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薪酬管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薪酬管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薪酬管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薪酬管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薪酬管理

第一章薪酬系统总论

(一)薪酬的基本概念

识记:1、薪酬的概念:是指雇员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

利。

2、薪酬的分类方法:1)根据薪酬量分为计时、计件和绩效薪酬。2)根据是否采取直接的货币形式分为货币薪

酬(也称核心薪酬)和非货币薪酬.3)根据薪酬发生的机制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3、外在薪酬:是指企业针对员工所作的贡献而支付给员工的各种形式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津贴、

股票期权以及各种以间接货币形式支付的福利等。分为货币性薪酬、福利性薪酬和非财务性薪酬。

内在薪酬的概念:是指由于自己努力工作而受到晋升、表扬或者受到重视等,从而产生的工作荣誉感、成就感、

责任感。

4、基本薪酬的概念:(也称固定薪酬或者标准薪酬)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的职位价值、承担或者完成的工作以

及其

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者能力、资历,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普通采用职位薪酬制和技能薪酬制。

特点:例行性;稳定性;基准性.

5、绩效薪酬的概念:是薪酬体系中直接与绩效挂钩的部份,也称浮动薪酬或者奖金.它在绩效与薪酬之间建立

直接的联系。他是根据员工是否达到或者超过某种事先建立的标准、个人或者团队目标或者公司收入标

准而浮动的报酬,是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支付的可变的、具有激励性的报酬。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持续地

激励员工完成甚至超过定额,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构成:主要有业绩薪酬、激励薪酬和特殊绩效薪酬(也称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也可按时间分为短期绩效薪酬和长期绩效薪酬。

6、间接薪酬的概念:主要指员工的福利与服务,是员工薪酬体系不可缺少的部份,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

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物质补偿和服务形式,包括企业举办的或者提供社会服务机构举办的供员工集体享用

的福利性设施和提供的各种生活服务,如企业年金计划和保健计划、带薪休假、集体生活设施和服务以及

满足员工多种需求的培训等。

领略:1、内在薪酬包括的内容包括:参预决策的权利;能够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自主且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

较多的职权;较有兴趣的工作;个人发展的机会;多元化的活动等。

特点:难以进行清晰的定义,不易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没有固定的标准,操作难度比较大,需要较高水平

的管理艺术。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内在薪酬的不满难以通过提薪获得解决。

2、薪酬对企业和员工的意义:1)对企业的意义: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支持企业文化

变革;控制经营成本。2)对员工的意义:维持和保障作用、激励功能等方面

(二)薪酬的基本原理与基本问题

识记:1、工资决定论及其提出者:亚当.斯密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状况,并且为工资标准的

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认为工资是由劳动者及其家庭所必须的最低生活费用决定的。

2、最低工资理论及其提出者:威廉。配第。认为最低工资不是企业的主观意愿结果,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

政府宏观工资调节和企业微观工资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3、工资基金理论的提出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该理论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者人数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与其

他资本之间的关系,即工资决定于资本。

4、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提出者:约翰。贝茨.克拉克等.该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工资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企业薪酬

调查的基础理论之一.边际生产力:是指企业最后追加的生产要素单位的生产力。该理论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

生产力,即劳动力的边际收入等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到达这一点即为劳动力的最佳雇佣点.

5、马歇尔的供求均衡工资理论:

6、马丁•魏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

7、效率工资理论:由诸多的理论模型组成。需要两种激励机制

8、斯蒂格利茶的新古曲经济学的丁洛差别理论,

9、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G。S.贝克尔等

10、约瑟夫•斯坎伦的团体激励薪酬计划:

注:早期的工作决定理论:工作决定理论;最低工资理论;工作基金理论.工资决定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供求

均衡工作理论;分享经济理论;集体交涉工作理论;效率工作理论.工资差别理论:早期工资差别理论;新古典经济学

的工资差别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工资差异。

行为科学与薪酬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斯达西・亚当斯的

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根据人的需求发展层次分为五层的纵向需求结构,从低到高层挨次为生理需求;安

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

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员工为某个特殊行为所付出的努力或者动机依赖于三个相互关联的变量:期望值;

手段;效价。

4、斯达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收入与付出的比率。该理论在薪酬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提出的公平标准

和评价原则成为现代薪酬和员工管理的基本准则之一.对薪酬管理的启示:1)为企业薪酬管理决策提供了基本的分析

框架;2)提供了企业薪酬管理的两个公平原则: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

5、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提出了三个相互影响的概念:刺激;反应;后果。基本的行为强化理论模式:刺激-反应

-强化。四种强化类型:正向强化、反向强化、废除或者消退、惩罚。该理论能够广泛运用于揭示人类的行为.

