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3-伦理(4h)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3-伦理(4h)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3-伦理(4h)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3-伦理(4h)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3-伦理(4h)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1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历史发展§1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一、古代社会生活与传统伦理道德古代社会生活,是伦理文化的基础。伦理文化的基础:①经济生活: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②政治生活: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生活的秩序的构建和人际关系的调节主要靠伦理道德,而不是依靠法律。家……血缘……伦理……礼……仁……和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道理,规则。伦理Ethics,可以比较“物理”、“心理”……伦理与道德的区别:Morality,一字较单纯,它仅指某种规范系统,相关的研究即称为“道德哲学”与古代社会生活相适应,伦理规范诸如: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乐天安命等,是农业宗法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血亲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宗法制度,“六亲”、“九族”观念构成了社会意识的轴心。“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层、母亲三层、妻族两层。“六亲不认”和“不忠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二、传统伦理道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伦理道德学说是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儒家①强调天人合一,要求人们顺应天意,强调“内圣外王”,即以“仁、义、礼、智、信”修养自己的身心,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主(王)只有自己修养好,才能施仁政,才能推行王道政治。②儒家还强调以“三纲五常”规范人际关系。老子曾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至于道家的逍遥自在的人生观,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都与道德修养息息相关。梁启超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2、“善”是古代文学及艺术的价值取向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文学及艺术的教化作用。“文以载道,美善合一”,强调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文人作家一贯坚持的原则。文学作品中的褒贬美丑,都能体现多数人的道德价值判断。惩恶扬善,是多数的作品中体现的主题。尤其作品的结局。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幸福降临人间。实际上这是对读者进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提醒,借此进行道德教育。3、政治学、史学、教育等注重道德提升政治学成为道德评判之学,“政事”往往被归结为:善恶之别,正义与邪恶之争,君子与小人之辨;史学往往不以存史为基本任务,而以惩恶扬善、“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更以德为首,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传授知识退居其次。《三字经》曰“首孝悌,次见闻”,强调首先要懂得孝悌,其次再去扩展见闻学识。2007年祭孔大典今天(9.28)上午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即是道德规范经典)征集活动结果也同时公布。分别是: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德不孤,必有邻;⑤礼之用,和为贵。/07/0928/13/3PFT4MGU0001124J.html§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传统美德规范与传统美德1、传统道德规范(德目)的构成官方规范+民间规范,二者相辅相成。例如:①孔子构建起第一个完整的官方规范体系,如男女授受不亲,仁者爱人,等等。②孟子、管仲又作了进一步完善。③董仲舒整理出“三纲五常”,成为宋元明清一直遵循的传统道德规范。④“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伦理道德要求[“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要求妇女讲贞节、修言辞、学温顺、治丝麻]。各个时代,都有道德规范:孔子道德思想:核心在“仁”;表现在“礼”。他用“仁”、“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道德自觉,共同遵守一定的规范,这在春秋战国那种诸侯分裂割据、混战年年不断的历史时期,无疑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礼”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是核心。“仁”,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符合他所认定的真理的最高要求,也是他承认的真理的本身。

