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III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橙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2.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使组织细胞分散开B.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D.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3.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了不同温度下保温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4.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叶片,经组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水稻突变体。利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电泳;并与野生型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到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注:T-DNA上没有所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检测结果时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核DNA中C.不同酶切显示的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T-DNA有不同的插入位置D.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5.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有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B.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只能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线粒体内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在线粒体中氧气浓度高于细胞溶胶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在狐狸的群体中,控制狐狸皮毛颜色的基因包括BA(猩红色)、B(蓝色)、b(白色),它们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显隐性关系为BA>B>b。研究还发现,皮毛为猩红色的杂合体中,有的具有白色斑点,有的具有蓝色斑点,且猩红色带斑点这一特点仅表现在雌性个体中,其他颜色雌雄个体都有,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狐狸皮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B.控制皮毛颜色的表现型有5种C.控制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D.选白雌狐和蓝雄狐验证上述基因位于性染色体8.(10分)科研工作者发现某核基因能控制p53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若损伤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大,则该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53蛋白被激活,则细胞会凋亡B.p53蛋白基因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复制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缩短二、非选择题9.(10分)家蚕性染色体组成为雌ZW,雄性ZZ。雄蚕吐丝多、丝质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研究人员培育出了几乎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原理如图所示。(说明:a、b是只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且纯合致死,+代表与a、b对应的显性基因。)请回答:(1)图中亲本分别用Z++W与Za+Z+b表示,则子代中存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2)a与b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多次进行图中所示的杂交实验,发现后代雄蚕率为96%~98%,而不是理想的100%,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图中品系仅是从遗传的角度在实验室构建的,蚕丝性状不够理想。近期发现某优良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E基因控制,现有EEZ++Z++、EEZ++W、eeZa+Z+b、eeZ++W家蚕,能否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EEZa+Z+b家蚕?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学家通过辐射处理使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拼接到W染色体上,最终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家蚕,这种培育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根据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____(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因此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处理。(3)在纯化微生物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时,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__________。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的量一般不超过1.1m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甲、乙两同学在接种完成后,先将平板倒置,然后再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5)若要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CR)染色法进行筛选。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1.(14分)请回答下列与发酵应用有关的问题:(2)用白萝卜、豇豆、辣椒为材料制作泡菜,图2和图2分别是三种材料制作过程泡制液的化学指标变化,根据微生物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发酵过程分为以下阶段:初期,蔬菜入坛,表面会带有微生物,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的细菌生命活动被逐渐抑制;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泡菜液体pH为2.5~2.8,如图2所示,此时,绝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乳酸达到2.2%以上时,乳酸菌活性受到抑制,泡制液pH保持相对稳定,结合图2和图2曲线趋势,在泡制__________天后可食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含量降低,且结合考虑泡菜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均较好。(2)国外制作青贮饲料时可用乳酸菌水剂喷洒,在青贮缸中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提高青贮品质。若从泡菜汁中分离提纯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在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该培养基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而后将提纯的乳酸菌通过液体发酵罐继续生产。12.香樟精油是从樟树体内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精油,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香樟精油对耐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制备了若干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并给每个培养皿涂布1.2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防止杂菌的污染,实验室一般用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为了筛选出耐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2)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香樟精油对耐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将直径为6mm的无菌纸片置于香樟精油(溶剂为丙酮)中浸泡2h后,沥干,平铺在培养皿上,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__。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并测定________,以判断香樟精油的抑菌作用。(3)为了探究香樟精油抑菌的原因是破坏了细菌的细胞膜还是细胞壁,向菌液中加入香樟精油,发现培养液的电导率上升(细胞中的小分子,如钾离子、钠离子等电解质释放到外界培养液会导致培养液电导率上升),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橙黄色(或红色)。3.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详解】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错误;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只需要将视野调暗,B错误;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橙黄色颗粒,C正确;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不可以计数,D错误。故选C。2、C【解析】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详解】A、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染色体形态,解离时应用解离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A错误;B、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C正确;D、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中没有增加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D错误。

故选C。3、C【解析】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在三大有机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选材时应主要选择鉴定物质含量高,且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组织为材料,以保证观察的现象更加明显。【详解】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正确;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都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B正确;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在各自温度梯度下保温,然后再混合,相应温度梯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涂片,D正确。故选C。4、C【解析】

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的目的是检测受体细胞的DNA中有无目的基因。均显示一条杂交带,说明在这一突变体中,T-DNA插入位置是唯一的。【详解】A、图示结果突变体中出现放射性,说明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A正确;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T-DNA携带目的基因插入到水稻的DNA中,B正确;C、不同酶切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不同酶切后带有T-DNA的片段长度不同(即:不同的酶切位点距离T-DNA的远近不同),C错误;D、由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可知,野生型无放射性杂交条带,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5、D【解析】

