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T2噬菌体DNA含1000个碱基对,某科学工作者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最终形成100个子代T2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T2噬菌体中含35S的占1/50B.T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转录形成RNAC.T2噬菌体繁殖过程中消耗脱氧核苷酸1.98×105个D.T2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2.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磷元素的是A.酶 B.纤维素 C.ATP D.脂质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30%和15%,假设该种群之后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B.该种群的子二代中A、a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该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等于基因频率的一半D.若该种群A、a控制的显性和隐性性状个体数目相等,则说明该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4.海豚与鲨鱼分别属于哺乳纲和鱼纲,二者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外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上升B.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就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C.鲨鱼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鱼类种群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D.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可能小于其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5.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6.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称为5号单体植株。利用5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杂交亲本实验结果5号单体(雌)×正常二倍体(雄)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5号单体(雄)×正常二倍体(雌)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A.5号单体植株可以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B.5号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较低D.实验中产生的子代单体可能原因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疟原虫感染引起疟疾。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消耗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通常这种受损的红细胞被运送到脾脏,红细胞被裂解,同时破坏疟原虫。可是,疟原虫却通过分泌把手形的蛋白,穿透红细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内壁上来逃脱这一命运。几天后,感染者的免疫系统渐渐控制住了感染,可是一段时间内,一部分疟原虫改变了它们的把手形蛋白,与那些引发免疫反应的疟原虫不同了。感染这些疟原虫的细胞逃脱了免疫消灭,接着引发感染。科学家发现,疟原虫是通过抗原变异逃避被消灭的。疟原虫每进行一次分裂大约有2%的可变基因表达,这种不可思议的抗原变异速度,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实现的。正处于研究中的一种以DNA为基础的新型疫苗可能对这种疾病有效。DNA疫苗包括一个质粒、来自病原体编码内部蛋白的基因,该基因对病原体的功能很重要且不会改变。当质粒侵入细胞时,它们携带的基因表达出蛋白质,但不会进入细胞核本身的DNA。病原体基因表达的蛋白突出在细胞表面,使它有标记,然后被T细胞消灭。在以后的真正感染时,免疫系统可以立刻反应。(1)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被脾脏中的__________细胞裂解。(2)根据文中信息解释,免疫系统为什么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疟原虫?______________。(3)短文告诉我们,新型疫苗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注射该疫苗后,最终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型疫苗与现行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8.(10分)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某同学从野生型灰体果蝇中分离出黑体突变种(记为M),并进行以下两组实验:亲本F1的表现型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组甲黑体雄蝇×灰体雌蝇灰体灰体∶黑体=3∶1实验组乙黑体雌蝇×灰体雄蝇灰体灰体∶黑体=3∶1回答下列问题:(1)黑体和灰体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关基因不位于________及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因此,该同学提出了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1)。你认为果蝇体色的遗传还可以提出哪一种假设(假设2)________。通过对F2进一步分析,支持假设1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3)经研究确定黑体突变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这与之前在某果蝇研究中心发现的黑体隐性突变种N(突变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的相同)是不同基因突变还是同一基因突变?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9.(10分)为了研究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有人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________等成分;在倒平板时,需待培养基冷却至51℃左右时,在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待平板冷却后需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所用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若按图中方法取样,测定某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制成11mL菌悬液中,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8、41和4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个/cm2。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甲醇酵母菌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菌,研究人员将人的胶原蛋白基因导入甲醇酵母菌中并成功表达。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2)要使胶原蛋白基因在甲醇酵母菌中表达,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甲醇酵母菌可高效表达外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但自身蛋白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很少,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甲醇酵母菌分泌的胶原蛋白的结构与人的几乎完全相同,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4)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11.(15分)荨麻草雌雄异株,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蕊)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有同学对上述现象做如下图解,请进一步分析回答:(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____________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另有同学对核心内容中的③提出质疑,你认为对此质疑有道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者采用_________育种方法很容易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预测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识记DNA分子复制方式,能运用其延伸规律进行计算。噬菌体DNA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即A=1000×2×20%=4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00个,C=G=600个。【详解】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中,则子代T2噬菌体不含35S,A错误;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则其转录形成RNA时需要的RNA聚合酶来自大肠杆菌,B正确;C、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子代噬菌体合成需要的脱氧核苷酸数量为(100-1)×2000=1.98×105,C正确;D、T2噬菌体属于病毒,无核糖体,侵入大肠杆菌内利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正确。故选A。2、B【解析】

酶大多数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纤维素是多糖,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详解】A、少数酶属于RNA,组成元素C、H、O、N、P,A项不符合题意;

B、纤维素属于糖类,组成元素是C、H、O,不含磷元素,B项符合题意;

C、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项不符合题意;

D、脂质中的磷脂含有C、H、O、N、P,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牢记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

