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专项练习_第1页
中考物理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专项练习_第2页
中考物理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专项练习_第3页
中考物理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专项练习_第4页
中考物理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专项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有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其主要原因有: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③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2.

关于能源与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应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城市建筑可以随意使用玻璃幕墙B.

彩电、空调、手机等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对人和环境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C.

石油、煤、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

太阳能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3.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开发洁净能源

B.

丢弃废旧电池

C.

大量使用化肥

D.

焚烧废弃塑料4.

成都正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实现这样的愿景,节能减排,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

氢燃料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

能源的大量消耗使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D.

节能问题的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5.

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源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手机只是电磁波的发射台

B.

“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风能、水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D.

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再有能源危机6.

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工作的

B.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C.

煤、石油、风能、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无需节约能源7.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A.

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

B.

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

C.

路灯照明使用太阳能发电

D.

空调、电脑等电器长期待机8.

有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B.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如消耗掉的内能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C.

因水能清洁、安全,因此修建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D.

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9.

关于节约用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B.

节约用水应从我们身边做起

C.

节约用水要尽可能不用水

D.

节约用水是全世界达成的共识10.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C.

卫星导航主要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D.

在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人类要增加化石能源的使用11.

关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下列的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A.

若有可能,出行时尽量使用自行车

B.

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

C.

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D.

节约用水、用电、用气12.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用智能开关确保电灯人走灯灭

B.

电冰箱使用中要做到及时除霜

C.

家用电视机日夜处于待机状态

D.

用太阳能热水器替换电热水器13.

乐陵市民出行又有新工具了,2016年11月24日,首批公共自行车点已开始试运行,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图所示是其中一个公共自行车存放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B.

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座垫对人的压力C.

步行、骑自行车、少乘车和电梯等都是“低碳环保”的文明行为D.

某人在水平道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缓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变大了14.

铜仁许多旅游景点,如民族风情园、梵净山等都建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如图所示是某公共自行车存放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B.

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座垫对人的压力C.

步行、骑自行车、少乘车和电梯等都是“低碳环保”的文明行为D.

自行车若能安装一个小电动机,则更省力也更“低碳环保”1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

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

C.

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16.

有关能源、能源的利用以及能源危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新能源,但大量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B.

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C.

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存在能源危机D.

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17.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将废电池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放到垃圾箱内

B.

无人的教室内开着灯

C.

电学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开关

D.

在实验课上随意大声讨论18.

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B.

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C.

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D.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19.

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B.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工作的

C.

煤、石油、风能、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无需节约能源20.

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现存的石油.煤等燃料是有限的,所以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B.

太阳的能量辐射到地球上,会使地球不断地吸热升温C.

“能源危机”的说法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矛盾的D.

只有在地球范围内,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才能成立21.

下列有关热现象和内能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很多家庭和办公室都用新型超声波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从加湿器出口喷出的雾气,是通过高频振动使水直接变成的水蒸气B.

用纸片折成的容器也能把水烧开,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燃点,而且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C.

“墙内开花墙外香”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沙尘蔽日般的“雾霾”污染不属于扩散现象D.

城市正在推广电动或燃气作为汽车能源,与燃油相比较,改进后汽车更加清洁环保且能量转换效率更高22.

小明看到的一些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

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B.

无人的教室内开着灯

C.

离开家时及时关闭电暖气

D.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23.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面的做法中,需要改正的是()A.

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

B.

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C.

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弃到垃圾箱中

D.

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24.

学习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内容后,同学们就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A.

尽快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

B.

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C.

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D.

用超导体送电,减少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提高输电效率25.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艘”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

随意将矿泉水瓶扔弃在林区

B.

选用优质电池.不乱扔废旧电池

C.

驾车时经常在居民居住区大声鸣笛

D.

电视、空调等电器不使用时仍让指示灯亮着处于待机状态26.

目前国家提倡“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下列说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上学时能骑单车就尽量不坐汽车

B.

为了卫生而使用一次性碗筷

C.

教材用旧了就不要再循环使用

D.

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27.

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B.

用煤做燃料供热

C.

用太阳能供热

D.

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28.

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全民动员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小明提出了节约用电的如下建议,其中不科学的是()A.

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

B.

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家中的电热水器

C.

使用电子高效节能灯

D.

关闭空调,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来降低室温29.

水是一种重要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工农业生产与水息息相关.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汽化B.

