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课件_第1页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课件_第2页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课件_第3页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课件_第4页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目录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化校园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六章发展与合作【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大单元整体设计第一章地球课标要求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2.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4.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

索的成就。(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5.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6.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7.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8.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9.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10.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11.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描述地球的大小。2.能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3.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及分布规律。4.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出重要的经线和纬线,能够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5.会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人地协调观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树立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目前人类探索太空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世界和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和同学们讨论交流。难点重点宇宙很大,大到无边无际,地球只是宇宙中一颗普通行星。但地球又是特殊的,它是迄今为止人类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问题导入图片导入有同学认识他吗?他是谁?完成了哪些任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杨利伟,他是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1.请同学们阅读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图(课本图1.1),阅读课本第6页内容,找出宇宙、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关系。太阳系在银河系中,银河系在宇宙中。一、地球在宇宙中2.根据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图(课本图1.1),回答以下问题:(1)太阳系有几颗行星?(2)请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排列太阳系中的行星。(3)地球是距离太阳第几远的行星?(1)八颗。(3)第三远。(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阅读课本第7页内容,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总结:地球距离太阳不近不远,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温度适宜生命生存,有大气和水的存在,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了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这些信息都是通过我们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获取的,那人类又有哪些探索太空的活动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二、人类的太空探索1.观看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图(课本图1.2)和人类探索太空历程的重要成就图(课本图1.3),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和成就。讲解

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此后,人类不断开展各项研究,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2.根据我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图(课本图1.4),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说出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飞船嫦娥一号中国天眼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总结:①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②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③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④2016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⑤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⑥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3.阅读课本第10页内容,小组讨论:人类探索太空有哪些意义?总结: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说出下列哪些是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①“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③“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④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⑤“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⑦“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⑧“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学以致用②⑤⑥⑧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的太空探索、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及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第一章地球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了解地球的形状,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综合思维了解地球的大小以及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人地协调观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科学的认识和尊重。■地理实践力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认识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使用地球仪。难点重点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古诗导入短片导入请同学们观看短片《窗外是蓝星》,感受我们美丽的星球——地球。短片导入这就是我们生存繁衍的蓝色星球,它像钻石一样闪烁着诱人的生命光芒。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对其所生存的星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多大?在浩渺的宇宙中,为何迄今只有小小的地球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一直在思索着这些问题。1.察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课本图1.5),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直觉认知→逻辑推理→实践证明→亲眼所见。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总结:人类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第一阶段:“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第二阶段:“推测”;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第三阶段:“证实”;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第四阶段:“确证”;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还有哪些生活现象可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总结:(1)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站得高,看得远;(3)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将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如图是地球的大小示意图(课本图1.6),分小组讨论描述地球大小的方法,并完成课本第12页的活动题。学以致用总结地球的大小既可以用数字描述,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相当于729亿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客机沿赤道飞行50小时的距离(客机飞行速度约800千米/时)。我们可以通过顺口溜:“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来进行记忆。3.如图是地球半径图,对比极半径、赤道半径两个数据,分析两个半径有何不同。总结:地球的极半径约6357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二者长度差距21千米。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观看地球仪,阅读课本第13页的文字材料和地球仪图(课本图1.8)。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讲解

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2.请学生轮流上台转动球身,结合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示意图(课本图1.9)思考以下问题:(1)球身依靠哪根轴进行转动?(2)地轴与地球相交的两点是什么?(3)球身上的横线、

