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共135题)_第1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共135题)_第2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共135题)_第3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共135题)_第4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共13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4(共9套)(共135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什么是不随意注意?举例说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标准答案:(1)不随意注意的含义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异乎寻常的特性。例如生活在海南岛的人来到北方看到雪花,会引起他们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一声巨响属于绝对强度,夜深人静时候的时钟滴答声属于相对强度。另外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突然飞来的蝴蝶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②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兴趣、期待、过去的经验等人自身的状态因素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各种小吃会引起美食家的注意。兴趣是人的认识性的需要,如对昆虫感兴趣的人会对遇到任何昆虫产生不随意注意。期待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如期待足球比赛的人会对网页中出现的足球字样产生不随意注意。过去的经验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例如,数学知识丰富的人会对书店中新展出的数学图书产生不随意注意。知识点解析:不随意注意是和随意注意完全不同的一种注意类型,它会不自觉发生,不能由主体控制。动物和人都拥有不随意注意这种注意类型。2、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标准答案:知觉组织原则包括:(1)闭合原则,指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不完整的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图形。(2)连续原则,指个体在知觉中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3)相似原则,指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4)邻近原则,指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度而组织在一起的。(5)共同命运原则,指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6)对称原则,指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7)线条朝向原则,指线条方向相同的图形容易知觉在一起。(8)简单原则,指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知识点解析:知觉的组织原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就是个体在将知觉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3、独白言语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标准答案:(1)定义。独白言语是个人独白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2)独白言语的特点:①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白进行的言语活动,独白言语的支持物是自己谈话的主题和自己所吐露的词句,因而不同于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也受听众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主要来自听众的表情和环境的气氛。②独白言语是一种开展的言语。为了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独白言语具有开展的形式。独自言语是连贯的、论证性的,在用词造句方面要求严谨、符合语法。独白语言对语流的速度和发声也有要求。为了使听众正确地了解自己谈话的内容,说话者要注意语流恰当、发音清晰、语调具有变化,有时还要配合恰当的表情和手势,这样才能吸引听众。③独白言语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动。由于独白言语对言语本身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言语过程中又较少受到交谈情景提供的非言语信息的影响,因此,事先的准备计划对运用这种言语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内容。标准答案:20世纪80年代,尼克尔斯和德韦克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并使之成为90年代动机研究的一个热点。成就目标理论建构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原则来评价成功,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任务标准,即主要看个体是否达到了活动的要求;二是自我标准,即主要看个体现在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三是他人标准,即主要看个体是否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做得好。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目标,即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另一种是成绩目标,即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这种目标常常表现在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并且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研究发现,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使用深层的加工策略等;而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有时容易退缩。近年来,艾略特及其同事将趋近、回避这两个古老的成就动机概念引入到成就目标理论中,把成绩目标进一步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前一种目标旨在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趋近的目标状态。平崔克则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到掌握目标中,将掌握目标区分为趋近和回避两种状态,进而把成就目标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并提出了这些目标的一些特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论述。标准答案: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②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两个阶段:①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两个阶段: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知识点解析:科尔伯格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以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并细化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分析这三个水平的时候,可以将三个水平与皮亚杰提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联系起来。在分析这六个阶段的时候,要明晰每一个阶段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6、测验的题目的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是越高还是越低?被试的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是越高还是越低?请分别解释。标准答案:(1)测验题目的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越高。可用克隆巴赫系数的定义来解释。(2)被试的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越低。因为当被试的水平很接近时,多次测量的排名情况可能相差很大,测量的稳定性就低,也就是信度低。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强化安排的类型及其效果。标准答案:(1)强化安排的类型强化安排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安排和间歇强化安排。连续强化安排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安排即并不是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安排可以分为比例强化安排和间隔强化安排。比例强化安排是根据一定的比例给予强化,间隔强化安排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予强化。比例强化安排又可分为固定比例强化安排和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间隔强化安排又可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安排和变化间隔强化安排。