水结冰时要吸收热量C.

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干泥土比热容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D.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出现严重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30.

2015年,石家庄市新增供热面积全部采用废热供暖、天然气供暖、地源热泵供暖等供热方式,以此替代传统的烧煤供热方式.下面有关这一举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天然气供暖时,燃料燃烧是内能转化为光能

B.

地源热泵供暖所用到的地热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上述新能源的使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温室效应

D.

上述新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1.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不重视太阳能的利用B.

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C.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D.

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32.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节能减排”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你有什么合理的建议?(答出两点)

(1)______;(2)______.33.

从你的生活实际出发,举出一条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或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______.34.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活和生产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______(判断对错)35.

一台“220V120W”的新型液晶电视机,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______.不看电视时及时切断电源,减少待机时间可以达到______的目的.36.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能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如果长期大规模开采,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所以开发新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省张家口地区建有风力发电场,如图所示.

(1)化石能源属于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能量是守恒的,能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为什么还会发生能源危机?

原因是:______

(3)风力发电是把风能最终转化为______能.

(4)发电机的原理是______.37.

创建节能型社会,节能减耗从我做起.专家提示我们:看电视时,音量尽量调小一些,色彩调暗一些能节约电能,这说明电视机音量的大小不同,色彩明暗不同时,相同时间内电视剧消耗电能的多少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来表示电器的这一性能.请你说出两个生活用电的小窍门:______,______.38.

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______.39.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工业大量使用______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作为能源,排放出______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太阳的能量聚在地球周围,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常说的______.40.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

(2)使“温室效应”的气体的过量增加的原因有______和______.41.

随着平潭“大开发,大开放”的进行,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平潭发展的瓶颈.希望同学们平时要珍惜每一滴水.请你举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两项具体措施:

(1)______;

(2)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42.

为了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1)______;(2)______.43.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动车.按照设计,其外壳的总体积为0.02m3,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量,外壳拟采用新近发现的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该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

(2)若该车其余部分的质量为242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5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这种太阳能电动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很多有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两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44.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百分之二十五,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相信你通过物理学习,已经调查过学校和家庭的用水情况,请结合实际,提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若干建议.45.

随着冬季的来临,我市日用电量急剧攀升,为缓解能源过度消耗,我们每位居民都应该树立节约能源的观念.请你从身边开始,谈谈节约用电随手可做的两件小事.46.

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的缺陷:______等.

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埋气发电将垃圾填埋后采科学方使其发酵,并产生的填埋收集起来用发.此,垃圾填埋和太阳能、风能样是一可再生能源,不解垃圾场安全和染问题,也可产生著的经济效益,时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将填埋收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终转化为______能.垃圾填是一种______能源.

垃圾电

请仔阅读下文,并答后问题.

谈你节能减、环境保护方面了哪些实?(写出一点)______.六、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47.

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基本上已经具备联合国环境组织(UNEP)规定的垃圾发电成熟期的标准.至今,我国在多个城市已建成近3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1、据报道,2009年我国某城市将建成全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日焚烧生活垃圾将达3000t(吨),如果这些垃圾完全燃烧,每天释放的热量Q=1.5×1013J.如果这些释放的能量21.6%转化为电能(用E表示),试计算这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的热值是多少J/kg?

2、建立垃圾焚烧发电长有哪些好处?请写出其中两例:

(1)______、

(2)______.48.

请仔细阅读短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垃圾发电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福州市红庙岭填埋气厂将填埋,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不仅解决了填埋场安全和污染的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该市填埋气厂和前期投产的焚烧厂的年总量大约可供4万个年用电量为2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

(1)传统的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______等

(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______能,垃圾填埋气是一种______能源

(3)谈谈你在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实事?(写出一点)49.