竖线分别是什么?讲解:(1)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是一根人们假想出来的轴,只存在于地球仪上,地球上并不存在这根轴。(2)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3)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横线是纬线,相交于南北极点的竖线是经线,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也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地球而假设出的概念。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两部分内容,教师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第一章地球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读经纬网地图,能判读经纬度及半球位置。■综合思维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人地协调观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地理实践力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一地点定位。难点重点重点一位旅行者在赤道上的某个地点,向正北方向走了1000千米,然后向正东方向走了1000千米,又向正南方向走了1000千米,最后向正西方向走了1000千米。你认为他会回到原地吗?为什么?问题导入不会;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在教室里,你如何描述自己的位置让老师迅速找到你?问题导入总结:用排、列的方式可以快速定位。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情境导入中国某商船在索马里海域遇袭,应该如何在求救时说明自己的位置,让我军护航编队迅速准确找到呢?这就需要知道如何在地球上准确定位。1.请同学们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指出经线,快速阅读课本第15页的第一段内容,请学生找出经线的基本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一、经线和经度2.请看地球经线正视图、经线侧视图、经线俯视图,从经线的形状、指示方向、长短、经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等方面深入了解经线的特点,并完成以下表格。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3.请看经线和经度图(课本图1.11),阅读课本第15页的第二段内容,提出问题:说出经度的划分方法和分布规律。归纳:经度的范围是0°—180°。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是经度的起始线,也是东西经的分界线。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称其为180°经线(有且只有一条)。经度常见的书写方法示例:东经30°或30°E。经度的分布规律为:东经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数越向西越大。4.利用地球仪展示两条相对的经线,指出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并思考: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满足什么条件?总结:两条度数和为180且东西经相反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例如与70°E相对的经线就是110°W。5.请同学们看经线和经度图(课本图1.11)、东西半球的划分图(课本图1.12),在图中分别描出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和160°E,说出东西半球的范围。课本图1.11 课本图1.12总结: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也是东西经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往东是东经度,往西是西经度。180°经线是经度的终点线,也是东西经的分界线。180°经线往东是西经度,往西是东经度。一般我们看到的东西半球图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20°W往东跨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范围,160°E往东跨过180°经线到20°W为西半球范围。请学生判断10°W、50°W、50°E、170°E所属的东西半球。学以致用10°W在东半球,50°W在西半球,50°E在东半球,170°E在西半球。总结:此处可发现一规律:经度小于20°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全在西半球;经度介于20°—160°时,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即“小小为东,大大为西”。1.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指出赤道,快速阅读课本第17页的第一段内容,找出赤道、纬线等基本概念。二、纬线和纬度总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2.请同学们看纬线正视图、纬线侧视图、纬线俯视图,从纬线的形状、指示方向、长短、纬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等方面深入了解纬线的特点,并完成以下表格。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也就是赤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3.请同学们看纬线和纬度图(课本图1.15),说出纬度的划分方法和分布规律。归纳: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的纬度为0°,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北极和南极分别为90°N和90°S。常见的书写方法示例:北纬30°或30°N。纬度的分布规律为:北纬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度数越向南越大,概括为“北增北纬,南增南纬”。4.请看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图,提问:低、中、高纬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通常,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5.请看纬线和纬度图(课本图1.15)、南北半球的划分图(课本图1.14),在图中分别描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总结:赤道,也就是0°纬线,是最长的一条纬线。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也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通常,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南北回归线(23.5°纬线),是太阳直射点“往回走”的纬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在地图上通常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66.5°纬线)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在地图上也用虚线表示。请学生判断10°N、50°S所属的南北半球。学以致用10°N属于北半球,50°S属于南半球。总结:通过练习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是北纬,都在北半球;只要是南纬,都在南半球。1.请学生阅读课本18页至19页的图文材料,找出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三、利用经纬网定位总结: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通常,我们会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可以用相交于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确定,用经纬度表示。2.请学生对照世界地图,完成课本第20页的表1.6“经纬度与对应城市”。总结:通常,我们可以用经纬网对某地进行定位,如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N,116°E。3.观看纪录片《北斗》的第一集《想象无限》,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方便导航。因此,经纬网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利用如下表格与学生一起梳理回顾关于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的知识点。第一章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在宇宙背景下,认识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现象。■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扩展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培养爱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地理实践力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难点重点

结合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请学生思考:人坐在地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诗句导入地球在自转。故事导入地心说,是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球都环绕着她而运行的一种学说。提出他的科学家名字:古希腊的托勒密(ClaudiusPtolemy)日心说: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提出他的科学家名字:哥白尼1.观察地球仪并思考地球自转的概念。2.请看昼与夜图(课本图1.18),阅读课本第21页内容,找出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称为自转。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周期为一天,方向是自西向东。3.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并观察北极点、南极点方向面,回答问题:地球自转呈现的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总结: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1.打开手电筒,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提出问题:此时的地球仪上发生了什么现象?地球仪上一半亮,一半不亮。讲解

