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术标准_第1页
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术标准_第2页
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术标准_第3页
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术标准_第4页
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as2020-12-04发布2021-03-01实施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21年3月1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经我厅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以下3项为四川省推荐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见附件)。2020年12月4日附件中实施时间1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设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区间集团有限公司3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方标准〈四川省地震烈度9度区建筑轻质墙体技术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7〕973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建筑设计;5结构设计;6施工;7验收。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866号;邮编:610042;电话E-mail:lfa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成都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67 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符号 3 63.1一般规定 3.2内隔墙体 3.3外围护墙体 3.4连接与封堵材料 3.5保温材料 4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2内隔墙体设计 4.3外围护墙体设计 245结构设计 5.1一般规定 5.2荷载和地震作用 5.3墙体设计 5.4连接件设计 5.5构造规定 8 436.1一般规定 436.2施工准备 446.3内隔墙体 456.4外围护墙体 45 477.1一般规定 7.2内隔墙体 497.3外围护墙体 附录A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B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9 1 2 2 3 6 6 4.2Innerpartitionwalldesign 43 436.2Constructionpreparation 44 45 45 47 49 AppendixAQualityinspectionrecordsof AppendixBInspectionrecordsofthesub-project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 61122.1.1装配式轻质墙体assembledlightweightwall用于非承重内隔墙或外围护墙,面密度不大于190kg/m²或表观密度不大于800kg/m³的非砌筑墙体。包括轻质条板墙体、2.1.2轻质条板墙体lightweightpanelwall采用轻质材料或大孔洞轻型构造制作的长宽比不小于2.5的2.1.3骨架组合墙体compositewallwithframework2.1.4一体化墙体integratedwall2.1.5面密度surfacedensity2.1.6表观密度apparentdensity3w₀——基本风压(kN/m²);4563.1.4墙板及其构配件应符合标准化、模数化的要求。管线1无2无3内墙板板面裂缝:长度50mm~100mm,宽度≤2处/板≤3处/板73内墙板~~≤2处/板4外墙板无缺棱掉角无3.1.7条板的规格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3.1.8墙板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1.8的规定。检查项目1长度2宽度3厚度4板面平整度56侧向弯曲≤L/1000(L为板长)7边缘垂直度(mm/m)8检查项目1342333阴阳角方正33433511622检查项目1宽度厚度234翘曲5中心线位置6门窗口中心线位置宽、高注:对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墙板,厚度偏差仅允许正公差,即0~9双面镀锌量/(g/m²)内隔墙3.2.1内隔墙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计算详见本标准5.3节条板中等湿度地区≤10%板吊挂力/N面板抗折强度³/MPa板》GB/T23451详见本标准第4章燃烧性能等级(面板)⁵传热系数/[W/(m²·K)]内照射指数Ira≤1.0甲醛释放量不高于E₁级准安全级ZA₁3.3外围护墙体3.3.1外围护墙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3.1-1的规定,外围护墙体面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3.1-2的规定。计算详见本标准5.3节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隔墙用轻质(10次)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条板干燥收缩值/(mm/m)条板》GB/T23451或现行行业标准条板》GB/T23451或现行行业标准传热系数/[W/(m²K)]求条板》GB/T23451或现行行业标准吊挂力条板》GB/T23451或现行行业标准求》JG/T169内照射指数Ina≤1.0甲醛释放量不高于E₁级内面板吸水率准《外墙用非承重纤维增强水泥耐久性冻融循环¹后,板面不应出现破裂可见裂纹、分层或其他缺陷比试件饱水状态抗折强度的比值应对比试件饱水状态抗折强度的比值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8624注:1冻融循环次数为严寒地区100次,寒冷地区75次,夏热冬冷地区50次,夏热冬暖地区25次。3.4.4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的混凝土建筑工程,外围螺钉和螺柱》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3.4.6射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射钉》GB/T18981的有关1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2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现行行业标准《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密34聚氨酯建筑密封胶5聚硫建筑密封胶现行行业标准《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6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3.4.10接缝密封胶的背衬材料可采用直径为3.4.11防粘胶带可为单面涂压敏胶的聚烯烃、聚酯薄膜或涂隔3.4.12接缝填充物在密封施工时可去除,也可3.4.13嵌缝石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嵌缝石膏》JC/T20753.4.14接缝纸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接缝纸带》JC/T20763.4.15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技术指标应3.4.17耐水腻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外墙柔性腻子》GB/T23455和《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的有关规定。3.5.1墙体保温材料应标明产品类型、规格及型号,产品资料3.5.2保温夹芯材料主要有泡沫混凝土、岩棉、EPS聚苯板、3.5.3一体化墙体的保温材料及其系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2单层条板内隔墙厚度不宜小于120mm,不应小于4)轻质墙体两侧的电气和智能化设备不应直接连通设耐火等级一级二级四级防火墙电梯井的墙时,防水膜材应连续敷设至墙体外侧,距外侧洞口边不小于洞口尺寸(宽×高)洞口两边板宽900×1200以下1800×1500以下2400×1800以下6外饰面宜采用保温装饰一体板,内饰面宜采用装配式贴1应根据墙体强度、隔声性能、设备设施安装、外观性能等要求,确定墙体厚度、面板、填充物及骨架的材料、规格型2金属骨架组合外围护墙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2)骨架外部、中部、内部可分别设置防护层、隔离层、保温隔汽层和内饰层,并根据使用条件设置防水透气材料、空气2)与主体结构之间应采用金属连接件进行连接;4)室外侧面板外侧应设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与外饰6)保温隔热材料宜采用岩棉、矿棉、7)隔声吸声材料宜采用岩棉、玻璃棉等;8)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6在骨架组合墙体中布置设备管道时,设备管道应采取减4.3.3一体化外围护墙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合建筑外立面设计和施工条件确定一体化外围护墙体2保温层、装饰层等应在工厂整体集成,并与基层墙体可4.3.4轻质外围护墙体上不宜暗设水管和电气导管、导线、箱4.3.5住宅建筑外围护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按现行国家耐火等级一级二级四级防火墙2防火封堵的承托材料不得采用铝板,当采用热镀锌钢板4.3.7轻质外围护墙体的饰面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当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可采用B1级材料。