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清单及考点专练(全国)专题04:物态变化(解析版)_第1页
中考物理知识清单及考点专练(全国)专题04:物态变化(解析版)_第2页
中考物理知识清单及考点专练(全国)专题04:物态变化(解析版)_第3页
中考物理知识清单及考点专练(全国)专题04:物态变化(解析版)_第4页
中考物理知识清单及考点专练(全国)专题04:物态变化(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物态变化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温度要用温度计。温度的表示方法温度的表示方法有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在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T=t+273。温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的温度规定为100℃,把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或1℃)。常用温度计分类常用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2)所测温度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超过其量程;(3)温度计的下端不能碰到杯壁、杯底;(4)读数时温度计要(选填“要”或“不要”)停留在被测液体中。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光测高温计光测高温计是利用炽热物体发出的光来测量温度的,它的测量范围是700~2500℃。关于温度计的读数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温度计的刻度,即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是正确判断温度计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三是正确读数,读数时先找零刻度线(判断方法为:越向上刻度越大,则零刻度线在下,越向下刻度越大,则零刻度线在上),若液面在零刻度线以上,则应从零刻度线往上读;若液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则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考点2熔化和凝固内容要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吸放热情况熔化吸热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吸放热情况凝固放热海波的熔化特点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海波和石蜡的凝固特点海波和石蜡的凝固特点:海波开始凝固时的温度是⑨48℃,海波在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凝固为固体时,继续放热,温度降低。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液态石蜡逐渐变稠变硬,最后凝固为固态石蜡。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有没有举例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熔化图像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质由硬变软、最后成为液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凝固图像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放出热量热量变化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一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二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②熔化完毕后,还要加热几分钟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便于观察熔化过程结束后温度变化的规律。③在海波的熔化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为熔点。④在探究石蜡的熔化时,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是边吸热边升温,逐渐变软、变粘、变稀,直至变为液态,在图像上没有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考点3汽化和液化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蒸发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过程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化的概念把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液化。气体液化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热量变化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液化时需要放出热量。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沸腾前与沸腾过程中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如图甲所示;沸腾过程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此时烧杯中的水上下温度一致,周围的水不断向气泡内汽化,所以体积越来越大,如图乙所示。②为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适量加水、用温水、烧杯口加盖、加大酒精灯的火焰等。③水的沸点小于100℃的原因是环境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考点4升华和凝华概念物理学中把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此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此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应用干冰极易发生升华现象,所以可以用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液体出现。考点5自然界的水循环及物态变化水循环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循环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2.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的高空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_成小冰晶,形成了一朵朵白色的云。节约用水3.要有效、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首先,人类应尽量减少各种污水排放,并采用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以便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其次,要提高水的利用率和节约用水;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节水的法规,有效的使用水资源。实验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石棉网、温度计、停表(或秒表)、火柴等。2.实验图像:3.实验现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4.实验结论: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5.问题探究:(1)在做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这种加热的方式叫“水浴加热法”,目的是: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使被加热的物质缓慢受热,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2)上图晶体的熔化图像中,AB、BC、CD各段分别表示晶体是什么状态?比较两个图像,会发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不同?AB段是晶体熔化前,吸热温度上升,固态;BC段是晶体熔化的过程,晶体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态;CD段是熔化结束,吸热温度上升,液态。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3)熔化完毕后,为什么还要加热几分钟?通过对比便于观察熔化过程中和熔化结束后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2水的沸腾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温度计、停表(或秒表)、火柴等。2.实验图像:3.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减小直至消失。(2)水沸腾后,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直至到水面破裂。4.实验结论:水沸腾后,继续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5.问题探究:(1)分析实验图像,你可得出水沸腾的特点是什么?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2)如何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①加水要适量,尽量少些;②可用初温在60℃左右的热水进行实验;③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④在烧杯口上加盖(盖上留孔)。(3)在实验中,为什么水的沸点有时小于100℃,有时大于100℃?①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当水面上方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就低于100℃;当杯口的盖密封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②水中有杂质。基础检测(限时30min)一、单选题1.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A.10℃ B.30℃ C.50℃ D.60℃【答案】B【解析】金属属于晶体,其温度达到熔点并且继续吸热时,金属就会熔化。根据题目表述此金属的熔点在15℃到45℃之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线医务人员经常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导致护目镜上起雾,影响观察(如图)。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护目镜上的“雾”在护目镜的外侧B.护目镜上的“雾”可能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答案】D【解析】A.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在护目镜的内侧,故A错误;B.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D.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答案】BD【解析】A.由图可知,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属于固液共存态,是一个吸热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因此是晶体,冰的熔点是0℃,故B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CD段是熔化结束,是液态,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DE段表示水已经沸腾了,是水的沸腾过程,并且水的沸点是100℃,故D符合题意。故选BD。4.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讲述了铸鼎的方法。用石灰三和土塑造成内模。内模干燥后,在内模上面涂一层约几寸厚的油蜡,在油蜡的上面雕刻出文字和图案。再用极细的泥粉和炭末调成糊状,涂在油蜡上约几寸厚,制成外模。等到外模干透坚固后,便用慢火在外烤炙,使里面的油蜡流出,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鼎成型的区域了。慢火烤炙时,油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升华【答案】B【解析】外模干透坚固后,便用慢火在外烤炙,使里面的油蜡流出,是因为固态的油蜡吸热熔化成液体的油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5.