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6/19/wKhkFma9bK-AcLTaAAL1ER8kDBg689.jpg)
![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6/19/wKhkFma9bK-AcLTaAAL1ER8kDBg6892.jpg)
![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6/19/wKhkFma9bK-AcLTaAAL1ER8kDBg6893.jpg)
![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6/19/wKhkFma9bK-AcLTaAAL1ER8kDBg6894.jpg)
![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6/19/wKhkFma9bK-AcLTaAAL1ER8kDBg6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重建金本位制,限制金融领域的投机,由中央银行进行合作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罗斯福表示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导致会议不欢而散,反而促使贸易战日益激化。这说明A.国际合作共赢的意识尚未产生 B.英美争夺世界贸易领导权斗争激烈C.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根深蒂固 D.经济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经济恢复2.下图是一张摄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人生活的照片。作者拍摄此照片的寓意是A.美国当时仍然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危机降临美国,“繁荣”不再的真实写照C.资本家开着满载物资的汽车救助失业工人 D.排队领取救助物资的失业队伍给繁荣抹黑3.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秦国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特别在秦国后期频繁地与六国发生战争,其取得的土地都是以一郡一县来计算的。由此可见A.郡县制源自对六国中央集权模式的移植B.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实施的前提与基础C.实施郡县制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D.秦的统一伴随着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扩张4.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5.1902年,梁启超认为“史馆中数十万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可见,他倡导的史学革命着眼于A.唤醒民族意识B.复兴传统史学C.发动群众革命D.推进维新变法6.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苏两国分别进行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二者的相似之处是A.面临内忧外患困难形势B.推动本国实现了工业化C.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D.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7.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日益规范B.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对经济控制逐步加强8.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旨在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B.对经济进行有限的干预C.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9.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合理解释是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B.自然灾害的频发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D.人口爆炸式增长10.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与材料所述思想相似的是A.商鞅提出重农抑商政策B.秦始皇颁布“黔首自实田”的法令C.唐太宗时期推行轻徭薄赋政策D.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11.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 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 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12.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产业国家地区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14.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A.推动“梅派”艺术的新发展 B.充分发挥京剧的休闲娱乐功能C.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 D.推动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15.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这主要说明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16.布衣将相之局基本结束了“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这个时代可确定的是A.夏、商 B.商、周 C.秦、汉 D.秦末以前17.查理·马特:“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查理·马特使他的王国“年轻起来”的措施是A.实行无条件赏赐制 B.实施领地世袭制度C.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D.改革土地分配制度18.“如果国联是世界最好的希望,那么牺牲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或许是值得的。”美国威尔逊总统眼中的“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是指A.上海 B.山东 C.北京 D.19.“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中签署了许多条约,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协定》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20.1787年,美国宪法的批准程序发生了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材料中的“变革”表明美国A.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B.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C.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D.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21.如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该漫画反映出当时A.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国民党残余势力强大C.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 D.急需要建立统一战线22.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 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 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23.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A.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 B.集体农庄生产的效率C.工业建设资金的来源 D.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24.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 B.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C.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 D.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2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26.“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27.“第一次柏林危机虽然没有引发新的战争,但致使苏联在东、西柏林之间竖起了柏林墙。”这句话中划线部分应改为A.德国的分裂成为定局 B.苏联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C.东西方冷战成为定局 D.美国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路交通28.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29.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30.以图载史是历史学的传统方法。如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出现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D.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1988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32.商鞅变法中的富国强兵思想及其实践对秦国乃至后世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但如果把它作为长期国策,则注定将这个国家引向灾难……秦始皇时代,秦施行的仍然是商鞅当年的基本国策,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却没能使秦朝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命怪圈。——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的富国强兵思想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后来,秦朝的短命与商鞅变法又有什么关系?33.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材料二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所谓“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从而加剧了这次经济危机,故D项符合题意;从材料无法得出国际合作共赢意识是否已经产生,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联(英法)主导,但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不予合作,材料不足以支撑美国对贸易领导权的争夺,B项不符合题意;罗斯福的意见不等同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C项不符合题意。2、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看似美好的宣传标语之下,却是美国失业的人们正在排除领取物资,结合材料的时间,可知此时正发生经济危机,反映出危机降临美国,“繁荣”不再的真实写照,B正确;ACD项都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排除。3、D【解析】
依据材料“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其取得的土地都是以一郡一县来计算的”可知在统一过程中伴随着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扩张,故D正确;“源于六国”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A;依据材料“秦国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可知秦朝以前就已经有了官僚政治,故B排除;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小农经济的出现是统一的根源,故C排除。故选D。4、D【解析】
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部分儒生抨击传统儒学的弊端,是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即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故D选项正确;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灭亡,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未体现理学内部的分歧,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选项错误。5、A【解析】