(2)强化安排的效果①对习得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学习新的行为时,连续强化的效果优于间歇强化。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习得速度要快些。②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比例强化安排比间隔强化安排的反应速度要快些。在两种固定强化安排中,在每次强化后,反应速度立即变慢。在固定比例强化安排中,强化次数与反应次数比例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强化密度大的强化安排在强化后反应速度不大会减慢,强化密度小的强化安排在强化后会有较长时间的暂停。固定间隔强化安排会出现强化后反应速度变慢,然后再逐渐加快的现象。在变化强化安排中,强化密度不影响反应速度。③对消退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连续强化安排比间歇强化安排的消退速度更快些。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消退速度要快些。在比例强化中,高密度的强化安排要比低密度的强化安排引起的消退快一些。知识点解析:不同的强化安排(schedulesofreinforcement)会有不同的效果,在运用强化原理时要注意这种差别,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将各种强化安排结合起来,以达到最终目标。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采用连续强化安排使个体学会某种行为,然后采用间歇强化安排,使个体能够维持某种行为。8、怎样才能避免自变量的混淆?标准答案: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自变量混淆。避免自变量混淆的方法包括:(1)消除法,即消除额外变量:(2)恒定法,即使额外变量在实验中保持恒定;(3)匹配法,即使各组被试的被试属性相等;(4)随机化法,即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5)抵消平衡法:(6)统计控制法。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了在实验室中对自变量的混淆的控制方法。9、什么是研究假设?假设研究有哪两类?标准答案:研究假设一般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的结论的一种预期。研究假设应该有理论或实践等方面的科学依据,能预期可能取得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验证性。(1)所谓假设,就是关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陈述。针对因素型、函数型两种实验类型,假设的陈述也包括因素型假设和函数型假设两种方式:第一,如果把对条件的叙述记为a,把对行为的叙述记为b,那么因素型假设就是“如果a,那么b”的形式。第二,假设的另一种陈述方式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它用方程式b—f(a)来表明自变量a与因变量b共变的函数关系,这个方程式表示b为a的函数。(2)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答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不同。标准答案:(1)在强化程序上,经典条件作用是US伴随着CS先于CR出现;操作性条件作用是先于积极强化物的呈现或消极强化物的撤除。(2)在刺激的作用上,经典条件作用是特定S产生R;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无特定S产生R。(3)在反应的特点上,经典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诱发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标准是什么?标准答案:(1)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第一条标准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和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任意的联系,即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的联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简述支架式教学。标准答案: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基础上,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是以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为基础的。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对于注意的调节以及符号思维等,在最初往往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逐渐内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工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他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简述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的步骤。标准答案:(1)求全距。全距指最大数和最小数两个数据值之间的差距。从被分组的数据中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二者相减所得差数就是全距。(2)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是指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用符合i表示。决定组距的大小需要以全距为参考。全距大,则组距可以大一些;全距小,则组距可以小一些。组数的多少根据组距的多少来定。如果数据个数在100以上,习惯上一般分10~20组,但经常取12~16组。数据个数较少时,一般分为7~9组。如果数据的总体分为正态,那么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组数(K),这样可使分组满足渐进最优关系。K=1.87(N-1)2/5(N为数据个数,K取近似整数)。(3)列出分组区间。分组区间即一个组的起点值和终点值之间的距离,又叫组限。起点值称为组下限,终点值称为组上限,组限有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在列出分组区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列出的分组区间内,最高组区间应包含最大的数据,最小组应包含最小的数据;最大组或最小组最好是组距i的倍数;各分组区间一般在纵坐标上按照顺序排列,数值大的分组区间排在上面,数值小的分组区间排在下面;等级次数时,要按照精确组限将数据归类划分到相应的组别中。(4)等级次数。依次将数据等级到各个相应的组别内,一般用画线计数或写“正”字的方法。(5)计算次数。根据登记的结果计算各组的次数,计算各组次数的总和即总次数。另外,要核对各组次数总和与数据的总个数是否相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CCT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验误差的假定。标准答案:CCT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验误差的假定:(1)实得分数与真分数存在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出来,即:X=T+E,式中X表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即某被试在一个测验形式上的得分;T表示真分数;E表示测验误差,即在测验某一具体形式上产生的随机误差。(2)测验误差的期望值为0。或误差的平均数为0,即:E(E)=0,即针对一组被试而言的,对一组被试,其测验误差的和为。平均数也为0。由上面两个假定可得一组被试真分数的平均数与实得分数的平均数相等。(3)误差的真分数独立。E是测验中产生的随机误差,只与偶然因素有关,而与真分数T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测验误差并不随被试能力或心理特质水平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即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用YTE表示被试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相关系数,则有rTE=0,该式也可表示真分数与误差的协方差为0,即Cov(T,E)=0。(4)实得分数方差等于真分数方差与随机误差方差之和。若以SX2表示实得分数方差,以ST2表示真分数的方差,以SE2表示误差方差,则有S2X=ST2+SE2。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2014年)标准答案:智力多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八种智力成分分别是: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等。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自然智力:能认识、感知自然界各种事物,如敏锐地觉察周围环境的改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华生所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标准答案:(1)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行为主义强调只有可观察、可重复的行为才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把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心理学才能成为科学。(3)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反对内省法。