领略:1、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形式:1)医疗和保健投资;2)在职培训投资;3)正规教育投资:4)社会教育投资,

主要是非企业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劳动技能训练;5)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变换的迁移投资。

2、权变理论给薪酬管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1)它强调薪酬体系的设计应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相关联;2)

薪酬系统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份,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激励员工,还可以塑造、强化企业文化,并支持企业的

变革;3)引导管理者树立整体和系统的管理理念,并依据企业的发展调整薪酬政策。

(三)薪酬管理的发展历史

识记:1,巴比奇的利润分享计划:包括两个部份:1)工人的部份工资要视工厂的利润而

定;2)工人如果能提出任何改进建议,那末就应获得此外的好处,即建议奖金。

2、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1)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仪确定“工资率”,即工

资标准;2)差别计件工资制;3)“把钱付给人而不是职位”

3、廷•威廉斯的工资权益论:认为,从工人的角度看,工资是相对的,即重要的并不在

于一个人所得到的绝对工资,而在于他所得到的相对工资.

领略:计件工资制的主要内容.

2、发展历史:1)早期工厂制度阶段:把工资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观点。2)科学管理阶段:环绕工作标准和

成本节约展开的薪酬政策.3)行为科学阶段:适应员工心理需求的薪酬制度。

3、约瑟夫.斯坎论的薪酬计划:1)对提出的建议实行团体付酬;2)建立讨论和制度节约劳动技术的联合委员会;

3)工人分享的是节约的成本,而不是增加的利润。

(四)企业薪酬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识记:1、薪酬系统要达到的三大目标:有效性、公平性与合法性。

2、可变薪酬的概念:是在原来相对固定的基本薪酬基础上,根据个人或者团队业绩来确定的有条件的收入部份,

是薪酬的补充形式。

3、宽带薪酬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它是对传统上那种带有大量等级层次的垂直型窄

带薪酬结构的一种改进或者替代.

4,胜任力定价的两种基本方式:1)基于市场的定价,即比较相同素质在其他企业所能获得的报酬定价;2)基于

绩效的定价,根据每项胜任力与绩效的相关性来确定绩效的胜任力价格,相关性越强,定价越高。

领略:1、宽带薪酬模式的主要特征:1)重业绩、轻资历,职位概念逐渐淡化;2)支持扁平型的组织结构⑶有利

于组织内部同级职位调动与复合型人材的培养;4)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5)能有效结合劳动

力市场的变化,控制员工薪酬成本。

2、构建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的意义:1)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竞争策略,强化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建立和

维持关键的成功因素;2)有利于匡助企业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组织核心能力的形成;3)有利于提

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程度;4)有利于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材;5)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章原则与战略导向

(一)薪酬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政策导向

识记:1、货币报酬:属于有形的外在报酬,包括直接报酬和福利。直接报酬由工资和奖金构成。福利由生活福利、

有偿假期、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等内容组成。

非货币奖励:属于内在的附加报酬,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但不能直接获得的报酬,属于隐性报酬,分为职业性奖励

和社会性奖励.

2、职业性奖励:可细分为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晋升机会等等。

社会性奖励的内容: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成就感等因素构成。

3、最低工资的概念: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

酬。

4、工时法的概念: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企业员工每日和每周工作的最长限度,这是保护劳动者身体

和精神健康的具体措施,也是劳动者基本歇息权和社会文明基本的表现.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日种类、加班加时制

度。

领略:1、最低工资的特点:最低工资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也包括劳动者赡养的家庭成

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最低工资数额由最低工资率确定;最低工资只确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求所有单位在

支付劳动者工资时或者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数额时,均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率确定的最低工资;最低工资率随着影

响最低工资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协调原则;基本生活保障原则:明主商议原则:分级管理原则;

3、工资支付的普通原则:货币支付原则;定期支付原则:直接支付原则;全额支付原则;定地支付的原则:优

先和紧急支付的原则。

4、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薪酬管理制度的不足;薪酬结构的缺失;薪酬激励机制的缺失;薪酬体系缺乏沟通。

应用:1、薪酬系统设计的原则:公平原则;薪酬体系激励原则;薪酬体系的核心员工原则;适应性原则;员工参预

薪酬设计原则;薪酬设计的隐性报酬原则;薪酬目标设计的双赢原则。政策导向: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二)薪酬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

识记:1、职位评价:是指组织基于职位分析的结果,系统地确定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从而为组织建立一个职位结构的

过程,它是以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对组织的贡献以及外部市场等为综合依据的。

2、职位评价内容:工作职责、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工作环境。

3、企业文化倾向与薪酬手段:1)强度激励:强调个人而采用的薪酬手段:增加薪酬层级和绩效工资比例;强调团

队采用的薪酬手段:团队荣誉;确定个人关系系数;2)强度风险:强调个人而采用的薪酬手段:低底薪和高绩效工

资;强调团队采用的薪酬手段:增加团队绩效奖金;3)强度发展:强调个人而采用的薪酬手段:增加薪酬层级和培训

福利;强调团队采用的薪酬手段:奖金分配少,利润留成较多;4)强度能力:强调个人而采用的薪酬手段:进行岗

位评估和任职资格评定;强调团队采用的薪酬手段:团体荣誉,个人平均化。

4,薪酬手段和倾向于形成的文化特征:1)利润分享:形成团队协作精神为主的企业文化;2)突出绩效奖金:倾向于

形成个人意识较强的企业文化;3)设计能力工资:具有能力等级意识,积累企业发展动力;4)长期薪酬计划:强

度互相配合以大局为重;

