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教学学时】12学时2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3一、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及其源流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

4(一)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精,又称精气,其基本概念有二:①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②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5(二)精概念的源流1.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2.精气概念的产生:①源于“水地说”:②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③《内经》中精气的概念:《内经》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61、气的概念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而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即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气的医学含义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三)气的基本概念(重点)7(四)气概念的源流①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如《说文》说:“气,云气也。”A.先民们运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等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B.人们在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中,也体悟和感受到气的存在,认识到呼吸之气、人活动时身体散发的“热气”等,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②气概念的形成:古人对自然界云气、风气及人体的呼吸之气、热气等的进一步抽象,则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8③古代哲学关于气的不同概念:在气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先秦时期的先哲们抽象出冲气、天地之气、精气等不同的概念。A.《国语》称气为天地阴阳之气;《国语·周语上》云“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B.老子称气为冲气;《道德经·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C.荀子认为气是自然之气,天地万物的生灭变化,是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造就的;《荀子·礼论》言:“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周易》与《管子》则将气称为精气或精。《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9总之,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气的概念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元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元气一元论”。

10④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11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1.基本含义: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3.精气的存在形式:(1)有“无形”与“有形”两种:

(2)“无形”与“有形”两者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

12(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的运动及其形式(1)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2)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3)气运动产生的变化:精气自身的运动,化为天地阴阳二气,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错相荡,产生宇宙万物及其发展变化。(4)气的运动的普遍性及意义:132.气化的概念、形式与类型(1)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无形

有形(2)气化的形式:①气与形之间的转化:②形与形之间的转化:③气与气之间的转化:④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14(3)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A.化,是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今之“量变”;B.变,是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今之“质变”。C.变化的根源:不管化,还是变,皆取决于气的运动。一旦气的运动停止,则各种变化也就终止。153.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气化过程既是气运动的结果,又是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在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是永恒的,不间断的,它们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机制。16(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1.原理: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2.精气的中介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17(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1.人与宇宙万物的同一性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人为宇宙万物之一,故人亦由天地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如《管子·内业》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论衡·论死》说:“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2.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1)人类与宇宙中的其他物种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如《淮南子·天文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2)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3)现代科学对天地万物和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了较明确的答案

18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略讲)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1)中医学精的概念: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2)中医学精理论的产生:

19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1)中医学气的概念: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2)中医学气理论的产生:与哲学气学说的渗透与影响密切相关

203.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精、气的区别(重点)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21(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它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1.古代哲学以精气学说为核心的整体观念2.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22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肺脾肾:气的生成心肝:气的运动精气充足则生命活动正常精应正常藏泻,气应正常输布精气神的关系精:气之精粹、泛指有用之气、肾精气:肾气、水谷之气、自然界之清气神:自然界之规律、生命活动之主宰、生命之外在体现、精神意识思维精气生神、养神,神御精气。231.概念: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2.主要观点: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3.应用: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广泛用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阴阳学说24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重点)

阴阳的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以标示一对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25二、阴阳概念的源流(略讲)(一)阴阳原始概念的出现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二)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随着观察面的扩展,阴阳的朴素涵义逐渐得到引申。如向日光处温暖、明亮;背日光处寒冷、晦暗。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如此不断引申的结果,就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三)阴阳学说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理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哲学理论的阴阳学说也逐渐形成。此时的哲学家们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而且认识到这两种势力是运动变化的、相互作用的。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四)阴阳学说的应用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26三、事物的阴阳属性(一)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重点)

1.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条件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关联性,二是对立相反性。2.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即根据阴阳的特性。根据阴阳不同的运动趋势27(二)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2、阴阳的相对性(1)相互转化性

(2)无限可分性寒证与热证的转化;物质转化为功能,功能转化为物质《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阴阳的任何一方可以再分阴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夜分阳阴。3、阴阳的关联性: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28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29(四)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难点)1.如果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例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2.如果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比较的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如28页)30(五)事物阴阳属性的标示方法1.阴阳两分法:如昼夜时段分属于阳中之阴、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的分法,即属阴阳的两分法。2.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的分法,即属阴阳的三分法。