阅读《一度电的意义》,回答问题一度电的意义

现代生活离不开用电,城市日常电力供应,或来自于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或来自核电站等等.你知道一度电可以做什么吗?你能发出一度电吗?到中国科技馆的科技与生活B厅“居家之道”展区,看看“一度电的意义”这件展品,并体验一下,骑上单车,用力蹬车看看是否能发出一度电.或者转动手柄,通过LED显示屏了解你的发电度数.电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统计数字表明:一度电可以炼钢1.25至1.5千克、织布8.7至10米、加工面粉16千克、灌溉小麦0.14亩次、灌液化气10瓶、制造啤酒15瓶、采煤27千克、生产化肥22千克、洗衣粉11.8千克、供电车行驶0.86公里…..我们每使用一度电,都要耗费掉一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可别小看节约的这一度电.有了这一度电,一只10瓦的灯泡可以连续照明100小时,节能型家用电冰箱能运行两天,电动自行车能跑80公里,1000个市民可通话15分钟,40台电脑可工作1小时…一度电使一千瓦电炉烧一个小时!使一千瓦水泵抽水约十三吨!有了这1度电,普通电风扇能续运行15小时,电视机能开10小时,能将8千克的水烧开,能用吸尘器把房间打扫5遍,可用电炒锅烧两个美味的菜,可借助电热淋浴器洗一个非常舒服的澡….许多人习惯于将所有电器的插头都插在插线板上,为的是用起来“省事”.您却不知道,这样做既存在安全隐患,还消耗了很多电能.“把电器插头都插在插线板上,下次用起来就很省事!”其实,这种做法在许多家庭都司空见惯,可您却不知道:不知不觉中很多电能就从我们的手指缝中溜走了.在关闭开关却插着插头的状态下,常用家电的待机能耗功率分别为:空调3.47瓦,洗衣机2.46瓦,电冰箱4.09瓦,微波炉2.78瓦,抽油烟机6.06瓦,电饭煲19.82瓦,彩电8.07瓦,手机充电器1.34瓦,显示器7.69瓦,传真机5.71瓦,打印机9.08瓦….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日常电力供应,来自于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或来自______等.

(2)1度电能使额定功率为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______小时.

(3)在科技馆里骑上单车发电和利用手摇发电机发电,都应用了______的原理.

(4)电能使用起来方便,清洁,但每发一度电,都要耗费掉一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请你举出两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有效途径:①______②______.50.

贵阳市正在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对饮用水源的治理与保护、提高空气质量开展的治污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请你以身边的小事为例,从物理的角度提出两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能源危机与节约能源(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1.

B

2.

D

3.

A

4.

B

5.

C

6.

A

7.

D

8.

B

9.

C

10.

C

11.

B

12.

C

13.

C

14.

C

15.

C

16.

B

17.

C

18.

B

19.

B

20.

A

21.

A

22.

C

23.

C

24.

C

25.

B

26.

A

27.

C

28.

D

29.

B

30.

D

31.

AC

32.

减少待机时间;减小音量

33.

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34.

×

35.

0.24kw•h;节约电能

36.

不可再生;能量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电;电磁感应现象

37.

不同;电功率;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设定太低;尽量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答案合理即可)

38.

升华;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等

39.

化石;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40.

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人类消耗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41.

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随手关水龙头

42.

减少待机时间;减少音量

43.

解:(1)由ρ=可得,车外壳的质量:

m=ρV=1.1×103kg/m3×0.02m3=22kg;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1+m2)g=(22kg+242kg)×10N/kg=2640N,

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5.28×104Pa;

(3)太阳能车不燃烧化石燃料,因此具有节能、噪声小、无尾气排放等优点.

答:(1)该车外壳的质量是22kg;

(2)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5.28×104Pa;

(3)这种太阳能电动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的优点:①节能、环保、无污染;②噪声小.

44.

答:

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使用节水龙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个方面,所以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都可以防止水体污染.

45.

答:节约用电的具体做法有:外出时随手关灯;关闭电器设备时拔掉插头,避免待机耗电等.

46.

会造成常规污染(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电;可再生;节约用水、随手关灯、不使用塑料袋、不随意丢弃废电池等

47.

环保;减少固体物污染

48.

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电;可再生

49.

核电站;10;电磁感应;随手关灯,人走灯灭;用电器不用时关掉电源,不让其处于待机状态

50.

答:植树造林并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解析】1.

解: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是自然因素形成的.

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资源危机.

故选B.

由于工业废水的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很严重的水污染.

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枯竭.

在生产、生活中对水的浪费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水危机.

地球上水的总量虽然很大,但由于淡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缺乏,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2.

解:A、光的应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城市建筑可以随意使用玻璃幕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彩电、空调、手机等家用电器在使用中,都会带来辐射,所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石油、煤、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选项中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是否符合题意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能源与人类环境的关系.3.

解:A、保护环境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开发洁净能源等;故选项正确;

B、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故选项错误;

C、大量使用化肥,也会污染水体,故选项错误;

D、焚烧废弃塑料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保护环境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开发洁净能源等;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源,大量使用化肥,也会污染水体,焚烧废弃塑料会污染空气.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减少污染.4.

