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古体诗。正经历安史之乱弃官辗转逃到四川成都的杜甫,得到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上元二年(7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将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写下了这首诗。这首古体诗韵脚灵活,单行散句和长短句错落搭配。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卖炭翁》是一首乐府叙事诗。作者通过肖像、心理、动作、神态描写刻画卖炭翁劳苦悲惨的人物形象和“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诗人用精彩的情节叙述和人物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之前学过杜甫的《春望》,对安史之乱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和主旨的理解还是不难的。两首诗的记叙描写生动,也易于学生理解。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近体诗居多,对近体诗的诵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学生接触像本课这样韵脚灵活,单行散句和长短句错落搭配的古体诗还是第一次,所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准确地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和情感美,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使学生有所感悟和启发。教学目标:1.通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语速的缓急、语调的抑扬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两首诗中的精彩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外貌、心理的刻画。教学重点:通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语速的缓急、语调的抑扬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品味两首诗中的精彩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外貌、心理的刻画。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语速的缓急、语调的抑扬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教学重难点:1.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看PPT,齐读诗歌《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写作背景。公元757年诗人目睹安史之乱被困长安写下忧国忧民的诗作《春望》。公元759年安史之乱还未平等,诗人和家人辗转来到四川成都,得到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公元7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将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写下了这首古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作者和诗歌的体裁1.作者介绍。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请学生批注在作者旁。2.诗歌体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是歌行体的意思,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五七言歌谣、乐府、古辞等都属于古体诗,又叫做古代的自由诗、古诗。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每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用韵灵活、自由;对字词平仄、对仗没有什么要求;语言自由,可俗可雅。请学生在题目旁写上“歌行体”“古体诗”。三、美读诗歌1.读准字音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准以下字音。为(wéi)
三重(chóng)茅
挂罥(juàn)长(cháng)
沉塘坳(ào)俄顷(qǐng)布衾(qīn)
丧(sāng)乱
大庇(bì)突兀(wù)2.读出节奏学生齐声朗读诗歌,老师认真倾听,注意订正学生朗读时的节奏指导:这首诗以七言为主,所以请学生按“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来读;个别的九言句可以按“四二三”或“二/四/三”来读。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读出重音,读出语速的缓急,语调的抑扬(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第1段:狂风呼啸吹走茅草。情感:痛惜和焦急“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应重读,读出狂风的威势;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目睹屋上茅草被狂风吹走的痛惜和焦急。八月秋高风怒号——
“号”的声音延长,读出狂风怒号的情景茅飞渡江洒——江郊
“洒”的声音延长,读出茅草乱风的情景下者飘转——沉塘坳
“转”的声音延长,读出茅草飘转的情景点名学生来读,学生齐读。(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第2段:群童抱茅而去,诗人独自叹息。情感:愤懑、无奈。“欺”“老无力”“忍”“为”“公然”“去”应重读,读出诗人的遭受群童欺侮的愤懑。“呼——不得”“自叹息——”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无奈。学生齐声朗读。(3)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3段,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第3段:雨脚连夜,屋漏不止。情感:悲凄、愁苦。“冷似铁”“踏里裂”“无”“断绝”“何由彻”应重读,读出大雨连夜,诗人遭遇的悲凄愁苦。语速稍快,读得低沉一些,读出当时雨大屋漏,诗人生活的凄惨。“何由彻”语速缓慢,读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焦虑。请2位学生来读,全班齐读。(4)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4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第4段:抒发自己的宏大心愿。情感:坚定、悲壮诗人从个人生活的苦难中迸发出强有力的呼喊,“千万间”“俱欢颜”“安如山”“受”“亦”应重读,同时应读得高昂一些,坚定悲壮,掷地有声。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请1位学生来读,然后全班齐读。最后请全班同学再次齐读全文。四、欣赏诗歌的文学美请大家从景物描写之美,人物描写之美,炼字炼句之美,表现手法之美,情感抒发之美,任选一美,结合诗句写一段赏析的文字。(6分钟)写好后,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组内分享。小组分享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做必要订正和启发点拨。明确:景物描写之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号”调动人的听觉,直接写出风力之大,仿佛听到阵阵狂风呼啸。“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大风吹得茅草乱飞,可见当时去情况很乱,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焦急和痛惜。“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云墨色”“昏黑”可见大雨将至,为后文写诗人极差的生活环境做铺垫。“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写秋雨不停,屋里很冷。诗人家中的被子已经用了很多年,可见诗人生活的贫困不堪。“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雨的大,茅屋的漏,表现了诗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人物描写之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住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这一句写了南村群童的顽皮抢走了诗人的茅草。“欺”和“公然”用词极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童的顽皮,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写了诗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诗人面对群童的“欺负”,无力阻止,内心的愤懑和无奈。
