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素养检测(二)(其次单元)(45分钟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如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干脆经营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全部C.佃户不须要耕种领主的土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解析】选D。据所学学问可知,庄园内领主干脆经营的是领主自营地,领主土地收入归领主全部,佃户要为领主供应劳役服务,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A、B、C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农夫份地是农夫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符合史实。故选D。2.(2024·泰安高一检测)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君主的君权……君主必需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A.神权大于王权 B.王权大于神权C.王权与神权地位同等 D.国王毫无权力【解析】选A。依据材料“君主必需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可知,体现了君主必需通过教主向天主负责,说明神权大于王权,故A正确。3.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有 ()①教会②世俗封建主③资产阶级④市民阶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选A。西欧的城市是在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城市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一些城市的市民与教会、封建主进行斗争,来争取自治。故本题选A。【补偿训练】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B.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均实行了起义的方式C.市民阶级形成,后来从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D.西欧城市的市民阶级比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级强大【解析】选B。中世纪西欧城市,有的通过谈判,有的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暴动赢得自治权。所以B的说法不正确。故本题选B。4.(2024·海口高一检测)与其他文明相比,希腊保留城邦小国林立的局面时间很长,而且是在这种城邦体制下达到了其文明的旺盛昌盛的高峰。这说明城邦 ()A.具有独立自主特征B.最终演化为大国C.有利于文明的发展D.促成了民主政治【解析】选C。从材料“在这种城邦体制下达到了其文明的旺盛昌盛的高峰”可以看出,城邦的确立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故选C;独立自主是城邦的特征,但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解除A;希腊城邦没有发展为大国,解除B;城邦有利于实行民主政治,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解除D。5.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 D.奥斯曼帝国【解析】选A。从题干中的关键词“伊斯兰教”“8世纪中期”“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可知8世纪中期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故选A。6.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合于东方人民的,特殊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A.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困难的冲突B.满意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C.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D.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了阿拉伯半岛的发展,对市民经济和游牧民族产生了主动影响,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故C正确。7.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日本正规的国家军队②是日本庄园领主豢养的私人武装力气③是日本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④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D。10世纪,日本的中心集权体制起先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很多豪强纷纷建立自己的庄园,庄园领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豢养武士,武士的力气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在日本社会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武士阶层,并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D。8.(2024·本溪高一检测)公元646年新年伊始,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废除氏姓世袭制度;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心。这项改革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日本起先了大化改新 B.建立起中心集权体制C.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D.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解析】选B。由《改新之诏》的内容可知,它将权力收归中心,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这有利于日本建立中心集权体制,故选B;A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不是“影响”,解除;日本在大化改新后步入封建社会,关键的措施是土地政策,解除C;材料举措是政治方面的,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解除D。9.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探讨,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统一、伊斯兰教。这堂课正在探讨的是 ()A.中古亚非文明 B.中古欧洲文明C.欧洲封建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解析】选D。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与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统一、伊斯兰教相关的学问均与中古时期的亚洲国家相关,故选D。10.“1986年,____遗址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也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并因此著名世界,让人惊羡不已。”该遗址是 ()

A.大津巴布韦 B.摩加迪沙C.阿克苏姆王国 D.桑海帝国【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石头城建筑群体”即可推断是大津巴布韦遗址。11.(2024·本溪高一检测)某中学高一(2)班正在开展“中古时期的欧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进来。【制度建立】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需供应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乡村形式】材料二【城市兴起】材料三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有的城市就用赎买的方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纳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1)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示意图反映了西欧出现的哪一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有何特征?(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12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可知,其中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其次问,由材料中的最终结果可知,其实质为建立封建等级制度。第(2)题,依据图中的“磨坊”“林地”“教堂”等信息及其排列状况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第(3)题,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的作用,故依此可知,政治层面可从市民阶层的壮大方面分析,经济层面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方面分析,思想文化层面可从高校的兴起方面分析。答案:(1)纽带:土地的封赐。实质:封建等级制度。(2)组织形式:西欧庄园。特征:自给自足。(3)政治:市民阶层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打算了条件;经济: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的教化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促进了高校的兴起(促进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等。(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12.下图所列学问结构,符合下列哪一古代地域文明的特征 ()A.古典时代的雅典 B.古代伊斯兰世界C.中世纪的西欧 D.东汉后期的中国【解析】选C。由图中信息“王权虚弱”,可以解除雅典,雅典是民主政治,不存在王权;由“无民族国家概念”可解除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中世纪的西欧,庄园经济盛行,人口固着在土地上,地方自治,王权比较虚弱,民族国家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故选C。13.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通过“阿拉伯人的口”将哪些中国人的独创传入欧洲 ()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0到9的计数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A。审题的关键是“中国人的独创”,题干中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都是中国人独创的,故①②③正确;而0到9的计数法则是由古印度人独创的,解除④,故本题选A。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试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起先,很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学问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宏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材料二(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务。但或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学问的传播更为重要。——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15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相识。(15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和社会转型的角度加以分析。第(2)题第一问,可从地理位置、文明成就、世界影响等方面归纳,其次问,运用辩证的观点相识古代世界扩张的影响。答案:(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