领略:1、实现薪酬管理公平原则的途径:1)通过职位评价实现组织内员工之间的薪酬公平;2)通过薪酬调查实现组

织之间的薪酬公平;3)通过按能力付酬和绩效考核实现员工自身公平;4)通过合理设计薪酬结构实现薪酬体系的公

平。

2、薪酬系统设计的内部影响因素:企业发展阶段和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价值观;员工素质;工

会。

3、薪酬系统设计的外部影响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行业行情和产品

市场;

(三)以战略为导向的薪酬系统

识记:1、企业战略的三种类型:稳定薪酬战略;快速发展薪酬战略;收缩薪酬战略。

2、企业经营战略的三种类型:低成本薪酬战略;差异化薪酬战略;专一化薪酬战略。

应用:建立战略导向的薪酬体系的步骤:1)寻觅企业发展战略瓶颈;2)分析相应的人力资源瓶颈;3)制度相应的战

略性薪酬体系;4)动态分析企业发展瓶颈及其带来的人力资源瓶颈,并前瞻性地制定战略性薪酬政策。

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保持战略性薪酬体系设计的动态性。2)审慎处理由战略性薪酬带来的较大薪酬差距问题.3)

合理选择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调整时机。

(四)以竞争力为导向的薪酬系统

识记:1、全面薪酬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由人性的Y理论、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目标管理思想、双因素理

论、公平理论等基本理论构成。

2、绩效薪酬的概念:是指员工因部份或者彻底达到某一事先制定的工作目标而赋予奖励的薪酬制度,这个目

标是以个人或者团队或者企业业绩或者是三者综合的预定标准来制定的,其实质就是将薪酬与绩效密切结合,可

以看做是对基本工资的调整。不稳定性是绩效薪酬的特征,它的潜在盈利与潜在风险是并存的。

3、间接薪酬的概念:是指员工作为企业成员所享受的、企业为员工将来的退休生活及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测事

件(如疾病、事故)等等所提供的经济保障,其费用部份或者全部由企业承担。

4,非货币性外在薪酬的概念:包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关系、引人注目的头衔、主管

的赞叹和肯定等.这里的工作环境指的是与工作融为一体的那些有形的必需品。而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关

系和体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等常用的形式包括:通过社交(如:与员工的交谈、组织员工业余活动等)增进感情、旅

游奖励、象征性奖励(如:勋章、奖杯、记念品、T恤衫)等。

5、内在薪酬的定义:相对于外在薪酬而言,实际上就是员工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心理收入,即对工作的责任

感、成就感、胜任感、富有价值的贡献和影响力等。

第三章薪酬系统的基本模式选择

(一)基于职位的薪酬系统模式

识记:1、基于职位的薪酬系统的内涵:(使用最多的薪酬体系)这种薪酬体系是对每一个职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

以及职责等因素的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所有职位归入不同的薪酬等级,每一个薪酬等级包含若干综合

价值相近的一组职位。其基本思路是:不同职位对知识、技能有不同的要求,承担职责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不

同职位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不同.在每一个职位任职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重要程度也不同,他们应当根据所从事的工

作领取报酬.

2、公平理论在职位薪酬设计上的应用:职责澄清、职位评估和职位薪酬。

领略:1,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点:1)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因此可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体制。

2)有利于按照职位系列进行薪酬管理,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成本较低.3)晋升和基本薪酬增加之间的连带性加大了员工

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动力。

2、职位薪酬体系的缺点:1)等级结构森严。2)不利于员工职业发展.3)制约员工知识、技能提高.

(二)基于能力的薪酬系统模式

识记:1、人的职业工作能力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征:1)成长期:员工的职业能力较低,还不能独立承担工

作,但其职业能力以加速度迅速提高。2)成熟期:员工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承担工作,并逐步成为

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其职业工作能力继续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有所减缓。3)鼎盛期:员工以具有较强的职业工

作能力,己成为所从事工作的组织者或者主要负责人,职业工作能力达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水平,继续提高的余

地已比较小,出于相对稳定状态。4)衰退期:员工仍然具有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仍发挥重要作用,

但其能力正逐渐降低,直到职业生涯结束。

2、胜任力的概念:就是完成工作、达到绩效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行为特征。分类:门坎类胜任力、区辨

类胜任力、转化类胜任力.

3、门坎类胜任力的概念:指仅仅保证工作取得成功而界定出的一些最低标准要求,它与取得更高的绩效之间

没有太大的相关性,传统的薪酬管理和技能薪酬即以此为基础。

4、宽带薪酬的概念:是指组织将工资结构划分为几个大的宽带,在每一个宽带范围内又划分为若干个等级,

并且每一个宽带之间都有交叉的区域。

5、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的作用:1)员工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组织则获得了一支灵便性的劳动力队伍。

2)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3)鼓励员工对自身发展负责,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控制力,为在组织内推行

员工自我管理尊定了基础。4)对组织学习具有支持作用。

基于胜任力薪酬体系的优点:1)有利于员工个人胜任力的提高与扩展。2)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实现

企业战略。3)有利于企业组织的变革。4)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人材。

难点:1)实施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提高管理难度.2)实施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必须建立

配套的培训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

6、能力的概念:是一种绩效行为能力,即达成某种特定的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成的行为能力,

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能力。这里所谓的能力,是指一系列的技能、知识、能力、行为特征以及其他个人特性的总称.

