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2 齐桓晋文之事含答案_第1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2 齐桓晋文之事含答案_第2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2 齐桓晋文之事含答案_第3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2 齐桓晋文之事含答案_第4页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2 齐桓晋文之事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单篇梳理2齐桓晋文之事含答案单篇梳理2齐桓晋文之事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第2段)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第3段)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第4段)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第5段)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第6段)曰:“可。”(第7段)曰:“何由知吾可也?”(第8段)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①()?’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②()之!吾不忍其觳觫③(),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④()之。’不识有诸⑤()?”(第9段)曰:“有之。”(第10段)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第11段)王曰:“然,诚①()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②(),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第12段)曰:“王无异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②()恶③()知之?王若隐④()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⑤()焉?”(第13段)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第14段)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第15段)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①()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②()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③()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第16段)曰:“有复①()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②()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③()。’则王许④()之乎?”(第17段)曰:“否。”(第18段)“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第19段)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第20段)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我不能。’是诚②()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③()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④(),然后知轻重;度⑤(),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⑥()之!(第21段)“抑①()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②()于诸侯,然后快③()于心与?”(第22段)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第23段)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第24段)王笑而不言。(第25段)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①()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②()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第26段)曰:“否,吾不为是也。”(第27段)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第28段)王曰:“若是其甚与?”(第29段)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第30段)曰:“可得闻与?”(第31段)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第32段)曰:“楚人胜。”(第33段)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①()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②()其君者皆欲赴诉③()于王。其④()若是,孰能御之?”(第34段)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②()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③(),请尝试④()之。”(第35段)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①()辟②()邪侈③(),无不为已④()。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⑤()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⑥()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⑦()。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⑧()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⑨(),奚暇治⑩()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⑪()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第2段)不得已(第4段)安民,养民(第8段)①往②释放③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④替换⑤“之乎”的合音(第11段)①的确②狭小(第12段)①对……感到奇怪②他们③疑问代词,怎么、哪里④痛惜,哀怜⑤区别(第14段)厨房(第15段)①揣测②这样③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第16段)①禀报②视力③整车的柴火④相信(第18段)偏偏,却(第20段)①告诉②实在③拿④称量⑤丈量⑥考虑(第21段)①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②结怨③痛快(第25段)①或者,还是②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第27段)统治(第29段)恐怕,可能(第33段)①回到②憎恨③奔走求告④如果(第34段)①不明事理,糊涂②达到这一步③愚钝④试行(第35段)①放纵②不正③过度④同“矣”⑤规定⑥养活⑦容易⑧荒年⑨足⑩讲求⑪申诫,告诫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王说,曰:……②为长者折枝③刑于寡妻④盖亦反其本矣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①同“悦”,高兴②同“肢”,肢体③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⑤同“途”,道路⑥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⑦同“斑”,“斑白”即花白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②至于至于兄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件事。③妻子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④中国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①从而推广到②推广到③妻子儿女④中原地区3.多义词语(1)爱义项例句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③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⑤羡慕,欣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2)若义项例句①其若是,孰能御之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④若民,则无恒产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⑦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⑧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⑨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3)徒义项例句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②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拔苗助长》)⑤门徒,弟子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证·先进》)⑥随从日与其徒上高山(《始得西山宴游记》)⑦步兵帅徒以往(《左传》)⑧步行舍车而徒(《周易》)(4)御义项例句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以御于家邦③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⑤御旨、御膳答案(1)①吝惜,舍不得②疼爱③爱护④喜爱,喜欢(2)①像②如此③如果④至于⑤你,你们⑥比得上⑦相当,差不多⑧如果⑨用于句首以引起下文,至于(3)①某一类人②囚徒,服役的人③徒然,白白地④只,仅仅(4)①抵御,抵挡②治理③驾驭,统治④驾⑤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1)名词作动词①然后从而刑之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形容词作名词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3)形容词作动词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谨庠序之教(4)使动用法①抑王兴甲兵,危士臣②朝秦楚③以一服八(5)意动用法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答案(1)①处罚②穿③称王,统一天下(2)①视力②两个“老”,意思均为“老人”/两个“幼”,意思均为“小孩”③肥甘,指美味的食物/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3)①远离,不接近②老,敬爱/幼,爱护③慎重办理(4)①兴,使……兴起/危,使……处于险境②使……朝见③使……臣服(5)对……感到奇怪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判断句①是乃仁术也②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2)被动句百姓之不见保(3)宾语前置句①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②牛何之③夫子之谓也/一羽之不举(4)状语后置句①王坐于堂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吾何快于是②申之以孝悌之义(5)主谓倒装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答案(1)①“乃”表判断②“也”表判断(2)“见”表被动(3)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正常语序分别为“臣未闻之也”“莫能御之也”和“未有之也”②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正常语序为“牛之何”③标志词为“之”,正常语序为“谓夫子也”和“不举一羽”(4)①标志词为“于”,“于”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构成状语,修饰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正常语序分别为“王于堂上坐”“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王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无异”和“吾何于是快”②标志词为“以”,“以”与后面的名词性词组构成状语,修饰前面的动词“申”,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5)正常语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6.