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2《故都的秋》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2《故都的秋》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2《故都的秋》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2《故都的秋》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2《故都的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史铁生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林语堂“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老舍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1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2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3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4“你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一、导入新课有没有哪一刻让你特别难忘?__________探究破题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通过阅读大家知道故都指的就是北平,那么将题目改为《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好不好,为什么?探究破题

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故”,使人能想到故人、故园、故交、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恋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秋”提醒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季节,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1896/12/07-1945/09/17知人论世__________作者经历01他,幼年丧父,饱读古典诗书,困顿的生活赋予他诗人的忧郁特质。02他,少年留日,饱受异族欺凌,屈辱的日子赋予他作家的忧伤情怀。03他,壮年漂泊,饱尝抗战之苦,苦难的祖国赋予他战士的忧患悲凉。04他,在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终年49岁。05他,在1952年被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知人论世创作历程早期:1920年-1933年。早期作品主要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见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后的失望感叹。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思想苦闷,写下了很多山水游记。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的抗日宣传工作,写下了许多政论文来鼓舞人们战斗。知人论世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万一国破家亡后,对花洒泪岂成诗。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沦》经典作品小说短篇:《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知人论世写作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在生活上,郁达夫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1934年7月,郁达夫率家人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知人论世初读感知dùn

xùn

tuǒ

tuí

lǎn

tuó

lǐn

zhè

niàn

chuán

__________初读感知一叶知秋:不能自已:息列索落:比喻通过个别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无法控制自己,不能使自己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动作声或风雨声。__________初读感知“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明确:“清”──清闲恬静安谧“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悲凉”──落寞衰弱萧条初读感知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2)快速默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思考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第二部分(3-12)第三部分(13-14)初读感知抓住文眼圈出文中提纲挈领的句子,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初读感知研读课文1.朗读课文,仔细想想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比照,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2、提问: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小结:概括得好。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研读课文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详细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2、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3、提问: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挑选语言,概括秋景——“形”研读课文作者分别描写了五副秋景图来体现“清、静、悲凉”小院秋晨图(3)秋槐落蕊图(4)秋蝉残鸣图(5)秋雨话凉图(7-10)秋果奇景图(11)赏秋景研读课文挑选语言,概括秋景——“形”4、作者在对这些景详细的描绘中,是如何表达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表达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总结: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5、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设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忧郁;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落寞。〔明确:冷清、落寞〕研读课文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举一个例子,比方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设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明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01明确: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气氛也就不言而喻了。7、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02明确: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8、假设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03研读课文把握情感通过前面的内容和景象,想想作者是怀着怎么样的情感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评: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欣赏了作者精心描绘秋景。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虽然时时写景,其实处处透露出悲凉。虽然画面没有悲凉二字,其实字里行间缺处处透露出悲凉之气。把握情感总结: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下节课我们再详细鉴赏文章的写作手法。把握情感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品味语言1、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孤独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假如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到达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2、为什么要用“悲凉”这个词来形容秋天?明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这里用来形容故都之秋的特征,是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色,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之心情,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亲密关系。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会: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落蕊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落蕊,写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彷徨,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的孤独、落寞和感伤。4、作者为何要写“都市闲人”?不写上流社会或文化人士,而写平民,即“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愿望。品味语言分析文章构造1、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构造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构造上就形成了前后照应。2、从这篇文章构造来看,2和13自然段相照应,假设1、14自然段也相照应,那这篇文章的构造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照应?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分开故都之时,其本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照应。分析文章构造3、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4、提问: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讨论、发言并详细谈意见。〕明确: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五幅画面从外表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表达表达了散文“形散”的特点。分析文章构造5、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表达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彩,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暴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分析文章构造01小院秋晨图景物(意象):1、一椽破屋2、一碗浓茶3、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4、青天下驯鸽的飞声5、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6、喇叭似的牵牛花7、尖细且长的秋草荒凉、衰败、沧桑视觉,高远清爽听觉,以声衬静悠闲惬意悲凉清闲、耐人回味思考:该图中有何景象?这些景象又有何作用?分析文章构造

理解句子: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蓝朵而最不喜欢红色,而且牵牛花底下还要有“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分析文章构造牵牛花,显出作者主观的喜好:

蓝色(宁静而淡远)白色(纯净而雅洁)紫黑色(虽然清冷,却又沉重了点)淡红色(尽管淡,但毕竟又鲜艳了些)