内省法获得的结果无法验证,不应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点解析:行为主义试图使心理学屹立于科学之林,因此强调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观察、可重复的行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的实验方法。2、简述色觉理论中的三色理论。标准答案:(1)三色理论是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Young,1807)提出的色觉理论,他认为在人的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红、感绿和感蓝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绿、蓝。1860年,赫尔姆霍茨(H.vonHehnholtz)放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的看法,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如果一种光能引起三种感受器同等程度的兴奋,那么就产生白色的感觉。其他的色觉经验是由这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2)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确实存在着三种感光细胞,一种细胞能最大限度地吸收450nm的光波(蓝色),一种吸收540nm的光波(绿色),另一种吸收577nm的光波(近似红色),从而支持了三色说。但是,这一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对有些色觉现象很难解释。例如,它就无法解释红绿色盲。按照这一理论,红绿色盲患者应该缺乏感红和感绿的锥体细胞。由于黄色是由红和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细胞的患者不可能具有黄色的色觉经验,但这与事实不符。知识点解析:该理论认为人的网膜中存在三种独立的感受器,它们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应。3、简述色觉理论中的三色理论。标准答案:(1)三色理论是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Young,1.807)提出的色觉理论,他认为在人的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红、感绿和感蓝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绿、蓝。1860年,赫尔姆霍茨(H.vonHehnholtz)放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的看法,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如果一种光能引起三种感受器同等程度的兴奋,那么就产生白色的感觉。其他的色觉经验是由这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2)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确实存在着三种感光细胞,一种细胞能最大限度地吸收450nm的光波(蓝色),一种吸收540nm的光波(绿色),另一种吸收577nm的光波(近似红色),从而支持了三色说。但是,这一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对有些色觉现象很难解释。例如,它就无法解释红绿色盲。按照这一理论,红绿色盲患者应该缺乏感红和感绿的锥体细胞。由于黄色是由红和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细胞的患者不可能具有黄色的色觉经验,但这与事实不符。知识点解析:该理论认为人的网膜中存在三种独立的感受器,它们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应。4、简述长时记忆的特征。标准答案:(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2)长时记忆对信息保留的时间很长。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能保持数年甚至终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3)长时记忆中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特点。标准答案:影响态度改变的特点有:(1)说服者的特点:说服者的可信性、生理吸引力、与听众或观众的相似性都会影响到被说服者态度的改变。可信性越高,吸引力越大,与观众的相似性越大则越容易使态度产生改变。(2)说服信息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差异、信息唤起的恐惧情绪、信息的呈现方式、信息的重复次数和论点的有效性上。(3)劝导情境的作用:①分心:分心降低了强有力信息的说服力,提高了无力信息的说服力。②情境的强化作用:人们习惯对积极刺激产生肯定的态度体验,对消极刺激产生否定的态度体验,如果将说服信息与一些积极的强化刺激联系起来则态度改变的可能性会提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情绪的脑中枢机制,并说明其在情绪产生中分别具有什么功能?标准答案:一些研究表明,情绪是南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1)前额皮层。通过对前额皮层(PFC)损伤病人的研究,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发现左侧损伤后出现抑郁症。左侧PFC损伤后抑郁症状加重的原因是,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情感加工,损伤后导致体验积极情感的能力缺失,这是抑郁的一种标志性特征。对正常人的研究与损伤证据获得的结果一致。总之,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右PFC与消极情感和退缩有关。(2)下丘脑。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首。下丘脑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特别是与植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而且直接控制着脑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动物强烈的情绪反应,产生明显的情绪性行为,愤怒而凶猛地扑向实验者。还有心理学家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3)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证人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影响。它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中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也有人推论,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可能是由网状激活系统的活动失常引起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麻木不仁,甚至医生告诉他母亲去世了,他也无动于衷;在行为表现上,抑郁症患者无面部表情,沉默不语,不吃、不喝、不动等。这些表现可能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减弱或破坏有关。(4)边缘系统。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个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和杏仁核。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杏仁核损伤的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也没有恐惧表情。而且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厌恶刺激无反应,双侧杏仁核损坏的病人加工消极情绪任务的能力被损害,表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海马在情绪中的作用近年来才开始研究。海马是大脑中有很高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神经成像的研究表明,前部扣带回在情绪反应中得到激活。在情绪单词的Stroop任务的反应中,观察到背侧前部扣带回的激活。在一项PET研究中,发现焦虑症状的降低与腹侧扣带回降低的激活有关,心理症状的改进与背侧扣带回提高的激活有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标准答案: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于以下诸多方面。(1)运用假设,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了更高程度的建立假设及假设检验的能力,这是他们思维中抽象逻辑性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2)逻辑推理,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初中生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3)运用逻辑法则,初中生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为研究职业类型(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对生活满意度(满意、不满意)是否有影响,应选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标准答案:要根据研究者取得的数据类型来判断,如果满意感被简单分成了满意和不满意两个对立的类别,而不是某个量表上的连续分数,则两个变量都是名义变量,只能取得计数数据,即各种职业的人表示满意的有多少人,不满意的有多少人。所以这个问题是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既可以理解为考察两变量间是否相关,也可以理解为考察其中一个变量的分类对另一个变量是否有影响。还可以判断出这是独立样本的独立性检验,因为不是重测数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标准答案: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辈、学校和媒体四个方面。