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詹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注)①一过:一遍。1.解释加点字。(1)詹懋(mào)举为颍州守(2)一时琴师莫能及2.对画线句“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3.从文中看,詹懋举“大惊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詹懋举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龙卷风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选自《梦溪笔谈》)5.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A.疆界B.巡行,巡视C.谋略,智谋D.大致6.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7.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朱文公①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③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①朱文公:朱熹。②筇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③勃窣sū:跛行。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道人得诗径去(2)足疾大作9.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公大喜”的原因是“旋觉轻安”B.“得诗径去”写出道人妙手回春医术高明C.赠诗中交代了朱文公患足疾之久之重D.“甚于未针时”比较出道人针灸的实际效果10.结尾“公叹息”的含义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朱文公是________的人。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②针黹(zhì):针线活。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比相见比:______________(2)故走觅兄故:______________12.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A.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B.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C.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D.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13.文中傅显迂缓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14.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的是A.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B.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C.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D.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赵奢劝说平原君[宋]司马光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选自《资治通鉴》卷五)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平原君家不肯出/出门看火伴 B.赵奢以法治之/水陆草木之花C.君安得有此富乎/君与家君期日中 D.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公亦以此自矜16.请用三条“/”给画线句子断句。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17.平原君依仗自己的权势想杀掉赵奢,后来为什么被赵奢所折服?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注)①黔敖:人名。②袂(mèi):袖子。③屦(jù):麻鞋。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以待饿者而食之(2)从而谢焉19.翻译下面的句子。(1)黔敖左奉食,右执饮。(2)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20.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阅读《刘氏善举》,完成下列各题。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竟年如是(2)刘氏辄以斗升相济(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4)心有憾2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C.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2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4.翻译下列句子。乡里咸称其善。25.“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参考答案1.(1)做、担任2)比得上2.C3.此人虽是一个木工,却不仅懂得评价琴技,自己的琴技更是了得。4.学习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意对即可)【解析】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及”是“比得上”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贸:卖;薪:柴草;囊:挂着;观:看。C项翻译正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詹大惊异”译为:詹懋举很惊讶。文中詹懋举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詹懋举很惊讶。综合上述分析,学生可以从文中找出原句: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换成自己的话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作答时,要通译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抓住詹懋举的行为来作答。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选自《池北偶记》作者:王士祯年代:清参考译文:万历年间后期,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詹懋举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学来的。木工回答说:“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经看见一位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上,于是请求看看。但听他弹奏,心里听着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懋举赠予他金钱,他不要,说:“我只是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又说:“您的琴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留下的,现在献给您。”詹懋举一看,果然是把好琴。于是詹懋举跟着木工学琴,学有所成,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5.D6.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7.围绕“插天、尽拔、卷入、略尽、悉、卷入、移”等任意一个词语,能说明龙卷风威力巨大,破坏力强(危害大)即可。【解析】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年代:北宋参考译文: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从东南方向刮来,远远望去,像一支羊角直插入天空。大树全被风连根拔起,很快旋风就将它们卷入云霄中。不久旋风渐渐地移近,经过县城,官舍民房几乎一扫而尽,全都被卷入云中。县令的儿女和奴婢被卷走,又摔在地上,死伤了好几个人。老百姓中死伤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县城完全成为一片废墟,于是县城就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5.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根据“居民略尽”的意思“官舍民房几乎一扫而尽”,可知“略”是“大致”的意思。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很快旋风就将它们卷入云霄中”可知应划分为: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7.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有:插天、尽拔、卷入、略尽、悉、卷入。这些词语表现了龙卷风威力巨大,破坏力强的特点。8.(1)离开(2)发作9.B10.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宽宏大度(仁厚)/有责任心(为他人着想)【解析】【分析】选自:《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经年代:南宋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大大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儿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骗其他人罢了。”8.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作:发作。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错误,“得诗径去”写出道人骗人之后的得意之态。10.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朱文公形象:宽宏大度,有责任心。11.等到因此,所以12.B13.“雅步”或“喘息良久”、“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14.C【解析】【分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年代:清参考译文: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比”在这里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等到”的意思。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如:“迂缓”的意思是“迟钝”,“偃蹇”在这里是“迂腐”的意思,故选B。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意思是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足见其迂缓;“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意思是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说明他不分具体情况,盲目讲究礼法,也是迂缓的体现。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要内容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意思是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这句话表面是在写傅显的博学,实际上是为了衬托他的迂缓,从而讽刺了不懂得变通的人。故选C。15.C16.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17.赵奢的劝说道理深刻,能从公与私两方面晓之以利害。【解析】15.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A.出:缴纳/走出;B.之:代词,指平原君家/助词,的;C.君:敬辞,您;D.公:公务/指陈尧咨;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故停顿是: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17.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平原君依仗自己的权势想杀掉赵奢,是因为赵奢不给自己面子,还杀掉了自己手下九个当权管事的人。而后来之所以被赵奢所折服,从“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和“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可以看出,是因为赵奢从公与私两方面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了利害关系。【点睛】译文: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要在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18.(1)给……吃(2)道歉19.(1)黔敖左手端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2)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离开;他道歉了,就可以吃。20.扶助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否则即便是做善事也不会被接受,甚至有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解析】18.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可以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食:给……吃。(2)大意:追上前去向他道歉。谢:道歉。19.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1)重难点词语有:奉,同“捧”,端着。执,拿。(2)重难点词语有:去,离开。谢,道歉。食,吃。20.这道题考查阅读文段的感悟启示。从文段中可以看出,黔敖虽然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等待着饥饿的人来吃。但那饥饿的人之所以宁愿饿死也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由此可以感悟到,作为施与者,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顾及对方的尊严,用一种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否则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点睛】译文: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21.(1)整(2)就(或“往往,总是”)(3)赠送(送给)(4)怨恨,怨言22.D2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4.乡里人都称赞(说)她善良(好)。25.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