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学问精讲归纳一、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v=eq\f(Δx,Δt).其中Δx是位移,不是路程.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m/s=3.6km/h.4.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某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Δ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公式eq\x\to(v)=eq\f(Δx,Δt).(2)意义: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3)矢量性:平均速度的方向与Δt时间内发生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4)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1)定义:当Δt格外小时,物体在从t到t+Δt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格外小,就可以用v=eq\f(Δx,Δt)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2)意义: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3)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4)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3.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三、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速率1.平均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平均速度=eq\f(位移,时间).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平均速率=eq\f(路程,时间).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四、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测量1.如图1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示意图,D、G间的时间间隔Δt=0.1s,用刻度尺测出D、G间的位移Δx,则D、G间的平均速度v=eq\f(Δx,Δt).图12.D、F间(填“D、F间”或“D、G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某点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包含这一点的较小Δt内的平均速度.五、速度-时间图像1.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以时间t为横轴,速度v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像.2.v-t图像的意义v-t图像格外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状况,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考点技巧归纳:速度和速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eq\x\to(v)=eq\f(Δx,Δt),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平均速度的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与时刻或位置相对应;瞬时速度的方向即那一时刻质点运动的方向;它能精确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eq\f(位移,时间)平均速率=eq\f(路程,时间)留意:由于位移大小与路程一般不相等,故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速度的概念与计算1.(2022·全国·高一)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位移大的物体速度肯定大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v1=2m/s、v2=-3m/s,由于2>-3,所以v1>v22.(2021·广东·新会陈经纶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肯定越长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2021·贵州·开阳县第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标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当格外格外小(趋近于0)时,内的平均速度就趋近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物理学上的一种极限思想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题型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4.(2021·河北·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0.2m/s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是0.2m/s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是3m/s5.(2020·黑龙江·大庆试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动身,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B.三个质点从N点动身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方向不同6.(2022·辽宁·阜新市彰武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期末)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下山的平均速率为,则来回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 B., C.0, D.0,题型三: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分7.(2022·云南·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在杭宁高速大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的数字的意思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率 B.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率C.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率 D.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率8.(2022·陕西西安·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动身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实际从运动到用时,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是,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则可以确定的是()A.速度计的示数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C.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D.赛车经过路标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指向9.(2022·山东·日照青山学校高一期末)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这段时间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为零题型四:用打点计算器测速度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是一位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旁边是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则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A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物体运动到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11.(2021·四川省峨眉其次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放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2×10-2s、t2=1×10-2s,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所示。(1)读出滑块的长度d为____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分别为____________m/s;_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题型五:与速度有关的计算问题12.(2021·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大路变速行驶,前2s内平均速度为10m/s,第2个2s内平均速度为7.5m/s,第4s末开头反向,第5s内反向通过10m的距离,求:(1)这5s内和前4s内的位移大小;(2)这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3.(2021·河北·邯郸市汇文中学有限公司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100m的圆周自A点动身,顺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取3.14,求:(1)质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位移用根号表示)(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用根号表示)14.(2021·内蒙古·鄂温克旗第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在距离斜坡底端20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如图所示。设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面对下为正方向。(1)求出小车从开头运动到山底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求出小车从开头运动到山底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三:课堂过关精练一、单选题15.(2022·浙江·高一期末)“喜迎亚运会,健康环湖行”。