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当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时,光线几乎是平行的。太阳光照在不透明的地球表面,被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未被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这就是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颗行星,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2.请同学们看昼与夜图(课本图1.18),在图中描出晨昏线,并观察地球仪上亮与暗交界的界线。总结:在我们的地球上,始终有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白天与黑夜交界处则称为晨昏线。通常,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是昏线(也就是每天的黄昏时刻),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是晨线(也就是每天的黎明时刻)。晨线与昏线共同组成晨昏圈。3.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随后,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请学生观察光线在地球仪上的分布,找到对应的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观察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变化。讲解:我们的地球上不会有永远都是黑夜或者永远都是白天的情况,我们的白天和黑夜总是在转换,也就是昼夜交替现象。4.继续转动地球仪,并思考:昼夜交替的过程中,太阳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呢?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讲解:因为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而我们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就产生了太阳在做相反运动的假象。这就像车子在往前开,我们感觉树在往后面移动一样。所以地球上的日月星辰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5.在地球仪上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标出B、A两点,并继续转动地球仪,提出问题:A、B两点谁先看到太阳呢?A点。讲解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进行自转,因此,越往东的地区比如A点就会先看到日出,越往西的地区比如B点就会晚看到日出。所以,经度不同的地区看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说明在不同经度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即越往东边时刻越早、越往西边时刻越晚,这就是时差。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林林和妈妈互致问候图(课本图1.20),感受地球上的时差。提出问题:同一时刻,为何纽约的妈妈说的是“上午好”,而北京的林林说的是“晚上好”呢?学以致用1总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转一周是360°,而一天有24小时,即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纽约所在经度约75°W,北京的经度约120°E,二者相差近165°,也就是差了11个小时。越往东时间越早,所以会出现纽约在上午时,北京在晚上的情况。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一天中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有何变化?学以致用2总结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影子越来越长。即一天中,早晚影子长,正午影子短。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通过以下表格与学生共同梳理本课时内容。第一章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在宇宙背景下,认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综合思维通过实验操作并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并理解其与人们生产生活的联系,扩展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培养爱护地球家园的意识。■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实践力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难点重点请学生分享上节课课后实践活动记录,即一天中校园内旗杆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并思考:一年中的校园内旗杆影子长短有没有不同?夏季影子更长还是冬季影子更长?复习导入图片导入请同学们欣赏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图,并思考: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是由自转产生的,那么地球上的季节变换是由什么产生的呢?春季夏季秋季冬季1.请看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图1.21)及其动画,观察图片并思考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为地球公转。2.请看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图1.21),结合课本第23页图文材料找出地球公转的特征,比如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太阳,周期为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无论是地球的自转还是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1.请同学们看昼与夜图(课本图1.18),并在图中标出太阳光线和地面的夹角进行对比,认识太阳直射和斜射。讲解: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因此当平行的太阳光照射过来后,地表不同位置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不一样的。我们将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位置称为太阳直射位置。除直射地区外,其余地方均为斜射。2.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现象,思考:直射与斜射区域地表获得的热量有何差异呢?总结:直射的地方光斑小,亮度强,太阳辐射强;斜射的地方光斑大,亮度弱,太阳辐射弱。3.请同学们看展示的昼与夜图(课本图1.18),找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北回归线。引导学生观察当