伦理思想的几个层面:在心理层面上,它指一种“爱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说,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一种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在具体行为层面上,它指“恭、宽、信、敏、惠”等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在行为法则层面上,它指被称为儒家道德黄金律的“忠恕”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的道德规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管子的道德规范“四维说”《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四维张,则君令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此应为“四维”的源起。管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民国时期的道德规范: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六讲中,特别强调“八德”。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被称为“新八德”。区别于“旧八德”:民国时期的道德规范:蒋介石崇尚“四维说”,在南昌行营发起“新生活运动”,特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准则,并将其重新解释为:“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抗战时期,又另解释为:“礼是严严整整的纪律,义是慷慷慨慨的牺牲,廉是实实在在的节约,耻是轰轰烈烈的奋斗。”2、传统道德规范(德目)的性质传统道德,不等于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中的精华,是现代应该弘扬的,如五德四维,即礼仪廉耻,仁、义、礼、智、信。[《孙子兵法》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曹操称此为“五德”]传统道德规范中也包含着许多应该抛弃的东西,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1、仁爱孝悌仁爱就是对人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孝悌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孝心献给父母,兄弟朋友亲如手足。这种美德不仅在家庭内适用,也适用于社会大家庭。中国传统社会中出现了无数孝子慈父,仁兄贤弟。2、谦和好礼谦和就是谦让、谦虚、和气,和为贵。好礼就是注重礼仪、礼节,讲礼貌。谦和!尧-舜-禹禅让帝位,这是谦和的典范。尧在位70年,最后让位给舜。后来舜也以同样的方式让位给禹。尧舜在退位时不传为给儿子,而是征询众人意见,“选贤任能”。好礼!古代礼法是十分严格的。据《周礼》,臣下参见皇上要九拜:①稽首,②顿首,③空首,④振动,⑤吉拜,⑥凶拜,⑦齐拜,⑧褒拜,⑨肃拜。史上有“三跪九拜”之说。现代也讲礼仪:仪表、言谈、体态、社交、婚嫁、丧葬、书信等,概莫能外。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妄,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中国人眼里,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都是被谴责的对象,《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凉僵的蛇》就是这种寓言。4、精忠报国:精忠在古代就是忠于皇帝,忠于皇帝也就是爱国。忠君的背后,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意识。爱自己的家、爱家乡、爱国家、忠于朝延就是爱国。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杨家将、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这些人都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精忠报国的典范。5、克已奉公克已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就是服从于整体。克己奉公并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其本质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克已奉公的精神境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克已奉公的典型。6、修已慎独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战胜自已。慎独不仅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战胜自我的能力。只有能够战胜自已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1975年湖北睡虎地11号汉墓出土的秦简中有《为吏之道》一文,此文的开篇首句就是“欲赦其身,止欲去恶”。意思是作为官吏,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严格管好自已,克制自已的欲望,去除自已身上的恶习。7、见利思义“义”:从大处说,是指一切正义的事业;从小处说,是指所有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事情,有时也指义气。利,就是利益、好处、经济效益。义和利的关系: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提倡“舍身取义”,反对“见利忘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南宋文天祥,在他47岁那年被杀害,在自已的衣带上写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为孔孟之“仁义”而死,舍生取义,死而无憾。8、勤俭廉正勤劳节俭、廉明正直。对于普通平民来说,主要是勤劳节俭,不要奢侈浪费。对于为官者来说,强调廉洁、正直。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1514-1587],为官清正廉明,执法严峻,不避权贵,不循私情。包拯信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信条。明朝于谦[1398─1457]也是勤俭谦正之模范,信奉“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百姓说长短”的信条。9、笃实宽厚笃实:忠诚老实。宽厚:待人宽宏大量。笃实宽厚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品质。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事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曾子杀猪: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10、勇毅力行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宋代欧阳修说:“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为了有价值的目的大胆实战,最终成圣成仁。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十分推崇勇毅力行,他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照此推理,你若拥有勇毅力行的品质,你就会拥有一切。三、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传统美德=传统美德规范+典范道德人格传统美德规范,造就了各种典范道德人格;典范道德人格又体现了传统美德规范。