如图所示,西湖环湖步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在雷锋塔景点和断桥残雪景点,小朱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同时从起点动身,结果小朱比小张先到达终点。对于此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朱与小张的路程肯定相同 B.小朱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C.小朱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 D.小朱的速度始终大于小张的速度16.(2022·贵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17.(2022·河南河南·高一期末)在郑州和开封之间运行的一辆公交车,某次从郑州到开封的平均速率为,从开封沿原路返回郑州的平均速率为,忽视在开封停留的时间,则该车此次运行的平均速率为()A. B. C.0 D.18.(2022·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大路上运动,从某时刻开头计时,汽车在第1s、第2s、第3s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5.4m、7.2m、9.0m。汽车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2.7m/s B.5.4m/s C.6.3m/s D.7.2m/s19.(2022·山西吕梁·高一期中)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珍宝,其中不少蕴含着朴实的物理规律,比如关于诗仙李白的千古名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舟”在任何情形下都可看作质点B.以“轻舟”为参考系时,“万重山”是静止的C.“朝辞”中的“朝”指的是时刻,“一日还”中的“一日”指的是时间D.可通过“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千里”和“一日”估算李白运动的平均速度20.(2022·山东·迪尔中学高一期末)某地进行了50km城市超级马拉松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某选手以2h57min8s获得冠军。关于本次马拉松竞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争辩选手运动轨迹时,可以将选手看成质点B.“2h57min8s”指的是时间间隔C.“50km”指的是路程D.冠军选手全程平均速度为16.9km/h21.(2022·湖北武汉·高一期中)甲、乙两物体沿同始终线运动,运动过程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0~6s内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C.0~6s内甲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0~6s内乙物体的速度渐渐减小22.(2022·全国·高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某学校组织党员在参观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举办的“百年回望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后,下午4:30党员乘车从纪念馆动身,5:30回到学校,电子地图显示两地里程15公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里程1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B.“4:30”与“5:30”都是时间间隔C.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小于D.争辩汽车行驶的轨迹时不行以将汽车看成质点23.(2022·浙江省浦江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男子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的成果打破了亚洲纪录,制造黄种人在百米赛道的最佳纪录。关于他在竞赛中的运动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苏炳添冲过终点线时速度为 B.是时刻C.决赛中的最大速度为 D.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四:高分突破精练一:单选题24.(2022·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2021年在日本东京夏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苏炳添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的好成果,制造了亚洲人在该项目的历史。争辩录像发觉,苏炳添在第1s内的位移为8.6m,前60m用了6.50s,跑到终点时速度约为15m/s,则苏炳添在本次竞赛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其全程平均速度约为10.2m/sB.完成百米竞赛过程中最大速度肯定为15m/sC.前60m的平均速度要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第1s末时的速度为17.2m/s25.(2022·福建·漳州市一般教育教学争辩室高一期末)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其中滑雪运动深受人们的宠爱。如图为一户外滑雪爱好者的运动线路示意图,该滑雪爱好者从起点A经B点,最终到达C,历时15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5分钟”指的是时刻B.图中的A、C间直线距离表示滑雪爱好者位移的大小C.路线ABC总长度与滑雪爱好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他的平均速度D.争辩滑雪爱好者在图中B点转弯的动作时,可以把他看成质点26.(2022·浙江·安吉县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2022年1月1日浙江省报告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7人(均为轻型),均在宁波市北仑区,1月2日凌晨5:30嘉兴市300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宁波北仑,司机师傅手机导航仪显示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争辩大巴车从嘉兴到宁波北仑行程所需时间,不行以把大巴车看作质点B.凌晨5:30代表的是时间,导航上推举的三种规划路线位移大小相同C.导航上推举的三种规划路线,其次种方案平均速度最大D.导航上推举的三种规划路线,其次种方案平均速率最大27.(2022·新疆五家渠市兵团二中金科试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国庆节放假期间,小明同学和家人驾车到蓬莱阁旅游,他们上午8∶30动身,通过查询高德地图得知,从家里到蓬莱阁驱车需要2个小时,全程16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30”是指时间间隔B.“160km”是指位移的大小C.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肯定大于80km/hD.争辩汽车行驶的轨迹路线,可将汽车视为质点28.(2022·山东淄博·高一期末)2021年8月1日,推迟一年的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83的成果,获得小组第一进入决赛,这一成果也打破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00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位移就是路程B.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C.“9秒83”指的是时刻D.在争辩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可以将苏炳添看成质点29.(2022·贵州毕节·高一期末)公园健步道是为群众在公园中运动而供应的运动健身步道。某公园一矩形健步道简化如图所示,某人(可看作质点)沿着健步道由运动,已知,,通过段和段的时间均为,则()A.人返回A点时位移大小为B.人由A点运动到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C.人通过中点的速率可能大于通过中点的速率D.人由A点运动到点和由点返回A点的位移相同二、多选题30.(2022·云南·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一开学考试)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依据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小明画出兔子和乌龟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动身B.兔子和乌龟在竞赛途中相遇两次C.乌龟做直线运动,兔子沿着折线运动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31.(2022·全国·高一)“枫叶落秋风,片片枫叶转”离地10m的枫树树梢上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抖着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终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为5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肯定是2m/sB.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2m/sC.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肯定等于2m/sD.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1m/s32.(2022·贵州·周林学校高一开学考试)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大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a车追上b车B.在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C.在到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D.在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领先减小后增大33.(2022·山西·高一期末)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限速,指的是平均速度B.汽车限速,指的是瞬时速度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34.(2021·河南·商丘市柘城县行知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某校同学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竞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动身,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搜狐”,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 D.甲的平均速率小于乙的平均速率35.(2022·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3s末离动身点最远C.2s~4s内,物体的速度不变D.6s内物体的路程为16m36.