划分:核心能力、能力模块以及能力指标.

领略:1、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步骤:定义绩效标准;选取分析效标样本;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验证胜任特征模型.

2、基于能力的薪酬设计方案的作用:1)可以满足员工的自尊心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2)

能够对变化的心理合约问题作出部份反应.3)使企业保持一支比较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这能够在最大曾经度上

免人浮于事的现象。4)符合薪酬设计的公平性原则。

应用:如何构建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1)构建胜任力模型。2)胜任力定价.3)建立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结构。4)评

估员工胜任力。

(三)薪酬模式的选择

识记:1、官僚结构的特征:是标准化和等级森严,它强调制度化、经理决策和信息自上而下的传播。

2、组织文化的四种类型及相对应的薪酬制度:1)职能型文化:职务工资制.2)流程型文化:职能工资制。3)

时间型文化:绩效工资制.4)网络型文化:根据员工的能力确定薪酬.

3、销售人员的工作特点:1)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灵便性很高,很难对其工作进行监督。销售人员的工作业绩

可以清晰的衡量。3)工作业绩风险很大。

领略:1、侧重于以能力为基础的销售人员的薪酬模式:1)以基本工作为基础,增加津贴和福利2)采用不同的提

成比例。3)增加团队绩效工资.4)对新进销售人员采取提成、奖金选择制.5)薪酬制度具有民主性和透明性。

2、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1)工作复杂程度高。2)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工作过程难于监督.3)工作内容

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垄断性。4)技术依存于员工本人,员工流动则技术随之流动.

3、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制定合理的薪酬模式:1)合理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2)短期激励

和长期激励相结合,重视员工的长期发展。3)合理设计薪酬结构,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第四章薪酬系统设计的程序

(一)薪酬系统设计的流程

识记:1、岗位:是系统根据工作需要划定的具有一个人满负荷工作量的工作单元,是职务和职责的统一体。

2、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组织中各项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完成此工作员工的素

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它的结果是产生岗位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价值

的基础信息。

3,工作评价:是为设定组织内薪酬等级进行的比较、决定过程,即通过工作岗位间的工作评价,决定组织对不

同岗位支付报酬的相对照例曲线.

4、薪酬结构:是指在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职位或者不同技能薪酬水平的罗列形成。

领略:1、岗位的三个基本属性:工作性;专业性;层次性.

2、工作评价的作用:1)在一个组织内建立普通的工资标准,使之与邻近组织保持同等待遇,并使其具有预期

的相对性,从而符合所在地区的平均水准。2)在一个组织内建立工作之间的正确差距及相对价值.3)使新增的机构

与原有的工作保持适当的相对性。

应用:薪酬系统设计的流程:制定薪酬原则与策略;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工作评价;薪酬调查与薪酬定位;薪酬结

构设计:工资分等与定薪:薪酬系统的实施。

(二)工作分析

识记:1、工作分析方法的划分:依基本方式划分为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按功用划分为基本方法和非基本

方法:按分析内容和确定程度划分为结构性分析和非结构性分析方法:按分析对象划分为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方法:

按结果可量化程度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基本方法。

2、访谈法的概念:又称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项具体工作与从事

该项工作的的个人、团队、其上级主管或者过去的在岗人员就工作内容与要求进行交流讨论。种类:个人访谈、群

体访谈、主管人员访谈。

3、问卷法的概念: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采用问卷来获取工作分析中的信息,实现工作分析的目

的。合用于脑力工作者、管理工作者或者工作不确定因素很大的员工.

4、观察法的概念:是指在工作现场观察员工的实际工作,用文字或者图表对结果进行记录,采集工作信息的

一种方法。

5、工作日志法的概念:又称写实工作法,就是让员工以工作日志的方式记录每天的工作活动,作为工作分析的

资料。

6、关键事件法的概念:是分析人员、管理人员、任职者,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地加以记录,在大量收

集信息后,对职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7、工作体验法的概念:是指工作分析人员亲身参预体验所分析的工作,熟悉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

领略:1、常用的标准化访谈的程序:说明访谈的目的;为访谈设定结构;控制访谈;记录访谈。

2、访谈法的优点:1)应用广泛;2)通过面谈可以发现一些在其他情况下不可能了解到的工作活动和行为;3)

为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来向大家解释工作的必要性及功能;4)访谈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却可以十分迅

速地采集到有关的信息;5)假期人力资源工作者与企业员工的充分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在日后各

自工作中彼此的配合。缺点:1)员工易把工作分析看成是工资绩效评价,而夸大其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从而导致所提供的工作信息失真;2)分析人员对某一工作固有的观念可以影响对分析结果的正确判断;3)若分析人

员和被调查者相互不信任,应用该方法具有一定风险。

3、问卷法的优点:1)在短期内从众多任职者那里采集到所需的信息资料,比访谈法要更加省时省力;2)可

以在生产和工作时间之外填写,不致于影响正常工作;3)调查范围广,可用于多种目的、多种用途的工作分析:4)可

以促使员工思量自己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等信息⑸更合用于采集管理性工作的信息。缺点:1)问卷

