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37604-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_第1页
(高清版)GB∕T 37604-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_第2页
(高清版)GB∕T 37604-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_第3页
(高清版)GB∕T 37604-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_第4页
(高清版)GB∕T 37604-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47.020.01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船舶和海上技术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ISO16548:2012,ID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37604—2019/ISO16548:2012 I 1 4总体描述 24.1总则 24.2拖带期间的限制 24.3船长的响应 24.4安全考虑 34.5拖带准备 3 3附录A(资料性附录)拖带模式和判定矩阵 4附录B(资料性附录)拖缆连接程序 附录C(资料性附录)船舶详细数据 附录D(资料性附录)工作组织 附录E(资料性附录)现状 IGB/T37604—2019/ISO16548:2012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6548:2012《船舶和海上技术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提出并归口。1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船舶和海上技术船舶设计应急拖带程序导则本标准给出了遵循SOLAS公约第II-12010年1月1日及以后新建货船应提供规定的船舶应急拖带程序,所有客船应在2010年1月1日以前提供规定的船舶应急拖带程序。按照SOLAS公约第II-1/3-4条,2010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货船宜在2012年1月1日前提供规定的船舶应急拖带程序。SOLAS公约第II-1/3-4条应急拖带装置和程序(Emergencytowingarrangementsandproce-IMOMSC.1/Circ.1255:2008船东/操作者编制应急拖带程序指南(Guidelinesforowners/opera-torsonpreparingemergencytowingprocedures)2GB/T37604—2019/ISO16548:20123.6抛投绳heavingrope拟用于拖带而被投到另一艘被拖船上与引缆连接的绳索。3.7防擦链chafingchain防擦装置chafinggear4.1.1根据SOLAS公约第II-1/3-4条和IMOMSC.1/Circ.1255:2008的相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应急a)应急拖带装置在艏艉甲板的布置图;b)在应急拖带情况下船上能使用的存货清单;c)通讯的手段与方法;d)有利于应急拖带准备和操作的预案;e)工作组织;b)艏楼处所;c)船上(甲板)办公室或货物控制室。4.2.1不是所有船舶都有同样等级的船上设备,对不同船舶的拖带程序会有一定的限制。本标准的目的是预先确定什么是能够完成的。4.2.2拖带负荷不宜超过附录C图C.1、图C.2中甲板舾装件的安全工作负荷和甲板结构的允许工作4.3.1当察觉到船舶处于危险且可能需要拖带帮助时,船长或船东代表应最先将事故通知给下列当b)最近的沿海国;4.3.2船长宜填写附录E表E.1~表E.4,并准备与拖船进行通信。4.3.3附录C和附录D中的所有信息宜发送给拖船。4.3.5当船上的动力系统不可用或采用由拖船提供的其他连接程序时,经与拖船沟通并考虑到船舶所3GB/T37604—2019/ISO16548:20124.3.7船长应确保准备好可用的救生艇。4.4.3所有船员应知晓工作程序和任务。4.4.5船员应熟悉设备存放位置并易于取用。对获得确认的存放装置改进应予以实施。4.4.6进行拖带操作时,甲板上只安排执行任务所必需的最少船员,禁止暴露于张紧或承受负荷的绳则应发出声信号。应充分考虑航行期间声光信号及其工作性能的可靠性。4.5.5被拖船在拖带航行时应有适当的吃水。5确定拖带模式通过使用判定矩阵(参见附录A和附录B),拖带模式应由被拖船船长与拖船船长协商后确定。a)船舶位置;b)天气和海况;f)到任意可能拖带位置的距离和预计时间;h)甲板机械动力供给的可用性。4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资料性附录)本附录或IMODE52/INF.2中规定的典型拖带模式是适用的。