(2021·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甲、乙两质点在同始终线上做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4m/s,可知()A.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B.由于,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动身,则10s后甲、乙相距60m3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男子400m决赛中,甲同学以50s夺取第一名,乙同学以54s取得其次名,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瞬时速度肯定大于乙同学的瞬时速度B.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大小相等C.甲同学的速率肯定大于乙同学的速率D.甲同学的平均速率肯定大于乙同学的平均速率38.(2021·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高一期中)某同学在操场上进行慢跑熬炼,并用智能手表记录了运动轨迹、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和消耗热量的状况,如图,其中“S”是起点,“E”是终点,且依据操场实际状况可知,S和E间的距离约为4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记录运动轨迹时,人能看成质点B.S和E间的距离约为40m指人发生的位移大小C.运动距离1.45km除以运动时间是平均速度大小D.用40m除以运动时间是人经过E点的瞬时速度大小39.(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肯定运动了3mB.物体在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肯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任1s内的位移肯定是3mD.物体在1s内的平均速率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路程肯定是3m40.(2021·广东汕头·高一期末)年月日,济青高铁正式通车,全长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公里。月日上午时分,次复兴号列车驶出济南站,从济南到青岛由过去的小时缩短至小时分钟,对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设计速度每小时公里是指列车的平均速率B.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C.月日上午时分是指时间间隔D.小时分钟是指时间间隔三、试验题41.(2022·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状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工作频率为。(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2)试依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42.(2021·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__(选填“沟通”或“直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沟通电源的计时仪器,依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36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试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试求:求BD、DF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43.(2021·天津市静海区第六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某物体沿一条直线朝同一方向运动。(1)若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后时间的平均速度为6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2m/s,后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44.(2021·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r=0.2m的圆周自A点动身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2s内运动圆周到达B点,1.414,π取3.14。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求:(1)质点的位移x;(2)质点平均速度大小v;(3)质点运动到B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vB。45.(2021·江苏盐城·高一期中)有辆汽车沿笔直大路行驶,第内通过的距离,第内和第内各通过的距离,第内通过的距离,第反向通过的距离,求:(1)这内的平均速度大小;(2)这的平均速率;(3)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46.(2021·北京·高一期中)位移传感器是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马上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速度的仪器。如图甲所示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该系统中有一个不动的小盒C,工作时小盒C向被测物体D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C接收。依据放射与接收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和空气中的声速,可以得到小盒C与运动物体D的距离、以及和,则系统就能算出运动物体D的速度v。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测速仪,如图乙。在某次测速过程中,测速仪固定不动,超声波测速仪对一辆汽车共放射两次信号,接收两次信号,数据如下,时刻0大事放射第一次超声波信号接收第一次超声波信号放射其次次超声波信号接收其次次超声波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若汽车沿直线匀速运动,(1)求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信号时,与超声波测速仪的距离;(2)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3)依据题目中所给数据,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大小。甲乙[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A.速度不但与位移大小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因此位移大的物体速度不肯定大,还要看时间,故A错误;B.速度的大小和位移准时间无关,位移和时间只是速度的定义式,而非打算式,故B正确;C.匀速直线运动除了速度大小不变,还要速度方向不变,故C错误;D.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即速度的正负号无关,故D错误。故选B。2.D【解析】【详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路程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故A错误;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时间短,路程可以很小,故B错误;C.不同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不同,或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速度可以不同,故C错误;D.通过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即速度来定义物体运动的快慢,故D正确。故选D。3.C【解析】【详解】A.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错误;B.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即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C.当格外格外小(趋近于0)时,内的平均速度就趋近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种争辩问题的方法叫极限法,故C正确;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故D错误。故选C。4.A【解析】【详解】AB.依题意,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小球实际位移为0.8米、所用时间为0.4秒,则其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A正确;CD.依题意,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小球实际路程为0.8米、所用时间为0.4秒,则其平均速率为故CD错误。故选A。5.C【解析】【详解】A.速度方向即为质点的运动方向,它们沿不同的路径运动,则运动方向不同,故A错误;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到达M点以前它们的位移都不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不同,故B错误;C.它们同时从N点动身,又同时到达M点,所以所用的时间相等,又初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D.位移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6.D【解析】【详解】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s,则有:上山时间下山时间因此来回平均速率为故选D。7.D【解析】【详解】告示牌甲是里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所以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ABC错误,D正确。故选D。8.B【解析】【详解】A.速度计的示数指的是瞬时速度,A错误;B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B正确,C错误;D.赛车经过路标时,瞬时速度方向为运动方向,并不是由指向,D错误。故选B。9.C【解析】【详解】A.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其大小不肯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A错误;B.瞬时速度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接受了取时间格外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B错误;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处处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C正确;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只能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回到了动身点;但它在中间过程中,不肯定静止,D错误。故选C。10.

