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究14000字(论文)】_第1页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究14000字(论文)】_第2页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究14000字(论文)】_第3页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究14000字(论文)】_第4页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究14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利率代表借贷资金的价格,也代表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指标,我国的市场利率化改革是从1966年开始的。约在1970年到1990年期间,一场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开始在发达国家扩大。2013年7月,我国出台了改革过程中全面放开对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这一重要策略,此策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基本放开。2015年,人民银行宣布出台对于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取消对于其存款利率的最高额度的限制的新政策,截至今日,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由于必须跟上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市场化要求极为严格,就连金融机构也要严格符合其要求,所以,我国开始试着放开商业银行的借款利率,存款利率所能够上下变化的范围也与日俱增,促进了一些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金融公司能够做到放宽心辅助实体经济发展,使市场资源也能有效合理的置配。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一直逐渐发展的利率风险,然而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传导机制。所以,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之下,要及时关注利率风险变化,从而进一步学会度量利率风险并找出应对措施。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通过论证利率风险和矛盾,学会寻找和解决风险并且可以提出具体的应对风险的战略和方法,以便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能够做到放宽心为实体经济做后盾,并且使市场资源也能够被有效合理的置配1.2.2研究意义通过之前国家利率市场化所得出结论,商业的本质就是风险,商业银行是否保险将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能否稳定,经济能否平稳发展。如果利率变化没有办法及时捕捉,利率风险无法受到平衡与保护,则会造成无法避免的损失和后果。该论文通过对多家上市商业银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规律,并根据现在的情形,提出了风险防范控制的解决策略:使商业银行业务类型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构建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内部风险防范体系,降低利率风险,营造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完善对利率风险的监督。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ManthosD.Delis(2011)搜集了约18000个数据用来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商业银行做VAR风险估计,并且由此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因保有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少,所以利率风险暴露也较低,权益资本占有率相应提高,利率风险随之变低[1]。Barrell,Ray,Karim,etal(2016)先对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然后给出结果,利率自由化并不会因为金融浮动而受其影响,反而利用银行积极的增加资本充足率控制和准备金的条件,在此期间,并借助工具来抵御表外业务引起的干扰,以此降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然后获得更多的利润[2]。HaoyuLi,QizhiTao,HongyingXiao,GuoweiLi,(2018)认为商业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讲银行的活期存款所进行转入转出,并且,减少了银行的一部分借款[3]。利率市场化是绝大多数参与者审视自己的当下情况和利率走势并提前做出估量,然后开始调节各方的需要开始整合出最准确利率水准。说到底,就是运用联动制度,对利率产生以小博大的影响,然后降低利率管制等行政性的消极影响。国外研究人员的研究以及所得出的结论给了我国关于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意义。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武佳琪,焦高乐等(2018)认为,银行业由于遭受别的方面的竞争压力增大,运营成本以及信用违约风险在利率市场化下被提高[4]。吴成颂,王琪(2019)等认为改革会使利率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变大,也会对资产浮动起到冲击效应[5]。