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里区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0708一、积累与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漫步于中华人物长廊,从古至今,群星闪耀:两弹元勋(xūn)邓稼先以“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精神诠释了中国男儿的责任和担当;闻一多先生锲(qì)而不舍,研究学问,反对独裁,慷概淋漓;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创造了可歌可泣(lì)的英雄事迹……我们不仅要追求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更要看到无数貌似微不足到的小人物闪现的人性光彩:《山海经》仅是一部刻印粗拙(zhuó)的本子,却寄寓着长妈妈对迅哥儿最纯粹的爱;《台阶》中的父亲为砌高高的台阶,吃苦耐劳了一辈子而毫无怨言……这样的光辉引导我们务实、向善、求美,抵达更高的人生境界。②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提升素养的作用。当一个人徘徊在十字路口,或深陷于人生低谷,那些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获得勇毅前行的力量。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 B.锲(qì)而不舍 C.可歌可泣(lì) D.粗拙(zhuó)2.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鞠躬尽悴 B.慷概淋漓 C.微不足到 D.耐人寻味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提升素养、激发阅读的作用。B.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兴趣、提升素养的作用。C.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兴趣、升华素养的作用。D.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提升文学素养的作用。【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B.锲(qì)而不舍——qiè;C.可歌可泣(lì)——qì;D.粗拙(zhuó)——zhuō;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鞠躬尽悴——鞠躬尽瘁;B.慷概淋漓——慷慨淋漓;C.微不足到——微不足道;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②段画线句“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提升素养的作用”的语病是宾语残缺,应在“阅读”加“兴趣”;故选B。4.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最大的渴望是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B.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他具有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精神。C.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埋葬了因为难产而死的虎妞。D.三起三落,祥子买车的愿望终成泡影,正直善良的祥子最终堕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B.不正确。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元。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而非“是因为他具有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精神”。故选B。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学校的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小美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她想跟老师说明情况,于是她这样对老师说:A.“老师,我今天难受,不想参加活动了!”B.“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活动了,告诉你一声。”C.“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活动了,希望您谅解。”D.“老师,我身体不舒服,我妈说不让我参加活动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A.“不想参加活动了”,自己随心所欲,没有请老师允许的意思,对老师不礼貌,不得体。B.“告诉你一声”,缺乏对老师应有的尊重,不得体。D.“我妈说不让我参加活动了”只是把妈妈的决定知会老师一下,没有请老师允许的意思,对老师不礼貌,不得体。故选C。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②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③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④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⑤他原来是炮兵连的。A.④⑤②③① B.③④②⑤①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①③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③句引出了人物马玉祥,应为首句;④句承接③句,对马玉祥的外貌进行描写;②句承接④句继续写他的外貌,“不过”转折,指出他稍微疲劳,眼里红丝未退净;⑤句介绍他原来是炮兵连的;①句讲述有一天夜里发生的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③④②⑤①。故选B。7.按教材原文填空。古人常常托物言志,借事说理,所以有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意义。《陋室铭》中就以类比方式,引出“斯是陋室,(1)__________”的主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2)__________,(3)__________”以“落花”“春泥”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辞官后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之意;《游山西村》写景中寓含哲理,被后人广泛引用的诗句是“(4)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望岳》中既表现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更具有衍生意义的句子是“(5)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6)________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则用“(7)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提示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答案】①.惟吾德馨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化作春泥更护花④.山重水复疑无路⑤.会当凌绝顶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政入万山围子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惟、馨、作、疑、凌、自、政、围”等字的正确书写。(5分)综合性学习。8.学校要以“天下国家”为题组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写对联】(1)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工工整整的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忠肝义胆显英雄本色表保家卫国赤子之心上联:下联:【绘图标】(2)有同学根据“家”的甲骨文字形和“国”的金文字形,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一个图标,请你解说其中的创意和内涵。【答案】(1)①保家卫国显英雄本色②忠肝义胆表赤子之心(2)示例:创意在于巧妙结合了“家”字和“国”字的古文字形态,既契合了活动本身,又传递出家国并存,家中有国,国中有家的讯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体现出家国情怀,又具审美价值,极具文化内涵。【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首先要把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忠肝义胆”与“保家卫国”同为并列短语。“显”与“表”同为动词。“英雄本色”与“赤子之心”同为偏正短语。分析语义可知,保家卫国者可称英雄。忠肝义胆表露出来的是赤子之心。再根据上联末字为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字为一声或二声可拟写对联为:保家卫国显英雄本色,忠肝义胆表赤子之心。【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看图可知,活动图标巧妙的把“家”与“国”两个古文字融为一体。