常识梳理(1)将以衅钟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衅钟”。衅,血祭。(2)吾力足以举百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3)谨庠序之教“庠”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序”是商代学校的名称。“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1.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养民而施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没有人能抵挡他。(得分点:保、王、御,宾语前置句)(2)我不是吝惜钱财而用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得分点:爱、易,主谓倒装句)(3)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得分点:乃、反、戚戚)(4)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时能丰衣足食,荒年时也不致饿死;然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着国君走。(得分点:制、畜、妻子、凶)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节选自刘向《列女传》)(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何以异于织绩A而食B中道C废D而不为E宁能衣其F夫子G而长H不乏粮食哉!答案BEG解析“织绩而食”中,“而”是表修饰的连词,中间不应断开,“何以异于织绩而食”语意完整,B处应断开。“中道废而不为”指中途废弃而不做,语意完整,E处应断开。“其夫子”作“衣”的宾语,G处应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正、正在,与《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的“方”字含义不同。B.废,停止、荒废,与《岳阳楼记》中“百废俱兴”的“废”字含义不同。C.无以,没有(办法),与《劝学》中“无以至千里”的“无以”含义相同。D.息,停止,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夜夜不得息”的“息”字含义相同。答案D解析D项“夜夜不得息”的“息”指休息。A项“方其破荆州”的“方”意思是当。B项“百废俱兴”的“废”指衰败的事业。参考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没有办法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她(他)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很害怕,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作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单篇梳理3庖丁解牛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庖丁为①()文惠君解②()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③(),膝之所踦④(),砉然向然,奏⑤()刀然,莫不中⑥()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⑦()。(第2段)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第3段)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①()也,进②()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③()行。依乎天理,批④()大郤,导⑤()大窾⑥(),因⑦()其固然,技经肯綮⑧()之未尝,而况大⑨()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⑩()于硎⑪()。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⑫()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⑬()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⑭()。謋然已解,如土委⑮()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⑯(),善⑰()刀而藏之。”(第4段)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答案(第1段)①替,给②剖开,分割③踩④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⑤进⑥合乎⑦节奏(第3段)①天道,自然的规律②超过③精神活动④击⑤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⑥空隙⑦顺着⑧筋骨相结合的地方⑨大骨⑩出⑪磨刀石⑫宽绰的样子⑬戒惧的样子⑭轻⑮散落,卸落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⑰揩拭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砉然向然②技盖至此乎③批大郤④技经肯綮之未尝答案①同“响”,声响②同“盍”,何、怎么③同“隙”,空隙④同“枝”,支脉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天理依乎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天然的道理②固然因其固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③虽然虽然,每至于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转折的连词④难为吾见其难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使人为难⑤行为视为止,行为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⑥未尝技经肯綮之未尝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未曾答案①牛体的自然结构②本来的结构③虽然这样④很难做⑤动作因此⑥不曾尝试3.多义词语(1)族义项例句①族庖月更刀②每至于族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④聚族而谋之曰(《五石之瓠》)⑤士大夫之族(《师说》)(2)释义项例句①庖丁释刀对曰②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③涣兮若冰之将释(《〈老子〉八章》)④解除,解脱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左传》)⑤解释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国语》)⑥佛教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周书》)(3)盖义项例句①技盖至此乎②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④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⑤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⑦器物上的盖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张衡传》)⑧胜过、超出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本纪》)(4)乃义项例句①乃中《经首》之会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齐桓晋文之事》)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⑦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⑧仅仅,只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垓下之战》)答案(1)①众②(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③灭族④家族,指同姓的亲属⑤类(2)①放下,舍弃②释放,赦免③融化,消散(3)①同“盍”,何、怎么②同“盍”,何不③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④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⑤伞盖⑥遮盖,掩盖(4)①又②这样③是④你的⑤竟⑥才,再⑦于是,就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字例句释义(1)名词作状语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2)动词作名词视为止,行为迟(3)形容词作名词而刀刃者无厚(4)形容词作动词视为止,行为迟答案(1)岁,每年/月,每月(2)视,目光/行,动作(3)厚度(4)缓慢下来5.特殊句式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判断句①良庖岁更刀,割也②臣之所好者道也(2)宾语前置句①技经肯綮之未尝②是以十九年……(3)状语后置句刀刃若新发于硎答案(1)①“……也”表判断②“……者……也”表判断(2)①标志词为“之”,正常语序为“未尝技经肯綮”②“是”是介词“以”的宾语,正常语序为“以是十九年……”(3)标志词“于”,“于硎”是“发”的状语6.成语积累成语释义①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②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③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在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④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⑤从骨头接合处劈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⑥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色的才干。答案①游刃有余②目无全牛③踌躇满志④切中肯綮⑤批郤导窾⑥新硎初试1.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得分点:遇、官知)(2)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