李宏瑾(2015)发现与欧美国家相比较,存贷款和实际利率水平会在改革后上升,中小金融机构大多数借助于借款风险溢价所带来的利润,大型的则更需要中间业务和创新产品[6]。钱学洪(2016)认为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基于居民储蓄意愿的提高冲击小于预期[7]。宿玉海和王韧(2017)认为利率市场化与贷款条件降低带来的竞争压力和需要应对的风险成正比,银行经营业绩越高浮动也随之增加,需应对的风险越大[8]。曹志鹏,安亚静(2018)利用市商模型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差并得出结论:利差逐渐缩窄,借助利差支撑盈利水平的模式基本无法存活,但也出现破产的概率低[9],胡志九,楚啸原(2018)发现混业经营变快,越来越难对资产和负债流动性进行控制,管控也需要符合当前经济状况,并根据当前状况积极调节管控的内容[10]。王清,邱静,刘雨露(2015)认为,中国工商银行利率风险主要受利率风险浮动的影响,对长期利率走势的控制不足,风险预测能力弱[11]。李慧华,巴曙松(2017)认为,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年期以内的缺口多为负缺口并表现为下降,一年期以上是正缺口且持续升高,加之高负债成本和业绩考核等行为使利率风险上升[12]。刘义圣,刘毡(2017)则认为,主要是受利率波及的表内项目的影响,净利息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决定着流动性和现金流量的稳定性,温州银行的利息收入的增幅始终小于支出的增幅,面临盈利空间收缩和利率上升的风险[13]。丁治全(2018)把久期模型作为计算利率风险的主要方式,以中国银行为例介绍了整个计算过程,然后提出利率风险防范建议[14]。杨飞雨(2015)觉得VAR模型遵守市场对利率风险的防控要求,建立GARCH模型,并得出中国在2013年和2014年年初,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资本的转移经营模式和贷款定价方式,在当前来看,无疑是银行增加竞争力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最好攻略[15]。我国关于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析,使得理论与现实的相互密切结合,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利弊,推进了我国经济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我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研究方法、研究思路1.4.1研究方法(1)比较归纳法。对各种测量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来进行选择。(2)文献研究法。阅读期刊文献,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存,学习理论原理等。(3)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从定性的角度来阐述概念,并叙述利率市场化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风险防控能力等。从定量的角度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对比,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1.4.2研究思路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该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理论基础,例如对利率市场化理论的进行梳理和阐述,包括利率市场化的内涵等。第三部分主要是有关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同时记叙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影响之下的现有的一个形态。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实质性风险列举论证。第五部分针对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提出建议,主要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盈利模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jing境构建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防范体系加强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对利率风险的监督市场利率化内涵利率决定理论利率风险测量理论结论及建议利率风险分析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盈利模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jing境构建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防范体系加强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对利率风险的监督市场利率化内涵利率决定理论利率风险测量理论结论及建议利率风险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理论基础研究背景及意义图1-1技术路线图1.5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提出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应该适用何种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状况,梳理了文章结构框架,同时以改革所能够带来的利弊矛盾两个方面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作为落脚点,提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了利率市场化内涵,利率决定理论和利率风险测量理论。