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受损应对预案_第1页
企业形象受损应对预案_第2页
企业形象受损应对预案_第3页
企业形象受损应对预案_第4页
企业形象受损应对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形象受损应对预案TOC\o"1-2"\h\u2844第一章应急预案概述 2318161.1编制目的 219291.2编制依据 268871.3适用范围 33360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336922.1应急组织机构 3112152.2职责分配 3133772.3协作机制 427590第三章信息收集与报告 4150043.1信息收集渠道 4302363.2信息处理与评估 5294443.3信息报告流程 514279第四章应急响应流程 566504.1事件等级划分 5310044.2应急响应级别 6176504.3应急响应流程 630317第五章危机评估与决策 7289235.1危机评估方法 7108825.2决策流程 7163325.3决策执行 816899第六章公关沟通与舆论引导 876936.1公关策略制定 899996.2媒体沟通 894956.3舆论引导 920106第七章危机应对措施 9234227.1赔偿与补偿 9319837.2法律诉讼 10212807.3内部整改 109901第八章员工培训与教育 11226818.1员工培训内容 11287488.2培训方式 11182388.3教育效果评估 1113559第九章资源保障 12281789.1人力资源保障 12281909.1.1人员配置 1254639.1.2培训与考核 12279729.1.3团队协作 12290929.2物资资源保障 1285129.2.1物资采购 12308859.2.2物资储备 13108699.2.3物资调配 13278969.3资金保障 13240099.3.1资金筹措 13250189.3.2资金使用 1352249.3.3资金监管 1315305第十章应急预案演练 132216910.1演练计划 13966610.2演练流程 14874410.3演练评估 1421830第十一章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152078611.1修订依据 151306511.2修订流程 15316811.3更新周期 1617591第十二章应急预案实施与监督 161940212.1实施流程 162834912.1.1预案启动 161743012.1.2应急响应 16547612.1.3处理流程 161884612.2监督机制 16818012.2.1预案制定与修订 161678912.2.2预案培训与演练 171374612.2.3监督检查 171472812.2.4绩效评估 17305612.3持续改进 171629912.3.1信息反馈 17552012.3.2改进措施 171096412.3.3培训与宣传 171014612.3.4资源整合 171410112.3.5持续跟踪 17第一章应急预案概述1.1编制目的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在于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2)国家和地方相关应急预案,如《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地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3)行业标准和规范,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4)企业实际情况,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潜在风险、应急资源等。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以下范围:(1)企业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2)企业周边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等;(3)企业参与的社会应急救援行动。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中枢神经,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我国应急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级:(1)国家级应急组织机构:由国家应急管理部、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全国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省级应急组织机构:由省应急管理厅、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3)市级应急组织机构: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4)县级应急组织机构: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2职责分配各级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分配如下:(1)国家级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国家应急政策和规划,组织协调全国应急工作,指导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2)省级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应急政策和规划,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应急工作,指导市、县应急管理工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3)市级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应急政策和规划,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应急工作,指导县应急管理工作,应对较大突发事件。(4)县级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应急政策和规划,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应急工作,应对一般突发事件。2.3协作机制应急协作机制是保障应急组织机构高效运转的关键。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健全以下协作机制:(1)信息共享机制: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应急信息的实时传递、共享和发布。(2)资源整合机制: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应整合应急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应急响应机制: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应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高效地开展应急工作。(4)协调调度机制: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协调调度机制,加强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应急合力。(5)培训演练机制: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应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素质,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第三章信息收集与报告3.1信息收集渠道信息收集是进行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的基础,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信息收集渠道:(1)公开信息查询:利用搜索引擎、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如天眼查、企查查)、工信部备案查询等工具,收集目标公司的基本信息、域名、IP地址等。(2)网络空间搜索引擎:如Shodan、ZoomEye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觉目标在网络空间中的资产信息。(3)社交媒体:通过关注目标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可以获取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4)技术论坛和博客:关注目标公司相关技术论坛和博客,可以了解其技术方向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5)网络空间安全社区:如FreeBuf、VXHeaven等,可以从中获取关于目标公司的安全动态和漏洞信息。3.2信息处理与评估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处理和评估,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1)整理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类型、来源等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后续分析。(2)筛选信息:根据渗透测试的目的,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如目标网站的域名、IP地址、开放的端口等。(3)分析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如目标网站使用的服务器类型、中间件版本、可能的漏洞等。(4)评估风险:根据分析结果,评估目标公司的安全风险,为后续渗透测试提供依据。3.3信息报告流程信息报告是渗透测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信息报告的基本流程:(1)编写报告:根据渗透测试过程中的发觉,编写详细的信息报告,包括目标公司的基本信息、收集到的关键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等。(2)报告审核:对编写的信息报告进行审核,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提交报告:将审核通过的报告提交给客户或相关部门。(4)后续沟通:与客户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报告的反馈和后续工作安排。(5)报告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告进行更新,保证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第四章应急响应流程4.1事件等级划分在进行应急响应之前,首先需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等级划分。事件等级划分有助于明确应急响应的优先级和资源分配。一般来说,事件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严重级别(Ⅰ级):事件对人员安全、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2)较严重级别(Ⅱ级):事件对人员安全、财产和环境造成一定威胁,需要尽快采取应急措施。(3)一般级别(Ⅲ级):事件对人员安全、财产和环境造成轻微威胁,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4)较轻微级别(Ⅳ级):事件对人员安全、财产和环境造成较小威胁,可以暂时观察,视情况采取应急措施。