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解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1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解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2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解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解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4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解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秦朝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丞相的工作职责是()A.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B.执掌君臣奏章C.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D.负责监察百官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①—秦始皇长城 B.②―灵渠 C.③—郑国渠 D.④―都江堰3.从嬴政建立统一政权开始,到实施焚书的八年间,秦始皇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七十多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并对其礼遇有加。这说明秦始皇()A.积极发扬礼乐文化 B.未真正实行坑儒政策C.重视思想文化建设 D.铲除了六国人才基础4.如图是汉代画像石“泗水捞鼎”。史载大禹铸九鼎,代表天下九州,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以后,随着朝代兴亡,九鼎先后为商和周所得。战国时,东周灭亡,九鼎不知去向。有传言九鼎落于彭城(今徐州)泗水。秦始皇东巡琅琊时,动用大量人力寻找打捞,但未果。对上述史实评论正确的是()A.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 B.秦始皇巡游天下造成了沉重的赋役C.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 D.画像石确证了九鼎记载的真实可信5.秦朝统一六国后,“修驰道、编制户籍、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A.帝王穷兵黩武 B.赋税徭役沉重C.巩固中央集权 D.贵族豪强崛起6.“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所赞颂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7.秦朝妇女不仅从事广泛的田间劳动,还从事纺织业、矿业等商业活动。一些经商有道、具有卓越成就的妇女甚至可以得到皇帝的嘉奖。由此可知,秦朝()A.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重视发展社会经济C.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D.商业环境得到改善8.秦朝灭亡后,项羽在具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取得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分封诸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他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遂率部东归。这主要反映了项羽()A.目光远大 B.观念传统 C.审时度势 D.优柔寡断9.右图所示出土文物可用于印证,秦朝()A.商品经济繁荣 B.疆域空前辽阔C.中央集权加强 D.郡县制度建立10.“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赭衣塞路,囹圖成市,天下愁怨”……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秦朝()A.徭役繁重 B.法律严酷 C.社会动荡 D.打击特权11.秦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下图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入的是()A.临洮辽东郡 B.羌中北向户C.临洮朝鲜 D.陇西曲阜二、材料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始皇的措置第一件,便是_______第二件,便是废封建,置郡县。第三件,便是收天下的兵器把他都聚到咸阳销毁了,铸做“钟”、“鐻”和十二个铜人。第四件,是统一天下的“度”“量”“衡”和行车的轨与文字。第五件,是把天下的富豪迁徙到咸阳来,一共有十二万户。这都是初并天下这一年的事,后来又有________这几件事情,其中第二、第四两件,自然是时代所要求。第三件,后人都笑他的,然而这事也不过和现在“禁止军火入口”“不准私藏军械”一样,无甚可笑。第五件也是时势所要求,还没甚可议之处。最专制的,便是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两件事。——据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补充“_______”处你认为“最专制的”两件事。(2)第二、第四两件事是怎样体现“时代”的要求的?(3)作者认为第三、第五件事亦无“可笑”“可议”之处,为什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周秦之变往往被视为第一次大变局。这次大变局从春秋礼崩乐坏开始,到商鞅变法之际剧烈变化,并以泰始皇建立帝制中国为终点。周泰之变,是一场由小共同体本位到大共同体本位的转变,是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摘编自秦晖《中国思想史》材料二:秦朝以来,“天子(皇帝)”成为“大一统”天下秩序的权力核心。废分封立郡县的举措使“中国(中原地区)”有了凝聚为一体的趋势,不仅使“中国”成为“大一统”观念具体实践的核心区城,而且拥有“中国”并继承和发展“大一统”政治秩序成为评价后世王朝是否为“正统”的基础标准。“大一统”观念诞生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族群中是学界普遍的认识,其在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可以说,“大一统”观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摘编自李大龙《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秦之变的政治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的认识。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2.答案:A解析: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①位于临洮是秦长城的西起点,故A项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位于西南地区,②位于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B项;郑国渠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③位于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C项;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④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始皇搜集大量古典文献,并征聘老学者,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以巩固统一,故选C项;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已崩溃,故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这些老学者是否为儒士,无法得出坑儒政策的实施情况,故排除B项;秦始皇的这些举措达不到铲除六国人才基础的效果,故排除D项。故选:C。4.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大禹所铸的九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此后历代都将找寻九鼎视为重要的事情,反映了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C项正确;材料强调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未体现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排除A项;材料强调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未涉及秦始皇巡游天下的影响,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修驰道、编制户籍、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巴蜀等地’”及所学可知,秦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各地的管理,即巩固中央集权而采取了这些措施,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ABD项,排除ABD项。故选C项。6.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通过材料“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歌颂秦始皇结束了战国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A项正确;汉朝虽完成天下一统,但没有并吞战国,排除B项;隋朝灭掉(南朝)陈朝完成天下一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唐朝是在隋朝灭亡后建立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题干秦朝妇女可以从事商业活动,而且成就显著者还能够得到皇帝嘉奖,这说明秦朝重视发展社会经济,B项正确;秦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环境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B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项羽的目光短浅,故A错误。B.根据材料“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可知,项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故B正确。C.材料反映的是项羽没有审时度势,故C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项羽优柔寡断,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材料中“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赭衣塞路,囹圖成市,天下愁怨”能够看出秦朝监狱非常多,犯人非常多,主要体现的是秦朝的法律很严酷,B正确;ACD选项不符合题干特征,排除。故选:B。1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图中①是长城是西起点临洮,②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C项正确;辽东郡在辽东半岛,郡治在今辽宁辽阳,排除A项;羌中,古地名。秦汉时指羌族居住的地区,即今青海、西藏及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北向户,古人概念中的极南地区。因当地居民往往向北开门窗以纳日光,故称,排除B项;曲阜位于今山东省,排除D项,C.故选:C。12.答案:(1)实行皇帝制度;“焚书”、“坑儒”。(2)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恢复了安定的局面。而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的需要。(3)销毁兵器、迁徙富豪的措施是出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有其历史必要性。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秦始皇的措置”及所学可知,“最专制的”两件事是实行皇帝制度;“焚书”、“坑儒”。(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第二件,便是废封建,置郡县。”“第四件,是统一天下的‘度’‘量’‘衡’和行车的轨与文字。”及所学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恢复了安定的局面。而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的需要。(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第三件,便是收天下的兵器把他都聚到咸阳销毁了,铸做‘钟’、‘鐻’和十二个铜人。”“第五件,是把天下的富豪迁徙到咸阳来,一共有十二万户。”及所学可知,销毁兵器、迁徙富豪的措施是出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有其历史必要性。13.答案:(1)政治内涵:从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变;从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从分裂走向统一。(2)认识:以皇帝为权力核心,以郡县制凝聚各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植根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确立了后世王朝是否为“正统”的基础标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周秦之变和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1)政治内涵,根据材料一“这次大变局从春秋礼崩乐坏开始,到商鞅变法之际剧烈变化,并以秦始皇建立帝制中国为终点”并结合所学可推出从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结合所学可知周至秦的政治变动还有从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从分裂走向统一。(2)材料关键句/所学知识答案要点关键句:秦朝以来,“天子(皇帝)”成为“大一统”天下秩序的权力核心以皇帝为权力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