第三章: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先简略描写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然后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起到的几大作用方面谈起,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于在利率市场化下,针对我国的几个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实质性的风险进行列举论证。第五章:建议。主要是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面临利率市场化时利率风险与防控提出可行的对策:构建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防范体系,加强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对利率风险的监督等等。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市场化,就商业银行而言,利弊共存。即在整个可以自由流动和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可以自由的进行利率调节,也就是说,利率的大小是由市场行为决定的。特别是,市场开始被国家放开,利率的控制也渐渐被取消,金融公司在确定利率方面享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不过这不意味货币当局现在会不管利率市场让他自由发展,而是准备运用金融工具对市场进行间接监管。例如,中央银行为了影响市场利率,决定使用再贴现和公开市场的方式来进行,最终决定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利率方面,均参照央行各项基准来进行,中央银行制定的价格是自发的,主要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市场化特点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面,首先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控制利率水平,利率水平不需要当局统一决策。接着,金融市场的每一位参与者皆是拥有足够自主权的个体,交易双方决定交易对手方、交易价格等,人人皆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竞争。另一方面而言,利率自由化进程还在持续的推进,不仅是一系列金融产品所引发的问题,而是在金融市场和参与的人数增加,于此同时,快速提高利率品种,使之更难确定利率水平。中央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市场利率,利率和基准利率是短期国债或银行间汇率。因为两个利率引发大量交易市场,目前为止这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利率水平,市场非常具有代表性,利率可能被国债利率和国债利率影响,两者的利率市场透明、信息披露管理是相对强劲。最后,利率自由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国家当局决定对利率水平进行间接的调节,而不再是直接参与决定利率水平,通过宏观经济控制和利用货币当局进行行政干预以减少其负面影响。2.2利率决定理论2.2.1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中利率的收益是一种实物表现形式取决在实物因素上,不受货币数量和供需影响。储蓄所起的作用在现在与未来的时间偏好上,投资起作用在预期的投资回报效率,储蓄S与成正比,投资I与i成反比,反映出市场条件下供需数量多少。2.2.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将利率决定纳入货币范畴并加以研究,他关注点是货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职能问题,他觉得利率波动属于寻常货币现象,决定利率水平的唯一因素是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想把钱攥在手里,而不想拿这些钱去买一些能够生财的理财的东西。哪怕手里握着的钱不能产生理财收入,但是手中的现钱对于花销而言,是相对用起来方便的,所以人们常常宁愿不要银行存款所带来的利息,也要保留使用现金所带来的方便的权利,凯恩斯称这种货币需求为流动性偏好。2.3利率风险测量理论利率敏感性缺口是至今最老、使用最广的测量法,1970年,美国利率环境宽松,利率持续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短存长贷”风险,因利率上升压力沉重,银行开始缩小利差,经营出现亏损。1980年左右,J.P.Morgan开始研究并使用这个方法,并把这个方法逐渐发扬光大,在往后的利率风险的测量中,这个方法开始被更多的人们大量使用,不断地有人利用这个办法在各式各样规模的银行中进行实证分析。不过后来也有一些人对测量结果产生怀疑,他们认为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和全面,但因为这个方法在商业银行日常的业务里既简单又容易操作,所以这个方法到现在在实践里还在接着被运用。VAR方法起源于马科维茨,风险价值量度的标准被他称为方差。该模型由ARCH逐步修正,1995年KuPiec用回测检验的方法为模型增加了可信度。1996年开始慢慢运用于各大金融机构。由于这个方法只能针对正常市场条件下所发生的情况,所以CVAR条件在险价值模型应运而生。2.4本章小结本章为全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和利率决定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就利率市场风险测量理论进行介绍。为后期关于利率风险现状研究打下铺垫。

