关心的,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在治学方面,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言。他指斥明末心学的弊害是“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他提倡“实学”,强调“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就是以有益于世用为目的而编纂的。4.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著书立说。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等。(1)王夫之继承了宋代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在宇宙观方面,王夫之认为整个宇宙充满了物质性的气;在理、气关系上,王夫之提出“理在气中”,规律不能离开客观事物本身而独立存在,又肯定了物质和意识的统一。(2)王夫之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他强调人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但客观对象并不依赖主观认识而存在。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了“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知行说。(3)王夫之思想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认为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并明确提出了变化日新的发展观点,这种观点是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4)王夫之认为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然性叫作“势”,把发展的规律叫作“理”。同时,他认为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是不断进步的。(5)王夫之还批判了宋明理学提倡的“去人欲,存天理”的唯心主义道德观,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主张满足人生的物质要求。他还认为,富民大贾应该成为“国之司命”,主张发展自耕农经济等。明末三先生处于明清鼎革之际,面对中国历史上这一天翻地覆的巨大变革时期,他们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思想,提倡民族气节、倡导实学、批判君主专制等,具有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启发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四川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厦门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宁波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2008年统考真题)标准答案:(一)主要内容。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的初义,即将中书省的职权临时在某处行使的意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设丞相一员(例不常设),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品级皆与中书省官相同。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此外还有高丽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二)历史意义。元代的行省制,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另外,在一些边远地方设立行省,如甘肃行省、云南行省、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代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19世纪后半期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标准答案:19世纪后半期,美国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浪潮,其具体原因如下:1.南北战争后,南方的奴隶制度被废除,使得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南北战争中奴隶主政治势力被粉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使之可以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迅速而全面地发展资本主义。3.西部的开发和垦殖,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扩大。4.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电力的应用带动了一大批新兴企业的发展。6.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日益采用集约式耕作,形成了美国式的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基于以上原因,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淮海战役发生全过程及其军事战略。(南京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经过。1948年9月济南战役后,蒋介石以徐州为中心集结了四个兵团和三个绥靖区的部队共80万人,企图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决一死战。中共中央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及中原、华东、华北一部分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整个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月6—22日,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于徐州以东的新安镇、碾庄地区,围歼了国民党政府军第七兵团。同时,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第二阶段:从11月23日一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围歼了从河南方向来援的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俘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同时,华东野战军将由徐州西逃的杜聿明指挥下的三个兵团包围于永城东北的青龙集、陈官庄地区,歼灭了力图突围的第十六兵团。为配合平津战役的进行,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淮海前线部队用20天时间进行短期修整。第三阶段:1949年1月6—10日,华东野战军对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的杜聿明集团第二、第十三兵团发起总攻、全歼这两个兵团,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战役到10日胜利结束。(二)意义。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下的南京、上海、武汉暴露在人民解放军兵锋的攻击之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历史影响。(东北师范大学1998年世界上古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史综合卷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上古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被称为农业革命。原始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即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亚洲西部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年代可推至公元前8000年,这里的人们栽培了大麦、小麦、豌豆等农作物。东亚地区的早期农业文明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约7000年前就已种植水稻,黄河中上游地区居民在大约6000年前就开始培植粟;泰国则在公元前7000年时开始种植豆类、葫芦、黄瓜等作物;中南美洲的秘鲁等地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培植了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作物。(二)历史影响。(1)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并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以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术贡献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学术贡献。(1)黄宗羲的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黄宗羲在哲学思想上肯定“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深刻的揭露,指出专制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乃害民之贼。又指出专制帝王之法乃“一家之法”,并非天下人之大法。还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的现实和社会的要求。