解:

A、化石燃料时常规能源,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故A正确;

B、热机在工作时并不能将燃料所蕴藏的化学能全部用来对外做有用功,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工作过程中损耗掉了,故B错误;

C、很多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总量不断减少,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故C正确;

D、节能的核心还是提高能量的转换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B.

(1)“新”的含义有两层:一是20世纪中叶以来才被利用;二是以前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它们本质的区别是利用时间有差异.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新能源会逐步成为常规能源

(2)热机工作时,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还有一部分能量克服摩擦做功等等,所以热机效率总是小于1的.

(3)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后总量不断减少;

(4)现在节能的主要措施核心还是利用科技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阶段人们利用能源现象的了解情况,需要养成节约资源的意识,同时要知道节约能源的途径和具体做法.5.

解:

A、手机是移动电话,既可以发射信号,又可以接受信号,故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又是电磁波的接受台,故A错误;

B、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北斗”号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故B错误;

C、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都是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但目前的充分应用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所以人类仍会有能源危机,故D错误.

故选:C.

(1)移动电话,既可以发射信号,又可以接受信号,故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又是电磁波的接受台;

(2)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4)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使能源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本题考查了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6.

解:A、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故A正确;

B、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故B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1)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

(2)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电能转化成其他能的过程,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4)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能源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7.

解: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该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C、路灯照明使用太阳能发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D、空调、电脑等电器长期待机或浪费电能,故该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D.

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低碳”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8.

解:

A、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会发生危机.故A错误;

B、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故B正确;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也会对沿河的水域环境造成影响,给河流通航造成影响等,因此不利影响也是存在的,故C错误;

D、核能中的核燃料用完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①能量是守恒的,但消耗的能源产生的能量不能充分利用,以其它能量的形式损失掉;

②能量在转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电能;能量的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不能够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能量的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

③从辩证的思想考虑水电站的利与害;

④核能中的核燃料用完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了解核能、化石能源、水能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

解:

A.节约用水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故A正确;

B.节约用水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应从我们身边做起,故B正确;

C.节约用水不是尽可能不用水,必要的生活用水还是要用的,故C错误;

D.节约用水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世界达成的共识,故D正确.

故选C.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

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公民的责任,是当前的考试热点.10.

解:A、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不是应用超声波,故A错误;

B、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不发热,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超导体不能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故B错误;

C、卫星导航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化石能源在使用时会产生废物、废气污染环境,与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C.

(1)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

(2)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不发热,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3)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4)能源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氢能等;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1.

解:A、出行时尽量使用自行车,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故A不合题意.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高耗能,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可节能减排,故C不合题意.

D、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可以节能减排,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低碳经济”就是要求节能减排,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等.

低碳经济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同学们要掌握低碳主要就是节能减排.12.

解:

A、用智能开关确保人走灯灭,可以节约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冰箱使用中要做到及时除霜,可以减少电能的浪费,故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视机日夜处于待机状态,这样浪费电能,故C符合题意;

D、太阳能热水器替换电热水器,可以节约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低碳经济”指的是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13.

解:A、自行车下坡时其速度发生了改变,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人对座垫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增大座垫面积,并不能减小压力,而是减小坐垫对人的压强,故B错误;

C、“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步行、骑自行车、少乘车和电梯等都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故C正确;

D、当车胎发生缓慢漏气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车胎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2)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3)从节约能源的反面分析;

(4)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分析.

本题以自行车为内容,考查了有关压强、惯性、节约能源的方法,属力学综合题,考查全面,值得关注.14.

解:A、自行车下坡时其速度发生了改变,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增大座垫面积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坐垫对人的压强,故B错误;

C、步行、骑自行车、少乘车和电梯等都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坏,故C正确;

D、电动机会消耗电,而电是由其他能转化而来的,不属于“低碳环保”,故D错误.

故选C.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2)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3)从节约能源的反面分析;

(4)电能是二次能源.

本题以自行车为内容,考查了有关压强、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属力学综合题,考查全面,值得关注.15.

解:A、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故A正确;

B、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获得的,供我们烧水、做饭、取暖,故B正确;

C、燃料燃烧时,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有用能量,也就是燃料的利用率较低,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故D正确;

故选C.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2)(3)燃料燃烧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获得的,供我们烧水、做饭、取暖;

(4)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有用能量,也就是燃料的利用率较低,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燃料利用率是措施之一.