编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设计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反复测算,所化成本费用较高;2)不同任职者因对问卷中同样

问题理解的差异,会产生信息资料的误差,进而偏离工作分析的目标。对于问卷中问题有时需要加以说明,否则会由

于理解不同造成误差;3)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回收率的高低,既与被调查者的配合态度有关,也与问卷的编

制合理与否有关;4)问卷法的具体形成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只合用于对文字理解能力并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员工。

4、观察法的工作分析程序:初步了解工作信息;进行面谈;对工作具体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合并工作信息;

核实工作描述。

5、编制岗位工作描述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公开性原则。

6、编制岗位工作描述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描述职位目标;确定职位职责;指明关键要素;规定核心能力;描

述用语规范、准确。

应用:1、工作分析的常用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工作日志法;关键事件法;工作体验法;技术会议法。

2、岗位工作描述的编制内容:工作名称;雇员人员数目;职位概况;任职条件;职责;管理结构;工作环境;

工作关系;操作技能。

(三)岗位价值评估与员工定位

识记:1、岗位价值评估:又称职位评估或者岗位测评,是一组评价人员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价值模型

的评分标准,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2,职业定位的五种模式:技术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型、自主型和创造型。

领略:1、选取岗位价值评估要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能广泛地用于大多数岗位;相互独立而不重叠;能清晰划定不同

层次;能被员工和领导双方接受:要易于分辨及评估。

2、岗位价值评估的三个特点:1)岗位价值评估衡量的是企业所有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而不是某一个岗位的

绝对价值;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如果脱离了企业这个特定的环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2)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具有

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比性.3)岗位价值评估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技术和手段。

3、岗位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对岗不对人;适宜性原则;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的统一性;过程参预

的原则;结果公开的原则。

4、岗位价值评估的步骤:岗位价值模型设计与选择;成立评估小组;岗位价值试评估;岗位价值正式评估;岗位

价值评估数据处理阀位价值评估数据的应用。

3、应用:岗位价值评估的实施要点:1)评估要素各级别的定义和对应的分值组成为了岗位评估方案;2)所

有岗位均包含输入、过程及输出的组成因素,在选择恰当的岗位评估要素过程中,要将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每一评估要素均有明确定义并划分了清晰的级别层次,代表了某一岗位所要求的要素程度;4)评估人员必须

事先详细阅读评估岗位的岗位描述;5)岗位评估小组由高管人员参预,评估过程保持客观公正且不进行自评;6)

评估岗位时采用“空位子”原则,即评估组织对该岗位的标准职责和要求,而不是评估该岗位现有任职者的背景

和能力.

(四)薪酬调查与薪酬定位

识记:1、薪酬调查的概念:是指企业通过采集信息来判断其他企业所支付的薪酬状况这样一个系统过程,这种调查

能够向实施调查的企业提供市场上的各种相关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分类:从调查方

式上分为正式薪酬调查和非正式薪酬调查。从调查的组织者分为商业性薪酬调查、专业性薪酬调查和政府薪酬调查。

2,薪酬定位的概念:是指在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相对位置的决策过程,

它直接决定了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强弱程度。

3、薪酬定位的三种基本形式:率先型、追随型、滞后型.

领略:1、薪酬调查的目的:调整薪酬水平;构建或者调整薪酬结构;估计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了解其他企业薪

酬管理实践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

2,薪酬定位的主要目标: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控制劳动力成本;塑造组织形象.

3、制约薪酬定位的主要因素: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最直接的因素是薪酬战略和薪酬理念;其次是人力资源

规划:再次是战略规划。此外,企业的支付能力、业务扩张速度、人材培养速度、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等等也

都是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在进行薪酬定位决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目标劳动力市场内人材竞

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产品市场的差异化程度等因素。

4、薪酬定位的基本过程:内部环境审视;外表环境审视;对薪酬定位进行灵敏性分析;确定薪酬定位。

应用:薪酬调查的实施步骤:1)根据需要审查已有薪酬调查数据,确定调查的必要性及实施方式;2)界定劳动力市

场的范围,明确作为调查对象的目标企业及其数量;3)选择准备调查的职位及其层次;4)选择所要采集的薪酬信

息内容:5)设计薪酬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6)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核查以及分析。薪酬调查分为三个阶段:准

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

(五)薪酬结构设计

识记: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自身的内容相关的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本身无关而属于外界工作环境的

因素。

领略:1、薪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员工公平;激励性原则(激励理论:马斯

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的期望值理论);竞争性原则;合法性原则.