(2)顾炎武的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亭林文集》等。顾炎武的哲学思想上有唯物主义成分,在政治思想方面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力。在治学方面,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反对空言,成为嘉道时期经世思潮兴起的重要源头。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就是以有益于世用为目的而写成的。(3)王夫之的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和《宋论》等。王夫之继承了宋代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宋、明以来主、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继承,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他还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认为土地不是帝王的私产,是耕者所有。(二)影响。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不承认在经学之外存在独立的所谓理学,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认识,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达其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陈寅恪在《论韩愈》中认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标准答案:陈寅恪所持论断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唐中叶变革论”,与日本史家内藤湖南所持“唐宋变革论”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且有较为丰富的史料做支撑,为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南北朝至宋代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较具启发意义的论题。当代史学研究者中不乏援引该论断展开研究者,反映出该论断的生命力之强。按陈寅恪的见解,唐中叶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以中华数千年文化传承而论,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一巨变发生的起点大约在唐中叶。这种认识大体可以成立。以唐代中叶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1)南北朝门阀政治发展到唐中叶后变成君主独裁政治,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提升;(2)阀阅观念大大淡化,平民主义抬头,婚俗中的门第观念淡化;(3)南北朝政局动荡局面结束,大一统局面逐步奠定;(4)经济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南北朝的庄园制变成租庸调制,贵族掌握的农奴成为朝廷掌握的佃户,实物经济逐渐转变为货币经济,两税法实施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5)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选拔官吏不问出身,而问忠诚和才学;(6)贵族集团势力弱化,开始出现朋党政治;(7)文化上,魏晋南北朝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和胡人文化逐渐演变为唐中叶后儒学思想、中原文化,佛、道、儒等各派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具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被孕育出来。不过,陈寅恪的见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论断都只是历史认识中的抽象性认识,是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勾勒性描述,不能涵盖所有的历史课题,也不可能解释所有的历史问题。唐代近三百年必定有许多较为稳定的方面,政治上具有一脉相承性,统治策略上具有连续性,经济上和文化上也有继承和发展性,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唐代前后期差异并不那么显著。陈寅恪论断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唐代疆域辽阔,边疆及偏远地区的发展水平远不及京畿和中原地区,富庶地区发生的显著变迁未必也发生在落后地区,落后地区某些方面的显著变迁未必适用于“唐中叶变革论”。因而,该说法不宜过分拔高或泛化,应当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总之,陈寅恪的论断具有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是复杂多变的,历史研究既要勇于创新,又要讲究学理,更要从史料出发。史学研究者在引用或借鉴这一论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希特勒上台的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1)德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历史传统是希特勒上台的历史根源。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因此,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在长期的专制文化侵蚀下,一部分落后群众跳不出旧思想意识和习惯的束缚,盲目崇拜权威、很容易接受希特勒的反共和制宣传。旧的国家机器几乎被全部保留下来,旧官僚、旧军官和容克贵族继续控制着军政大权,因而在官僚阶层中也形成了一种对民主自由的轻视、对权威和极权主义的渴望。这些都是法西斯上台的深层历史原因。(2)经济危机是纳粹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也是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原因。任何政治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一战”后的德国为纳粹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纵观希特勒上台前的纳粹运动的两次高潮,都是发生在经济危机之际。严重的经济危机使魏玛共和国政府束手无策,在短短的4年间(1929—1933)经过4次更迭。纳粹党正是在魏玛共和国千疮百孔的肌体上滋生、繁殖起来的一个毒瘤。纳粹运动能在两次危机中得以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利用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煽动他们攻击和反对共和国。希特勒别有用心地宣传,德国“一战”中的失败是“十一月革命”造成的,是“十一月罪人”背叛了德国,而魏玛共和国是十一月革命的产物,所以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罪责应由共和国承担,其目的就是为纳粹上台扫清道路。(3)希特勒的欺骗宣传,骗取了部分群众的支持,是他上台的又一重要原因。20世纪初,德国盛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潮流。“一战”后,强加于德国的被列宁称之为“强盗和掠夺的条约”——《凡尔赛条约》,使德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民族主义情绪十分强烈;而由于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影响,下层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渴望也十分强烈。希特勒利用人民的这种情绪扛起了“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他利用民族主义进行煽动,抓住《凡尔赛条约》大做文章,号召人们起来撕毁条约,进行民族复仇战争,扩大“生存空间”,利用“社会主义”进行欺骗,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向工、农等各阶层大开空头支票,他让人们相信他上台会给德国人民带来工作、面包和幸福。被危机推入绝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从希特勒的欺骗宣传中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把他当成了救世主,纷纷涌向纳粹党。由于希特勒和纳粹党善于伪装,富有极大的欺骗性,因而其影响超过了其他政党,得到了迅速发展。(4)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纳粹党的大力扶植,是希特勒上台的根本原因。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取得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是因为纳粹党的主张从根本上代表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对外他们都主张发动侵略战争,扩大“生存空间”,以解决德国资源贫乏、市场狭窄与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对内,纳粹叫嚷要实行“托拉斯国有化”,这实际上是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有利于一小撮垄断寡头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实现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正是由于他们的内外政策完全一致,所以纳粹党逐渐变成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争夺超额利润、发动侵略战争的最理想的工具。纳粹党作为德国垄断资本的一个政治工具,完全是垄断资本家一手扶植的,他们在经济上给纳粹党大量的资助,在政治上加强同纳粹的联盟,帮助其扩大影响。