31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基本内容有六个方面

32(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是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理解:(1)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2)阴阳对立双方又是互相克服,相推相感的.应用:阴平阳秘——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统一,维持阴与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人体正常状态)33(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的关系.理解:(1)阴阳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应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绝,精气乃竭”34(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1.阴阳交感(1)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3)机理: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4)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运动”与“和谐”。352.阴阳互藏(1)含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见图1-2)(2)阴阳互藏概念的产生:A.阴阳互藏之道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悟。B.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依据其所涵属阴与属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

(3)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

②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36图1-2阴阳互藏示意图如图所示:大圆圈表示太极。其中黑色部分表示阴,阴从右降;白色部分表示阳,阳从左升。黑色部分中的小白圆圈为阴中之阳;白色部分中的小黑圆圈为阳中之阴。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37(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是量变的过程。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消长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理解:(1)对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2)而是处于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3)阴阳消长是量变过程基本形式:阴阳的互为消长和皆消皆长2种形式应用(规律):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38(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理解:(1)阴阳转化是质变过程(2)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3)转化条件:“重”、“极”转化形式: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应用:“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39(六)阴阳自和与平衡1.阴阳自和(1)含义: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2)产生:阴阳自和的概念,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贵和”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相接,乃能成和。”意思是说阴阳二气的协调就是“和”,阴阳二气相接化物才能达到“和”的要求。“和”是宇宙的最基本的原则。阴阳合和,万物自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观点。(3)意义: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发展和运动,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402.阴阳平衡(1)含义: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双方虽然不断地处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彼此之间随时发生着消长和转化,但阴阳双方仍然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常阈平衡,就是指阴阳双方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但又是稳定在正常限度之内的状态,是动态的均势,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2)维系机制:阴阳平衡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41(七)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难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1.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2.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3.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4.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5.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6.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7.阴阳自和则表达了阴阳之间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42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说明人体的物质性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分阴阳,人体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气是阳气的后盾,阳气是阴气的屏障。432、划分人体组织结构人体部位:上半身——阳,下半身——阴;体表——阳,体内——阴;背部——阳,腹部——阴;四肢外侧——阳,内侧——阴。脏腑:五脏——阴,六腑——阳;心、肺——阳,肝、脾、肾——阴;

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经络:经——阴,络——阳气血:血——阴,气——阳44(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1、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的功能表现。2、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阴气和阳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本质的标志。阳主升,阴主降45(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重点)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六淫属阳,饮食居处,情志失调属阴等。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1)阴阳偏盛1)阳盛则热——阳邪亢盛,表现出热的病变。表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阳盛可导致阴液的亏损,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的疾病性质而言;“阳盛则阴病”指阳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阴液)而言。46阳偏盛472)阴盛则寒——阴邪亢盛而表现出寒的病变表现:形寒肢冷,腹痛,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等。阴盛必然会出现阳气损伤,出现寒象,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盛则阳病”是指阴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阳气)而言。48阴偏盛49(2)阴阳偏衰1)阳虚则寒——阳虚: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表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踡卧,自汗,脉微等。50阳偏衰51

2)阴虚则热

——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

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表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52阴偏衰53[小结:]

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理变化。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54(3)阴阳互损——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阳损及阴: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二者最终导致——阴阳俱损55[小结:]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寒热性疾病过程中阴气与阳气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阐释“阴虚则热”的虚热与“阳虚则寒”的虚寒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的病变规律。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阴阳不对等的皆消。对于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的失常也可用阴阳互损来阐释。但由于津气血津液与气的关系不用阴阳也能阐释清楚,故目前一般不用阴阳互损来说明。

56临床上:阳盛则热——实热;阴虚则热——虚热阴盛则寒——实寒;阳虚则寒——虚寒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次之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次之阴阳两虚——虚寒虚热并存(4)阴阳转化——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阴证转化为阳证,阳证转化为阴证。57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58(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防病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数术例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指导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的原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

59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滋阴降火法)“阳病治阴”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益火消阴法)“阴病治阳”

3)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俱损的治疗原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阳损及阴——在充分补阳的基础上补阴(补阳配阴)阴损及阳——在充分补阴的基础上补阳(补阴配阳)60(2)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四气(温、热、凉、寒)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升降浮沉阴阳的划分:四气:温热——阳;寒凉——阴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升降浮沉:升浮——阳;降沉——阴61阴阳药性寒、凉热、温五味酸、苦、咸辛、甘(淡)升降浮沉沉、降升、浮表1-2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3)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的意义: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向恢复平衡方面发展,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和减缓病情之目的。62第三节五行学说63一、五行的基本概念(重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如《尚书正义》说:“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为五气流注;在地,世所行用也。”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64(一)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五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从哲学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三)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形成了五行学说。因此,五行学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二、五行概念的源流(略讲)65三、五行的特性《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木曰曲直——生长,能屈能伸,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炎热、温暖、上升、光明的特性土爰稼穑——生化、承载(载物)、受纳、生化的特性金曰从革——能柔能刚,变革,沉降、肃杀、收敛的特性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66(一)归类的方法

