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9/34/wKhkGWa-NUqADnqpAAKo8B4_orM463.jpg)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9/34/wKhkGWa-NUqADnqpAAKo8B4_orM4632.jpg)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9/34/wKhkGWa-NUqADnqpAAKo8B4_orM4633.jpg)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9/34/wKhkGWa-NUqADnqpAAKo8B4_orM4634.jpg)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9/34/wKhkGWa-NUqADnqpAAKo8B4_orM4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24.“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B.中心集权已经形成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25.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状况表明,商至秦汉A.统一多民族国家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大瘟疫发生频率渐渐加快 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26.《唐律疏议》对民间交易有相关规定:如大宗商品买卖,须订立“市券”之类的契约,并经官府“公验”。土地买卖,“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违者,“财没不追,地还本主”。据此可知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留意维护正常经济秩序C.加强对经济的干脆干预 D.私法是法律的主要内容27.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接连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心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实行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肯定权威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退地方割据隐患28.明清休宁汪氏宗谱规定:“本支子孙有作过者,有败俗者,有婚姻不计良贱者,有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俱以不孝论,并鸣众,揭谱除名。”据此可知,宗规宗约A.扼杀人性以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持续了先秦宗法制的传统和规范C.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为完善地方治理供应了重要手段29.鸦片斗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见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稳无恙”。对此说明合理的是A.天朝上国观念确定政治决策 B.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C.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推断 D.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30.表1为1895—1928年中国土丝产销状况表(单位:关担)。这折射出这一时期表1年均土丝产量土丝出口土丝内销出口量占比内销量占比1895—1899年1332555879444.12%7446155.88%1900—1909年1447274310729.79%10162070.21%1910—1919年151898.54191127.59%109987.572.41%1920—1928年1442702798819.40%11627280.60%A.列强逐步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起先加强C.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肯定影响力D.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31.表2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接着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表2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的思想界A.反侵略渐渐成为共识B.不同学派相互渗透C.盛行崇洋媚外的风气D.学习西方不断深化32.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值性。这一转变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变更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须要33.192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作出了“减轻佃农田租25%”“禁止重利盘剥,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过20%”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A.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B.民主革命的要求C.国共两党分歧日益消退 D.民族主义的趋向34.抗战时期,各大敌后抗日依据地渐渐形成军事发包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依据地拥有军事决策的裁量权,实现了财经方面的自给,同时实行属地管理。可见,军事发包制A.沿袭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道路B.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35.民国时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消遣事业特别丰富多彩,新旧杂陈。消遣界涌现了一大批明星,引领了社会时尚,但是消遣界商业色调深厚,价值观混乱,带来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B.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C.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晚明(1522—1640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学问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走近科学、倚重科学不是出于学理目的,而是从好用的价值立场动身,把科学作为思想武器。他们大力宣扬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学问来批判宗教迷信,批判愚昧和落后。陈独秀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们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进化论的理论为视点分析社会、历史和学术问题。——摘编自陈廷湘《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再思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12分)(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五四新文化时期科学思想相较于晚明的新变更,并分析其影响。(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就材料间的关联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41到1942年,在敌伪顽的联合进攻与封锁下,依据地的面积缩小了1/6,人口和军队减员严峻,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都发生极大困难。中共中心号召军民,独立更生,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部队绽开。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了荆棘丛生的南泥湾,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除了垦荒、发展农业外,还创办了纺织厂、肥皂厂、造纸厂、磨坊、油坊、盐井等。经过奋斗,粮食也做到了全部自给,并向边区政府上缴粮食。原来的荒原被改造成了“陕北江南”。毛泽东刚好总结军队大生产的阅历并推广到各依据地。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军民战胜了严峻物质困难,人民的负担减轻,收入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这就为抗日斗争的成功打下了物质基础。大生产运动也增加了解放区党、政、军、民的团结,培育了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积累了经济建设的阅历,造就了一批经济工作干部。——摘编自陈旭麓《五四后三十年》(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大生产运动的突出特点。(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大生产运动的作用。(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略)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方志敏(1899—1935年)在学生时代,即加入共产党,主动参与革命运动;国民革命时期领导江西农夫运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农夫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中国红军;1934年11月亲率北上抗日先遣队,牵制强大的敌军,直到英勇牺牲。