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联考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联考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联考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联考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联考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联考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从职能上看,元朝的中书省大致相当于A.唐朝的尚书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代的内阁D.清代的军机处2.《史记》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据此可知,司马迁A.主张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 B.强调华夏族的统领地位C.认识到宗法制影响力较大 D.倡导华夷同源的历史观3.让北宋中期统治者忧叹“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的“二虏”是指A.辽和西夏 B.辽和金 C.金和西夏 D.金和元4.《大国崛起》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两百多年前……横扫欧洲;在19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这里……曾经进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这个国家是A.德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5.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扼制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1898年,清政府同意了总理衙门为扩大税源开设商埠的建议;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到民国初年中国政府自开通商口岸50处左右。这体现了A.国家致力于摆脱列强控制 B.政局变动提升了国际地位C.国人对世界认知发生变化 D.贸易政策与格局得到调整8.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9.中国夏商之际的“方国”名称来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称呼这些诸侯部落或国家,它们与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构成一种政治联盟关系,而西周在广阔的疆域内授土授民,既封且分。这表明A.夏商实现了对方国的直接统治 B.方国与夏商王朝政治关系平等C.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里的“转折点”应该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1508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米开朗琪罗描绘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拉斐尔对此由衷称赞说米开朗琪罗是用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这个世界的。据此判断,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A.《雅典学院》 B.《创世纪》 C.《末日审判》 D.《哀悼基督》12.下图为法国巴黎先贤祠中卢梭的棺椁。棺木外形设计成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贴切的理解是A.卢梭批判了封建教会 B.卢梭指引了大革命道路C.卢梭思想照亮了法国 D.卢梭背叛了天主教13.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这个指示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B.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D.重新规划工业城市的建设14.清朝前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中,历时最久的是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平定回部贵族叛乱C.平定“三藩之乱” D.施琅统一15.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平等的外交观念已经形成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外交心态由自大转为自卑 D.“师夷长技”已成外交共识16.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基础B.斯大林准备放弃计划经济体制C.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严重不满D.斯大林为其经济发展模式辩解17.在俄(共)布十一大会议上,列宁作报告说:“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时候,前进的步子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这一认识A.阐述了《四月提纲》的核心内容B.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C.揭示了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D.是系统成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8.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9.下列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③伯利克里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④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20.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说的“暴乱”是指()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21.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22.1836年6月,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废除统治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各种反动立法,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这表明当时在英国A.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B.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提高C.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D.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23.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24.“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该观点意在强调A.以契约来限制官吏职权 B.官吏行使权力需受人民监督C.人民有权随时撤换官吏 D.个人意志可凌驾于公权之上25.1937年4月,周恩来率团从延安出发去和国民党谈判红军的改编问题,一行人在劳山遭国民党袭击。同年6月,周恩来同蒋介石在庐山举行会谈并提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蒋介石提出:红军编制为3个师,45000人,朱德、毛泽东必须离开红军,谈判最终未获结果。这表明A.国民党抵制国共两党合作 B.第二次国共合作历经艰难曲折C.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庐山谈判成为国共关系转折点26.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以下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左图: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失去真实性B.中图:表明清朝极力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更不可信C.左图和右图:形象较为接近能够反映其真实面貌D.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27.下列是历史课本剧《屋大维》中的台词,其中符合历史逻辑的是A.上帝帮助我战胜敌人B.自由民都是罗马的公民C.我是共和国的缔造者D.我是元老院的首席元老28.战国至唐,“通商”一词几乎在载籍中消失,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等书中其出现的频率却陡然增高,《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穑通商”的记载。这一变化体现了A.重商成为社会共识 B.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升C.抑商政策难以为继 D.社会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29.下边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铁路网逐渐建成背景下铁路运输成本的变化表。然而,在此情况下,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这反映出()A.铁路运输危机农业生产安全 B.交通现代化降低了农业生产利润C.铁路投资导致农业成本上升 D.农场主未适应工业化推动的大市场30.1715—1749年,由广州入口的洋船为262只,平均每年约11只,以英法船只最多。英国船只多装载各种本土货物,货物之外“亦有银两”;法国船只多“无货,装载番银来广置货”。这反映出A.一口通商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C.工业革命开展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D.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虽然商人群体在唐宋时期实力不断增强,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唐宋商人群体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中国社会特点,即其是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唐宋时期受各种经济规制的限制,商人发展轨迹逐步同化为官商模式:有官商背景的商人财富增长迅速,众多小商人谋生艰辛。中国商人为了在官商模式的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不得不成为政府部门或官员寻租活动的积极响应角色,或将自己的社会身份从商人向官吏转化。最后,商人群体与官府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成为旧体制、旧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因此,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中国古代富民社会没有顺利地向市民社会发展演进。——摘编自张锦鹏《商人群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人口的主体是私营工商业者,他们是市民阶级的中坚。封建国家或贵族插手兼营工商业的情况很少,因为经商是降低身份,这种偏见直到旧制度结束以前在贵族中是根深蒂固的。随着市民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加剧,西欧工商城市速成为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市民阶级为了反抗其野蛮统治,排除其经济干扰,展开了坚持不懈的反封建斗争。从十一世纪起,在意大利、法兰西南部和贝亚恩,商人阶级在某些地方通过选举共和总裁、执政官或主教而取得了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或者以一种咨询资格而参与城市的行政生活和财政管理。应该说其斗争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取得了相当实质性的成果。——摘编自杨师群《宋代城镇工商阶层述论一与西欧中世纪城市市民的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商人群体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市民阶级与唐宋商人群体有何不同。32.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问题:(1)启蒙思想家所讲的“理性之光”指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简略叙述自启蒙运动兴起后的三百多年间,“理性之光”是如何驱散黑暗,把世界引向光明的。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主要内容有: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授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成功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在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从职能上看,元朝的中书省大致相当于唐代的尚书省,A项正确;宋代的枢密院掌握军事,与中书省职能不同,B项错误;明代的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清代的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的机要部门,两者与相当于丞相制度的元代中书省不同,CD两项错误。2、D【解析】