典范道德人格包括:圣人、贤人、仁人,还包括君子、善人等。古代明君、名相、良将,都有体现典范道德人格,如周公、姬发,礼贤下士,他自称:我一沐三握发(洗澡时多次握发),一饭三吐脯(吃饭时多次把饭放下),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可见他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因此被儒家尊崇为理想的人物化身和典范的道法人格化身。典范道德人格的积极作用四、中国传统处事之道道德的作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实际内容就是“为人处事”。所以,为人处事之道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传统为人处世之道的评价①一方面,强调把为人处世之道放在人生头等重要位置,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性。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涉世处即是自已做学问处”。②另方面,中国社会的血缘宗法制,使人人都生活在亲朋故旧的网络中,这种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合一,又使得中国人对家庭、群体、社会关系等有很强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强化了“为人处事”的重要性。③对“为人处事”的“中和”法则过于看重,有压抑个性发展之嫌,束缚了中华民族的竞争与开拓意识的正常发展。“为人处事”之道十二范畴: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积极性:宽厚的性格、宽容别人的过失,赢得众多朋友。消极性:丧失个性,纵容错误。恕:已所不欲,勿使于人。积极:能以自我的情感、意志去推想他人的情感和愿望,从而慎重地对待自已的行为,不对他人造成伤害。消极:宽恕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坏人。诚:待人忠诚、老实,忠诚国家、忠诚皇帝,对朋友也忠诚。积极:造就了一批“舍身取义,杀身取义。”即忠君报国的民族英雄。消极:对皇帝的忠诚有时是愚忠,皇权被视为至高无上,对小人的忠诚往往上当。信: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说话算数,讲义气,君子一言,四马难追,君无戏言。积极:强调信誉至上,见利思义,能赢得交往者的信任。消极: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即使说错了,也不能改悔。传统处世之道十二范畴:中:不前不后取其中,即儒家的中庸之道。积极: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反对偏激的行为。消极:导致民族性格中缺乏竞争与开拓意识。“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和:是古代文代精神的凝聚,追求人人相合,天人合一,社会大同。人应该在万物相和中求得发展。积极:把天地之和、人人相合、人心合一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旨归,有较多的积极意义。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消极:“和”的观念使中国人对家庭、群体、社会关系等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独自闯天下的精神。忍:忍让,为人处世“和为贵”、“忍为好”,倡导以忍让求和气。积极:化解矛盾,避免争执。消极:缺乏斗争精神。让:同忍。不仅忍,而且主动让。退让,礼让……传统处世之道十二范畴:防:防备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他人存有戒心。积极:避免“祸从口出”,言行不慎给他人留把柄,所以言行谨慎。消极:不能快言快语,说话办事绕弯子,对他人存有戒备之心,不能坦诚相见……藏:藏而不露,讲话含蓄,办事不露锋芒。积极:不做出格的事,不做过分的事,感情不外露,讲究含蓄之美。消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同作画,当藏则藏,当露则露,扬长避短。圆:圆滑:为人处世“内方外圆,如同铜钱”。办事圆滑,力求八面玲珑,各方都满意,谁都不得罪。积极:在亲朋故友的网络中能够求得各方满意和欢心。消极:有时不坚持原则,墙上草随风倒,无主见。看人下菜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虚伪。报: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仇人要报仇;对恩人要报恩。积极:对别人的恩惠铭记在心,有机会要报恩;对他人的恶行要寻机报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消极:个人恩怨心太重,往往凭感情办事,有时置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于不顾。五、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和负面影响积极作用:①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道德境界。②对包括君王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自周朝开始,帝王死后有谥shì号,群臣根据先王德行政绩加一概括语,如“成”、“康”是褒义,“历”是贬义。这种人格评判式的道德制约,在缺乏监督的古代中国,所发挥的社会调节功能不可低估。③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千百年来,无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志仁人,如文天祥、岳飞,都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汲取营养,立德、立言、立功,以至千古流芳。五、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和负面影响负面影响: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了,以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如“三从”、“三纲”。“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可以说,每一处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我们要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在道德伦丧,人欲横流的社会,需要重建道德伦理纲常。§3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历史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1、产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西周统治者,明确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开“德治”传统之先河。