太阳垂直照射北回归线时,

从北回归线向其南、北两侧,

太阳光照强度有什么变化。总结:太阳光照强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其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也逐渐减少。也就是说,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4.请同学们看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图1.21),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简图,明确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的。讲解: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5.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思考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变化并完成以下表格。讲解:以北半球为例,每年3月21日前后(春分),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附近,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接受的太阳光热一样多。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往北移动,到6月21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状态,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接受的太阳光热比南半球多。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回归往南移动,到9月23日前后(秋分),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附近,此时又出现全球昼夜等长的情况。此后太阳直射点接着往南移动,到12月22日前后(冬至),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状态,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返回往北移动,直到次年3月21日前后(春分)又回到赤道。如此,太阳直射点便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回归运动。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越往北移动,北半球昼越长;越往南移动,昼越短。一年中只有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中,只有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6.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了解季节变换。讲解: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即每年的3、4、5月份,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一般(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形成春季;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也就是每年的6、7、8月份,昼长夜短,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即每年的9、10、11月份,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一般,形成秋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也就是每年的12、1、2月份,昼短夜长,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7.请同学们看春夏秋冬四季中正午校园同一个旗杆影子的长短差异,思考下列问题:(1)四季中哪个季节影子最长?哪个季节影子最短?(2)影子朝向哪个方向?(1)夏季最长,冬季最短。(2)依据各学校位置而定。总结:知识拓展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8.请看地球上的五带图(课本图1.23),阅读课本第25页的图文材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写出地球表面上划分五带的依据及五带的名称。(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写出地球上五带的分界线。(2)66.5°N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23.5°N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23.5°S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66.5°S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3)写出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特点、阳光直射的情况和极昼、极夜情况。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运动中的公转现象。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由于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地球在斜着身子进行公转,因此太阳直射位置会发生有规律的移动,进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变换、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大单元整体设计第二章地图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3.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4.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5.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的阅读■区域认知能够准确阅读和提取图上地理信息,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制图方法、符号表示方法和阅读要素,解读地图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人地协调观了解地图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学会用地图表达和传达信息。■地理实践力了解地图的特点和如何使用地图,初步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重点学科素养

谜面: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打一物)请学生思考谜底。谜语导入地图。当我们需要查询路线时,你会用什么办法?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用手机导航,那我们会打开手机上的什么软件呢?大部分软件使用的导航图都是电子地图,属于地图家族中的一员。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查找各种场所、位置,查找出行路线,确定位置,了解一些与地图相关的其他信息。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认识地图、学会阅读地图,既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又是学好地理的关键能力。情境导入脑筋急转弯导入上海距离杭州约176.4千米,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杭州,为什么只用了一分钟?在地图上。1.阅读课本第28页内容,思考地图是什么。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的语言2.请看中国台湾岛地图(课本图2.1),并阅读课本第28页内容,思考问题:地图的“语言”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地图的“语言”包括方向、图例和比例尺。方向: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请看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图(课本图2.6),阅读课本第29页内容,回答在地图中如何判断方向。阅读地图总结:面对普通地图,我们可以采取一般定向法,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2.阅读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地图(课本图2.2),前后桌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怎么辨别方向。总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地图中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确定正北方向后再标出它的四个基本方向,这就是指向标定向法。3.阅读中国台湾岛地图(课本图2.1),结合之前所学经纬网知识,思考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总结: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无论经纬线如何弯曲,经线一定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一定指示东西方向。4.请同学们看一些常用的图例图(课本图2.7),了解图例的概念以及常用图例。进行“记忆大比拼”活动,利用5分钟时间对图例进行记忆,最后通过抽背方式进行检测。说明代表事物总结: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即注记)统称图例。符号常和注记相互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范围、高低等等。请看山东省地图(课本图2.8),参考一些常用的图例图(课本图2.7),将图2.8中的图例名称补充完整。学以致用1省界、铁路、高速铁路、山峰、河流。课本图2.8课本图2.75.请看中国台湾岛地图(课本图2.1)和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地图(课本图2.2),阅读课本第30页第二段文字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比例尺的含义。(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3)如何区分比例尺的大小。课本图2.1课本图2.2总结: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达方式。三种表达方式可以相互转化。比例尺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自己动手试试看把数字式比例尺1∶4000000转化成文字式和线段式。总结:同学们做得很好,这里我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数字式的单位默认是厘米,文字式中除了数字以外其他都需要用汉字来表示,线段式起头的零不需要单位,希望大家注意这些小细节。学以致用2请看山东省地图(课本图2.8),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学以致用3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大约为6.8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两城市的实地距离大约为408千米。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图三要素的判读,利用板书设计,与学生一起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第二章地图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区域认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会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判读坡度的陡缓等。■综合思维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了解不同山体部位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地理实践力通过动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提高学生绘图能力;通过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提高学生观察能力。难点重点学科素养