—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突显清冷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显示出生命的衰败,给人以悲凉之感。分析文章构造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描写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观赏景物时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忧虑之情。分析文章构造02秋槐落蕊图这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分析文章构造

赏析句子(表现手法+作用):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徽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膩,又觉得清闲.....作者调动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微细极柔软”)、视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多种感觉来与“落蕊",既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也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分析文章构造03秋蝉残鸣图意象:秋(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蝉》:“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因此,文人一般借此抒发人生短暂,生命的终结等情感,寒蝉=悲凉、哀怨、忧伤、忧愁;另:蝉=高洁品格的象征。理解句子: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①“残”字渲染了秋味的悲凉;兼之其声“衰弱”,却能在“无论什么地方都听得见”,以动衬静,突出北国之秋的“清、静”。②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的主角,因此视为“家虫”。③几声秋虫的哀鸣就足以让作者牵动心魄,这正是作者当时孤独、落寞的主观心境的表达。04秋雨话凉图

思考:阅读描写秋雨的段落,作者笔下的“秋雨图”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特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秋雨图”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情感:表达作者对秋雨的赞美之情。

思考: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用?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作者向往这种北平的悠闲,希望保住这悠闲;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的秋味,反衬出时局的危急。05秋果奇景图

作者为什么不写果子成熟时,而写“淡绿微黄”的将熟未熟的秋果景色?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可见作者对故都秋日胜景了然于胸,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视觉上给人一种冷色调;“淡绿微黄”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的淡色,它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情感体验相一致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整体把握:这五图景中“清”“静”“悲凉”表现在哪里?①“清”在色调:碧绿的天色、牵牛蓝朵、稀疏的秋草、青布单衣、淡绿微黄的枣子,选取冷色调景物。②“静”在声音: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以动衬静,以声衬静。③“悲凉”在意象的组合: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分析文章构造悟秋情活动一: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第1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赏秋不辞辛劳——爱秋之切!结尾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爱秋之深!阅读第1,2段,并思考它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法?运用对比手法,写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悟秋情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喻体黄酒白干1.温和味润稀饭馍馍2.清淡味浅

鲈鱼大蟹黄犬骆驼4.机巧灵秀味短3.鲜嫩味淡浓烈味烈厚重味深醇美味浓朴实沉稳味久合作探究:“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悟秋情作用: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以这些具体家常事物来作比,饶有趣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思考: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悟秋情阅读材料,思考探究:材料一:他偏爱凄寂的情调,衰飒的气氛。郁达夫柔弱的心性,气质,都使他更缠绵于既往。用了流畅的白话,他写的最熟也最美的,是古老的主题:离人的别绪,羁旅的哀感,客居的乡愁,——漂泊人间此身如寄的孤独感。——赵园《论小说十家》材料二: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使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郁达夫《〈鸡肋集〉题辞》材料三:龙儿的病报,本是在广州得着,匆促北航……到家之夜,一见了门上的白纸条儿,心里已经是跳得慌乱,从苍茫的暮色里赶到哥哥家中,见了衰病的她,因为在大众之前,勉强将感情压住。草草吃了夜饭,两人只有紧抱的痛哭,痛哭,痛哭,只是痛哭。——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个人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城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父亲在他不满三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后,祖孙六人全靠母亲缝补洗衣,节俭度日。才九岁的姐姐,也被迫当童养媳。郁达夫在他的自传中说:“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迫着我。"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悟秋情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所造成的痛苦和辛酸,给郁达夫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忧郁、苦闷的伤痕,形成了他内向忧郁的性格和同情弱者的倾向。而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增添了新的忧郁和苦闷。这时期的郁达夫正求学于嘉兴、杭州。少年离乡,一方面得不到母爱的温暖,另一方面还受到“锦衣肉食的乡宦人家子弟”的歧视,使他处在极度的忧郁苦闷之中,成为一个“孤独者”。郁达夫忧郁感伤的个人气质在这时候已经形成。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时代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悟秋情审美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留日十年,受日本物哀美学影响。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悟秋情物哀:事物引发的内心感动,大多与“雅美”、“有趣”等理性化的、有华采的情趣不同,是一种低沉悲愁的情感、情绪。悲与美是相通的。——《日本国语大辞典》日本重要学说“物哀说”,体现了日本人在人世无常中玩味的悲哀,从残缺与不完美中发现趣味的美学偏好。

物哀说的几个重要美学特征:寂静为美,恬淡为美,残缺为美,死亡为美。文章脉络(回顾)(一)思秋(二)绘秋(三)议秋(四)恋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