1932年11月9日,德国垄断资本的巨头们联名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正是在垄断资本的大力支持下,希特勒才得以爬上德国统治阶级的最高层。(5)在德国未能建立起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是希特勒得以上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唯一可以阻止法西斯上台的社会力量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革命群众。但当时德国两大工人政党即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处于分裂状态。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了一条与资产阶级合作的叛卖路线,破坏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作了不懈斗争,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如忽视了中间阶层的争取工作,同时对社会民主党的争取工作也不够,甚至将其视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工具大加攻击,使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状况日益加剧。最终未能阻止法西斯的上台。另外,英、美等国垄断资本,出于反苏反共的帝国主义目的,在政治、经济上对纳粹运动的大力支持,也是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之一。知识点解析:希特勒的政治主张: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从泛日耳曼主义出发,反犹排犹,鼓吹日耳曼人种种族优越论;宣扬对外扩张,争取“生存空间”论;既反对民主政治,又反对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强有力的独裁统治。10、如何评价文艺复兴?标准答案: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的早期启蒙,批判了中世纪以来的蒙昧主义和经院哲学,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潮,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的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把人们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2)它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从而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同时推翻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体系,新的哲学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的革命权利”、“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同时,文艺复兴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彻底及妥协性的特点。文艺复兴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2)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存了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等。(3)在反对“神”性和神权,提倡和张扬人性和人权的同时,没有对人性和人权问题进行限定,以至于出现了过分追求人性的发扬,走上了人性过度泛滥的极端局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一)胡绳的“三次革命高潮”说。在1954年开展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胡绳提出以阶级斗争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三次革命高潮”。(二)李时岳的“四个阶梯”论。1980年,李时岳提出以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该观点后来被概括为“四个阶梯”论。此说同样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线索,但强调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变动进行考察。(三)新“三次革命高潮"说和“七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张海鹏在胡绳“三次革命高潮”说的基础上,提出应将1840—1949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分别提出了新的“三次革命高潮”说和“七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1927年的大革命和1949年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应构成“三次革命高潮”;张海鹏认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构成“七次革命高潮”。(四)章开沅的“民族运动”说。1984年,章开沅提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一种兼具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双重要求的混合型运动。他从民族运动的角度来概括中国近代史,以1919年为界标,前80年的近代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出现了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后的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民族运动的高涨。民族运动的三次高涨是近代中国历史客观存在的发展的整体态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危局,早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其内容为废八股办学堂、开报馆、除弊政、鼓励兴办农工商实业、改官制、裁冗兵等,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变法改革运动最后却失败了。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昌率先起义,随后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不久清帝宣布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被推翻。辛亥革命是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场扭转中国历史的深刻变革。它以暴力革命的方式颠覆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国家形态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使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前进了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以改革和革命的方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戊戌变法开始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它虽没有真正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它对君主专制制度发起的挑战则是近代中国制度形态转型的开始。而辛亥革命则是改良运动的历史顺延,它坚决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在制度变革上比戊戌变法走得更远。其历史价值也在近代国家制度形态的转型上得到了证明。民主共和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华民族逐渐与世界近代潮流相融合。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是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中国现代化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改革与革命两种道路有时是对立的,有时又是统一的,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智能化产品创新设计及市场推广策略方案
- 家居装修行业智能家装系统开发计划
- 客户服务流程与规范
- 控辍保学十项制度
- 婚庆行业在线预订与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 多维度融合的智慧城市物流管理与服务提升方案
-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 蔬菜种植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下载
- 取送车协议书范文4s店
- 快餐店熟食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西路学校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工程竣工移交报告
- 新视野1-读写教程-unit-2-Loving-Parents-Loving-Children课件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
-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PPT
-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
- 【课件】什么是美术作品+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35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