第3章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3.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根据改革的问题,我国的利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国家债券,外币和本国货币。国家债券改革从四年左右的贷款利率开始,而货币改革从贷款利率开始。而外币改革则花了5年时间,从确定SHIBOR利率到开始进行本币改革花了10年时间。1996年,政府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放开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9年,试办大额定期存款自定利率;2000年,放开外币贷款利率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2003年,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2004年,放开小额外币存款2年期的存款利率下限,保留上限;2006年,建立报价式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2012年,扩大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2013年,完全放开贷款利率,形成贷款基础利率LPR;2015年,不再管制金融公司存款利率。从2006年到2015年。该时期与该国的局势,早期市场开发以及政府发布和实施的指南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发展的初期,对政府债券和外币的限制很少,改革进程相对较快。大多数本币改革由于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总期限约为20年,改革的总体步伐相对稳定,期限较长,与我国经济运行规律相符。在利率改革一段时间过后,应整理改革的所带来的启发,继续寻求新的改革模型,并逐步引入确切的利率报告制度,用来加快内部周转。外部设计也井井有条,形势正在逐步达到国际水平。3.2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3.2.1推进商业银行的业务盈利模式存贷款利差在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商业银行把存款、贷款、汇款作为传统的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把所拥有的钱拿来存款和借款,这两者所带来额外的收入,占商业银行负债资产来源的大头。此种经营方式和盈利方式会被利率市场化猛烈冲击,利率改革持续进行下,商业银行有部分关于利息定价的自主决定权,利率持续动荡,并且动荡幅度保持增长局面,这导致存贷款利息差产生缩小的局面。商业银行基于寻求新发展机会的渴望,需要着重发展非利差型业务。由单一的存贷款业务改为逐渐向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以及零售业务方面转移。3.2.2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増加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因为把利率定价的职能返还市场,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看,导致利率变化的成分逐渐增加,并且商业银行所需要应对的利率风险种类变多。无风险利率在宏观形势里冒头,例如平均利润等都会导致利率水平增大减小,且利率浮动频率变的更加频繁,但波动大小也与日俱增,商业银行所要应对的利率风险也与日俱增,导致商业银行有更多无法预料的损失。利率市场等于放开市场,国家不再对利率进行干预,让商业银行对一些产品进行自主定价,利率成为银行类产品定价的前提。利率风险是个性化的,每家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控制程度的松紧都会直接关系到他所要承担的风险大小。实际上,无论是负债或资产,内在价值都由未来现金流现值掌控,因此利率变化将正面影响贴现率,进而影响资产或负债价值高低,然后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升高,商业银行所要应对的利率风险也提升,不仅更加难以预见和估计该风险,而且无法进行防范与治理。3.2.3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第一,是借款人没有力量去还自己贷款的钱,造成违约情况,基于此得出,信用风险又被叫做违约风险。第二,是存款的人对手中的钱进行提前透支。利率市场化下,市场是利率的决策方,利率变化造成更多确定因素的形成。相反,在一个固定的市场份额,不能准确评估风险,因此在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和主体性的交易的信用风险中,商业银行不能完全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客户和客户的相关资料一定是完全可靠的。商业银行盈利,借钱来支付贷款居高不下,不过商业银行由于想要赚更多的钱,所以她们乐于把钱借给倾向偿还更多利息的人,倘若借钱的人能够拿出更多的钱还利息,那么他所借贷的钱在自己投资的地方挣到的钱,就必须要比应该还银行的钱更多才能按时还给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钱,不然的话,不及时偿还贷款,就会变成违约,进而变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最近的一段时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这导致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更进一步变得严重。3.2.4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利率市场化过程里,政府慢慢的放松了管控存贷款利率,使商业银行竞争变得更激烈,商业银行密切监测贷款风险,并根据当前情况对自身进行调节。