春秋战国诸子蜂起,主要学派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伦理道德学说。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的儒家;以“礼”为最高准则的法家;以“义”为最高准则的墨家;以“道”为最高准则的道家。孔子、孟子孔子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当时的社会秩序进行了伦理规范,形成了以“仁”学为核心、“仁者爱人”的伦理思想体系。孔子以仁学为核心的人道观,与殷周时期的天道观相对立。“仁”不是从天道推演出来的,而是从人的内心萌生出来的。“为仁由己”。仁的道德内涵是“爱人”;仁的基本原则是“忠恕”。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直接论证了仁义礼智对于人的必要性。孟子认为,正是人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人与禽兽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孟子还从肯定主观能动性角度,论述了“尽心知性”、“寡欲”、“养浩然之正气”的修养功夫,对儒家伦理进行了深化、完善。墨子墨家以“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墨子·贵义》篇把“义”理解为“兼爱”,所以有“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吕氏春秋》)之说。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在此基础上,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互利”等主张。孔孟也讲义,但孔孟之义是仁的必要延伸,义受仁的规定;墨子之义,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管子管子(早期法家)把礼作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礼仪廉耻为“国之四维”,而“礼”为四维之首。礼被理解为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因而包括国家制度、等级秩序等内容。管子学派所注重的,是礼的外在规范形式;后期法家如韩非子,则把礼理解为外在的法度;而孔孟之礼,是克己复礼之后,在内心由仁义而衍生的自觉规范。既然礼是一种外在规范,那么它就既可以用教化来维护,也可以用法的手段来实现。韩非子更强调法治,在他那里,道德教化甚至被认为是亡国之术。老子、庄子老子、庄子道家也构建了自已的伦理体系。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事在内的一切存在的最高最普遍的规律,是人所必须遵循的法则。道的本性是无为,因而要遵循道,人的德行就应该崇尚“无知”、“无欲”、“无为”。庄子认为,恶固不可为,善也无须为。为恶要为刑所累,为善要为名所累。因而真正道德境界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老庄的道德学说,是以无道德为最高道德。“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不足]而乱之首”。“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2、发展与完备:汉唐是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汉武帝汲取了秦王朝过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而“亡以暴政”的教训,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儒家为主导,全面推行“三纲五常”。董仲舒把仁义视为人的本性:“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本性,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义。”进而又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五常”与“三纲”并论,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董仲舒,在孔、孟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中择要定为”三纲”,再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合为“五常”。这是“三纲五常”的来历。董仲舒的“三纲”,打破了道德生活的平等。比之于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三纲”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董仲舒只得借助于天的神秘意志,“王者,承天意以从事”,“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魏晋时期,何晏、王弼、向秀、嵇康等人为代表的玄学兴起,玄学伦理占主导地位,是对儒家纲常伦理的一次否定。魏晋玄学伦理实质上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他们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主要依据,企图用道家学说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其宗旨一方面“贵无”,倡导无君论,另方面崇尚自然,倡导任其自为人生观。在玄学伦理的熏染之下,老庄之学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铸造了中国士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也形成了苟且偷安、纵欲混世的生活态度。继玄学之后,有两种思想倾向:佛学的流行;儒学的复兴。佛学的流行佛学理论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佛学以出世而入涅磐界为人生归宿,宣称苦海无边,宣扬善恶因果、三界轮回,主张禁欲主义人生。这些对于这一时期甚至后世道德发展不无启迪。至隋唐时期,佛学伦理道德占主导地位。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实在的本体。万物实质是假有真空,所以世间一切都不值得执著。以空的态度对待世界,人们就不会一味向世界索取和掠夺。人们就会少一分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佛教之修行方法不乏道德内涵:禅宗兴起后发明了一系列修行方法,如机锋、棒喝、拳打脚踢、观花、赏月、做诗、绘画、书画、品茶、喝酒等。佛教的这些人生修养方法促进了隋唐各门艺术的繁荣。禅宗顿悟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是机锋棒喝。机锋是利用看似漫无边际、实则含义深刻的语言诱导顿悟的方法。棒喝是以极端手段来警醒人们的迷误,促其顿悟的方法。机锋与棒喝虽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打断人们正常的思维逻辑,使之进入非理性、非逻辑的直觉状态,最终诱发人的潜意识活动。