假设本周末集体要去武夷山游玩,老师提前给大家准备了一张武夷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读懂这幅地形图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情景导入故事导入某电影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片段: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民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民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1.请同学们看地面高度的计算图(课本图2.9),阅读课本第32页的文字材料,说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等高线地形图总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以“米”作为基本单位。如课本图2.9所示,乙地高出海平面354米,所以乙地海拔为354米,甲地高出海平面671米,所以甲地的海拔是671米。2.请看某区域一些海拔相同的点,通过动画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总结等高线的概念,进而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总结: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一般用正数表示。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等深线一般用负数表示。3.请看有海拔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的点的地图,将海拔相等的点连成曲线,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与同桌相互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吗?(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海拔有何特点?(3)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

海拔差是多少?(1)是。(2)海拔相等。(3)100米。总结: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4.请看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图(课本图2.10),引导学生阅读课本32页至33页的图文材料,对比分析示意图中左右两侧山坡的坡度有什么不同,对应的等高线又具有什么特征。总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如果等高线间隔非常均匀,说明坡度均一;如果等高线的高处稀疏,向下逐渐密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如果等高线的高处密集,向下变得稀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请看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图(课本图2.10),创设情境:假设我们要参加登山比赛,会选择等高线稀疏的路线还是选择等高线密集的路线进行攀登呢?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攀登距离越短,攀登难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越缓,攀登距离越长,攀登难度越小。学以致用5.请看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图(课本图2.10),观察图中①②③④⑤处等高线特点,说出各自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处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这种等高线规律代表的山体部位是山峰;②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这种等高线规律代表的山体部位是山谷;③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这种等高线规律代表的山体部位是山脊;④处两侧的山脊、山谷等高线近似对称,这种等高线规律代表的山体部位是鞍部;⑤处等高线重叠,图上用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表示,这种等高线规律代表的山体部位是陡崖。6.请看山峰景观图和等高线图,思考:在生活中,山峰可以如何开发利用?山峰处通常海拔较高,风景优美,可以修建观景台,登高望远。7.请看山谷景观图和等高线图,思考:在生活中,山谷可以如何开发利用?山谷处地势低平,是天然的集水线,常有河流发育,适合发展漂流项目。8.请看山脊景观图和等高线图,思考:在生活中,山脊可以如何开发利用?山脊处地势较高耸险峻,是天然的分水岭,也是古代修建长城或防护墙的首选之地。9.请看鞍部景观图和等高线图,思考:在生活中,鞍部可以如何开发利用?鞍部位于两座山峰之间,是山谷的最高处,相对平坦开阔,适合露营扎寨,且不会遭受山洪灾害的威胁,安全性高。10.请看陡崖景观图和等高线图,思考:在生活中,陡崖可以如何开发利用?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地势笔直陡峻,可以发展攀岩、跳伞、滑翔等项目,若恰好有河流流经,也有可能有瀑布形成。知识拓展:(1)水库(大坝)选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表征水库规模的主要指标)。(2)公路、铁路的选址:一般选择线路与等高线平行,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开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1.阅读课本34页至35页的图文材料,归纳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2.请看地形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课本图2.14),从图中找出五种地形类型。总结:陆地上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五种常见地形类型。平原一般指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地区;高原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区;丘陵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的地区;山地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地区;盆地一般是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区,没有具体的海拔范围。3.请看示世界地形图(见课本附图),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这三个地形区,对比平原和高原的异同点。平原和高原的相同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一般在500米以上。(2)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东南丘陵这三个地形区,对比山地和丘陵的异同点。山地和丘陵地表起伏大,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3)找出刚果盆地这个地形区,归纳盆地的特点。盆地具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特征。4.请看地形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课本图2.14),总结着色的一般规律。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需要查看图上所附的图例。海拔低于200米一般用绿色。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慢慢变黄,甚至是棕色。海拔到了5000米以上,则用紫色和白色加上蓝点表示雪被。海洋可以用深浅不同的蓝色来表示。结合板书与学生一起梳理本节课内容,本节课一共学习了两种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其中等高线地形图是基础和重点,分层设色地形图让等高线地形图更一目了然。第二章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选择和应用■综合思维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地理实践力掌握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定位、路径规划和地理信息分析等。同时,积极参与地图制图和应用活动,发挥地图在生产、生活和环境管理中的作用。难点重点学科素养