这刺激了商业银行要研究新产品的心,并且业务模式也开始被更新换代,与客户关联性更加密切。造成这些的决定性条件就是利率市场化。它使利率变动更频繁,存贷款利差减小。又由于它们在中国商业银行里比重高,所以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方式无法使商业银行继续稳定发展,所以只能着重于非利息收入。又或者互联网金融现在发展快,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创新的方法来顺应当下潮流,把握机会和别的金融机构运用新的模式来合作,寻找多元化方法,来赚取非利差的钱。3.2.5给商业银行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由于利率市场化持续前行,政府慢慢放开市场,不过,这不代表彻底不进行市场管理。央行确定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基于此拥有一些自主定价的职能,使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一起产生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健全了应有的规章制度,监管部门开始踊跃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能。一些专业性的商业、金融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交易信息能够被确切的传递,交易秩序变得越来越好,以发展的眼光看,利率管制使会促进我国紧急发展,会各商业银行提供更良好的金融环境。3.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叙述了我国近些年来,出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商业银行出现了一些不同,具体主要体现在推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进步,促进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优异的金融环境等方面,但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4章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4.1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4.1.1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该模型从绝对与相对两方面阐述利率风险,绝对指标计算绝对数字,必须和之前的大小纵向对比,与其他银行对比时,运用利率敏感性系数和偏离度提高可比性,取消资产规模影响,计算公式: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利率敏负债(IRSL),利率敏感性系数IRSL=IRSA/IRSL,偏离度=IRSL−1对于积极性银行,在利率上升周期内,保持正缺口,用相对指标衡量,IRSL大于1,偏离度大于0,净利息变多。倘若为负缺口,IRSL小于1,偏离度小于0,银行只能获得降息周期内存款成本的降低。对于追求稳定性的银行,缺口为0,IRSL为1,偏离度为0。4.1.2VAR模型VAR指风险价值,资产在不受特殊情况干扰状态下,固定时间里有可能产生的最多的亏损。准确说是给定∂条件下的最大潜在损失。表达为∆p在∆t内小于VAR的概率是∂(公式4.14),∆p在∆t内大于VAR的概率是1−∂。VAR用两种形式来表现,分绝对和相对,绝对值是初始价值和最低收益率乘积−𝑤0∗𝑅∗,负号代表一种损失。相对值表示最大损失偏离均值的程度−𝑤0∗(𝑅∗−𝜇),是初始价值和最低收益率偏离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P(∆p≤VAR)=∂或者:P(∆p≥VAR)=1−∂其中:P—损失的概率水平∆p—实际价值损失VAR—在险价值,即最大可能损失从VAR公式可知,它值的大小基本由∂,∆t决定,∂越高,管理的人通常没办法接受某种过失,低则意味着允许可以有一部分犯错,能够尝试着去完成。有关∆t的选择,基本看要测量数据的变化频繁程度,以及要看经营管理目标和风险承受水平,接着决定最好的持有期限。4.2利率风险测量模型的适用性分析4.2.1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适用性分析模型仅需要两个计算指标,因此数据很容易出现访问和高可用性。商业银行的应用是简单和灵活的,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差距的大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使反应力加快。然后,考虑到中国商业银行基本为简单商业模式的存款和贷款,而且利率利差收入占70%,可以看到利息收入受到影响时首先由中国银行利率的改变。在资产交易中,负债占比较高,浮动利率交易占比相对低。利率浮动倘若达到干扰利息收入和成本支出的效果,就只利用该方法来控制风险和稳定运行就能实现。此外,利率上下浮动会短期干扰利息收入。在银行的估值打击下,管理层将更多地关注这一影响范围。其次,大多数银行也使用这种方法来衡量风险利率差距为本国银行,考虑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计量风险是有限的,因此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管理。因此,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目前的情况,既适应了市场参与者的需要,也适应了我国目前的状况。由于银行非息业务占比日益增加,对利率风险静态衡量开始显示出一些缺陷。这种方法缺乏对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资产和负债的时间价值的有效计量,只用于评估利息变动,不包括市场价值。另外,测量时间段的选择也有很大讲究。一般选择主要在九十天、一百二十天、一百八十天、一年、超过一年等,尽管九十天的管理符合利率变化,但是如果时间选择一年,则大概率会产生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利率走势,所以,该风险模型缺少稳定性,通常要看测量目的合理的选择。