A.2从船首拖带从船首拖带时拖缆连接的典型布置见图A.1、图A.2和图A.3。3——拖船。图A.1模式F15GB/T37604—2019/ISO16548:20121——带缆桩;3——三角板;4——拖船。图A.2模式F26GB/T37604—2019/ISO16548:201222◎注:使用连接掣链器或斯米特支架(若安装有ETS)的防擦链。图A.3模式F3A.3从船尾拖带从船尾拖带时拖缆连接的典型布置见图A.4、图A.5和图A.6。7GB/T37604—2019/ISO16548:2012图A.4模式A18GB/T37604—2019/ISO16548:20123中Q2◎计a@◎0○0○9GB/T37604—2019/ISO16548:2012图A.6模式A3拖带模式的典型判定矩阵见表A.1和表A.2。表A.1判定矩阵(未安装ETS)条件拖带模式说明从船首拖带从船尾拖带迫近和紧急的危险,例如1h内可能发生搁浅F1A11.假定拖力可控制在甲板舾装件的安全工作负荷(SWL)内,应使用模式F1或模式A1;2.若天气极端恶劣,拖船和被拖船之间应连接额外的拖缆拖带时间长F2A21.若可能,应使用两套拖缆;2.若可能,应使用锚链来控制拖力,使其不超过甲板舾装件的安全工作负荷(SWL)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表A.2判定矩阵(安装ETS)状况拖带模式说明从船首拖带从船尾拖带迫近和紧急的危险,例如1h内可能发生搁浅F3A31.准备时间少于15min时,宜选用模式A3;2.若允许的准备时间为1h,可替代选择模式F3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资料性附录)本附录或IMODE52/INF.2规定的典型拖带程序是适用的。本章规定了在甲板动力可用或不可用的情况下连接拖缆的典型程序。对任何通过海员经验确认的改进都应予以实施。与被拖船沟通后该装置能带上被拖船并进行手动连接。在恶劣天气/海况时,只要没有迫近的危险(例如搁浅),拖船应等待恶劣海况转好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拖缆连接。如果拖船没有配备能够手动拿起的便携式拖带装置,被拖船应提供拖被拖船应与拖船讨论确定拉动力的大小,以确认拖缆和所有索具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预计的拖带负荷。拖船和被拖船遇到随波浪的横摇和纵摇或拖缆卡在导缆孔和掣链器的某个位置,拖船和被拖船应特别注意此时的负荷可能会引起引缆断裂或组成拖缆的其他索具断裂。B.2从船首拖带(模式F1a,若甲板动力可用)甲板动力可用时从船首拖带(模式Fla)的操作步骤如下:a)将抛投绳的一端系到被拖船甲板的带缆桩或羊角上;b)将抛投绳的另一端投到拖船上;d)使用被拖船甲板机械的绞缆筒缠绕抛投绳;e)从拖船收起引缆;f)使引缆通过被拖船舷侧导缆孔;GB/T37604—2019/ISO16548:20122——引缆;3——拖缆;图B.1模式F1a(1)的拖缆连接程序g)使用甲板机械的绞缆筒缠绕引缆直到拖缆的眼环到达被拖船的带缆桩;2——引缆;4——拖缆;5——拖船。图B.2模式F1a(2)的拖缆连接程序GB/T37604—2019/ISO16548:2012h)连接拖缆和被拖船带缆桩之间的掣链器;图B.3模式F1a(3)的拖缆连接程序i)将拖缆眼环挂到被拖船带缆桩上;j)将掣链器和引缆从被拖船的拖缆上分离;B.3从船首拖带(模式F1b,若甲板动力不可用)甲板动力不可用时从船首拖带(模式F1b)的操作步骤如下:a)将抛投绳的一端系到被拖船甲板的带缆桩或羊角上;b)将抛投绳的另一端扔到拖船上;f)使用拖船上的绞车卷起引缆直到拖缆的眼环到达被拖船的带缆桩;GB/T37604—2019/ISO16548:20122——引缆;5——拖船。图B.4模式F1b(1)的拖缆连接程序g)连接拖缆和被拖船带缆桩之间的掣链器;h)将拖缆眼环挂到被拖船带缆桩上;i)将掣链器和引缆从被拖船的拖缆上分离;3——带缆桩;4——拖船。图B.5模式F1b(2)拖缆连接的程序GB/T37604—2019/ISO16548:2012B.4从船尾拖带(模式A1,若甲板动力可用)B.2规定的程序同样适用于从船尾拖带。B.5从船尾拖带(模式A1,若甲板动力不可用)B.3规定的程序同样适用于从船尾拖带。B.6从船首拖带(模式F3)从船首拖带(模式F3)的操作步骤如下:a)将抛投绳的一端系到被拖船甲板的带缆桩或羊角上;b)将抛投绳的另一端扔到拖船上;1——被拖船;3——抛投绳;2——带缆桩;4——拖船。