依题文可知,有丝分裂是遗传物质在间期复制,分裂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减数分裂是遗传物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从而使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半,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是在间期只复制一次,A正确;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平面,C正确;D、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学生识记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的能力。6、D【解析】

1、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通过稳态调节,使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A错误;

B、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例如蛙的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外界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B错误;

C、线粒体内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从细胞溶胶进入线粒体,所以在线粒体中氧气浓度低于细胞溶胶,C错误;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赖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D。7、C【解析】

猩红色带斑点这一性状仅表现在雌性杂合个体中,雌性个体含有两条X染色体,雄性个体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相关颜色基因在雌性个体中成对存在,在雄性个体中成单存在,在雌性个体中才可能含有两个不同的基因,由此推知,相关颜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控制狐狸皮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A正确;BC、控制皮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AX-(3种基因型,且表现型根据题意有3种)、XBX-(2种基因型,且表现为蓝色)、XbXb(表现为白色)共6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AY(猩红色)、XBY(蓝色)和XbY(白色)3种,共9种基因型,表现型为5种,B正确,C错误;D、通过隐雌显雄组合,故选白雌狐和蓝雄狐验证上述基因位于性染色体,D正确。故选C。8、B【解析】

图中DNA发生损伤后,P53蛋白会和该DNA结合,此时细胞停止分裂,P53蛋白激活DNA修复酶;修复后的细胞再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详解】A、据题干信息显示,当DNA损伤较小时,p53蛋白能激活DNA修复酶,使细胞继续进行的细胞分裂,A错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B正确;C、当DNA没有损伤时,细胞还是正常的分裂,不需要p53蛋白的参与,C错误;D、DNA复制过程如出现受损,则P53蛋白修复过程需要相应的时间,使间期延长,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Za+Z++、Z++Z+b不遵循a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图中亲本雄蚕初级精母细胞中ZZ染色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形成含有++基因的Z染色体的精子,与含W染色体的卵子结合后,可出现能存活的雌蚕,所以雄蚕率不到100%不能若要培育目标品种EEZa+Z+b,必须有Za+W或者是Z+bW的存活雌蚕来作为杂交母本,但这些基因型的雌蚕是不能存活的。因此无法通过杂交培育目标品种EEZa+Z+b(或:若要通过杂交育种获得EEZa+Z+b,其中一条Z染色体必须来自母本,则母本的基因型为Za-W或者是Z-bW,但这两种基因型的雌蚕不能存活。因此无法通过杂交培育标品种EEZa+Z+b。或:家蚕EEZa+Z+b是由基因型EZa+和EZ+b的雌雄配了受精发育来的,而亲代雌性家蚕Za+W或Z+bW是无法存活。)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解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四种,比例是1:1:1:1,可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1)结合题意可知,图中亲本的基因型为Z++W与Za+Z+b表示,子代中存活的基因型为Za+Z++、Z++Z+b。(2)a与b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或a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图中亲本雄蚕的基因型为Za+Z+b,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在四分体时期初级精母细胞中ZZ染色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进而形成含有++基因的Z染色体的精子,与含W染色体的卵子结合后,可出现能存活的雌蚕,所以雄蚕率不到100%。(4)现有亲本为EEZ++Z++、EEZ++W、eeZa+Z+b、eeZ++W家蚕,能否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EEZa+Z+b家蚕,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逆推法来分析,若要培育目标品种EEZa+Z+b,必须有Za+W或者是Z+bW的存活雌蚕来作为杂交母本,根据题意这些基因型的雌蚕是不能存活的。因此无法通过杂交培育目标品种EEZa+Z+b。(5)科学家通过辐射处理后的结果是让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拼接到W染色体上,显然是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拼接,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最终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家蚕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对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交叉互换的原理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琼脂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灭菌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实验操作者避免培养基表面的菌液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和防止培养基水分过快挥发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因而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解析】

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实验室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因此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3)进行平板划线时,在划线结束后,由于接种环上残留部分菌种,所以要灼烧接种环,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以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实验操作者。若用稀释涂布平板进行接种,为避免养基表面的菌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应注意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1mL。(4)接种完的平板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和防止培养基水分过快挥发。(5)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因而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1、好氧或需氧较低的pH抑制了不耐酸菌的酶活性20-22(填20天、或22天均可)亚硝酸盐口味、色泽、口感如硬脆等稀释涂布平板酸碱指示剂(填酚红等也可)【解析】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2,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详解】(2)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隔绝空气,会使代谢类型为好氧的菌被逐渐抑制,绝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较低的pH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