……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可以望见这一一个具有无限毅力的行动家的踪迹,在每个城市里,在每个穷乡僻壤里,在敌军兵士群众中,他都做过革命的鼓动工作。他总是与群众在一起,总是在群众前面。这就是我们民族英雄方志敏”。……在国民党庆祝生擒“方匪”大会上,方志敏气魄昂然,使观众表示无限仰慕、无限之敬重及怜悯;当反动派威逼利诱时,方志敏看法特别强硬,坚决表示‘头可断而志不行摇’,至死都没有动摇。”方志敏牺牲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海内外掀起了一个宣扬方志敏“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高潮,对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时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摘编自万振凡、何爽《抗战爆发前后方志敏“抗日民族英雄”形象在国内外的传播》(1)依据材料,概括方志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中国共产党宣扬方志敏“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重大意义。(6分)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4级高三历史12月月考答案24.D【解析】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心集权已经形成,解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解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纳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驾驭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常要留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驾驭运用。25.A【解析】通过商至秦汉时期对瘟疫的记录状况来看,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前代更加广袤,结合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是渐渐被纳入中国版图的,代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渐渐形成。A正确;之前南方区域没有记载不代表以前南方没有瘟疫,而且内蒙古在山东、河北北方,B错误;因为所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发生的频率加快,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材料信息不能体现,D错误。故选A。B27.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心集权、消退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心集权的加强,并非皇帝肯定权威的树立,B选项错误;C选项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解除。故选D。28.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汪氏宗谱规定的对于败俗者、婚姻不计良贱者、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等行为,俱以不孝论且除名,体现了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可以为地方治理供应参考或者手段,故D项正确;宗谱是对宗族子孙的规定和约束,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先秦的宗法制传统和规范,故B项错误;汪氏宗谱的规定没有体现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29.C【解析】林则徐主见攻击,琦善的主见保守,二人的不同主见是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从而影响了对事实的推断,故选C;林则徐和琦善二人主见不同,因此不能说是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政治决策,解除A;林则徐的报道并不肯定客观,解除B;材料没有体现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解除D。故选C。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土丝出口量萎缩,但内销量却始终在增长,这折射出当时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肯定影响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资本输出的信息,A项错误;B项错在“起先加强”;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D
【解析】由题中表格的内容可知,李鸿章、郑观应的主见有利于经济近代化;章太炎的主见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启超的主见有利于政治、思想近代化。因此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常识积累】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行能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退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所述转变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须要,D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转变前后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材料没有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未变更,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敌后抗日依据地的军事发包制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D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减租减息的规定对发动农夫反对土豪劣绅,打倒军阀,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起到重要作用,体现了民主革命的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国共两党的要求,“普遍”一词无法得出,A选项错误;两党分歧并未日益消退,C选项错误;这些规定与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主义没有干脆关系,D选项错误。故选B。D41.(25分)(1)内容:推崇以数学为基础的数理逻辑方法;留意试验和实践;主见科技为国计民生服务。(每点2分,共6分)缘由:西方科学学问传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危机严峻;学问分子对理学的反思,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等。(每点2分,最多6分)(2)变更:科学范围更广袤,包括社会科学;进化论思想占重要地位;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改造社会,启蒙民众。(每点2分,共6分)影响:冲击封建迷信和愚昧思想,起到思想解放作用;促进了科学和文化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供应有利条件等。(答1点给2分,2点给5分,3点给7分)42.(12分)示例:近代前期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2分)近代中国,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地主经济同工业商品经济并存,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起来。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变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墨产业链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态势
- 电商运营的KPI设定与评估
- 电力工程进度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直播营销趋势与策略实践操作
- 员工技术保密协议书范本
- 商业地产交易正规合同
- 外贸独家代理合同风险防范
- 车位交易合同转让协议
- 物联网和大数据下的智慧化财务管理新方向
- 知识产权贸易中的版权问题解析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3 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
- 2024年09月2024渤海银行天津滨海新区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低血糖的急救诊断和治疗
-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课件
- 儿童哮喘的防治与治疗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版研究生教材课件全集6章
- 学校安全教师培训
- 《由宋城集团的成功》课件
- (2024)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信息经济学 课件(1至6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