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_第1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_第2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_第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_第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主谓倒置宾语句前置句

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

省略句本考点的考向预测:

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或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或结合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主要)。高考题展示1、判断句。例、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2、被动句。例、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3、倒装句。例1、(广东卷考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2、(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判断句类型例句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1,……者,……。2,……者也。3,……者,……也。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生,亦我所欲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4,……,……也。类型例句5,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其人勇士。刘备天下枭雄。不知木兰是女郎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此乃天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人非生而知之者。且相如素贱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6,用“是”“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本”等来表示判断。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1、(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B蔺相如者,赵人也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其人勇士C

2、()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B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过去凭借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

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知识迁移2.翻译下列句子(1)义,人之本也(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忠义是做人的根本。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类型例句1,……于……。2,……见……。3,……见……于……。而君幸于赵王。不拘于时此非梦得之困于周郎者乎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被动句类型例句4,……为……。

5,……为……所……。……为所……。予羁縻不得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函谷举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则为深谷林莽所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仲卿母所遣6,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

1、()A行将为人所并B视为止,行为迟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D激于义而死焉2、()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激昂大义C使不辱于诸侯D败秦师于崤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BD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3、(

)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4、()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AA三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1.

主谓倒装2.宾语前置3.定语后置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小人哉,樊须也渺渺兮予怀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故所就不彼若也。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类型例句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未”、“毋”、“莫”等否定词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谁”、“何”、“奚”、“安”奚、曷、胡、恶、

等疑问代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忌不自信。

大王来何操?彼且奚适也?沛公安在?而今安在哉?微斯人,吾谁与归?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句类型例句3,用助词“之”、“是”为标志,将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冯婉贞》宾语前置句4,介词宾语前置(1、介词“以”的宾语前置;2、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余是以记之。

一言以蔽之。秋以为期。沛公北向坐;亚父南向坐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7,()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C安得广厦千万间D弗之怠8,()A其间旦暮闻何物?B君何以知燕王?C莫之止也D未之多见也AC9,()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10,()A城中皆不之觉。B唯余马首是瞻。C惟利是图。D马之千里者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DB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类型例句1,用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2,用助词“者”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3,用助词“之”和“者”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蚓无爪牙之利,凌万顷之茫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客有吹洞箫者。石之铿然有声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定语后置句类型例句4,数量词作定语,定语后置。5,没有任何标志的定语后置句。中贵人将骑数十纵。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兵精足用。(《赤壁之战》)定语后置句1、楚人有涉江者。(《察今》)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张溥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11,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类型例句

1,“以……”的形式。2.“于……”的形式。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请辞于军。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省略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

省略句类型例句对话中省略承前省略承后省略“()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使子路反见之,()至则丈人行矣。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

孟子子路公王省略句类型例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动宾省略介宾省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谓语省略宾语鼓鼓威相如之省略句类型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

)河南,臣战(于

)河北。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省略介词于以省略主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谓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宾语与(客)坐谈,问之客曰省略介词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5、直接判断判断句1.主谓倒装2.定语后置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4.宾语前置倒装句小结:

>>练一练<<请判断下面不同的句式:

A判断句

B被动句

C省略句

D宾语前置句

E定语后置句

F介词结构后置句

G主谓倒置句知识迁移1.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故木受绳则直C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D位卑则足羞A知识迁移知识迁移3.下列成语都有宾语前置,根据其前置的特点加以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何去何从②人莫予毒

③时不我待

④惟命是从

⑤惟马首是瞻⑥文以载道⑦夜以继日⑧何乐而不为

⑨惟利是图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①⑧/②③⑩/④⑨/⑤⑥⑦①⑧⑩/②③/④⑤⑨/⑥⑦C.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D.①⑧⑩/②③⑤/④⑨/⑥⑦知识迁移3.下列成语都有宾语前置,根据其前置的特点加以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何去何从②人莫予毒③时不我待④惟命是从⑤马首是瞻⑥文以载道⑦夜以继日⑨惟利是图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①⑧/②③⑩/④⑨/⑤⑥⑦①⑩/②③/④⑤⑨/⑥⑦C.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D.①⑧⑩/②③⑤/④⑨/⑥⑦

文言固定结构(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如:(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如:(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如: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如:……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5、固定句式(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如:孔明用如此之人,如何不误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如:(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8)“是故”、“是以”(译为“所以”、“因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如:余是以记之。5、固定句式虞兮,虞兮,奈若何!(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如:(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办法)(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12)“何……为”“何以……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如:如: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世所以不传也。吾知所以拒子也。以此为政,不亦惑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夫子何命焉为?今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固定句式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如:(13)“庸……乎”(译为“难道……吗”)(14)“其……乎”(译为“难道……吗”“恐怕……吧”)(16)“无乃……乎”、“无乃……与”(译为“恐怕……吧”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如:如: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求!无乃尔是过与?5、固定句式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9)“何其……”、“一何”(译为“多么”)如:(1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5、固定句式“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巾,何其衰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如:5、固定句式(20)“与其……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21)“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