诗人的形象和群童的形象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的遭遇。“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久经战乱,忧国忧民,长期以来就失眠,今晚更是雨漏茅屋,如何能挨到天亮!此时一个充满焦虑和愁苦的诗人形象浮现在我们脑海。情感抒发之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雨夜屋漏诗人没有去感叹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是希望有一座风雨都吹不动的广厦来庇佑普天下的寒士,即使自己仍住在破庐冻死也没什么。足见诗人对天下苍生的关心,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种博大的胸怀,无私的情感如此之美!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美读诗歌,如何欣赏诗歌的文学美,希望同学们能把这样的方法用到后面的古诗学习中去。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增加一些细节,讲这首诗改写成一则小故事,不少于500字。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狂风呼啸吹走茅草
痛惜焦急
忧群童抱茅去独叹息
愤懑无奈
国雨脚连夜屋漏不止
悲凄愁苦
忧抒发自宏大的心愿
坚定悲壮
民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语速的缓急、语调的抑扬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深切同情的情感;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教学重难战神:1.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深切同情的情感;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古体诗《卖炭翁》。PPT出示,学生齐读: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它是一首乐府体的叙事诗,古体诗的一种。学生在作者旁做批注。PPT出示,学生齐读: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人民以“宫市”为苦。“宫市”: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实为掠夺。请学生勾画注释①。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宫市”是如何“掠夺”百姓的。二、美读诗歌1.读准字音请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两鬓(bìn)
衣裳(shang)
碾(niǎn)冰辙(zhé)翩翩(piān)口称敕(chì)
叱(chì)牛
一丈绫(líng)
系(jì)2.读出节奏多为七言,指导学生按“四/三”的节奏来读;先请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请2名学生分别读课文1.2段。3.读出重音,读出语速的缓急卖炭得钱何所营?“何所营”应重读,强调老翁烧炭的目的。可怜——身上衣正单
“可怜”语速应缓,“正单”应重读,对老翁穿着的强调。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忧”语速应缓,引出后面的内容。“愿天寒”应重读,突出老翁的矛盾心理,也突出老翁的劳苦悲惨生活。翩翩两骑来是谁——?
“来是谁”应重读,宫使人物的出场。手把文书口称敕
“口称敕”应重读,突出宫使的巧取豪夺。一车炭,千余斤
“一”“千”应重读,强调炭的数量之多,突出宫使的强盗行为。宫使驱将惜不得
“惜不得”应重读,突出老翁面对宫使的掠夺的无奈和无力。系向牛头充炭直
“充炭直”应重读,体现炭的价值低,突出这样不公平的交易,宫使对老翁的掠夺。请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个别学生朗读展示,全班齐读。人物赏析1.结合课下注释,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卖炭翁,两位怎样的宫使?(请用2字词语或4字词语概括)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确:我看到了一位面容苍老的卖炭翁。“满面成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一位贫困艰辛的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了炭才用来买粮食和穿的衣裳。足见家中十分贫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外貌、心理描写)家里很穷,穿的衣服少,为了把炭快快卖出去,不顾及自己温暖,希望天再冷些。”一位勤劳辛苦的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动作描写)牛困人饥日已高”“一车炭,千余斤”可以看出卖炭翁早早赶着牛车拉着千余斤的炭往集市走,雪大路滑,到集市已经快到中午了。一位受尽宫使掠夺,却又无力反抗的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尺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一车千余斤的炭只给了老翁半尺红纱一丈绫,就被宫使们掠夺走,老翁无力反抗。这半尺红纱一丈绫能用来买粮食和衣裳吗?显然不能,这就是赤裸裸的掠夺。我看到两位衣帽翩翩的宫使。“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两位宫使穿着黄衣白衫,骑着马轻快地走来。两位巧取豪夺的宫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尺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宫使手中拿着文书就谎称是皇帝的命令,二话不说就把炭拿走了。只给了卖炭翁半尺红纱一丈绫充当炭的价钱。四、对比阅读请从思想感情和写法上比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的异同,完成下列表格?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完成,3分钟后小组代表分享。明确:思想情感方面相同
不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都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担忧。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卖炭翁》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写法方面相同
不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叙事为主,描写精彩。结尾处还有议论和直接抒情。
《卖炭翁》只有记叙和描写,没有观点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老师小结本课。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将《卖炭翁》改写成课本剧。板书设计: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
宫使
贫困劳苦
巧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款礼仪商务租车服务合同
- 2025深圳房屋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 加热炉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采掘支护及质量标准化标准培训
- 学校心理学-第十三章教学设计
- 属地安全管理
- 轴向柱塞泵介绍
- 企业培训之火灾隐患的认定
- 人力师培训课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 2025知识产权合同技术研发委托协议书
- 齿轮的世界:2025年《齿轮传动》精讲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天然滋补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才引进8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眼科检查-教学课件
- 亚硝酸盐中毒的护理查房
- 离婚协议书格式范文样本2025年
- 八下历史期中复习提纲晨读晚诵+基础知识默写(1-11课)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 游戏情感化设计研究-洞察分析
-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业大学
- 《珠三角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实证探究》88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