2、薪酬结构的内容:薪酬等级;薪酬级差;薪酬结构确定的标准:以人定酬或者以岗定酬。

3、薪酬结构建立的步骤:1)运用某种岗位评估方法,对职位进行初步的排序以及分组;2)确定职位等级的数量;

3)确定薪酬浮动幅度(中点、最低点和最高点);4)根据确定的各职位等级的区间中值建立薪酬结构。

第五章企业薪酬系统设计的方法

(一)岗位评估方法

识记:1、岗位评估:是指根据各种工作中所包括的技能要求、努力程度要求、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来

决定各种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

2、反映任职者技能要求的指标:构成因素: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和员工的潜在能力。

3,反映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的指标:工作强度:工作负荷程度;工作复杂度;工作复合度。工作压力:身体

疲劳程度;心理压力;工作的单调性。

4、岗位排序法的概念:也称序列法,是根据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或者他们各自对组织的相对贡献来由高到底

地进行罗列的一种方法。是最简单、最快捷、最容易被员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费用最低.但会导致许多问题,解决

方法即麻烦,又昂贵。

5、岗位分类法的概念:也称分级法或者等级描述法、是事先建立岗位等级标准,并给出明确定义,然后将各种岗

位与这一设定标准进行比较,将岗位确定到各种等级中去。

6、因素比较法的概念:是一种比较计量性的岗位评估方法,比较适合于岗位种类多的大型企业.其主要特点是

通过确定有代表性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因素的相对价值,推算企业的岗位等级和薪酬等级。

7、评分法的概念:又称要素计点法,是把岗位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量表对每

种岗位报酬要素进行估值.基本要点:1)报酬要素;2)要素的等级可以量化;3)权数反映各要素相对的重要性.

领略:1、岗位评估在等级薪酬管理中的作用:1)科学地评定岗位价值、设计岗位等级结构,为岗位薪酬体系尊定

标准。2)使薪酬分配制度化、技术化。3)协调岗位之间的关系,体现同工同酬的原则.

2、岗位排序法的优点:简单方便,无复杂的量化技术,容易理解和应用,于是成本低廉。缺点:1)缺乏详细具

体的评价标准,没有明确的补偿因素,所以在排序过程中很难避免主观因素;2)它要求评价者对每一个需要评价的

岗位的细节都非常熟悉,于是只适合那些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和职位类别少的组织;3)缺乏精确的度量手段,只能

罗列各种岗位相对价值的相对次序,无法回答在相邻两个岗位之间价值差距的具体状态。

3、因素比较法的实施步骤:1)确定标尺性岗位;2)选择岗位之间的报酬因素,通常将一个岗位类别中包括的

各种岗位的共同因素确定为标准因素。3)编制因素比较尺度表;4)将非标尺性岗位同标尺性岗位的标准因素逐个进

行比较,确定各种非标尺性岗位在各种标准因素上应该得到的报酬金额;5)将非标尺性岗位在各种标准因素上应

得的报酬金额加总得出这些非标尺性岗位的基本工作.

4、评分法的步骤:进行工作分析;确定报酬要素;制定要素量表;根据重要性确定要素权数;评分.

应用:1、岗位评估的主要方法:罗列序;分类法;要素比较法;评分法和墨点法.

2、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岗位评估指标:1)反应岗位的重要性或者影响力度的指标。2)反应岗位的责任范围

和程度的指标⑶反应岗位监管难易程度的指标⑷反应岗位的内部和外部工作关系的指标;5)反应任职者技能

要求

的指标;6)反应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的指标;7)反应工作环境或者条件的指标.

3、因素比较法的优点:1)把各种不同岗位中的相同因素相互比较,然后再将各种因素薪酬累计,使各种不同岗

位获得较为公平的岗位评估。2)此法是用岗位说明书建立岗位比较尺度,这意味着任何人只要具备岗位评估知识,就能

够遵循此法来制定合用的尺度.3)此法常用五个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很少有重复的可能,因此可以简化评价工作。

缺点:1)因素定义比较含混,合用范围太广,且不够精确。2)因由薪酬尺度的存在,势必受现行薪酬的影响,因此

很难避免不公平现象发生。3)此法建立比较艰难,因为在罗列标准岗位顺序时,两端岗位虽容易决定,但中间部份

则难以安排.4)一个或者更多的标准岗位的职务可能变更或者责任加重,这样会使这些标准岗位失去代表性作用.5)

岗位比较尺度的建立的步骤复杂,难以向员工说明。

(二)岗位评估方法的替代

识记:1、技能工资制:是按照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工资的一种薪酬制度,与岗位工资制所不同的是,它是按照员

工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程度来确定薪酬等级。

2、工资集体谈判:是指在国家法律保护盒约束下,通过企业(代表雇主)与工会(代表工人)之间的谈判来决定

工人工资的一种工资决定方式。

3、工资集体谈判的相关理论:1)皮古认为工会和雇主双方代表在进行工资谈判时,都有自己交涉的上限。工

会的上限以不影响会员就业为原则,下限是工会对采取罢工等手段进行斗争时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比较后最低可以

接受的工资率.雇主的上限是雇主对工人罢工或者关厂停工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比较后愿意付出的最高工资率,下限

以保持在生产上必须的劳动力数量为限度。工会的上限和雇主的下限形成为了集体谈判的范围。

领略:1、以技能为基础的薪酬结构的目的:支持工作流程;公平对待员工;根据组织目标指导员工行为.

2、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开辟原则:基于战略;源于工作;结果导向;牵引导向.