通过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我相信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阅读地图的基本技巧。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根据我们的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呢?复习导入问题导入(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2)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可以选用什么类型的地图?黄山导游图。北京交通图。总结: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1.阅读课本第37页的第一段内容,简单了解一下地图的类型。选择适用的地图讲解:地图的类型有很多,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按比例尺的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按制图区域分为世界地图、大陆地图和区域地图、全国地图、省区地图等;按表现形式有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2.请看北京市行政区划图(课本图2.16)、北京市河流与湖泊分布图(课本图2.17),并结合课本第37页的第一段内容,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地图,完成下面表格:北京市行政区划图北京市河流与湖泊分布图3请看图幅相同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说出三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小及详略程度。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总结:图幅同样大小的两幅图,大比例尺地图只能反映较小的空间范围,而小比例尺地图则可以反映较大的空间范围。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中国地图范围较大,内容较详细;北京市地图范围最小,内容最为详细。4.阅读课本37页至38页的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补充完整下面表格:总结: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小,应该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地理信息较详细;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大,应该选择比例尺较小的地图,地理信息较简略。根据需要选择地图。北京是世界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被称为“双奥之城”。奥运会结束后,各奥运场馆成为老百姓开展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广东省的小明计划寒假坐高铁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参观奥运场馆。在旅游过程中,他利用了各种类型的地图。(1)出发前,小明想了解所乘高铁的线路及其沿途经过的城市,他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2)到达北京后,小明想了解住宿地附近的美食店,他如何通过手机地图查找相关信息?(3)到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小明要规划游览各个场馆,他需要什么样的地图?(3)景点导游图。学以致用(1)中国交通图。(2)利用手机导航搜索附近美食店分布图。1.请看地铁站的数字地图(课本图2.19)、手机导航示例图(课本图2.20),结合课本第40页“思与学”材料,感受数字地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数字地图的应用讲解:在地铁站、公交车站、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等地,人们可以借助各种数字地图,查找站点、景点、店铺位置等信息。使用手机上的数字地图,在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的支持下,还可实现实时路线规划和导航。2.请看济南市环境监测管理电子地图截屏图(课本图2.21)、江苏省自然资源变化监测典型区展示系统截屏图(课本图2.22)、湖南省突发事件预警平台截屏图(课本图2.23),读图并思考:数字地图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外,还在哪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济南市环境监测管理电子地图截屏图课本图2.21江苏省自然资源变化监测典型区展示系统截屏图(课本图2.22)数字地图不仅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湖南省突发事件预警平台截屏图(课本图2.23)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涉及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大单元整体设计第三章陆地和海洋课标要求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3.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4.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要求提高,2011版课标为“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5.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022版课标新增内容)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空间分布和概况。3.能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4.能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能够说出地形的分布大势。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人地协调观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认识地球面貌的过程,掌握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大洲、半岛、岛屿及洋、海、海峡,并掌握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重点请学生任意投掷地球仪10次,观察接住地球仪时表面手指接触的地方是陆地还是海洋,并分别记录。提出问题:为什么××同学手指接触海洋的次数更多而接触陆地的次数更少呢?游戏导入因为世界海陆分布不均,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加加林的说法正确吗?问题导入正确。因为世界海陆分布不均,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图片导入请看右侧图片,这个图片大家眼熟吗?它的名字叫做“蓝色弹珠”,是1972年某太空船在距离地球45000千米之处拍下来的照片,当时观看地球的大小就像弹珠一样,因而命名。为什么地球被叫做“蓝色弹珠”而不是“绿色弹珠”呢?因为世界海陆分布不均,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1.读课本第44图3.1“水球?地球?”,并结合44页至45页的“思与学”材料,分析出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进一步读图发现陆地被海洋分隔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海洋彼此相连。归纳出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海陆分布2.阅读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课本图3.2)及课本第44页内容。思考问题: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面积占比各是多少呢?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总结: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所以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更像