本题考查了内能的利用、热值的定义、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措施,属于基础题目.16.

解:A、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新能源,取值不尽用之不竭,不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故A错误;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说法正确;

C、由于可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完之后不能短时间内补充,因此可利用的能源会越来越少,会造成能源危机,故C错误;

D、核燃料具有放射性,所以核泄漏会造成核辐射,加强安全措施,更好利用会更好,故D错误.

故选B.

化石能源、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都是目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对照选项中的描述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能量和能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性强,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的积累.17.

解:A、生活垃圾和废电池应该分类扔到到垃圾箱,做法需要改正,故A错误;

B、我们要做到人走灯灭,故B错误;

C、电学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开关既节约能源,有做到安全意识,故C正确;

D、在实验课上随意大声讨论或影响其他同学们,故D错误.

故选:C.

生活垃圾和废电池应该分类扔到到垃圾箱;

节约能源要从身边做起,养成人走关灯的好习惯;

电学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开关;

在实验课上不能随意大声讨论.

此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涉及节能和环保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节约能源.18.

解:

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A正确;

B、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叫热机效率,增大热机功率不能增大热机的效率,B错误;

C、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正确;

D、热机的使用,使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很强,现在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化石能源,D正确.

故选:B.

①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叫热机效率;

③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④热机的使用,使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很强,现在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化石能源的结果,人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

本题为热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和热值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及水比热容大的特性,知识点多,判断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要细心!19.

解:A、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故A错误;

B、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1)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电能转化成其他能的过程,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成机械能;

(2)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的;

(3)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4)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我们也要节约能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能源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20.

解:A、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资源是有限的,用后不可能再生,不能依靠这些不可再生能源,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能源,故A正确;

B、太阳的能量辐射照到地球上,地球不断吸热,同时也会不断放热,地球温度不会持续升高,故B错误;

C、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常规的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少,因此有人提出了“能源危机”的说法,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种责任规律,能源危机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并不矛盾,故C错误;

D、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在地球范围之外也成立,故D错误;

故选A.

题目考查地球能源危机和能量守恒定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21.

解:A、超声波加湿器能传递能量,是通过高频振动使水直接变成的水蒸气,从加湿器出口喷出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故A错误.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吸热不升温,吸收的热量用于汽化.因此,用纸做的锅装上适量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水烧开了,而锅不会损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而这时还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故锅不会损坏,故B正确.

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沙尘蔽日般的“雾霾”不是分子,故C正确;

D、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电动车有以下优点,即可以减小尾气污染、热污染、噪声污染、效率高等,故D正确.

故选:A.

(1)声音能传递能量,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水的沸点是1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当水沸腾时,需要从外界不断吸收热量,使与水接触的纸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因此纸杯没有燃烧.

(3)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4)结合实际分析电动机与内燃机的相比时的优点即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时的学生中多注意知识和生活的联系.22.

解:A、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铁丝的熔点高,不能代替保险丝,故A错误;

B、无人的教室内开着灯是一种浪费电能的现象,故B错误;

C、离开家时及时关闭电暖气,既避免了电能的浪费,也保证了用电安全,故C正确;

D、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C.

(1)铁丝的熔点高,不能用来代替保险丝;

(2)从节约用电的角度可判断其做法是否正确;

(3)从安全和节约角度可做出判断;

(4)靠近高压带电体是危险的.

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我们对安全用电常识的认识与积累,属基础题目.23.

解:A、及时关掉水龙头可以节约水资源,人走关灯可以减少灯泡工作时间,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做法正确,不需修改,故A错误.

B、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可以节约部分电能,做法正确,不需修改,故B错误.

C、生活垃圾和废电池应该分类分装,这样会减少电池对环境的破坏,原做法不妥,需要修改,故C正确.

D、把洗脸水用来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可以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做法正确,不需修改,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结合对应的节能与环保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此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涉及的节能和环保知识较多,题中说法也是我们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24.

解:A、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好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环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煤炭资源有限,所以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是可行且必须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没有永动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输电过程要损耗部分电能,如果利用超导体送电,可以减少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提高输电效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决能源问题有两条出路:一是要把现有的能源利用好,提高利用率;二是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

此题型考查的是新能源的利用与改善能源危机的办法.25.