第六章奖金管理

(一)奖金的定义和重要性

识记:对奖金含义界定的三种思路:1)强调薪酬与绩效挂钩产生的可变性和激励性,以整个绩效工资体系体系“奖

金”的全部含义。2)同样也基于薪酬与绩效挂钩产生的可变性和激励性,但是有将绩效工资纳入到基本工资范畴

的意图,而已激励工资计划作为奖金的主要含义。3)不仅仅将奖金的激励性体现在薪酬与绩效挂钩上,还进一步

认为薪酬可以通过与能力、技术、知识等因素挂钩来体现激励性。

领略:奖金制度的特点:灵便性;激励性;及时性。

(二)奖金的类型

识记:1、奖金的基本类型:1)单项奖与综合奖.2)个人奖与团队奖.3)一次性激励和定期激励。4)按奖励期的特点,

分为定期将于不定期奖。

2、生产工人的激励计划:(普通分为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1)简单计件绩效制。2)梅里克多计件绩效制.3)

泰勒差别计件绩效制。4)标准工时计效制。5)哈尔西50—50奖金制。6)罗恩奖金制。

3、团队激励计划:是一种基于群体绩效激励的奖金薪酬项目,规定惟独当团队成员完成团队目标后,才干获得实

现确定的奖励.普通适合团队成员间具有高度依赖性的环境.

4、三种形式的团队:平行团队、流程团队和项目团队.

5、股权激励:是公司将本公司发行的股票或者其他股权性权益授予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借以促进中高层人员

与公司利益的结合,进而改善公司管理并推动公司发展的利用驱动机制.

6、股票期权: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

7、销售人员薪酬方案的四种类型:纯佣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制;基本薪酬加奖金制;基本薪酬加佣金加奖

金制。

8、员工持股计划: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全员股权激励计划,它的运作方式普通是:公司把一部份股票交给一个

信托委员会,这个数额通常根据员工个人年报酬总量的一定比例来确定,普通不超过15%。信托委员会把股票存入

员工的个人账户,在员工退休或者不在工作时再发给他们。

股票分享计划:是指公司在特定的时间内直接授予员工公司的股票,对员工进行激励。这种以股票进行激励的方

式被认为能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能保留住优秀员工。

9、利润分享计划:是指根据对某种组织绩效指标的衡量结果来向员工支付报酬的一种绩效奖励模式。

10、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提供的一种员工分析企业因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和质量提高而带来的收益的绩效

奖励模式。

11、成功分享计划:又被称为目标分享计划,主要内容是运用平衡记分卡方法来为某一个经营单位指定目标,然

后对超越目标的情况进行衡量,并根据衡量结果来对经营单位提供绩效奖励.

领略:1、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所要达到的目标:1)使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让管理者能够

像股东一样去思量问题和采取行动。2)对管理者的奖励具有足够大的变化幅度,以激励他们对工作倾注更大的热情,

投入更多的时间,勇于承担风险,敢于作出决策⑶降低管理者去职风险;4)使股东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

下。

2、利润分享计划的优势:1)该计划使员工的直接薪酬的一部份与组织的总体财务薪酬联系在了一起,向员工传

递了财务绩效的重要性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促使员工关注组织的财务绩效以及更多地从组织目标的角度去思量问

题,员工的责任感、身份感和使命感会增强,而不像个人绩效奖励计划那样会引导员工只关注个人的行为和工作的

结果。2)由于该计划不会进入员工个人的基本薪酬之中,因此它具有这样一个有利的特点,即在企业经营陷入低

迷时有助于企业控制劳动力成本,从而避免在雇佣人员方面产生较大的压力;而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则为组织和

员工之间的财富分享提供了方便。缺陷:该计划可以从总体上激励员工,但是他在直接推动绩效改善以及改变员工

或者团队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大.

应用:1、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股票期权:业绩股票;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管理层

收购;账面价值增值权.

2、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主要区别:1)收益分享计划并不使用整个组织层次上的绩效衡量指标,而

是对某一群体或者部门的绩效进行衡量,准确地说,它不是要分享利润的一个固定百分比,而往往是与生产率、质量

改善、成本有效性等方面的既定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是因生产率和质量改善所导致的成本节约)。2)收益分享计

划下的奖励支付通常比利润分享计划下的奖励支付周期更短,更为频繁。3)收益分享计划具有真正的自筹资金的性

质,因为作为收益分享计划基础的收益是组织过去无法赚取或者节约出来的钱。

(三)绩效考核与奖金发放

识记:1、绩效考核方法的分类:1)按考核特点分为综合型、品质基础型、行为基础型和效果基础型。2)按考核

方法的性质分为客观考核法和主管考核法。3)按考核标准的类别分为特征导向评价方法、行为导向评价方法、结果

导向评价方法、

2、排序法的几种具体方法:直接排序法;交织排序法、成对照较法、代表人物比较法、强制正态分布法。

3、几种主要的绩效考核方法:排序法、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表法、等级鉴定法、行为锚定评分法、目标管

理评价法、图尺度考核法(最简单、运用最普遍)