最后,这个模型并未引用基于已执行合同的期权风险,也没有提供实现该风险的可能路径。以上因素也会影响缺口的浮动,银行可能有亏损的风险。尽管如此,这个模型在中国还是可以运用的,但商业银行也要慢慢探索其他计量经济学模型。4.2.2VAR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第一,VAR模型属于动态管理模型,他的特点是可以准确计算并且就我国科技方面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它能够从各个方位计算出商业银行在面对置信水平时大致造成的损失上限,并且它的计算值可以让人一眼就能够看明白。这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经理准确了解银行将要遇到的利率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目标。但是这个模型使用的历史模拟数据的数量和精度要求,其有效程度和标准程度不能满足中国刚刚完成的利率市场化的相关要求。同时,测量程序相对繁琐,必须以付出大量时间和人工为代价。然后,这种方法是以市场正常变动为背景,没有相应的方法来应对极端风险变化,极端案例的处理还必须要通过压力测试完成。最后,因为中国迄今还未达到准确统一的市场基准利率,因此,基于中国现在的情形,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允许渐渐引入,而中小商型业银行,则需要看自己的利率风险应对目标进行探索和推广。4.3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偏离度分析2012年起中国利率出现下降趋势,2012到2018年期间,存贷款利率下降过8次。一年期存款利率从3.5%下降至1.5%,一年期贷款利率从6.56%降至4.35%。2012年7月6日存贷款利率降低了0.25%和0.31%,2014年11月22日存贷款的降低了0.25%和0.4%,这两次贷款均以降低为主。在此情况下,可以运用缺口方法,来获得正的净利息收益,并要想方设法防止负缺口出现所带来的影响,若缺口为正,则会使资本出现亏钱的情况。4.3.1一年期以内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如表5-1和5-2所示,建设银行的缺口自2012年到2017年皆服从国家管理。2018年缺口是正,偏离度0.00,没怎么受过缺口变动干扰。交通银行2012到2014缺口为正,中国银行2012到2015年,没有顺应风险防范管理,不过能够感觉到低偏离度被利率变动干扰程度更低,这俩银行自2016年起出现负缺口,且交通银行偏离度日益增长,到2018时达到0.14,由于及时运用策略,在降息过程中慢慢扭亏为盈。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3家银行皆不合规,净利息变亏,2013年招商银行最先变负值,中信银行与民生银行于2015年后变负值,且中信银行偏离度绝对值自2015年日益增长,数据是0.06、0.15、0.24、0.26,由此知中信银行对辨别风险的有高度预见性,并且防范能力也极强,他们争取不但不亏钱还积极谋求可以赚到钱。3家城市商业银行自2012至2018年呈现负值,遵守规范,偏离度显示比同一时期别的类型银行高,他们的防控措施也更有效。不难感受到,城市商业银行面对利率风险可以做出更灵敏的措施,方法措施与利率变化保持大体相同,净利息收益是正。表5-12012~2015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一年期以内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偏离度2012201320142015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中国银行2884230.033597380.044093820.044795250.04建设银行-72021-0.01-266628-0.02-479010-144839-0.01交通银行3752220.092805510.063477470.07-69788-0.01招商银行354800.01-61892-0.02-156823-0.04-138992-0.03中信银行1994230.082279240.08814730.03-233000-0.06民生银行2593460.11187080.05474440.01-22418-0.01北京银行-19220-0.02-52047-0.04-87404-0.07-121427-0.08宁波银行-14150-0.05-13404-0.04-24312-0.05-67293-0.12南京银行-13180-31373-0.09-93122-0.2-118210-0.19数据来源:以上九大银行2012-2015年报表5-22016~2018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一年期以内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偏离度201620172018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中国银行-214952-0.02-483948-0.04-417168-0.03建设银行-1017784-0.06-815100-0.05308470交通银行-310225-0.05-670010-0.1-1005301-0.14招商银行-603712-0.12-279165-0.06-238080-0.05中信银行-687071-0.15-1058527-0.24-1211280-0.26民生银行-588589-0.12-697793-0.14-687358-0.14北京银行-183911-0.11-342083-0.18-386053-0.18宁波银行-122934-0.18-299382-0.37-313677-0.37南京银行-165847-0.21-188540-0.23209998-0.23数据来源:以上九大银行2016-2018年报4.3.2一年期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如表5-3和5-4所示,自2012年到2018年3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利率缺口皆是正值,不过2012年交通和民生银行为负,并不算得上是符合风险防范要求。