是一个“水球”。3.请看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读图并观察思考: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半球和西半球。总结: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极周围为一片海洋,南极周围为一块陆地。4.请看陆半球和水半球图(课本图3.3),结合动画出示水、陆半球中陆地、海洋所占比例,分别读出水半球、陆半球中陆地和海洋各自所占比例。总结: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约占48%;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约占90%。所以,即使是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半球,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1.请看海陆景观图,这些陆地按照其面积大小及连接方式不同分为岛屿、大陆、大洲。观察一下看它们有何区别。总结:岛屿:四面环海,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世界上著名的岛屿有很多,如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等。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世界上有六块大陆,分别是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大洲:大陆及其周边的岛屿,构成了大洲。2.请看七大洲轮廓与面积图(课本图3.4)和大洲的分布图(课本图3.5),结合课本第46页的文字内容,找出七个大洲。课本图3.4课本图3.5总结: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的面积最小。以顺口溜方式记忆大洲名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请看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并与同学们一起在图中画出赤道及东西半球分界线,并回答: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哪个?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全部)。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特别提醒:大家还需要特别关注南极洲,这个大洲不仅全部位于南半球,同时还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4.请看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并结合课本46页至47页的文字内容和课本图3.6“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观察七大洲中有的大洲陆地是相连的,有的大洲是被海域分开的,在地图中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课本图3.6“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总结: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1.请看海陆景观图,初步认识海、洋、海峡的概念。四大洋总结:海峡是指沟通两个水体间的狭窄水道,比如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海是洋的边缘部分,近岸,面积较小,深度较浅。比如,中国东部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有欧洲、非洲之间的地中海,亚洲、非洲之间的红海等。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远离大陆,面积大,水深。2.请看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图,地球总共有四大洋,看图并回答:你能准确填写出四个大洋的名称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总结:太平洋:面积最大,深度最深,有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大西洋:面积第二大,形状略呈“S”形;印度洋:面积第三大,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下表所列海峡、运河,将它们沟通的海洋名称分别填入下表,并说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海上交通线的“咽喉”。海峡、运河沟通的海洋学以致用13.请阅读课本第50页的第二段文字内容,归纳总结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2)利用海洋运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海洋运输运量大、成本低。由于海洋具有互联互通的特点,沿海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全球洲际货物贸易,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阅读海洋影响生活举例图(课本图3.13),结合自身经验,举例说说海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以致用2结合课本48页至49页的“活动”第4题——笔画世界,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板图,并请学生在书中一笔画出大洲轮廓简图。师生一起梳理归纳世界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点。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1.学会在地形图上区别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判别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了解其地形分布。2.能通过世界地形图看出陆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和主要地形分布大势。3.能通过海底地形图看出海底地形的分布特点。■地理实践力学会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地形分布。难点重点请同学们看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的图片,了解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图片导入1.通过山高与海深的对比图(课本图3.14),并阅读课本第52页内容,思考问题:世界最高点和最深点