4,我国企业奖金来源的四个渠道:从奖励基金中提取;从节约的资金中提取;从企业基金中提取;国家或者上

级主管机关直接发给企业或者企业某些职工的奖金,由授奖机关拨给经费。

领略:1、SMART原则:具体目标、可测量、可接受、相关的、时间。

2、目标管理评价法的优点:便于发现具体的问题和差距,有利于制定今后的工作计划,有利于对员工提供建

议反馈和辅导。此外,由于这种评价技术的评价标准直接反应了员工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察,因此较少浮现评价误

差.缺点:1)由于这种评价技术没有在员工之间和工作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目标,因此不便于对员工和各个工作部

门的工作绩效进行横向比较,不便于为奖金的分配提供依据,也不便于为员工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支持。2)设计

目标管理评价体系需要花费不少资金和时间,因此成本很高,同时设计过程本身也很艰难。3)当市场环境在目标设

定之后发生意外的变动时,将影响员工目标的完成情况.

3、典型的绩效考核表应包括哪些内容:员工基本情况;绩效考核原因;考核时间;考核等级说明;绩效考核

要素,也就是考核指标;填写打分说明,考核人签字.

4、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绩效考核的目标;使用成本的大小;被考核者的职务层次和类型;方法的简便。精确

性.

第七章福利管理

(一)员工福利的定义和功能

识记:1、员工福利的概念: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

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体的补充性报酬

与服务.

2、员工福利的特点:补偿性;均等性;集体性.

3、员工福利的类别:1)集体福利;2)个人福利⑶强制性个人福利;4)非强制性个人福利。

领略:1、员工福利的内涵:1)员工福利是基于广义的福利与企业所支付的整体报酬的交叉概念。2)员工福利的给

付形式多样,包括现金、实物、带薪假期以及各种服务,而且可以采用多种组合方式,要比其他形式的报酬更为复杂,

更加难以计算和衡量。3)员工福利中某些项目的提供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如基本的社会保险、法定休

假等,而企业所自行举办的其他一些福利也由于要获得政府最为优惠的税收待遇,而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或者受到一些

重要规章制度的制约,如各项企业补充保险等.4)无论企业的规模、性质如何,总会为员工提供一些福利,福利已

成为

了某些制度化

2、员工福利的功能:1)吸引人材;2)节约成本。3)提升企业形象.

(二)法定福利

识记:1、法定福利的概念:政府提供立法形式,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和待遇。内容: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项目以及各类休假制度.

2、社会保障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美国最先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3、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通过一系列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伤残、失业、

年老、死亡而丧失收入或者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保护以及对家庭的补贴。普通都认

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事业个社会救助体系,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在遇到风险和灾难之时,可以通过国家

和社会的力量为其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救济(社会贫困者):灾民、残疾人、贫困户.2)社会保险(工资劳动者):

养老、失业、工伤、医疗、死亡和生育等保险。3)社会福利(全体居民):公共设施、居民住房、财政补贴、生活补

贴、集体福利。4)社会优抚(军人及其家属):退伍军人安置、军人家属优待、烈属抚恤。

5、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是国家为劳动者或者全体社会成员依法建立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是当劳动者或者

社会成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由社会提供养老金,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6、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主要模式及代表性国家:1)普遍保障模式:英国、北欧国家及一些英联邦国家。2)收

入关联模式:德国、法国、美国.3)强制储蓄模式: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和智利的市场经营的个人账户制。

7、失业保险的概念: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期

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8、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1)失业保险覆盖的范围是所有城镇企亚、失业单位的失业职工,即包括国有

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的职工。2)失业保险基金由单位和职工共

同缴纳.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3)失业保险基

金的支持范围包括: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津贴金,丧葬津贴金和抚恤金,接受职业培训和职业

介绍的补贴等.4)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为: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缴费满1年;非自愿性失业的;

己办理失业登记,井有求职要求的.5)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缴费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最长为24个月,最短

为12个月.6)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工资的最低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7)由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失业保险的管理工作。

9,工伤保险的概念:是国家立法建立的,对在经济活动中因工伤致残,或者因从事有损健康的工作患职业病而

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以及对职工因工伤死亡后无生活来源的遗属提供物质匡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10、工伤保险的原则:补偿不究过失原则;无责任补偿原则.

11、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

12、社会保险统筹的三种方式:1)现收现付式,又称统筹分摊式或者年度评估式。2)半积累式,又称部份基金

式或者混合式.3)彻底积累式,又称全基金式。

领略:1、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强制性;保障性;互济性;差别性;防范性.

2、衡量社会保险基金统筹范围的四个角度:1)企业或者用人单位。2)劳动者范围.3)保险种类和保险项目。4)

地域范围,即在哪一级的行政区域内统筹.

(三)企业补充福利

识记:1、企业制定健康保险计划的原因:1)伴有着企业健康福利成本的不断上升,需要寻觅新的途径控制医疗成

本,统筹员工的医疗费开支。2)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3)员工对健康需要的增加。

2、企业年金计划的三个层次:1)国家法定的养老金。2)企业为员工制定的养老金计划,也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计划;3)员工个人参预的商业性养老保险项目。

3、员工服务计划的内容:1)员工援助计划;2)员工咨询计划;3)家庭援助计划;4)家庭生活安排计划。

领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