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初三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初三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初三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初三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初三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初三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A.20%B.30%C.60%D.70%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4103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64x8A.乙一定是化合物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的乙和丁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甲的2倍4.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B.冷凝过程中分子间距发生变化C.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该法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5.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W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A.X>W>Y>Z B.X>Y>W>Z C.W>X>Y>Z D.Y>W>Z>X6.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生成的气体,称量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H+、NO3-、OH- B.H+、K+、Cl-、HCO3-C.H+、NH4+、NO3-、SO42- D.Na+、K+、MnO4-、NO3-8.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参加反应甲烷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9.轻质碳酸钙为牙膏摩擦剂之一,模拟工业上用石灰石制取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假设每步反应完全,物料损耗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灰石可能未完全分解 B.制得的CaCO3与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相等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只有CO2 D.CO2和制得的CaCO3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10.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C.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1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物质碳酸氢铵酒精氧气盐酸性质受热易分解可燃性助燃性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用途作氮肥消毒剂焊接和切割金属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A.A B.B C.C D.D12.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氯化银中的氯化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壁D.鉴别CO2和SO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13.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A.FeCl3、Na2SO4、NaOH、AgNO3B.CaCO3、Na2CO3、K2CO3、BaCl2C.NaOH、KNO3、CuSO4、NaNO3D.BaCl2、CuSO4、MgCl2、NaCl14.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以下做法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A.加快海底可燃冰开发——避免二氧化碳排放B.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有效防治酸雨C.鼓励回收各种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质污染15.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A.H B.H2 C.H+ D.H2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请回答:由图分析,横坐标的“溶液”是指(填溶质化学式)_____,b点的含义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取反应过程中的少量液体M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由此推测,M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写离子符号)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学习《海水“制碱”》的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探究碳酸钠的溶解性:在编号为A、B、C、D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碳酸钠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烧杯编号ABCD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加入Na2CO3的质量/g30354050溶液的质量/g130135140140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_________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探究食用纯碱的纯度:小明把家中厨房里的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带到实验室,他称取食用纯碱12.0g放入烧杯中,加入200g水使其完全溶解。现将150g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逐滴滴入烧杯中,测得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表:CaCl2溶液的质量/g255075100125150沉淀的质量/g24m81010①m的数值是______。②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③滴加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18.(8分)新时代,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合理即可)。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______。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则:①M、N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②M、N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甲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CO2与BaCl2不反应,为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X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能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程度。乙同学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根据此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作出如下两个猜想,并按下图进行实验:猜想1:全部变质(Na2CO3);猜想2: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①现象a为白色沉淀,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现象b为无色溶液B变红色,综合①②可知猜想____________成立;碳酸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①溶洞中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②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丁同学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_____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怀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物质的混合物20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溶液,刚好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为(________)A11.7gB23gC22.3gD25g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实质上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所以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那么,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混合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故选B。2、D【解析】

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3、D【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丙的质量x=4g+10g+3g+4g−6g−4g−8g=3g,由图可知,反应中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丙的质量不变。【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丙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乙作为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C、反应中的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0g−6g)(8g−4g)=3:2,选项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的丁和乙的质量比为2: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由于不知丁、乙的化学计量数,所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是甲的2倍,选项错误,故选D。4、C【解析】

A、此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C、此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没有涉及化学能的转化,符合题意;D、该法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解析】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详解】Y、Z与盐酸不反应,则Y、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X、W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X、W>H>X、Z,则只要验证Y、W、X、Z的金属活动性即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Y能与Z的硝酸盐反应,则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X能与W的硝酸盐反应,则X的活动性比W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W>Y>Z。故选A。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6、D【解析】

①NaOH变质为Na2CO3,检验CO32-用稀盐酸;②确定成分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成分中一定有NaOH,若无红色出现,则成分中无NaOH7、C【解析】

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不能共存,错误;B、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D、高锰酸钾溶于水为紫红色,错误。故选C。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8、D【解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因此该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错误;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错误;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分别是甲烷和水,错误;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即分子个数之比)为1:1,正确。故选D。9、D【解析】

A、石灰石高温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再加水后过滤,在滤渣里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分解,故选项A不正确。B、制得的CaCO3与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B不正确;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不只有CO2,还有其他物质,故选项C不正确;D、根据,CO2和制得的CaCO3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D。10、C【解析】

A、该元素核电荷数是13,是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核内中子数不是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1、C【解析】

A、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与作氮肥无关系,作氮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与作消毒剂无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焊接和切割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利用的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D【解析】

A、氯化银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将氯化银中的氯化钠除去,故正确;B、氯化钾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碳酸钾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二氧化碳和水,故可以除去碳酸钾,过滤的氯化氢和水可以蒸发除去,故正确;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液水温度几乎不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故都能使溶液变红,故错误。故选D。13、A【解析】

A、分别溶于水,FeCl3溶液是黄色的,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色沉淀的是的是AgNO3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分别加入水中,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种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该溶液为BaCl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C、分别溶于水,CuSO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分别溶于水,CuSO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A。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14、A【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可燃冰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加快海底可燃冰开发,不能避免二氧化碳排放.故A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能有效防治酸雨.故B不符合题意;C、鼓励回收各种废旧塑料,能有效防止白色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能减少水质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5、B【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氢分子。【详解】A、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A错误;

B、表示氢分子,故B正确;

C、表示氢离子,故C错误;

D、表示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HCl加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Ca(OH)2+2HCl=CaCl2+2H2OH+、Ca2+【解析】

(1)由图可知,溶液的pH逐渐变小,表明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钙溶液中,即横坐标代表加入的是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稀盐酸的化学式为HCl,故填HCl;由图可知,溶液的pH为7,溶液显中性,则加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故填加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2)反应中,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2HCl=CaCl2+2H2O。(3)取反应过程中的少量液体M于试管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反应后溶液中残留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是溶液中的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上述现象说明M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与氯化钙,盐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为氢离子,氯化钙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是钠离子,氢离子的负为H+,钙离子的符号为Ca2+,故填H+、Ca2+。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CD688.3%将碳酸钠完全反应【解析】

(1)A、B、C三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加入的Na2CO3的质量,说明A、B烧杯中溶液肯定为不饱和溶液,C可能为饱和溶液,又由于D中水的质量+加入的Na2CO3的质量为150g,溶液质量为140g,等于C的质量,所以D为饱和溶液,C也为饱和溶液;(2)①由表中信息可知,滴加氯化钙质量25g至125g之间,每增加25g,沉淀质量增加2g,所以m的值为6;②由表中信息可知,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0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x=10.6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③滴加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反应。18、太阳能(合理即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14:3;M>NM<N【解析】

(1)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②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和D的质量比是28:6=14:3。(3)①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在反应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边放出氢气的速率快,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左边的金属比右边的金属活泼;由此可知,M与酸反应比N剧烈,金属M活动性比N的活动性强。②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说明到反应结束时右边产生气体较少,左边生成的氢气多,即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产生氢气的量小于M,根据放出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相等、化合价也相同,则产生氢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产生氢气的量小于M,所以金属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BaCl2、NaOH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少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2Na2CO3、NaHCO3不成立有气泡产生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C【解析】

[探究一](1)CO2与BaCl2不反应,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可以和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BaCl2和NaOH不反应,X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BaCl2、NaOH;故填:BaCl2、NaOH(2)NaOH与CO2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可以和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可以证明NaOH能与CO2反应;故填:产生白色沉淀[探究二](3)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