“家”的上半部分包住了“国”的内部结构。契合了本次活动“天下国家”的主题。又传达出家国共存,家中有国,国中有家的内涵。从这个标识的构图中可以得出家与国相互依存,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同时构图完美和谐,具有审美价值。以两个古文字组成,又有文化内涵。二、阅读(40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⑥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韩诗外传》【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④喧:因分心而遗忘。⑤引:拿来。⑥裂:割断。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即更刮目相待()③能复续乎()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 B.卿今/当/涂掌事C.卿/今/当涂掌事 D.卿/今当/涂掌事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12.选文中孙权劝学和孟母诫子后,吕蒙和孟子分别有怎样的变化?【答案】9.①.推托②.另,另外③.接,连接10.C11.(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12.示例:吕蒙读书后,才干谋略大有长进,得到鲁肃的高度赞赏;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能够做到学习时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②句意:就要另外拭目相看。更:另,另外。③句意:还能再继续织下去吗?续:接,连接。【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你现在当权管事了。“卿”作主语,其后断开,“今”表时间状语,“当涂掌事”作谓语部分。故断句为:卿/今/当涂掌事。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字词:(1)“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罢了。(2)“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乃”:于是,就。【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甲文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吕蒙读书后,才干谋略有了极大的长进,令鲁肃大为惊讶并高度赞赏。由乙文中“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可知,孟子在孟母的告诫之后,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能够专心学习了。【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他的母亲拿来刀子割断了她织的布,说:“这布割断了,还能再继续织下去吗?”用这种方法来告诫他。从这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了。(二)(10分)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爆火出圈”的哈尔滨①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开园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游人如织的太阳岛雪博会,“公主王子云集”的索菲亚大教堂……一时间,哈尔滨火爆出圈。这让未曾踏足过的人们心生向往,哈尔滨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②哈尔滨,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地处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元旦期间,平均气温就低至﹣20℃。这里河网密布,雪是常客。每当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哈尔滨便成了童话般的冰雪之国,积雪深度超0.6米,松花江结的冰厚度超1米,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完美的天然舞台。③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哈尔滨的美食是东北菜的代表,以烧烤、火锅、炖菜、糖醋等为主,营养丰富,适合寒冷的气候。哈尔滨的建筑集中了中、俄、法、德等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哈尔滨的音乐是哈尔滨的文化名片,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④哈尔滨这座百年之城的每个角落,都沉淀下古老的艺术,也激荡出时代的活力。(摘自新华视点,有删改)13.材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活力四个方面,展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14.材料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作用是什么?15.为什么说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16.有人认为,哈尔滨这波“突然爆火”是偶然现象,有人说它能“持续很久”,结合你的了解,说出你的观点并简单的说明理由。【答案】13.①.地理位置②.自然环境③.文化特色14.材料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引出说明对象“哈尔滨。15.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16.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②段“哈尔滨,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地处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可得:地理位置;结合②段“冬季寒冷而漫长,元旦期间,平均气温就低至﹣20℃。这里河网密布,雪是常客。每当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哈尔滨便成了童话般的冰雪之国,积雪深度超0.6米,松花江结的冰厚度超1米,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完美的天然舞台”可知,元旦期间平均气温低至﹣20℃的哈尔滨河网密布、雪常光顾,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汇使其成为冰雪之国,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天然舞台。据此可得:自然环境;结合③段“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可得:文化特色。【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①段“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开园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游人如织的太阳岛雪博会,‘公主王子云集’的索菲亚大教堂……一时间,哈尔滨火爆出圈。这让未曾踏足过的人们心生向往,哈尔滨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可知,通过描述冰雪节开园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的盛况,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好奇和兴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为后文介绍哈尔滨的气候、自然冰雪资源、多元文化等内容做铺垫,自然而然地引出关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详细介绍。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突出了哈尔滨当下的受欢迎程度,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哈尔滨的“爆火出圈”,从而更想了解这座城市“爆火”的原因和其独特之处。【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③段“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哈尔滨的美食是东北菜的代表,以烧烤、火锅、炖菜、糖醋等为主,营养丰富,适合寒冷的气候。哈尔滨的建筑集中了中、俄、法、德等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可知,哈尔滨文化多元丰富,其美食具有东北特色,建筑融合多国风格形成独特的“博物馆”,据此可知,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的原因是: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16题详解】本题考查主观表达。作答此题,首先需要综合文章中对哈尔滨的介绍,分析其爆火的原因是基于短期的因素还是具有长期的吸引力。然后结合自己对哈尔滨的了解,考虑其独特的资源、文化等方面是否能够持续吸引游客和保持热度。示例:我认为哈尔滨的爆火并非偶然现象,且能够持续很久。首先,哈尔滨拥有独特的自然冰雪资源。