二是虚静默照,即“默照禅”。默照禅,就是要摄心静坐,潜神内观,息虑静缘,即进入一种无思虑的直觉状态,而反对一切感性、理性的认知,最终激发潜意识的出现。在梵语中,“禅”的意思是沉思,即要“入定”、“心定”,要冥想、静虑。佛教有许多道义上的规范,如不许杀生、不许偷盗、不可奸淫等。这些规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人生皆苦,而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人要想摆脱苦海,唯一的方法是克制以至于完全消除自己的欲望。佛教还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恶者将入地狱,从而劝诫人们不要作恶。儒学的复兴佛学“倡导禁欲主义、主张出世修行”的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积极维护当时社会等级秩序的官方伦理形态,于是,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复兴成为一种必然。南北朝的葛洪,首先开始批判玄学思潮,反对“唯贵自然”论调和“放达”人生态度。他认为如果按照玄学思想去为人处世和安身立命,社会必将“风颓教沮”,所以他说,“夫世人所谓道、达者,谓通于道德,达于仁义耳,岂谓通乎亵黩而达于淫邪哉”!所以他大声疾呼,要恢复仁义忠孝之类的道德规范。唐代的韩愈,真正开儒学伦理复兴之先河。韩愈认为,诸多时弊是因为不重视“先王之道”所致,而佛、道之流行又加剧了这种时弊。因此,他著文恢复儒家“道统”。“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韩愈要求文学创作要“以文载道”,为人处世也要遵循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先王之道”。宋明时期的理学,全面复兴儒家伦理思想。宋明,是继大唐之后又一个大繁荣时代,也是古代伦理思想全面成熟和完备发展的时期,其标志是宋明理学的创立。宋明理学,形成于北宋,元、明、清三朝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七百年)占统治地位的伦理道德思想。宋明理学发端于周敦颐、张载等人,在“二程”那里基本形成了完备的体系,至朱熹时则集其大成。内部有许多派别。传统的说法有洛学(二程)、关学(张载)、闽学(朱熹)以及陆学(陆九渊)、王学(王守仁)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学派是强调“天理”为本位程朱理学和强调“心即理”陆王心学。宋明理学,既不是孔孟的古典儒学,又不是董仲舒的官方儒学,而是融合了道玄与佛学,又以儒学为主的“新儒学”。其基本伦理观:一是在理欲关系中将理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人的一切包括学问都是围绕理展开的。①周敦颐从“无极而太极”导出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认为“仁与义”是基本的“立人之道”。②二程和朱熹因循佛理以“天理”代“天道”。天理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依天人合一理念,人须依天理行事,故天理(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③陆王学派不同意由天理推及人道,认为人的“发明本心”、“内心做功”可明了天理。这是一个向内心反省觉悟的过程。通过省察克治“破心中贼”和在行事上磨练,以致良知,达心中之理。良知,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道德观念的来源和道德判断的依据。二是在道德修养一般模式上奉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模式。①这一修养模式源于曾子《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②韩愈对这一修养模式进行了阐发,以反对佛、道之学。③程朱学派强调格物致知、穷理,陆王学派强调正心诚意。三是在道德修养具体过程上主张“存理灭欲”。认为“欲”,即好货、好色、好名,可能引发败德行为。所以,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也说:“圣人述六经,只是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区人欲。”为“存理灭欲”,理学家们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3、批判总结: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天崩地裂”的大动荡时期。经济社会从巅峰状态跌落下来,开始出现停滞、衰退的征兆;宋明理学为主导的封建道德也开始踏上了终结之路。市民社会的产生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瓦解了封建专制,促成了思想启蒙。启蒙思想家无一例外地把矛头直指宋明理学明末李贽,被认为是对理学发难的第一人,他摈弃了陆王“良知”,代之以“真心”、“童心”,反对把人欲与天理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恰恰是源于本心(真心、童心)且最纯真的东西,因此他说:“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则开始向整个封建伦理思想核心“三纲五常”发起猛烈的抨击。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明确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提出“务得于己,不求合于人”的人生价值观。顾炎武明确区分“忠”之规范中“保国”与“保天下”,他反对君主专制之国家,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并由此推导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道德观。顾炎武还把“廉耻”作为道德修养的中心环节,对士大夫荒淫无耻进了抨击,指出“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王夫之古代思想进行了批判性总结。在伦理思想方面,他明确反对“存理灭欲”说,主张天理寓于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了秦汉以来伦理道德的阶级本质,“一家之法”维护“一姓之私”。主张“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也倡导“以身任天下”的爱国主义道德观。继之而起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如戴震,进一步批判了宋明理学空谈义理的虚伪性,尖锐指出所谓天理只是尊者、长者、贵者之理:“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所以他说宋明理学实质是“以理杀人”。在此基础上,戴震提出了“归于自然,适完其自然”的新道德观。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中国伦理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