材料“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强调的是利用史学来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A项符合题意;复兴传统史学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梁启超主张的改革,C项排除;维新变法在1898年9月21日被顽固势力镇压,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项排除。6、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调整后推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此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美国则是实施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这两者都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故D项正确。A项,美苏两国的经济调整更多是依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状况的调整,并不是内忧外患的困难形势,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旨在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而非完成工业化,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推行国家福利,一定程度改善了人民生活;而苏联推行的“斯大林模式”过分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这导致消费品生产不足,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故排除。7、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民事经济活动较前代活跃,民事侵权纠纷相对较多,相应的规定民事侵权的法律也较为丰富。这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目材料主旨。8、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在经济危机冲击的背景下,通过这些措施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针对经济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不是缓解社会矛盾,排除A项;B项反映的是政府的做法,而不是目的,排除;政府的目的只是应对危机,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9、D【解析】
在康雍乾时期,国家政局稳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更名田”“摊丁入亩”等政策的颁行,清代人口从五千万左右爆增至四个亿,人口爆增的同时生产力并未有大的提升,人均GDP下降,故D项正确。封建经济并未衰落,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在古代发生频率是比较平衡,对历朝历代的影响差不多,不能作为清代人均GDP下降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均GDP未涉及赋税,故C项错误。所以选D。10、C【解析】
材料中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等信息表明孟子认为横征暴敛会给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困难,政府应当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孟子主张重农抑商,排除A项;“黔首自实田”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制,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项;方田均税法是清丈土地整理田赋地籍的制度,与材料主张轻徭薄赋不同,排除D项。11、C【解析】
材料中的“推倒凯旋柱”表明巴黎公社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主张对外扩张,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国外的工人组织对巴黎公社表示支持,可知工人运动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故答案为C项;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的,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第二国际成立于1889年,巴黎公社革命是在1871年,排除D项。12、B【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故D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本题以1979年中共中央的决定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因果逻辑推理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热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给出的时空信息。这说明高考试题对时空意识的考查从来没有淡化,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13、D【解析】根据题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说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题干体现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排除B。题干反映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不平衡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4、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梅兰芳创作《抗金兵》、《生死恨》等以爱国救国为主题的戏剧,适应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下宣传民族救亡的需要,故C项正确;梅兰芳创作爱国戏剧是对时代形势的反应,并非单纯的发展梅派”艺术,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京剧的功能及发展,排除BD两项。故选C。15、B【解析】
哈罗德·H·福克纳的论述体现了20世纪初美国农业的超高产值,据所学可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生产力极大提高,促使农业迅速发展,故选B项;美国代议制确立于18世纪,而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20世纪初,因此并不能直接体现政治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之后才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16、B【解析】
根据所学,“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是指先秦时期的商、周贵族政治时代,B正确;夏朝并不是贵族政治时期,排除A项;CD项已经是官僚政治时代,排除。17、D【解析】
查理·马特为加强统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行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查理·马特的改革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排除A项;采邑不能世袭,排除B项;各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关系,不能说是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C项。18、B【解析】
依据材料中“国联”、“牺牲中国”、“威尔逊”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几个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利益,先后向日本妥协,最终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因此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上海和北京并未被牺牲,A、C选项错误;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已经将割让给日本,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9、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包含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是①《凡尔赛和约》④《九国公约》,故D正确。20、A【解析】
材料“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反映了人民主权与各州的权力的结合,A正确;美国是间接民主,排除B;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排除C;材料未涉及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结合,排除D。21、C【解析】
漫画反映“苏维埃政府”要革除选举中的“贪污”行为和“官僚”做派,说明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故C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故B不符合题意;1933年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当时国共关系破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等都是同一地区和民族为经济发展组成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民族化、区域化的发展特点,故选C;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等都是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具有相似性,不能体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排除A;材料中的经济组织是同一区域内国家共同组织成立的,它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在这些经济组织成立之前,发展中国家早已被迫或主动地融入到世界体系,排除D。23、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苏联政府对农产品低价收购并高价出售,为工业化建设积累更多资金,故C项正确;政府高价出售农产品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不利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农庄生产效率,排除B项,表中仅列出三类农产品及其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不能体现农业的产业结构,排除D项。故选C。24、A【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2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欧宗教改革的理解。“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材料反映了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世俗的权力应该高于教权。所以选D。26、C【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条约》,其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等五口为通商口岸,排除A;《虎门条约》没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B;《马关条约》开放重庆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选C。27、A【解析】
柏林墙的修建说明德国分裂已经成为定局,A正确;苏联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以及美国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路交通均不是柏林墙危机表现,B和D项错误。C是两极格局形成标志。28、C【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初应为1900~1930年,此时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人们称之为苏俄,1922年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十月革命之前称沙俄,独联体和俄罗斯出现于苏联解体后,时间不符合题干条件。29、A【解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A【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军军官学校”“北伐战争”均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2)两极对峙,世界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以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中国国防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解析】
(1)据材料“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概括得出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据材料“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可得出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据材料“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1967年氢弹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等信息得出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2)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创新农业合作社股权策划分配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工程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设备定制策划协议
- 2025年二手车牌转让合同书
- 2025年个人与企业电脑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彩涂钢板销售合同样本
- 2025年公共设施亮化工程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年加油站物业租赁协议
- 2025年双向组份密封胶购买合同
- 2025年医疗护理服务外包合同样本
-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愿望的实现 教学课件
- GB/T 7031-2005机械振动道路路面谱测量数据报告
- GB/T 17614.1-2015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 隐匿性阴茎的诊疗和治疗课件
-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讲评课件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课件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电缆用PP填充绳标准
-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配套教学课件
- 03fusionsphere虚拟化场景概要设计模板hl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