(1)家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儿童在最初的生活经验中向父母学习语言,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行为,直接接受父母对其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道德发展以及自我概念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同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参与的群体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化。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大小从根本上取决于群体和个体之间本质上的对应程度,而且也依赖于个体社会化阶段的心身发展水平。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同辈群体开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同伴群体的交往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更能够满足儿童,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需求,因而也更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同。(3)学校①教师威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教师。一位教师是否具有威信,会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会比较信任有威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把有威信的教师当做认同的对象并加以仿效。因此,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有威信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思想活动,把伦理原则、道德标准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实例中受到教育,从而实现他们的社会化。②教师期望教师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成功的期待以及自我评价。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1968)发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就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形成了消极的态度和低期望,那么他们对这些学生的系统消极对待会造成明显的不利社会处境,并最终导致消极的教育后果。(4)媒体①电视对于儿童的社会化而言,电视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电视的特性决定了它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它使儿童更加直观、有效地了解社会和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另一方面,有些大众媒体由于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常迎合一些低级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制作发行低级、庸俗的作品。②网络网络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更多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网络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首先,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强化着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减少了“想”的时间和机会,使之思维出现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不平衡。其次,互联网中信息的开放性和不良信息可能对需要引导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述美国心理学家帕腾的游戏分类理论。标准答案:帕腾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1)无所用心的游戏。这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例如儿童在一旁发呆或乱跑、闲荡,只在房间里走动、张望而不参加游戏等。(2)旁观者行为。儿童长久地站在“游戏圈”外看别人活动,关注着他人的游戏,但自己不参加。虽然偶尔也发表些口头意见,但总是不加入到游戏中去。(3)单独游戏。儿童不与旁人发生关系,不参加别人的游戏,专心于自己的活动’独自一(4)平行游戏。儿童在一起玩,所用玩具和游戏方式大体上相同,但相互之间不交往,彼此互不联系,不设法影响或改变同伴的活动,各自的游戏内容间也没有什么联系,形成各种游戏同时并存的状态。有时儿童互相模仿,但无意支配别人的活动。(5)联合游戏。这是一种没有组织的共同游戏,游戏的儿童间发生交往,互相借用玩具,有说有笑,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游戏者之间没有为同一目标而分工合作,各自根据自己的愿望做游戏。(6)合作游戏。这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则,甚至有首领的共同活动。儿童在一个组织起来的小组里游戏,服从首领的指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合作,有共同计划的活动和达到目的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什么是内隐联想范式?标准答案:内隐联想测验是继序列学习之后,反应时新法向高级心理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1998年,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联想测验成功实现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量化的梦想。内隐联想测验的成功促进了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蓬勃发展,同时内隐联想测验本身也在改进完善,不断丰富着反应时实验范式的解释能力。(1)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在1998年提出的。(2)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3)依据唐德斯减数法的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反应时越长,心理加工过程越复杂。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子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也会不同。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的依赖于自动化的加工,因而反应时短;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度不一致,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地依赖于复杂的意识加工,随而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上述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4)内隐和外显测试间的高相关表示内隐联想测验结构效度较高,内隐联想测验效应与单反应时的相关应尽可能低。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某实验,有两个自变量A和B,其中A因素共有三类,B因素也有三类。交叉分组后共得到九种实验处理,每个处理中有两名被试。实验结束时对他们进行测试,最后获得的数据是反应时间。经过数据分析后,得到如下的结果分析表。请问:(1)请将上表中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指出该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检验了哪些效应,结果是否显著。(下面是附表)标准答案:(1)(2)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了A因素主效应、B因素主效应以及A和B的交互效应,其中只有B因素的主效应是显著的。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被试对双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统计过程的掌握情况。13、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标准答案:实验程序就是实验的进程,是指在实验各个阶段应做的事。怎样合理地安排实验程序是心理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实验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不能把科学研究看成是科学家简单地在奉行某种常规活动。尽管如此,从大量的心理学文献中,我们仍然能够分析出心理学实验通常要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基本程序是:(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选择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和有经验的研究者一样,学生也可以从不同的来源得到启发,提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和前人研究。选择课题还可以通过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其中应特别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和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首先是从解答“为什么"这种问题开始的,为了解答这样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寻求科学的答案。