司马迁认为匈奴、越、秦、楚等都属于黄帝后裔,体现了华夷同源的历史观,故选D;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起源接近,没有体现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不能说明华夏族处于统领地位,排除AB;材料主旨与宗法制无关,排除C。故选D。3、A【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中期与北宋并立的两个朝代分别是辽和西夏,故选A项;金建立于北宋末期,排除BC项;元是灭亡南宋后建立,排除D项。故选A。4、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位于欧洲大陆最西端的法国,拿破仑在位时期进行的对外战争横扫欧洲,并于19世纪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在殖民地,D正确;A、B、C与材料不符。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注意图一中“北海郡”“胶东国”等名称,可知当时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联系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图二中“辽阳行省”等名称,联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名师点睛】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6、A【解析】

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体现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也体现了学术自由发展被扼杀,而独尊儒术体现了儒学作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地位确立,选项A正确;思想转变无法体现自然经济的鼎盛,选项B、C、D排除。7、C【解析】

根据材料,晚清末年时期,清政府主动自开商埠,并具有对这些通商口岸的管理权;到民国初年中国政府自开通商口岸达到了50处左右,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商埠,这些措施体现了国人对世界认知发生变化,主动融入世界,C项正确;晚清政府时期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贸易政策与格局的调整,D项错误。故选C。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并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从题干信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结合图表,可知,此题涉及的是工人的数量,而且呈上升趋势。B明显错误;C中的顶峰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仅从工人人数的增加不能说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人数激增,说明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故,正确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9、C【解析】

夏商时期中原王朝和地方诸侯方国构成政治联盟,到西周时期“授土授民、既封且分”建立诸侯国,形成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表明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C项正确;夏商时期中原王朝与方国是政治联盟,还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统治,A项错误;夏商王朝是各方国的“共主”,与方国不是平等关系,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不仅局限于边远地区的开发,D项错误。10、D【解析】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失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不满足条件,故排除。11、B【解析】

由材料信息“1508年教皇邀请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小教堂描绘天顶”“数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没有任何神秘主义色彩,而是人文主义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大聚会”可以判断出,拉斐尔称赞的画作是《创世纪》,故B正确;《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壁画,故A错误;《末日审判》是由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536年,故C错误;《哀悼基督》是大理石雕像,故D错误。12、B【解析】

根据所学,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便是对其思想指引了大革命道路的最好的理解,故B正确;批判教会并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照亮法国表述的并不准确,排除C项;卢梭背叛了天主教的说法并不成立,排除D项。13、A【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时间“1953年9月4日”可知此时为“一五计划”期间。从“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以“156”项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政府明确了城市要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服务,为生产、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一切以工业为中心,工业是主体,城市是配套,城市现代化通过工业化来实现。城市发展目标被明确为以重工业化为核心选择优先发展工业城市,把力量集中在重点工程所在城市的建设,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不能仅根据“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而片面推断出限制城市人口的过快膨胀,排除B项。“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以及“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D项。14、A【解析】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历康雍乾三朝,起于1690年,迄于1757年,历时近70年,属于历时最久的一次斗争。故A正确;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即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历时两年,排除B;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1673-1681年),不是最久的斗争。排除C;施琅统一历时不到一年,不是最久的斗争。排除D。故选A。15、B【解析】