图B.6模式F3(1)的拖缆连接程序c)连接抛投绳和引缆,并将引缆和拖船上的拖缆连接;1——被拖船;4——拖缆;3——引缆;图B.7模式F3(2)的拖缆连接程序GB/T37604—2019/ISO16548:2012f)使用拖船上的绞车卷起引缆直到拖缆的一端到达被拖船的掣链器;g)使用掣链器将拖缆系到被拖船的带缆桩上;h)将引缆连接到被拖船防擦链的一端;图B.9模式F3(4)的拖缆连接程序GB/T37604—2019/ISO16548:20123——防擦链;4——拖缆;1——被拖船;3——防擦链;4——拖缆;GB/T37604—2019/ISO16548:2012a)打开被拖船上的收缆装置,将引缆和自亮浮标放入海里; 图B.12模式A3(1)的拖缆连接程序b)捞起引缆,使用拖船上的绞车卷起引缆;2——收缆装置; 图B.13模式A3(2)的拖缆连接程序c)缠绕引缆和拖缆直到被拖船的掣链器接触到拖力点;d)使用绑绳将拖缆系到拖船的带缆桩上;GB/T37604—2019/ISO16548:20121——被拖船;2——掣链器;3——拖力点;4——拖缆; e)将拖缆的一端与拖船的拖力点连接;3——拖力点;4——拖缆;5——拖力点;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资料性附录)船舶详细数据见表C.1~表C.7、图C.1和图C.2。1船名2船舶呼号3船舶类型45船旗国6登记港口7入级8入级编号9建造年份船厂船厂编号总吨位主尺度总长垂线间长型宽型深中心线处系泊甲板距基线以上的距离艏甲板艉甲板是否安装应急拖带系统(ETS)艏甲板详细资料艉甲板详细资料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表C.2吃水和排水量范围吃水m排水量t满载空载设备编号锚类型系泊索重量类型编号直径锚链长度等级编号长度最小破断负荷直径表C.4无线电设备序号名称是否安装号码等1甚高频无线电设备2中频无线电设备3中高频无线电设备4国际海事卫星B5国际海事卫星C6国际海事卫星F7航行警告接收机8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3EA)9气象传真机否海事电话便携式无线电话表C.5动力供给和操舵设备序号设备位置性能1主发电机2应急发电机3主操舵装置动力源4应急操舵装置动力源5当所有动力供给停止时,能否使用手动操舵?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表C.6起重设备名称安全工作负荷t位置艏系泊甲板缆绳吊杆便携式吊杆解系泊甲板杂物吊燃油软管吊舵机舱吊表C.7甲板工具和其他设备序号名称位置规格1绑扎链或防滑链2拖索连接用卸扣3铁锤、棒、手锤和刀4绑缆5连接卸扣开口销6绑索或开口销7撇缆器8应急快速释放装置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说明:序号甲板舾装件详细参数安全工作负荷t1系泊绞车(C)2绞盘(P)3绞盘(S)4巴拿马导缆孔A型360×2605双滚轮导缆器6带缆桩7带缆桩8带缆桩9双滚轮导缆器双滚轮导缆器巴拿马导缆孔A型360×260带缆桩带缆桩掣链器滚轮型立式滚轮注:带缆桩的SWL基于所使用的眼板。图C.1艏系泊甲板的系泊和拖曳装置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说明:序号甲板舾装件详细参数安全工作负荷t系泊绞车(C)25t×15m/min2系泊绞车(P)25t×15m/min——3系泊绞车(S)25t×15m/min4巴拿马导缆孔A型360×2605双滚轮导缆器A型φ3506双滚轮导缆器A型φ3507带缆桩A型φ4008带缆桩A型φ4009巴拿马导缆孔A型360×260双滚轮导缆器A型φ350双滚轮导缆器A型φ350巴拿马导缆孔A型360×260带缆桩A型φ400图C.2艉系泊甲板的系泊和拖曳装置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资料性附录)工作组织工作组织中的人员分工与联络见图D.1,任务和设备见表D.1。大副(甲板操作)水手长(绞车和绳索操作)水手A水手B水手E水手F拖船图D.1人员分工与联络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表D.1任务和设备序号人员设备任务位置人员救生装置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甲板工具1船长0与拖船通信总负责人驾驶室2三副船长助理3舵工操舵4大副00与驾驶室通信甲板负责人系泊甲板5二副00大副助理6二管轮007水手长00绞车和绳索操作800绞车和绳索操作900000000水手F00轮机长机舱负责人机舱控制室大管轮协助轮机长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资料性附录)现状可体现船舶拖带前现状的相关信息见表E.1~表E.4。表E.1基本信息序号现状1时间日/月/年时间世界时(GMT)2所在位置3拖带原因详述原因:4天气情况5气象预报6波高7船舶吃水艏吃水:艉吃水:8排水量9风速和风向速度(kn)方向漂流速度和方向速度(kn)方向序号现在状况1进水或泄漏?详述状况:2即将面临的危险(例如搁浅)?详述危险:GB/T37604—2019/ISO16548:2012表E.2(续)序号现在状况3货物装载?详述货物类型:4主机是否可用?详述主辅机状况:5纵倾能否可控?6能否从艏部拖带?7能否从艉部拖带?8是否有横倾?9是否有漏油?若有,应详述GB/T37604—2019/ISO16548:2012序号现状1能否操舵?详述状况:2若舵损坏,现在舵角是多少?舵能否回到船肿位置?详述状况:3能否使螺旋桨轴不转动?详述状况:4能否使用甲板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