文章中提到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河网密布,积雪深厚,松花江冰层厚,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天然舞台。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其他很多地方无法比拟的,且不会因时间改变而消失,每年冬季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其次,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哈尔滨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美食营养丰富适合当地气候,建筑融合多国风格形成独特景观,音乐也极具影响力。这些文化元素丰富多样,能够不断吸引人们来探索和体验。此外,哈尔滨具有城市的底蕴和活力。哈尔滨是百年之城,沉淀了古老的艺术,同时又能激荡出时代的活力,具有持久的魅力。综上所述,哈尔滨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不断展现出的城市活力,其爆火并非偶然,且能够长期保持热度。(三)(18分)阅读《老王》选段,完成各题。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⑤他只说:“我不吃。”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⑪“早埋了。”⑫“呀,他什么时候……”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⑭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⑮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7.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概括。18.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什么性格?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0.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21.揣摩加点词语的好处。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2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2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A.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B.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24.说说第⑮段划线句的含义。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答案】17.①.苦②.善18.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19.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通过对老王的“面色”与“眼睛”的刻画,写出了他面容的恐怖(或:骇人),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20.“镶嵌”本意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此处用夸张手法表现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瘦弱无力的病态。21.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的数不完。22.A句好。“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23.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运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运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作。【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①段“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依无依无靠,一只眼睛瞎了,另一个眼睛也有疾病,生活艰苦,勉强度日,可概括为:苦。根据②段“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和③段“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老王临去世前一天,送我香油和鸡蛋,可概括为:善。【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⑮段“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联系原文可知,“我们”尊重老王,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帮助过老王。老王感激作者一家人对他的好,因此,去世前到“我”家来,还带来香油和鸡蛋,特地来感谢“我”这些年对他的照顾。可见老王知恩图报、淳朴善良。【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根据①段画线句“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描写的是老王的“面色”与“眼睛”,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结合本段下文“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刻画了老王面容的恐怖(或:骇人),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赏析。①段“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加点词“镶嵌”本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本段下文“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这里用夸张手法,刻画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瘦弱无力的病态,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含义。③段“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句中“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和“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前后看似矛盾,“十个还是二十个”是数的清的,后面又说“多得数不完”,结合老王生活贫困,不可能送“多得数不完”的鸡蛋和⑥段“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可知,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说明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了他的善良,这种情谊是无价的,是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蕴含着“我”对老王真诚谢意的理解和谢意。【22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句A和句B的区别是,对“我”“笑”的描写,句A用的是“强笑”,句B用的“笑着”。“强笑”意思是勉强笑着,结合①段“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我”看到老王在身体病重的情况下来送香油和鸡蛋感谢,“我”的内心充满酸楚和感动,生动想象地写出了“我”见到老王时的内心感受,而“笑着”则平淡无奇,表现不出这些内容。因此A句更好。【2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⑮段画线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的“幸运的人”是指作者自己,“不幸者”是指老王。“幸”与“不幸”是相对而言的,“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身体健康;而老王生活艰苦,身体状态恶劣,相比之下,“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这种认知表现了“我”对“不幸者”的关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结合⑩段“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和⑬段“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可知,这里回想起来与老王的交往,感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作。三、作文(50分)25.按要求完成下面半命题作文。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翻越老山界的一幕让我们赞叹;临终前的老王给杨绛一家送来香油与鸡蛋的一幕让我们动容;小桃树在暴风雨中不屈抗争的一幕让我们震撼……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一幕幕,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启示……请以“使我_________那一幕”为题完成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