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我省很多农村地区使用液化气,如图所示,通常是采用在一定温度下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液化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压缩体积放出【解析】[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温,二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气是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2]物质由的气体变成液体时,要向外放热。6.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熔化晶体【解析】[1][2]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此过程吸热;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质叫做晶体,所以金属镓是晶体。7.生活中的“热”字表示“热量、内能或温度”不同的含义;如“热胀冷缩”中的“热”表示;“热机”中的“热”表示。【答案】温度内能【解析】[1]“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温度高时膨胀,温度低时收缩,因此“热胀冷缩”中的“热”表示的是温度高。[2]“热机”是利用内能对外做功的,所以“热”指内能。8.如图所示,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成小冰粒,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成水从而实现降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凝华熔化【解析】[1][2][3]根据人工降雨的知识可知,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入云层很快由固态升华成气态,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凝华成固态的小冰粒,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从而实现降雨。三、实验题9.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调节;(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形成的,甲图中杯口附近(填“A”“B”)处的“白气”更浓;(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答案】酒精灯外焰液化B减少水的质量【解析】(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酒精灯外焰调节。(2)[2][3]根据液化和汽化的知识可知,水沸腾时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杯口附近A处温度高、B处的温度低,B处的“白气”更浓。(3)[4]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10.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该物质的熔点是℃;(2)EF段表示的是过程,这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向外界;(3)熔化过程经过分钟,这个过程中物质所处的状态为态,第9min时物质所处的状态为态。【答案】232凝固放热3固液共存液【解析】(1)[1]BC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所对应温度232℃即为物质的熔点。(2)[2][3]EF段为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温度不变,需要对外放热。(3)[4][5]该物质熔化是从第3min到第6min,用了在分钟的这段过程中该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6]分钟内该物质处于凝固过程,第9min时物质温度刚到熔点,还没开始熔化,故所处的状态为液态。11.如图甲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_水;(2)水沸腾时停止加热,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3)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4)小明猜想沸腾的水也能将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时,用烧杯中沸水给试管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到图丙所示的值后不再变化,其读数为_______℃,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_______(选填“快”或“慢”),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答案】热吸热99温度不变97不沸腾快【解析】(1)[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热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使水尽快沸腾。(2)[2]停止加热,水就不能继续吸热,水就不能继续沸腾了,说明水沸腾时要吸热。(3)[3][4]根据水沸腾的特点知,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由图乙可知,沸点为99℃。(4)[5]如图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是97℃。[6]试管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不沸腾。[7]试管中的水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快,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四、综合题12.请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一: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空气温湿度计可以测量出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材料二:“回南天”空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比空气温度低的地板、墙壁上常常出现水珠。(1)“回南天”在墙壁、地板上出现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2)如图,在一个密封箱内放入一个表面干燥初始温度为4℃的铁球,以下可能会发生的是。①铁球表面会出现水珠②铁球表面不会出现水珠③密封箱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④密封箱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变【答案】液化放热①③【解析】(1)[1][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成小水滴,所以液化过程需要放热。(2)[3]如图,铁球表面干燥且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所以密封箱中的空气中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铁球表面会发生液化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空气湿度降低,铁球表面会出现小水滴。拔高检测(限时30min)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B.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D.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A.这个图显示的应该是萘从固液混合态慢慢冷却之后又加热的过程,所以t1时刻一定不是停止加热,应在之前停止加热,热量散失后,在t1时完全凝固,温度开始降低,在故A错误,A符合题意;B.0到t1是萘正在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液态的萘不断变成固态的萘,温度为凝固点温度,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在0~t1萘正在结晶的过程,凝固放热,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t1到t2的时间段里,萘已经全部是固体了,温度在降低,所以在放热冷却,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2.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 B.都不会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答案】D【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液体沸腾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甲试管中装的是水,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这样的话,甲试管中的水达到100℃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不能沸腾;乙试管中装的是酒精,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会从水中不断吸热,可以沸腾。故选D。3.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15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36℃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A.50毫米 B.54毫米 C.58毫米 D.62毫米【答案】C【解析】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1mm表示的温度为36℃时对应的水银柱的示数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液态氧沸点液态氮沸点液态氢沸点固态氮熔点固态氧熔点固态氢熔点A.﹣215℃时,氧是液态,氢是气态,氮是固态B.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也低C.采用空气降温液化的办法,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氢D.因为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因此它们极易沸腾、凝固【答案】A【解析】A.由表格数据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熔点为-218℃,-215℃低于氧的沸点,高于氧的熔点,所以氧是液态。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氢的熔点为-259℃,-215℃高于氢的沸点及熔点,所以氢是气态,液态氮的沸点是-196℃,固态氮的熔点是-210℃,-215℃低于氮的沸点和熔点,所以氮是固态,故A正确;B.由表格数据知,液态氮的沸点比气态氮的低,但固态氮的熔点比固态氧的熔点高,故B错误;C.采用降温液化法来分离空气,因为三种气体中,氧的沸点最高,氢的沸点最低,那么氧最先液化成液态,最先分离出来,氢最后液化成液态,最后分离出来,故C错误;D.物质沸点越低,越容易沸腾,熔点越低,那么其凝固点也越低,所以越难凝固,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选填“吸”或“放”)热;然后推压活塞,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答案】汽化吸压缩体积【解析】[1][2]随着活塞的拉动,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会吸收热量。[3]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所以压缩体积的方式可以使气体液化。6.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图像,图线表示的是蜡烛的熔化曲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答案】乙增加【解析】[1]由题图像可知,甲图线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而乙图线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甲图线是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乙图线是蜡烛(非晶体)的熔化曲线。[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加。7.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瓶盖飞出的同时,瓶口冒“白雾”,其物态变化是。