0.22m/s

0.22(0.21-0.23)m/s【解析】【详解】[1]依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到的位移跟所用时间的比值,位移的大小可以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到共10个点,9个时间间隔,所以到所用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为了尽量精确地反映物体在点的运动快慢,我们尽量在靠近点的地方取得数据,例如取靠近点的左右两个点,左边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1.77cm,右边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2.65cm,那么:两点间相隔的时间为:所以点的瞬时速度:11.

1.45

0.725

1.45【解析】【分析】【详解】(1)[1]滑块长度为(2)[2]通过a光电门的速度为[3]通过b光电门的速度为12.(1)25m;35m;(2)5m/s【解析】【详解】(1)前2s内的位移第2个2s内的位移第5s内反向通过x3=10m的距离,则这5s内的位移大小前4s内的位移大小(2)这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3.(1),;(2),78.5m【解析】【详解】(1)质点的位移大小为得质点的路程为(2)质点的平均速度为得质点的平均速率为得v=78.5m/s14.(1)0.8m/s;(2)2.4m/s【解析】【详解】(1)(2)在小车以4m/s向上行驶5s后,距离动身点的距离为s1=v1t=20m位移为小车从坡上到坡底需要行驶的距离为s2=40m则运动的时间为=20s位移为x2=40m故总时间为t=t1+t2=25s总位移为x=x1+x2=20m总距离为s=s1+s2=60m故平均速度为=0.8m/s方向为正平均速率2.4m/s15.C【解析】【详解】A.路程指实际运动的轨迹,小朱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故路程不肯定相同,故A错误;B.小朱与小张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故两人的位移相同,故B错误;C.小朱和小张同时动身,但小朱先到终点用时少,依据平均速度,知小朱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速度指瞬时速度,两人的瞬时速度无法推断,故D错误。故选C。16.B【解析】【详解】设从甲地开往乙地,全程路程为,则前一半路程用时后一半路程用时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故选B。17.B【解析】【详解】依据题意,设郑州和开封之间路程为,郑州到开封的时间为,开封沿原路返回郑州的时间为,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则该车此次运行的平均速率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B【解析】【详解】第一秒内的位移为,依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ACD错误,B正确。故选B。19.C【解析】【详解】A.“轻舟”能否看作质点要依据具体争辩的问题而定,若“轻舟”的大小和外形对所争辩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时,可以看作质点(如争辩“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诗句对应运动过程的轨迹),否则就不能看作质点(争辩“轻舟”在水中的摇摆),故A错误;B.以“轻舟”为参考系时,“万重山”是运动的,故B错误;C.“朝辞”中的“朝”指的是时刻,“一日还”中的“一日”指的是时间,故C正确;D.“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千里”指的是路程而不是位移,因此只能通过“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千里”和“一日”估算李白运动的平均速率,不能估算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20.D【解析】【详解】A.争辩选手运动轨迹时,可以将选手看成质点,A正确;B.成果为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所以是时间间隔,B正确;C.“50km”实际的行驶轨迹,所以是路程,C正确;D.冠军选手全程平均速率为16.9km/h;由于不知道实际位移,无法计算平均速度,D错误。故选D。21.B【解析】【详解】A.0~5s内两物体的位移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BD.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t=0时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而t=6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在0~6s内乙的速度渐渐增大,而甲的速度不变,所以0~6s内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D错误;C.0~6s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故选B。22.C【解析】【详解】A.“里程15公里”指的是路程大小,故A错误;B.“4:30”与“5:30”都是时刻,故B错误;C.电子地图显示两地里程15公里,位移小于15公里,依据平均速度定义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小于,故C正确;D.争辩汽车行驶的轨迹时可以忽视汽车大小,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23.D【解析】【详解】AC.仅知道位移和时间,无法算出瞬时速度,A、C错误;B.9.83s指的是时间间隔,不是时刻,B错误;D.平均速度公式D正确;故选D。24.A【解析】【详解】A.其全程平均速度约为故A正确;B.百米竞赛过程中终点速度不肯定是最大速度,故B错误;C.前60m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第一秒内不肯定是匀加速运动,第1s末时的速度不肯定等于第一秒内平均速度的2倍,即17.2m/s,故D错误。故选A。25.B【解析】【详解】A.“15分钟”指的是时间,A错误;B.图中的A、C间直线距离表示滑雪爱好者位移的大小,B正确;C.路线ABC总长度与滑雪爱好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他的平均速率,C错误;D.