不得提书‘夷’字,是对传统华夷观的冲击,即对“天朝上国”观念的冲击,故B正确;此时的外交并不平等,排除A项;自卑的说法不准确,不能体现,排除C项;“共识”说法错误,排除D项。16、D【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而让农业、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材料中的“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等字眼说明了斯大林在为自己所创建的经济发展模式辩解,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C均是自身是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两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斯大林并未放弃计划经济体制,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17、C【解析】

由材料信息“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可知,这指的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到了一定时候,前进的步子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说明这一认识主张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从而揭示了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故C正确;《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故A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故B错误;D项错在“系统成熟”。1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概括,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选项B中的再次较量不符合中美关系缓和,排除;选项C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1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确立起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D正确;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的改革内容,A排除;B、C概括不全,排除。20、B【解析】从材料“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看出这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了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与此相关的“暴乱”是指义和团运动,故选B;CD不符合题意,故CD错误。戊戌变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21、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研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在研究李鸿章的资料中最具有史学价值的是第一手资料,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内容都带有主观色彩,排除即可。22、B【解析】

据材料“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可知,工人的阶级意识在增强,故B正确。材料只提及工人阶级维护阶级利益,未涉及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故A错。英国政党政治逐渐成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党制的逐步完备,故C错。此时的工人运动,并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1848年诞生的,故D错。23、A【解析】

明清时期中国出于封建社会晚期,在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层面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文化层面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故彷徨一词能准确体现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故选A。明清时期中国逐步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相脱节,最终在1840年被西方列强敲开大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荣耀和振兴并不符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D;受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的非常缓慢,曙光一词无法全面展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24、B【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即官吏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也要接受人民的监督,B正确;材料强调“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故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官吏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也可以撤换,C说法片面;D与材料无关。25、B【解析】

1937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去与国民党于庐山谈判途中“一行人在劳山遭遇国民党袭击”,同年6月,周恩来同蒋介石在庐山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始终力促国共第二次合作,但过程中历经曲折,故答案为B项;国民党没有抵制庐山谈判,排除A项;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国共关系的转折,排除D项。26、D【解析】

据题意可知,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哪一版本是最准确的,所以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故选D;ABC中的说法都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有待商榷,故排除。故选D。27、D【解析】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元首,自称“首席元老”,故D正确;屋大维通过军事战争战胜敌人,A错误;自由民里的外邦人没有公民资格,B错误;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屋大维》中的台词”,结合所学屋大维的主要事迹分析解答。28、B【解析】

材料表明,唐代以前“通商”一词几乎消失,与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唐以后“通商”一词出现频率增加,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商业的地位有所提升,故B正确;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故A、C不正确;宋元时期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转型,故D不正确。29、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铁路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使产地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运输成本降低,但是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说明农场主能适应工业化推动的大市场,因此D选项正确;农业生产安全、生产利润和成本的变化材料均未体现,且这些关系并不成立,排除。故选D。30、B【解析】

据材料“多装载各种本土货物”“无货,装载番银来广置货”可知,由于小农经济占主导,这时期英法等国主要购买中国商品为主,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B选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一口通商下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故A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故C选项错误;清政府这时期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故D选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规模扩大,实力增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向官商模式发展:依附于官府且部分向官僚士绅转化而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是旧制度的维护者。原因:商品经济(城市经济)一定的发展:但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势力强大: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不同:①地位不同:西欧市民阶级是城市人口的主体;唐宋城市中工商业者的数量相对较少。②性质不同:西欧工商业城市是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市民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唐宋城市依然是封建政权的堡垒,商人群体与封建官府是合作关系,成为旧制度的维护者。③影响不同:唐宋商人群体的发展是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的现象,力量相对弱小,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非常有限:西欧市民阶级通过反封建斗争,推动工商业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了基础。【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商人群体在唐宋时期实力不断增强”可知唐宋商人群体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根据材料“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即其是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商人发展轨迹逐步同化为官商模式”可知在国家管制的经济体制下成长,向官商模式发展;根据材料一“商人群体与官府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成为旧体制、旧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因此,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可知依附于官府且部分向官僚士绅转化而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是旧制度的维护者。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商品经济一定的发展,但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势力强大,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出现的原因。(2)地位不同:根据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人口的主体是私营工商业者,他们是市民阶级的中坚。”可知西欧市民阶级是城市人口的主体;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唐宋城市中工商业者的数量相对较少。性质不同:根据材料二“随着市民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加剧,西欧工商城市速成为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可知西欧工商业城市是封建势力的对立物,市民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根据材料一“中国商人为了在官商模式的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不得不成为政府部门或官员寻租活动的积极响应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