(3)研究设计与实施。①研究设计:实验设计就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用来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②选择被试:选择实验被试也是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者必须根据实验的目的、研究的问题来选定被试。③变量的控制:心理实验是要弄清楚操作变化的条件和某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与所研究现象有关的种种条件中,有些是我们需要操作的,有些是与我们的实验目的没有关系的。这里所讲的变量控制,包括实验过程刺激变量、被试变量等自变量的控制以及因变量的观察、记录和测定等,还包括对无关变量的控制。(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恰当的实验设计与正确的统计分析是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基本保障。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四类。(5)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程序的最终步骤。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经典测验理论的优缺点。标准答案:(1)经典测验理论的优点:④经典测验理论以随机抽样理论为基础,建立在简单的数学模型之上,其理论直观易懂,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且计算简便容易推广。②理论假设较弱,对实施条件要求不严格,适用性广,不论客观性测验还是主观性测验、单维测验还是多维测验,对其结果都能方便地予以分析。③在多数情况下经典测验理论是足够精确的,测验结果是可信的。(2)经典测验理论的缺点:①经典测验理论信度估计精度不够。根据真分数理论假设,测验原始分数X线性分解为测验真分数T和误差分数E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假设真分数是测验原始分数的期望,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从而导出测验信度为真分数方差与原始分方差之比。但是,在这个定义中除原始分数方差可以获得以外,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都是没有途径获得的。为了实际估计测验信度,经典测验理论提出了平行测验概念或者条件弱一点的等价测验概念,从而推演出若干信度估计公式。但是,严格的平行测验是不存在的,等价的测验也是很难获得的,由此造成了实际估计的信度精度就比较差。②基本假设难以成立。真分数与观测分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定不合理;平行测验的假设难以成立;误差与真分数独立的假设难以满足。③项目统计量严重依赖于被试样本,但被试样本的能力水平不同时,项目的难度和区分④对被试能力的估计依赖于测验题目的难度。⑤对测验等值、适应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的编制等问题不能给以满意的解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试述智力的PASS理论。标准答案:智力PASS模型由纳格利尔里和戴斯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上建立。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它包含了3层认知系统的4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进行。三种机能单元有一种动态的联系,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种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或继时性加工要受到计划功能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华生所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标准答案:(1)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行为主义强调只有可观察、可重复的行为才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把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心理学才能成为科学。(3)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反对内省法。内省法获得的结果无法验证,不应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知识点解析:行为主义试图使心理学屹立于科学之林,因此强调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观察、可重复的行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的实验方法。2、简述脑功能的模块说。标准答案: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知识点解析:模块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说强调独立的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标准答案: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二者的区别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包括以下几点区别:(1)生理机制上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协同活动对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关系的整合结果。(2)经验的参与程度不同。人的感觉是生理心理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的影响不大。知觉则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知识经验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知觉过程中,既包括了由当前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了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为:(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成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什么是启动效应?标准答案:启动效应是指人在信息加工活动中,自身的知识、经验、期望以及上下文对加工活动产生的影响。当人们产生某种期待时,这种期待将易化随后进行的加工。启动效应又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重复启动即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间接启动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刺激有所差别。启动效应的实验为激活扩散模型提供了有利证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影响课文理解的因素。标准答案:影响课文理解的因素有:(1)推理:推理可以在课文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课文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因此在课文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语境: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3)图式的作用: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当语言材料的结构与故事图式一致时,故事图式能提高理解言语的速度与质量;相反,当言语材料的结构与故事图式不一致时,人们对故事图式的预期会使理解的速度缓慢下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冲突种类。标准答案: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回避某一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双趋冲突: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②双避冲突: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现。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回避——回避型冲突,也就是双避冲突。③趋避冲突: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受威胁而需要回避。④多重趋避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进退维谷指的是进退两难的情况,是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只有一个目标,其他三种冲突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中动机过程。标准答案: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他认为动机过程与三种强化类型有关:(1)直接强化。班杜拉认为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3)自我强化。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这是一种自我强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标准答案:安德森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从而形成最初的问题表征。