——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1、“取象类比”法——运用此归类方法,对事物进行“取象类比”,以得知事物的五行属性。例:方位配五行,旭日东升,与木之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归属于木。2、推演法——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属性,推演至其它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例:已知肝属于木,而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故胆、筋、目皆属于木。四、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分类67表1-3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自

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液五声变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呼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忧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哕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哭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栗(二)归类举例68(四)归类的意义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广泛地联系起来,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从而构建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表达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69(一)五行的生克制化(正常调节机制)1、五行相生规律——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木火

(母、生我)(子、我生)水木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702、五行相克规律——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

木土水火金木木土水

(克我、所不胜)(我克、所胜)木土71图2-1五行生克制化图

五行生的关系和克的关系之间是不均衡的,有时是以生为主,克为次,此即为“生中有克”;有时是以克为主,生为次,此即为“克中有生”.只有这种生与克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才能维持事物的平衡状态,也才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示意如图(见图1—3):从上述的生克制化关系可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来自于其他事物的“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联系或者称为作用.直线示相克关系弧线示相生关系723、五行制化规律——五行之间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制化木火土生生克73(二)五行的乘侮胜复(异常调节机制)1、母子相及(1)母及于子

——母一方异常,波及到子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2)子及于母

——子的一方异常,波及到母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2、五行相乘规律相乘——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74相乘与相克的异同①相同:五行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②不同: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在人体,表示生理现象相乘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表示病理变化。753、五行相侮规律相侮——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规律: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侮木土水火金木764、五行胜复规律胜复——胜气与复气胜气——由于太过可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复气——报复“胜气”之气胜复的调节规律:“胜气”重,“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77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出现"太过"或"不足"的异常时,都可能对其他四行产生影响,现以"土"太过为例示之(见图2-2):

木(所不胜)

反侮土侮木

土(太过)母及于子子及于母火相乘土乘水水(所胜)

金(母)(子)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失调图例

78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划分人体结构系统脏象学说是人体结构系统的核心。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792、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在脏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例:木性曲直,条顺畅达,生发的特性——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功能。3、说明脏腑相互关系(1)五脏之间的滋生关系例:木生火,肝木济心火,肝藏血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2)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例: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80(3)五脏之间的制化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例:脾气(土),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4)五脏互藏关系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例:心(火)一行中,复有五行。4、反映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81(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传变规律)(重点)1、发病(1)主时之脏受邪发病例:春天——肝先受邪;夏天——心先受邪;长夏——脾秋天——肺;冬天——肾。(2)所胜与所不胜脏受病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太过之气时令已到而气未至——不及之气太过之气发病规律:反侮其所不胜之脏,乘其所胜之脏不及之气发病规律:所胜之脏妄行而反侮,即使是我生之脏,亦有受病的可能。822、传变(1)相生关系传变1)母病及子(母虚累子)——病邪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先母后子)例:先有肾病,后导致肝病2)子病犯母(子盗母气)——病邪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先子后母)例:心火亢盛而导致肝火炽盛。母病及子——顺,其病轻;子病犯母——逆,其病重83(2)相克关系传变1)相乘——相乘传变指病理变化按相乘规律传变。例:木旺乘土(木横克土),先有肝病变,后有脾胃的病变。2)相侮——相侮传变是指病变按相侮规律传变。例:木火刑金,肝火旺,影响肺气清肃。84

(子)心(火)

肝病(木)肺(母)肾(水)

五脏之间病传图例(金)木反侮金木旺乘土(所胜)脾(所不胜)子病犯母母病及子(土)853.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的应用由于五行生克规律不能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而五脏间病变的相互影响也难完全以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说明。《素问·玉机真藏论》已有“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的论述。故对于疾病的五脏传变,不能完全受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的束缚,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把握疾病的传变。864.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外应五时,所以五脏发病的一般规律,是在其所主之时受邪而发病,即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