分别在哪里?说明了什么?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说明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悬殊。陆地地形2.请看地形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课本图2.14),思考问题:(1)在图中分别找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形类型。(2)在图上指定某一区域,判别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出其地形分布特征。地形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3.请看世界地形图(见课本附图),阅读课本52页至53页内容,小组内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山脉?找出图中主要的山脉,并说出它们的名称。(1)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2)找出世界上主要的高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3)找出图中主要的平原,并说出它们的分布规律。(2)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3)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等。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形成。4.请看世界地形图(见课本附图),观察非洲和亚洲的地形分布,分小组讨论:两大洲地形是如何分布的?说明了什么?总结:从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非洲的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而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这说明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阅读世界地形图(见课本附图),完成课本53页至54页的活动题。学以致用讲解:现代海洋探测结果表明,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海底地形1.请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课本图3.16),观察海底地形,了解海底地形的起伏状况。2.请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课本图3.16),找出海底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和分布规律。总结:从海底地形示意图(课本图3.16)可以看出,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①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②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③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④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⑤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拓展延伸:大陆架是和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海底地形,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世界的地形,包括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并通过世界地形图(见课本附图)了解了世界主要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分布差异以及地形的分布大势。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三节海陆的变迁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1.认识地壳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综合思维能够分析不同地理因素对海陆分布和变迁的影响,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意识到保护地球是人类的责任。难点重点观看沧海桑田的传说,并回答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故事导入那么,这些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道理:即使是看起来永恒不变的大海和土地,其实也在不断地变迁中。视频导入引入: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大陆、一片海洋,而后逐渐演变成七大洲、四大洋。一颗松果竟然引起了海陆的变迁?今天,让我们一起寻找海陆变迁背后真正的原因。图片导入请观察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图、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图,仔细读图,分析为何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并平均每年以1.5千米—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这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海陆的变迁。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图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图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57页至58页的“活动”内容,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1.读课本第57页图3.18“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请分析这反映了哪种海陆变化形式。海洋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讲解: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主要是由地壳运动所引起。2.读课本第58页图3.19“海底的古森林和古河道遗迹”,请分析这反映了哪种海陆变化形式。陆地变成海洋。讲解:这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主要是由海平面升降所引起。3.读课本第58页图3.20“荷兰的围海造陆”,分析图文材料反映了哪种海陆变化形式。海洋变成陆地。讲解:荷兰的填海造陆说明海洋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变成陆地。总结: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是局部和小规模的,而且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请看课本图3.21“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议”,思考:目前地球上海陆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的大地是不动的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举手各抒己见。2.请看世界海陆分布图,并结合课本第59页图3.22“难道是巧合”,仔细观察大西洋两侧尤其是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特点。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讲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第一次发现了这个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结合课本图3.23“大陆漂移”了解大陆漂移说。3.请看课本第61页“活动”中图3.24“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3.25“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的一致性”,回答问题: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两大洲轮廓凹凸相吻合、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一致性。图3.24图3.25补充:除了以上三个证据外,考古学家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发现了大量煤层,也能证明大陆的漂移,因为煤炭必须形成于湿热茂密的森林环境,而现今南极大陆覆盖着厚厚的冰盖,由此可见在亿万年前,南极大陆应该存在于纬度较低的湿热地区。科学家推测,南极大陆大约是位于25°S地区,而后漂移至现在的南极附近。1.观看海底扩张动画视频,思考问题:“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大陆漂移说”?板块的运动支持补充: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大西洋海底的岩石年龄分布,证实了海底的扩张,证明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性正是海底扩张的结果。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2.请看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观察地图并思考:全球划分为哪几大板块?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总结: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命名与板块内部所包含的大洲、大洋有关。比如说:亚洲、欧洲所在的板块被称为亚欧板块,南美洲、北美洲所在的板块被称为美洲板块,太平洋所在的板块被称为太平洋板块等。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比较特殊,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之中。而太平洋板块则是所有板块中海洋面积最大的板块,板块内部几乎全是海洋。请看六大板块空白图,填写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记忆六大板块的分布。学以致用3.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观察地图并进行思考: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箭头表示什么?总结:(1)“→←”表示两个板块在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通常会导致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山脉、岛弧、海沟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等。(2)张裂拉伸“←→”表示两个板块在张裂拉伸,属于“生长边界”,通常会导致地表断裂、海洋扩张等。如东非大裂谷、红海。4.通过两本书简易模拟板块的运动方式,并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和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图(课本图3.28),利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裂谷、山脉等成因。课本图3.26课本图3.28总结: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会导致火山、地震。5.下图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板块的分布图(课本图3.27),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总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有火山、地震产生。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形成了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在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形成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6.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结合台湾海峡常发生地震和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例子,分小组讨论原因。总结:我国台湾省及其附近区域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地震频发。再比如邻国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