(2)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编辑”为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编辑是使一系列的条件与行动能快速、流畅执行的一种程序性表征过程,其间将出现两个子过程:合成与程序化。合成是将一系列个别的产生式依次组合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程序:程序化是指在执行这一程序的过程中,将逐渐摆脱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在该阶段,个体可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3)自动化阶段个体对特定的程序化知识进行深入加工和协调。此时,个体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有意识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不过,高度自动化的程序也可能使人的反应变得刻板,因此,安德森主张对某些程序保持一定程度的意识控制。知识点解析:学习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要与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进行比较。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与此非常相似,分别是:第一,认知阶段,即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动作示范,了解、领会技能的要求、基本程序,掌握组成技能的基本动作。其主要特点是形成动作映像。第二,联系形成阶段,即学习者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以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动作系统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练习者的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逐步提高,动作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紧张度有所减弱,多余动作趋于消失。第三,自动化阶段,即学习者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各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消失,动作几乎不需要意识控制。9、简述标准分数的含义、计算公式、性质和优点。标准答案:(1)标准分数的含义标准分数(standardscore),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2)计算公式标准分数的公式是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3)标准分数的性质①Z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②一组原始分数转换得到的Z分数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凡小于平均数的原始分数的Z值为负数,大于平均数的原始分数的Z值为正数,等于平均数的原始分数的Z值为零。所有原始分数的Z分数之和为零,Z分数的平均数也为零。③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为1,即SZ=1。④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有Z分数值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4)标准分数的优点①可比性。标准分数以团体平均分作为比较的基准,以标准差为单位。因此不同性质的成绩,一经转换为标准分数(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相当于处在不同背景下的分数,放在同一背景下去考虑,具有可比性。②可加性。标准分数是一个不受原始分数单位影响的抽象化数值,能使不同性质的原始分数具有相同的参照点,因而可以相加。③明确性。知道了某一被试的标准分数,利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可以知道该分数在全体分数中的位置,即百分等级,也就知道了该被试分数在全体被试分数中的地位。所以,标准分数较原始分数意义更为明确。④稳定性。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后,规定标准差为1,保证了不同性质的分数在总分数中的权重一样。知识点解析:标准分数是能够精确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知道了一个分数的标准分数,就可知道这个分数的百分位数。标准分数在心理测量学中应用广泛,例如常模的制作、测验等值技术、测验分数的合成都需要使用标准分数。10、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计算各种变异来源的自由度。(2)检验实验处理的显著性。标准答案:(1)自由度值有8名被试分别进行了4种实验处理,因此总自由度为32—1=31。因为有8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因此被试间自由度(即区组自由度)为8—1=7。因为有四种处理方案,因此,实验处理的自由度为4一1=3。残差自由度为(8一1)×(4—1)=21。被试内自由度等于实验处理自由度与残差自由度之和,为24。(2)实验处理的显著性的检验该实验设计是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此检验公式为:F=MSB/MSE,MSB为实验处理的均方;MSE为残差的均方先求得MSB=63.375;MSE=2.518,故F=25.17。因为MSB的自由度为3,MSE的自由度为21,因此查表F0.01(3,21)=5.75。实验结果表明生字密度会对阅读理解成绩产生影响。知识点解析:单因素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就是同一组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变异的来源可以分解为被试间变异(就是区组变异)和被试内变异。被试内变异又可分解为实验处理变异(即组间变异)和残差变异。11、什么是标准误?以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为例,说明影响标准误的因素有哪些,都是以什么方式影响的。标准答案: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的标准差,它代表在抽样过程中样本对总体的标准误差。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和它所来自于的总体标准差有关,也和样本容量有关。具体地说,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和总体标准差成正比,和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需要指出的是,当总体方差或标准差未知时,需要将样本标准差sn-1作为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来计算标准误。知识点解析:标准误是推断统计中的重要概念。决定平均数抽样分布标准误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总体标准差和样本容量。当总体标准差未知时,需要将样本标准差作为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12、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标准答案:(1)差异量数就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也称为离散量数。主要的差异量数有:①全距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是说明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也是最粗糙的差异量数。②百分位差是用百分位数之间的差值来表示离中趋势的一种差异量数。要计算百分位差,必须先确定百分位数。四分位差是百分位数中最常用的,是指在一个次数分布中,中间50%的次数的全距的一般,它能够反应数据分布中中间数据的散布情况。③百分等级是与百分位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用于表示一个分数在该团体中的相对地位。④标准差是差异量数中性能最好的一个统计量,是方差的平方根。方差具有可加性,这一性质在统计推断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是以后进一步统计分析的基础。标准差有着广泛的用途,标准分数就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经过线性转换后的一种分数.它是比较分析不同测验中分数的恰当工具。(2)中量数是量尺上的一个点值,差异量表是量尺上的一段距离。二者同时使用,才能够把一组数据概括为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统计量,清晰地描述它的集中趋势和离中差异,完整地反映其全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线形图适合哪种资料?绘制线形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标准答案:常用的两种线形图是折线图和曲线图。折线图是由条形图中每个条形顶部的中点连接而成;曲线图是折线分布均匀后比较光滑的线形图。绘制要点如下:(1)通常,横轴表示时间或自变量,纵轴表示频数或因变量。(2)纵轴从零点开始,零点在纵轴与横轴相交处,称为原点(对数尺度除外)。(3)线和横轴间不应有说明文字或数目等。线条要粗于坐标纸格线。(4)若横轴表示组距,坐标轴上刻度只需表明组距起点的数值或组中值,线图上与横轴各组段相应的点应画在该组段中点的垂线上。(5)根据资料的性质,横轴与纵轴可分别取对数单位,也可以同时取对数单位。分别取对数单位时称作半对数曲线,横轴与纵轴同时取对数的称为对数曲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二项分布的性质。标准答案:(1)二项分布是离散型分布,概率直方图是跃阶式的。①当p=q时,图形是对称的;②当p≠q时,直方图呈偏态。(2)二项分布的平均数、标准差。如果二项分布满足p<q,np≥5(或p。即X变量为μ=np,的正态分布。公式中n为独立试验的次数,p为成功事件的概率,q=1-p。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言语发展阶段及特点。(北京大学)标准答案:言语的发展又叫言语的产生,关于言语发展的阶段,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安德森认为语言产生包括三个阶段: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德尔则认为语言的产生包括语义、句法、构词法、语音四种不同的加工水平。