一方面由于一些公司生产周期长,必须长期借款,银行对这方面的资金多。另一方面“短存长贷”显著,银行想降低考核压力,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所以更喜欢长期借款。还有就是因为来自股票市场的钱占比变小导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从偏离度看,自2012至2015年为数不多银行偏离度大于1,但2016到2018年,年年有3家银行比1大比2低,有3家超2,里面超2的大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原因是国有银行喜欢平稳,城市银行不能应对大的风险,而股份制这两个要求皆可达到,喜欢赚更多的钱,也能面对大风险。还有就是,银行偏离度皆比2015之前变大了,能够看出银行发展越来越平稳,应对利率风险变化的实力也增强了。表5-32012~2015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一年期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偏离度2012201320142015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中国银行1876620.16247600.02724510.043383500.18建设银行8056620.6611864480.9511872940.7415590170.88交通银行-17342-0.03829180.131078990.125428520.69招商银行1297540.522873410.894193861.074469131.09中信银行-9400-0.04-85601622790.444993151.07民生银行-126376-0.46401990.131199830.422366280.74北京银行812090.931222051.51724351.722308851.51宁波银行263300.85280410.6474570.82743170.9南京银行229980.665319011229792.061657871.57数据来源:以上九大银行2012-2015年报表5-42016~2018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一年期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偏离度201620172018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缺口偏离度中国银行8721230.4611051310.5311214340.49建设银行20462691.1222784681.1717411280.69交通银行8749710.859701240.911518321.14招商银行9458323.657006601.466929231.28中信银行9532362.3212322683.1913520872.37民生银行8347852.0110147943.2210201592.65北京银行3039201.434531762.034850242.01宁波银行1609121.771891791.912215451.72南京银行1920250.942118580.992215241.07数据来源:以上九大银行年报4.3.3利率敏感性缺口组合线分析根据3类商业银行缺口不同时间段产生的不同(对比表5-2、表5-3和表5-4),把2012至2018年分为3大阶段:(1)2012到2013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短期赤字依次是5916.24亿欧元和3736.61亿欧元,呈上升趋势。2012年和2013年,商业股份制银行正亏损分别为4.94亿元和2.84亿元。城市商业银行保持负值,并有增长的趋势。(2)2014至2015阶段,属于利率风险措施变动阶段。在短时间内,国有商业银行措施在2015年由正变负。2014年,商业股票银行开始改变这一差距。2015年赤字为-3.94亿元,负赤字迅速扩大。2014年城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差额为-2048.38亿元,2015年为-3069.3亿元。从一年多来的缺口管理来看,四家商业银行在管理上基本一致,负缺口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趋势。(3)分类是基于成熟的3类商业银行一年内缺口呈现负值,总体净收入为盈,其唯一不同的变化范围分为2016-2018。2016年,国有商业银行缺口变负值,股份制银行渐渐比前者高。城市银行还是负值,后两种银行间差距还在增加,但程度减小。以长远眼光考虑,国有银行有倾向会使过去的较大的正缺口产生波动。股份制与城市银行间距还在提升,这意味着“短存长投”的冲突更加严重。由以上可得,面对少于一年的缺口,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商业银行并不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行进速度较慢、预见性低而且缺口大,对利率发展的理解也较慢。理由有这几个:受2012降息干扰,银行改变措施开始购买赚钱少的产品,然后多多放款,用来弥补利差缩小带来的亏损,所以他仍然保持正缺口。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人群为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给公司投钱,客户增加自己威望和讨价还价的技能。另一方面,股票银行由于做出快速抉择,改变了亏钱的情形。利率下行过程中,利率缺口由正变负,并且14年后一年内缺口变负,从缺口增大里获取利润。4.4本章小结本章先是对VAR模型和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然后又阐述了两个模型的适用性,最后对九家银行的缺口和偏离度以及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研究论证。以此引出第五章的风险防范建议。