4.2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等级划分,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Ⅰ级响应:针对严重级别(Ⅰ级)事件,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全力组织救援和处置。(2)Ⅱ级响应:针对较严重级别(Ⅱ级)事件,启动次高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相关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3)Ⅲ级响应:针对一般级别(Ⅲ级)事件,启动中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必要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4)Ⅳ级响应:针对较轻微级别(Ⅳ级)事件,启动低级别的应急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救援和处置。4.3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事件报告与评估:在发觉事件后,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对事件等级进行初步评估。(2)启动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3)成立应急指挥部: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响应工作。(4)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根据事件特点和应急响应级别,制定具体的应急响应计划。(5)实施应急响应措施:按照应急响应计划,组织各方力量实施救援和处置措施。(6)监控与调度: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响应措施。(7)应急响应结束:事件得到妥善处置,恢复正常秩序后,应急响应结束。(8)后期处置与总结: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借鉴。第五章危机评估与决策5.1危机评估方法危机评估是危机管理中的首要环节,科学、全面的危机评估方法对于制定有效的决策。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危机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访谈、现场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危机的性质、影响范围、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方面进行评估。(2)定量评估:利用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对危机的规模、损失程度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3)风险矩阵:将危机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组合,形成一个风险矩阵,以确定危机的优先级。(4)情景分析:通过构建不同情景,分析危机在各种情景下的演变趋势和可能的影响。(5)敏感性分析:分析危机对各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5.2决策流程危机决策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危机识别:及时识别危机的征兆和苗头,为决策提供依据。(2)信息收集:收集与危机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危机的性质、影响范围、可能产生的后果等。(3)危机评估:根据危机评估方法,对危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危机的优先级。(4)制定应对策略:根据危机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恢复措施。(5)方案选择:对制定的应对策略进行筛选,选择最优方案。(6)决策执行:将决策方案付诸实践,实施应对措施。(7)效果评估与反馈:对决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决策方案。5.3决策执行决策执行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明确责任:明确决策执行的责任主体,保证决策得到有效执行。(2)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决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畅通。(3)资源保障:为决策执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4)监督与考核:对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保证决策得到有效落实。(5)调整与优化: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决策方案,优化决策执行效果。第六章公关沟通与舆论引导6.1公关策略制定公关策略的制定是保证组织在面临危机或日常运营中能够有效沟通和引导舆论的关键。以下是公关策略制定的核心内容:需要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可能出现的危机点和机遇。这包括了解组织的产品、服务、市场定位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明确公关目标。这些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例如,提高品牌知名度、改善企业形象、增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沟通内容:确定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和关键点。沟通渠道:选择合适的媒体和平台进行信息传递。沟通频率: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习惯确定沟通频率。资源分配: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包括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和预案,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6.2媒体沟通媒体是公关沟通的重要渠道,以下是媒体沟通的关键步骤:建立媒体关系。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在危机时刻获得支持。这包括定期与媒体互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新闻素材。制定媒体沟通策略。这包括确定媒体沟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准备新闻稿和媒体采访等。在危机时期,及时回应媒体询问。组织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媒体回应机制,保证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还需要对媒体报道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了解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和态度。这有助于调整公关策略,保证与公众的沟通更加有效。6.3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公关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舆论引导的方法:通过发布权威信息来引导公众舆论。组织应保证发布的信息准确、权威,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迅速,组织可以通过微博、等平台发布正面信息,引导公众舆论。组织还可以通过参与公共话题讨论、举办活动等方式,主动设置舆论议题,引导公众关注。与意见领袖和行业专家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传播正面信息,引导舆论方向。舆论引导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策略调整,以保证组织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声誉得到有效维护。第七章危机应对措施7.1赔偿与补偿在面对行业危机时,赔偿与补偿是缓解负面影响、维护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具体的应对措施:(1)快速响应:一旦危机发生,企业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对受影响的用户、合作伙伴等进行赔偿和补偿。及时赔偿可以减轻用户的损失,降低危机对企业声誉的影响。(2)公开透明:企业在赔偿过程中应保持公开透明,向公众详细说明赔偿方案、赔偿金额及赔偿流程。这有助于增强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3)个性化赔偿:针对不同受损程度的用户,企业可采取个性化赔偿方案。例如,对于损失较小的用户,可提供一定金额的现金赔偿或优惠券;对于损失较大的用户,可提供全额赔偿或更高额度的补偿。(4)建立赔偿基金:企业可设立专门的赔偿基金,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赔偿基金可以保障企业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赔偿,降低危机对企业运营的影响。7.2法律诉讼在危机应对过程中,法律诉讼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以下为具体的应对措施:(1)评估侵权行为:企业在面临侵权指控时,首先应评估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可能产生的损失。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采取法律行动。(2)收集证据:在法律诉讼过程中,企业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身权益受到侵犯。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侵权行为的相关资料、损失证明等。(3)寻求专业法律援助:企业应寻求专业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援助,以保证在法律诉讼过程中能够充分维护自身权益。(4)制定诉讼策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诉讼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诉讼时机、诉讼地点等。在诉讼过程中,企业应积极与法院沟通,争取早日解决问题。7.3内部整改危机应对不仅需要外部措施,内部整改同样重要。以下为具体的应对措施:(1)深入分析原因:企业应对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有助于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2)完善制度:企业应根据危机暴露出的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例如,加强风险防控、完善应急预案等。(3)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4)加强内部沟通: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保证危机应对措施能够迅速传达到各个部门。通过有效的内部沟通,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资源,共同应对危机。(5)落实责任追究:企业应对危机中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全体员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企业应鼓励员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危机应对。