勒韦认为语言产生包括三个阶段:概念化阶段:对所要表达的概念产生前词汇的信息。公式化阶段:把前词汇的信息映射到语言形式表征中。发音阶段:把语音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标准答案:(1)精神分析学说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2)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知识点解析: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在个体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他的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观点。由此,他论述了人格结构、人格发展阶段、精神疾病等众多问题。2、简述解释梦的精神分析观点、生理学观点和认知派观点。标准答案:(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2)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3)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有些情况下,个体在梦境中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这一现象被称为明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标准答案:(1)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做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注意是一种认知资源,它是有限的。人进行不同的活动时,需要不同的注意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2)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人们的控制,这样人们就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知识点解析: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将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资源,这种观点不把注意看做是单一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而是将注意看做是给所有其他心理过程提供支持的资源。4、举例说明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等感觉现象。标准答案:(1)感觉适应的含义及例子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例如,我们进入一个臭气熏天的地方,过一会儿不觉得那么臭了,这是嗅觉适应的结果。(2)感觉后象的含义及例子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感觉后象。后象有正、负两类之分。正后象在性质上和原感觉相同,负后象的性质同原感觉的性质相反。比如,注视电灯一段时间后,关上灯,仍有一种灯似乎在那里亮着的感觉印象,这是正后象。如果目不转晴地盯着一盏白色荧光灯,然后把视线转向一堵白墙,会感到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这是负后象。(3)感觉对比的含义及例子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烈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马赫带现象属于同时对比。所谓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更黑的现象。先后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比如,先吃糖,再吃西瓜,就吃不出西瓜的甜味来。(4)感觉相互作用的含义及例子由于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使感觉或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叫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给一点微弱的声音刺激可提高对颜色的视觉感受性。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感觉现象,考生应能对这些感觉现象进行区分。5、什么是暗适应?标准答案: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在最初的7—10分钟,感觉阈限骤降,而感受性骤升。整个暗适应持续约30一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不再提高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智力三元论。标准答案:(1)斯腾伯格(RobertSteinberg)在1985年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加工过程。该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斯腾伯格使用三个亚理论来解释智力的这三个方面,即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2)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负责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其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这一亚理论阐述智力的内在成分,解释人的分析能力。(3)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情境智力包括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能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这一亚理论阐述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解释人的实践能力。(4)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这一亚理论阐述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解释人的创造能力。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上述三种能力组成的。多数人在这三种能力上存在着不均衡,个体的智力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三种能力的不同组合上。知识点解析:斯腾伯格用三种理论来解释三种能力,其中分析能力是传统智力理论所关注的,而对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阐述反映了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是一种智力结构理论。7、言语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标准答案:(1)言语的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而言语是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具体运用,包括说的行为和说的结果。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而语言又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2)言语的功能:①言语的交际功能。是否具有言语能力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言语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不具有。言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言语来维持。言语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同一的、共同的,言语没有阶级性。除言语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如文字、数学符号、公式等,而在人类使用的各种交际工具中,言语是最重要的。言语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交际功能。②言语的思维功能。言语是人类思维的符号系统。思维离不开言语,它是言语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言语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在学话的过程中认识周围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因而言语和思维从每个人的孩提起就如影随形,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言语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智力的PASS模型。标准答案:PASS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ASS模型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三个机能系统之间有一种动态的联系,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第一机能单元和第三机能单元关系非常密切,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运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种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或继时性加工要受到计划功能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巴尔特斯的成人智力发展观。