争辩动作姿势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D错误。故选B。26.D【解析】【详解】A.争辩大巴车从嘉兴到宁波北仑行程所需时间,大巴车的大小可忽视不计,可以把大巴车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B.凌晨5:30代表的是时刻,导航上推举的三种规划路线因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大小相同,选项B错误;C.导航上推举的三种规划路线,位移相同,因第一种方案用时间最短,则平均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D.导航上推举的三种规划路线,三种方案的平均速率分别为则其次种方案平均速率最大,选项D正确。故选D。27.D【解析】【详解】A.“8∶30”是指时刻,故A错误;B.“160km”是指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B错误;C.由于位移大小小于路程,因此平均速度小于故C错误;D.争辩汽车行驶的轨迹路线,汽车大小可以忽视,可将汽车视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D。28.B【解析】【详解】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A错误;B.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故B正确;C.“9秒83”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D.在争辩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不能忽视他的大小,故不能将苏炳添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29.C【解析】【详解】A.人返回A点时位移大小为0,故A错误;B.人由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因人运动的速率是变化的,所以人通过AB中点的速率可能大于通过BC中点的速率,故C正确;D.人由A点运动到C点和由C点返回A点的位移方向相反,位移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30.BD【解析】【详解】A.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兔子和乌龟是从同地不同时刻开头运动,兔子在经时间t1后开头运动,A错误;B.在t2和t4两个时刻,兔子和乌龟的位移相同,两者相遇,即兔子和乌龟在竞赛途中相遇两次,B正确;C.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在t1~t5时间内,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不动,t5时刻后又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不是沿着折线运动,C错误;D.由图可知,在t6时刻,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的终点,兔子没到达预定位移的位置,D正确。故选BD。31.BD【解析】【详解】AB.枫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通常不会沿直线下落到地面,也就是说枫叶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m,由于枫叶的下落时间为5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其平均速度可能大于2m/s,A错误,B正确;CD.而枫叶的“飘落”是难以确定的变速运动,它运动的速度可能会时大时小,变幻莫测,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32.BC【解析】【详解】A.在时刻t2之前,a的纵坐标比b的大,a在b的前方,所以在时刻t2,b车追上a车,A错误;B.依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B正确;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运动方向不变,两车运动的路程相同,则平均速率相等,C正确;D.图线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倾斜程度渐渐增大,则b车的速率渐渐增加,D错误。故选BC。33.BD【解析】【详解】AB.汽车限速,是指汽车最高时速即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B正确;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碰撞瞬间的速度即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BD。34.BC【解析】【详解】AB.由图看出,甲乙两人起点都在O点,终点都在A点,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依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得知,平均速度肯定相同,故A错误,B正确;CD.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从图看出,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35.CD【解析】【详解】x-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不变物体做匀速运动A.由图像可知,0~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物体在3s末回到动身点,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2s~4s内,图像的斜率不变,物体的速度不变,故C正确;D.路程时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像可知,6s内物体的路程为故选CD。36.ACD【解析】【详解】ABC.依据题意知,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故AC正确,B错误;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动身,甲沿正方向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甲=v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