【答案】做功做功液化【解析】[1]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做功的发生改变瓶内气体的内能。[2]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是瓶内气体对瓶盖做功,把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一过程与内燃机的中国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3]瓶盖飞出的同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口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8.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2℃,当该物体的温度升高10℃后,再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却偏高了0.5℃,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升高10℃,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填偏高/偏低)℃,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答案】偏高3125【解析】[1][2]由题意知,实际温度变化10℃,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比原来偏多Δt=0.5℃+2℃=2.5℃即为10℃+2℃+0.5℃=12.5℃所以温度再升高10℃,温度计的变化仍为12.5℃,比原来多变化2.5℃,所以测量值比原来偏高Δt1=0.5℃+2.5℃=3℃[3]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之间为100℃,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之差为三、实验题9.汽车发动机一般利用水的循环来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有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如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1)混合液的凝固点应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10~15℃(选填“高”或“低”);(2)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A.30%

B.40%

C.60%

D.90%(4)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汽化,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答案】低先降低后升高B升高见解析【解析】(1)[1]本地常年最低气温,是最低的温度,而混合液的凝固点,是指混合液到了这温度,就会凝固为固态,但是混合液要处于液态,才能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混合液不能凝固,混合液的凝固点应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并且是低10~15℃。(2)[2]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混合液凝固点从-17℃降到-28℃,再降到-37℃、-49℃,然后从-49℃升到-48℃、-46℃、-28℃,即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3)[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而由[1]解析可知,混合液的凝固点应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应该为-25~-30℃,对比表格中的数据,知道合适的有混合液的凝固点为-28℃,对应的防冻液含量40%、90%,但题中说明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90%不合适,40%合适,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4][5]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汽化,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会升高;因为水的汽化,水箱中混合液的水会减少,防冻液含量不变,那么防冻液含量会升高,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到,防冻液含量升高时,混合液的沸点也升高,所以该混合液的沸点会升高。10.小红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2)小红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3)图丙是小红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4)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银也可以是酒精。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5)实验时往往在烧杯上加一个盖子,这不仅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还能避免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在温度计的外壳形成水珠,从而影响读数;(6)她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错误”);(7)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气泡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8)如表是另一组同学实验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在图丁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时间/min012345678/℃909294969899999999【答案】秒表液柱的上表面相平98少用些水(或提高水的初温)水银液化错误液化

【解析】(1)[1]此实验需要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用的测量器材还有秒表。(2)[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分度值是1℃,水的沸点为98℃。(3)[4]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可能的原因是水的初始温度较低或者水量太大;所以应少用一点水。(4)[5]选择温度计时,温度计内液体沸点应高于水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5)[6]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为小水珠,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6)[7]烧杯底由于直接受热,所以温度会很高,邻组的温度比小红的测量结果低,所以不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所以他的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