1、遗传平衡定律: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代——温伯格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设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2、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55%、Aa=30%、aa=15%,该种群中基因频率A=AA+Aa=0.55+×0.3=0.7,a=1-0.7=0.3。【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种群中,AA=55%、Aa=30%、aa=15%,该种群中基因频率A=AA+Aa=0.55+×0.3=0.7,a=1-0.7=0.3,所以,由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得,该种群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A×a=2×0.7×0.3=0.42即42%,A正确;B、由于该种群之后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所以该种群的子二代中A、a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C、按照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由于雄性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雄性的X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但雄性占总数的,则XbY的频率为Xb基因频率的一半,C正确;D、若该种群A、a控制的显性和隐性性状个体数目相等,即aa=50%,由遗传平衡定律得,a=即基因频率A<a,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遗传平衡定律的含义和使用条件,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相关计算。4、B【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数量越大,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越低,所以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上升,A正确;B、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同时因为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不一定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B错误;C、鲨鱼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鱼类种群,能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D、海豚属于哺乳纲,它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可能小于海豚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5、D【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

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

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若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则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6、C【解析】

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详解】A、该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仍属于二倍体,A错误;B、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错误;C、在杂交亲本5号单体(♂)×正常二倍体(♀)的后代中,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说明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C正确;D、实验中产生的子代单体的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两种类型,再结合表格数据准确分析判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效应T疟原虫通过分泌把手形的蛋白,穿透红细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内壁上来逃脱被运送到脾脏裂解而不被破坏重组DNA病原体内部蛋白不具有“病毒”疫苗的危险性;生成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解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1)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会被当做靶细胞,被脾脏中的效应T细胞裂解。(2)根据文中信息:疟原虫通过分泌把手形的蛋白,穿透红细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内壁上来逃脱被运送到脾脏裂解,则不能破坏疟原虫,所有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疟原虫。(3)根据短文信息可知:DNA疫苗包括一个质粒、来自病原体编码内部蛋白的基因,故新型疫苗的化学本质是重组DNA;注射该疫苗后,最终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重组DNA指导合成的病原体内部蛋白。(4)现行普通疫苗是灭活的病毒,病毒需要用活细胞才能培养,新型疫苗与现行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不具有“病毒”疫苗的危险性;生成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保存。(5)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故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能够结合图示以及所学知识准确答题。8、黑体细胞质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实验组甲所得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雄性,实验组乙所得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雌性实验思路:让突变种M与突变种N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果蝇全为黑体,则两个突变基因是同一基因突变;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的野生型灰体果蝇,则突变基因为不同基因突变【解析】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分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显著特点为母系遗传,即后代的表现型由母本细胞质基因决定。细胞核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由于两者遗传特点的区别,一般选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辨别。【详解】(1)由实验甲和实验乙的杂交后代可知,灰体为显性基因,黑体为隐性性状。(2)实验组甲黑体雄蝇×灰体雌蝇与实验组乙黑体雌蝇×灰体雄蝇的杂交后代都是灰体,说明控制体色基因不位于细胞质及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因此控制体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或常染色体上。实验组甲黑体雄蝇×灰体雌蝇→F1均为灰体→F2灰体∶黑体=3∶1,如果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雄性,实验组乙所得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雌性,说明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3)研究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还是同一基因突变,可让突变种M与突变种N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果蝇全为黑体,则两个突变基因是同一基因突变;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的野生型灰体果蝇,则突变基因为不同基因突变。【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明确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在实验设计时如果突变均为隐性突变时,“互补实验”可以检测突变是否为同一基因还是在不同基因上,即让两个隐性突变纯合体杂交,如果两个突变体在同一个基因上,子代将会表现出突变的性状;反之,如果突变位于不同基因上,子代会表现出正常的野生型性状。9、氮源酒精灯火焰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稀释涂布平板法防止污染环境或感染其他生物161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解析】

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直接计数,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接种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计数菌落数目计算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目。由于采用第一种方法计数时不能剔除死菌,采用第二种方法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第一种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菌数目高,第二种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活菌数目低。【详解】(1)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营养物质,包括四类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成分;在倒平板时,需待培养基冷却至51℃左右时,酒精灯火焰旁是无菌区,所以,倒平板操作通常在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待平板冷却后,需将平板倒置,这样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2)根据图中菌落的分布情况可知,接种时采取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结束后,为防止污染环境或感染其他生物,所用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首先统计平板中的菌落数,然后求均值,再计算,(38+41+42)/3=41,41/1.1=411个/mL,则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411×11/25=161个/cm2。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结果偏低,因为在稀释涂布时,可能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的情况,此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点睛】熟知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培养基配制的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倒平板的操作要点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计算能力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0、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不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便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甲醇酵母菌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解析】

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高效地表达。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通常要有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和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它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DNA的形成,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也称(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其构建目的是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序列未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已知)。(2)单独的目的基因容易丢失,且目的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目的基因的复制需要复制原点,因此要使胶原蛋白基因在甲醇薛母菌中表达,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甲醇酵母菌可高效表达外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但自身蛋白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很少,这样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主要是我们需要的目的蛋白,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便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甲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