解:A、将矿泉水瓶随意乱扔,污染了环境,不符合环保的理念.故A错误.

B、选用优质电池和不乱扔废旧电池,防止了由于电池里面的电解液对水和土壤的污染.符合环保的理念.故选B.

C、居民区内鸣笛,影响了居民的休息,形成了噪声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故C错误.

D、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虽不正常工作,但仍然消耗着电能,不符合环保理念.故D错误.

故选B.

明确绿色奥运中的绿色的含义:环保.然后与选择项中的内容相结合,从而得到答案.

将绿色环保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是当今考查的热点内容.26.

解:

A、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石油化石的利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A正确;

B、少用一次性木筷能减少森林的砍伐,防止废旧筷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B错误;

C、教材使用木材加工制作的,教材用旧了就不要再循环使用,会浪费木材,故C错误

D、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间接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污染物,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所以错误

故选A

根据定义:“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能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进行分析作答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7.

解: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太阳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故选C.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在燃烧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而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任何环境问题.

在当今社会,应尽可能的实验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能源.28.

解:A、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有利于节约用电,减少浪费;

B、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好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环节;

C、使用电子高效节能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更高,有利于节约用电;

D、关闭空调,将工作中的冰箱门打开来降低室温,不仅效果不好,还损坏电冰箱的寿命;

故选D.

对照各选项中的物理情景,结合节约用电的措施,逐个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节约电能要从防止电能的无谓浪费和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及新能源的利用来考虑.29.

解:

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所以A正确.

B、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它需要放热.所以B错误.

C、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而沙漠地带昼夜温度较大.所以C正确.

D、水资源危机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所以D正确.

故选B.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它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水的比热容很大,所以在相同质量、吸收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不大.

节约用水是一种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缓解水资源的危机.

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蒸发、凝固、比热容、节约用水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综合性很强.30.

解:A、天然气供暖时,燃料燃烧是化学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地热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属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新能源的使用减轻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温室效应,故C错误;

D、上述新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故D正确.

故选:D.

(1)在燃料燃烧时,消耗了其内部的化学能,产生了内能,故该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3)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4)新能源的使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温室效应,但可以有效改善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

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能源的转化和转移等,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31.

解:A、由于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故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故错误;

B、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故正确;

C、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故超导材料不能应用于电饭锅,故错误;

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故正确;

故选A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源、信息和新材料的认识,属于基础性的常识,据课本所学的知识逐项分析即可判断.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方面的应用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32.

解:在平时观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并且在不看电视时,直接把电视机关掉,这样可以节约部分电能;

故答案为:减少待机时间;减小音量.

在平时观看电视时,我们通常开大音量,这样其实耗电更多,并且还会造成噪声污染;

在不观看电视时常常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其实这样也是要耗费电能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节约电能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33.

解: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

工业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利用环境保护;

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答案为: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工业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问题,环境问题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热点,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4.

解:地球上的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并不丰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类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产中应注意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

了解水资源的真正含义,知道水资源是指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叫水资源.35.

解:正常工作2h消耗的电能为W=Pt=0.12kw×2h=0.24kw•h,

不看电视时及时切断电源,减少待机时间可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故答案为:0.24kw•h;节约电能.

已知电视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消耗的电能,不看电视时及时切断电源,减少待机时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本题考查电功的计算,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本题还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电能的节约.36.

解:(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后短时间内不能恢复;

(2)由于能量转移或转化是有方向性的,虽然能量守恒,但是还会产生能源危机;

(3)风力发电时把风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发电机发电过程是通过运动产生电能,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2)能量的转化是有条件的;(3)电;(4)电磁感应现象.

(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由于能量转移或转化是有方向性的,虽然能量守恒,但是还会产生能源危机.

(3)发电机发电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能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总量保持不变.37.

解: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电视机音量的大小不同,色彩明暗不同时,相同时间内电视剧消耗电能的多少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功率来表示电器的这一性能;

由生活经验可知,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设定太低,尽量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可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不同;电功率;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设定太低,尽量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答案合理即可).

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结合生活经验可提出节电的小窍门.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我们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意识,学以致用,有一定实际意义.38.

解: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气温下降,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节约用水的措施是:采用喷灌浇地,洗衣水擦地.

故本题的答案为:①升华;

②采用喷灌浇地,洗衣水擦地.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升华吸热,以及减小蒸发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