第5章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建议5.1构建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内部风险防范体系5.1.1选取适合利率计量的模型和方法主要选择简便灵活的模型,然后用别的模型侧面辅助。因为特殊原因,VAR在中国至今未被大量使用。也就是说,中国商业银行应大力宣传利率计量模型与计算方法,渐渐形成能代表自己适合自己的风格的一套方法。比如当经济趋势和利率周期的动态发生变化,我们要及时产生预见性并想到办法解决问题。然后从中赚到钱。同时要加强对农业计量模型的了解,在市场营销,专业卓越的建设一个足够深刻的理论基础,和银行的人力资源。5.1.2业务种类多元化发展,减少利率风险让别的业务收入变多,让存贷款利率能够有更多变化的区域。商业银行必须更加有力的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资产利用水平,降低资产负债表风险,创新表外业务类型,减少对所有行业和渠道的敞口。5.2减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提高创新力5.2.1商业银行积极增加中间业务创新寻求更多的新的交易渠道,加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使赚钱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由于利率波动性较低,银行不包括中间交易资金,也不使用自有资金。此类行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存款利率,给予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银行存款和贷款之间的竞争压力,给商业银行主动和波动幅度降低利率波动的风险。5.2.2积极开展表外业务除传统的基金、信托和财富管理业务外,拓展新模式、新渠道、创新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合理化等领域。提高公司创新能力,让自己的赚钱方式更加合理多样化,根据自身调整存贷款利率,降低利率风险。5.3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多元化防范利率风险缺口主要是衡量资产负债表利率风险的指标。期货市场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外的价格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提前预测未来的供需趋势,而购买利率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不稳定资产的价值。利率风险往往会使实际收益偏离正常价值,增加超额收益的波动幅度,而利率衍生品头寸的增加会对其增加作出积极贡献。5.3.1防止利率波动的远期利率合同合同期满后,双方应按照约定的条件履行约定的条款,仅赔偿利息损失。清算是通过利差进行的,因此双方的成本都很低,商业银行也很容易,而不会改变资产和负债的结构。5.3.2利率互换双方同意基于相同数量的资金成本的差异水平,信贷和融资比较有优势,但由于双方资金不对称优势,比如一个想要固定利率较低,但又想要高浮动利率,两边可以相互结合,然后看看自身是什么样的情况再进行调动。5.3.3利率期货一段日子后,两边根据自己的需要商量好后开始证券交易。商业通过观察经济形势,制定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措施,要是利率提高,那么存款成本也跟着增加。要是利率预期较低,则贷款赚的钱也可能变少,购买多头合同,在银行面临损失的时期再卖出去。5.3.4利率期权希望不受风险影响者报销期权费,就有权力把利率工具揽入怀中。如果你想在这之前就知道能获得多少回报并降低一些次要费用,可提前买看跌期权。如果市场利率符合要求,你可以按合同把钱贷出来,减少因为贷款消耗的钱。预估若未成功,则不必行权,就可以把期权费拿来弥补商业银行亏的钱。所以商业银行是利率水平预估的决定性因素。和前者一样,贷钱的时候,看涨期权被用来降低贷款成本和不确定性因素。如果预测的状况发生,则行权。如果预测相反,无需行权,那么期权费则变成不必要花销。5.4打造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好的外部金融环境是能不能赚更多钱和解决各类风险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要短期流动性,货币市场开始寻找大量的个体机构投资人增加自己的赚钱门路。商业银行通过货币子市场,使用短期交易方式来提高环境状况。并且,站在证券市场角度看,达到了定价的目的,让货币流通更加通常便利,面对各种利率风险也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最后形成有序破产清算制度,最大程度上抵御中央政府的干扰,确保债券市场稳定发展。商业银行是经济中信贷支付和金融服务的参加主体,他的管理制度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金融体系运转。同样,金融交易市场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所起到的作用也极大,它们确保健康的宏观金融环境更有利于商业银行顺利有序地运作。5.5加强利率风险监督5.5.1在立法方面相关机构要加强风险防控,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和实际状况制定严格的法律,避免过去面对不同情况立法不统一的现象再出现。还有要做好信息保密以及对风险的监管和防御,实事求是,处理问题要迅速。同时,应当进行现场和场外检查,保证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及以更好地实施。5.5.2银行内部方面银行内部也要成立专门的防控部门,设立了不同的职能分工,并协调各部门联合采取预防对策。内部董事会也要积极推行关于利率风险应对策略,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定期评估。管理者要通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方针,手下的别的部门也要保证实施。当金融机构或银行出新产品时,也必须保证一些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