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26/2E/wKhkFmbAZO-AWrMQAAEIcew0-Vs424.jpg)
![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26/2E/wKhkFmbAZO-AWrMQAAEIcew0-Vs4242.jpg)
![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26/2E/wKhkFmbAZO-AWrMQAAEIcew0-Vs4243.jpg)
![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26/2E/wKhkFmbAZO-AWrMQAAEIcew0-Vs4244.jpg)
![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26/2E/wKhkFmbAZO-AWrMQAAEIcew0-Vs4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诊断标准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刘海燕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分类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措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1)甲类: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霍乱诊断标准
(一)疑似霍乱诊断标准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二)确定诊断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凡有霍乱典型症状,粪便培养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呈8倍以上增长者;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具备(二)中的2。
确诊病例:具备(二)中的1或3或4。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2+4条或2+3+4条。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4+5条,或1.2+2+3+4条。医学观察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2+3条。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艾滋病诊断标准
1.急性HIV感染流行病学史
1.1.1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或配偶或性伴侣抗HIV抗体阳性。
1.1.2静脉吸毒史。
1.1.3用过进口Ⅶ因子等血液制品。
1.1.4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1.1.5有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1.1.6出国史。
1.1.7抗HIV(+)者所生的子女。
1.1.8输入未经抗HIV检测的血液。
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1.2临床表现
1.2.1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2.2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1.2.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2.4肝脾肿大。
1.3实验室检查
1.3.1周围血WBC及淋巴细胞总数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细胞总数上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1.3.2CD4/CD8比值大于1。
1.3.3抗HIV抗体由阴性转阳性者,一般经2~3个月才阳转。最长可达6个月,在感染窗口期抗体阴性。
1.3.4少数病人初期血清P(下标始)24(下标终)抗原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症状HIV感染2.1流行病学史
同急性HIV感染。
2.2临床表现
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2.3实验室检查2.3.1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者。2.3.2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CD4/CD8大于1。
2.3.3血清P24抗原阴性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AIDS
3.1流行病学史
同急性HIV感染。
3.2临床表现
3.2.1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3.2.2持续不规则低热多于1个月。
3.2.3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
3.2.4慢性腹泻多于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3.2.5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2.6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3.3实验室检查
3.3.1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者。
3.3.2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查)。
3.3.3CD4淋巴细胞总数小于200/mm3或200~500/mm(上标始)3(上标终)。
3.3.4CD4/CD8小于1。
3.3.5周围血WBC,Hb下降。
3.3.6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3.3.7可找到上述各种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4.病例分类
4.1确诊病例4.1.1HIV感染者需具备抗HIV抗体阳性,急性HIV感染系高危人群在追踪过程中抗HIV阳转。
4.1.2AIDS病例:具备有3.3.1,3.3.2中任何一项和3.3.3中3.3.3.1、3.3.3.3、3.3.3.7。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亚型单克隆抗体抗原检测阳性者。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3)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二)乙型病毒性肝炎(三)丙型病毒性肝炎(四)戊型病毒性肝炎(五)丁型病毒性肝炎
(六)庚型病毒性肝炎(七)输血传播病毒(TTA)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1.急性型肝炎1.1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1.2症状: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1.3体征:1.3.1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1.3.2皮肤,巩膜黄染。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1.4肝功能检查:1.4.1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1.4.2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1.5HBV标记物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抗HBc-IgM高滴度(1:1000稀释仍阳性),两项阳性或仅后者阳性。疑似病例:1.2+1.3+1.4;确诊病例:疑似病例+1.1.5。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2.1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2.2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2.3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4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可出现三类情况:慢性小叶性肝炎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慢性间隔性肝炎主要是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慢性门脉性肝炎门脉区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
疑似病例:2.1+2.2+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2.4或2.3+2.4。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3.1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痔,脾肿大或黄疸(排除其他原因)3.2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3.3HBV标记物检测:同2.3。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征: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借助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慢活肝的病理改变以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小叶内点状或灶状坏死,甚至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依据坏死程度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慢活肝。
疑似病例:3.1+3.2+3.3+3.4。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5或3.4+3.5。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4.重型肝炎4.1急性重肝4.1.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4.1.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4.1.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4.1.4HBV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4.1.5肝病理组织特点:有条件者可做肝活检,急性水肿性重型肝炎表现为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膜明显,胞浆淡染或近似透明,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少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急性坏死性重型肝炎表现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坏死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留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疑似病例:4.1.1+4.1.2+4.1.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1.4或4.1.3+4.1.4。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4.2亚急性重型肝炎4.2.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4.2.2实验室检测: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4.2.3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4.2.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型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残存的肝细胞增生呈团,呈假小叶样结构。疑似病例:4.2.1+4.2.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2.3或4.2.3+4.2.4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4.3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结核病诊断标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其中尤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属传染性肺结核,是造成社会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传染源,为首要控制对象。