第八章员工培训与教育8.1员工培训内容员工培训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文化及价值观培训:使员工深入理解公司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岗位技能培训:针对员工所在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3)管理能力培训:针对管理人员,进行领导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团队执行力。(4)法律法规与合规培训:使员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5)职业素养培训:培养员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8.2培训方式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公司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方式:(1)课堂讲授: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授课,系统性地传授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3)互动研讨:组织员工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4)实践操作: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员工的动手能力。(5)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方便员工随时学习。8.3教育效果评估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公司对培训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评估:(1)培训满意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讲师的满意度。(2)培训成果评估:对员工在培训后的工作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3)培训投入产出评估:分析培训成本与员工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评估培训的投资回报率。(4)培训效果持续评估: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关注培训效果的持续性。通过以上评估,公司可以不断优化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九章资源保障9.1人力资源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保障是关键因素之一。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力资源保障进行详细阐述:9.1.1人员配置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应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人员。在人员配置方面,要注重以下几点:(1)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2)保证人员数量满足项目需求;(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积极性;(4)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为项目储备人才。9.1.2培训与考核(1)对新入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尽快熟悉项目相关知识和技能;(2)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3)建立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工作表现。9.1.3团队协作(1)建立高效团队,提高团队凝聚力;(2)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共同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9.2物资资源保障物资资源保障是项目实施的基础,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物资资源保障进行阐述:9.2.1物资采购(1)根据项目需求,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2)严格筛选供应商,保证物资质量;(3)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的管理,降低采购风险。9.2.2物资储备(1)建立物资储备制度,保证项目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2)合理确定储备规模,避免物资积压;(3)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保证物资安全。9.2.3物资调配(1)制定物资调配计划,合理分配物资资源;(2)加强物资调配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保证物资有效利用;(3)建立物资调配反馈机制,及时调整物资分配策略。9.3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资金保障进行阐述:9.3.1资金筹措(1)制定资金筹措计划,保证项目资金需求得到满足;(2)多渠道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3)加强资金筹措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保证资金安全。9.3.2资金使用(1)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2)严格资金使用审批制度,防范资金滥用;(3)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9.3.3资金监管(1)建立资金监管制度,保证资金使用安全;(2)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及时发觉和纠正资金使用中的问题;(3)定期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为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第十章应急预案演练10.1演练计划为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际操作性,演练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演练目的:明确演练的目标,包括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和适应性,提高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等。(2)演练范围:确定演练涉及的部门、岗位和人员,明确演练地点、时间和持续时间。(3)演练内容:根据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设定演练场景,包括突发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4)演练组织: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总体协调和指挥;设立演练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协调和指挥;明确各参演部门的职责和任务。(5)演练准备:提前做好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场地等准备工作,保证演练顺利进行。(6)演练实施:按照演练计划,有序开展演练活动。10.2演练流程以下是应急预案演练的基本流程:(1)预案启动:接到演练指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迅速进入应急状态。(2)紧急集合: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集合,报告情况。(3)现场指挥:演练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措施,指导参演人员开展救援工作。(4)信息报告:各部门及时向演练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5)应急处置: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救援、物资调度、信息发布等。(6)应急结束:演练任务完成后,参演人员有序撤离现场,进行演练总结。(7)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10.3演练评估演练评估是检验应急预案演练效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演练目标达成情况:评估演练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包括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和适应性等。(2)演练组织协调:评估演练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参演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3)演练流程执行:评估演练流程是否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是否存在漏洞和不足。(4)演练效果:评估参演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演练问题及改进:总结演练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演练评估,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能力。第十一章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11.1修订依据应急预案的修订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的变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2)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如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组织等方面的调整。(3)公司安全管理需求的变化,如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的更新。(4)应急预案演练和实际应急处置中发觉的问题和不足。(5)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启示。11.2修订流程应急预案的修订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修订依据: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应急预案修订的相关依据。(2)组织修订:成立修订小组,明确修订内容、修订范围和修订要求,进行修订工作。(3)征求意见:将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保证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4)预案评审: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