标准答案:新机能主义者巴尔特斯认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两种过程:(1)第一种过程叫做基础过程,它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其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所以又称为智力技能。儿童和青少年智力发展以这种过程为主,尤其是通过正规学校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不断获得各种各样的解决复杂任务的技能。(2)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称实用智力。它主导成年期智力的发展。如果个体具有继续练习的机会,具备使有关知识系统地、有选择地达到最优化的条件,那么属于实用智力范畴的专长、才智都可以在后半生保持增长,以致重新获得并超过成年前期的智力发展。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成年期智力发展的理解。巴尔特斯提出的实用智力对丰富智力发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10、简述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标准答案:安德森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从而形成最初的问题表征。(2)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编辑”为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编辑是使一系列的条件与行动能快速、流畅执行的一种程序性表征过程,其间将出现两个子过程:合成与程序化。合成是将一系列个别的产生式依次组合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程序;程序化是指在执行这一程序的过程中,将逐渐摆脱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在该阶段,个体可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3)自动化阶段个体对特定的程序化知识进行深入加工和协调。此时,个体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有意识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不过,高度自动化的程序也可能使人的反应变得刻板,因此,安德森主张对某些程序保持一定程度的意识控制。知识点解析:学习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要与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进行比较。菲茨和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与此非常相似,分别是:11、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标准答案:小学儿童的学习表现出其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特点:(1)学习动机。儿童的年级越低,学习的动机越具体,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儿童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2)学习兴趣。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学习的重要推动力。整个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共同的年龄特征表现在:①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的学习活动更感兴趣。②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③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而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④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⑤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的科学读物。⑥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3)学习态度:①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中年级儿童逐渐对教师产生选择性、怀疑的态度,只有好老师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②对集体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班集体,同学之间彼此很少互相关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教学的影响下,开始形成班集体,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具有了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作是集体中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质量和行为品质。③对作业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还未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介,还不能经常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作业。在教师正确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④对评分的态度。低年级的儿童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因而把优良的分数看作高质量地完成这一社会义务的客观表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什么是测验的效度?影响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1)效度的含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2)影响效度的因素凡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量的效度。测验本身的构成、受测被试的特点、施测的过程、阅卷评分、分数的转换和解释等一切与测量有关的环节都可能影响测量的效度。①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地代表欲测内容或结构时,测量的内容效度或结构效度必然会不高。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一般而言,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测量信度,进而为提高测量效度提供可能。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因此在评价测量效度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②测验的实施过程一个测验在实施过程中,如不遵从指导语的要求,或出现意外干扰,或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③接受测验的被试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和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造成较大的随机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就整个被试团体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则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资料。知识点解析:一个测验能够真正测到它想测的心理特质,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测验的构成。另外,测验过程是否规范、测验过程中被试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测验的效度。13、简答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标准答案: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述共同要素说。标准答案: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共同要素说。他们通过面积估计实验否定了形式训练说,同时提出了共同要素说来解释学习迁移现象。按照共同要素说的观点,迁移的关键在于共同要素的存在,而非官能的改善。只有当测验情境与先前的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或要素时,迁移才会发生。桑代克还进一步用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解释学习迁移。他指出,在共同要素中,有四种联结对教育实践十分重要,即目的、方法、一般原理和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四个方面的联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请分析显著性水平对假设检验所犯错误概率大小的影响。标准答案:假设检验中所犯的错误有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Ⅰ类错误指的是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Ⅱ类错误指的是虚无假设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H0。一个好的检验应该在样本容量n一定的情况下,使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α和β都尽可能小,但α不能定得过低,否则会使β大为增加。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总是控制犯I类错误的概率α,使H0成立时犯Ⅰ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在这种原则下的统计检验问题称为显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