1、两次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或分离培养分支杆菌阳性。
2、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结核征象。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C1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检查或分离培养法检查二次以上阴性。
C2胸部X线摄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征象。
C3具有咳嗽、咳痰、疲乏、胸闷气短、胸痛、低烧、食欲不振、血痰或咯血、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等症状。
C4五个单位结核菌素(OT或PPD-T)皮内注射,72h注射局部硬结反应直径≥5mm。
C5肺部病理标本(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检、肺穿刺等)经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
具备a.C1、C2,或同时伴有C3~C4中一项者。
b.C1、C5者。
均可确诊。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在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内,儿童患病者最为多见。有些患者在发病前7天有明显密切接触史。2.临床表现2.1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2.2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3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2.4皮肤、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2.5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2.6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2.7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或呼吸暂停。2.8幼儿发病多不典型,常见高热、呕吐、嗜睡外,还多见极度不安与惊厥、拒乳、尖叫、腹泻、咳嗽、双目凝视、颈项强直和布氏征阳性,其他脑膜刺激征可能缺项。前囟未闭者多见隆起,呕吐频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现囟门下陷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实验室诊断3.1血象: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最高可达40×10(上标始)9(上标终)/L,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3.2疑为流脑者应做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CSF)压力常增高达1.96kPa以上;典型病例CSF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增多,可达每升数亿,以多形核细胞为主;蛋白质显著增高,可达1~5g/L;糖量常低于2.22mmol/L,氯化物也稍降低。CSF涂片可在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3.3从病人CSF或急性期血液分离到Nm,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3.4从病人急性期血清或尿或CSF中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3.5测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3.6以PCR检测到病人急性期血清或CSF中Nm的DNA特异片段。4.病例分类4.1疑似病例:1加2.1或2.2或2.3之一项。4.2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4或2.5或2.6或2.7之一项。4.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确诊病例加3.3或3.4或3.5或3.6之一项。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2.2.4慢性菌痢: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2.3实验室检查2.3.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2.3.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2.4病例分类2.4.1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2.4.2临床诊断病例,,具有2.1、2.2和2.3.1任何一项,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2.4.3确诊病例,具备2.3.2和2.4.2任何一项。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新生儿破伤风诊断标准
1、有分娩时的接生过程及脐部处理消毒不严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外伤局部未经消毒处理史。2、临床表现出生后4~6d,少数早至2d迟至14d以上发病。早期牙关紧闭、吸乳困难,继之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四肢肌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腹直肌痉挛强直如板状,颈项强直呈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3、脐部或伤口处分泌物做厌氧菌培养,部分病例(30%左右)可获得破伤风杆菌阳性。4、临床诊断病例具备1加2。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疟疾诊断标准
1、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2、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附录C)。
3、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详见附录B)。
5、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疑似病例:具备1与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或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5。按查见的疟原虫种类,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30天接触疫水或动物尿或血。(二)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3.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4.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5.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6.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以上三症状(即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是钩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三)实验室诊断
1.从血液(头7天)或脑脊液(第4~10天)或尿液(10天后)分离到钩端螺旋体。
2.从血液或尿液或脑脊液检测到钩端螺旋体核酸。
3.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抗钩端螺旋体抗体效价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
具备(一)加(二)中的1和2、3任何一条。
2.临床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二)中的4或5或6任何一条。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三)中的1或2或3任何一条。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2.诊断标准2.1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2.2症状体征2.2.1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2.2.2急性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排除其他原因)、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2.2.3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发病初期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标准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1、2和3可作临床诊断。1.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2.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3.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二)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1.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10.11.4传染病诊断标准
人-猪重症链球菌感染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2005年6月24日以来,四川省境内,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堰塘安全护栏施工方案
- 3好竖井安全施工方案
- led楼顶发光字安全施工方案
- 办户口的申请书
- 策划美食狂欢节
- 缓减诉讼费申请书
- 申请书 英文格式
- 督导队申请书
- 导游资格-2025导游资格证模拟考试
- 学校吃饭申请书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团委工作计划(二)
- 骆驼养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设计方案
-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知识产权共享及收益分成合作协议3篇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复习大全272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3 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 2024年09月2024渤海银行天津滨海新区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低血糖的急救诊断和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