4.3.8轻质外围护墙体的金属围护部(构)件、金属遮阳部(构)件、金属门窗等应有防雷措施,并满足现行4.3.10外围护墙体单元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低,坡度不应小于5%,套管周边应作防水密封处理。当低温环4.3.17外围护墙体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4.3.20轻质外围护墙体的保温材料厚度应通过外墙平均传热4.3.21对于一般建筑,外围护墙体平均传热系数也可按式1外饰面设计应满足经济美观要求,采用轻质、耐久、不2外饰面应对墙体冻融交替、干湿循环、自然碳化和磕碰3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轻质外围护墙5.2.2外围护墙体风荷载标准值应按式(5.2.2)确定,且不应β—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H₁—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H₂——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5.2.3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可采用下列方法:1采用等效侧力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应按式(5.2.3)确定:5₁—状态系数,取2.0;5₂——位置系数,顶部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类别系数功能级别甲类建筑乙类建筑围护墙一级一级二级一级一级一级电梯间隔墙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7度9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2采用楼面反应谱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的有关规定。0.65倍。5.3墙体设计5.3.1非地震作用基本组合应按式(5.3.1)确定:Yo,——第j个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具体数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取值;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取值;r,——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其中r,为主导可变荷载Q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5.3.2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式(5.3.2)确定:式中:S——地震作用下非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等;Yo——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当重力荷载效应对非结构构件承载能力不利时应采用1.3,重力荷载效应对非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地震作用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0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0水平地震为主,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为主,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5.3.3轻质墙体及其连接承载力应按照下式进行验算。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式(5.3.3-1)进行设计:规定采用;计规范的规定确定。2轻质墙体及其连接尚应按式(5.3.3-2)进行抗震验算:式中:R——轻质墙体或其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摩擦力不得作为抵抗地震作用的抗力;5.3.4墙体平面内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满足下列要求:1外围护墙体采用外挂连接方式时,墙体平面内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应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三倍。2当墙体采用内嵌连接方式时:1)墙体采用刚性连接时,应保证主体结构达到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时,轻质墙体不应开裂;当主体结构达到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时,轻质墙体不应垮塌。2)墙体采用柔性连接时,应保证主体结构达到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时墙体与主体结构不发生碰撞;当主体结构达到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时,轻质墙体不应垮塌。5.3.5轻质条板墙体平面外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Q,—抗弯破坏荷载(kN/m²),当墙厚≤150mm时,抗弯破坏荷载不应小于1.5gp,当墙厚>150mm时,抗弯破坏荷载不应小于2.0gp;p—墙板面密度(kg/m²);5.3.6一般非承重内隔墙满足表5.3.6时,可不计算地震作用。7度8度663665.3.7骨架组合墙体的骨架强度及变形计算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4连接件设计5.4.1连接件承受的荷载包括墙体重力荷载、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墙体平面外地震作用、墙体平面内地震作用)、风荷载。5.4.2连接件应力应满足下式有关规定,并满足轻质墙体局部4顶端为自由端的墙体,墙体长度超过4m时,应设置构5当洞口宽度大于2.5m时,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6当采用混凝土构造柱时,构造柱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8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墙体厚度,纵向钢筋宜采用4业14,且不应小于4虫12,箍筋直径不应5.5.4轻质条板内隔墙的墙板接长时,其连接部位应有加强措施,其接长后安装高度应符合表5.5.4的规定。墙板接长次数不应超过一次,且相邻板接缝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隔墙板6度7度8度9度 5.5.6楼梯间及人流量较大通道的隔墙,应采用全墙双面钢丝5.5.7门洞、窗洞上部应根据洞口宽度、上部墙体高度以及荷5.5.8条板隔墙与板、结构梁、主体墙和柱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钢卡件,并应使用胀管螺丝、射钉或者焊接固钢卡件间距不应大于600mm,且条板每端不应少于1个固定点。2条板隔墙与主体墙、柱的接缝处,钢卡可间断布置,且3钢卡件沿墙板高度方向长度不宜小于50mm,.且钢卡件与条板隔墙重叠长度不宜小于30mm,钢卡件宽度应根据条板隔墙局部承压确定,并不应小于1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5.5.9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点支承连接时,节点构造应符1连接点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外挂墙板形状、尺寸确定,连接点不应少于4个,承重连接点不应多于2个。2在外力作用下,外挂墙板相对主体结构在墙板平面内应3连接件的滑动孔尺寸应根据穿孔螺栓直径、变形能力需4外挂墙板的底端应设置不少于2个仅对墙板有平面外约架的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200mm;2一体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优先采用预置预埋方6.1.3轻质墙体板材的运输、存放、吊装、安装应符合下列3遇到雨、雪、大雾天气,或者风力大于5级时,4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需在低于5℃环境的有关规定。6.4外围护墙体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蒸压加气2空腔内的保温材料应连续、密实,并应在隐蔽验收合格3面板安装方向及拼缝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内外侧接缝4木骨架组合墙体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骨架组合6.4.3外挂轻质墙体的连接节点及接缝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6.4.4外围护墙体接缝防水施工应符3密封材料嵌填应饱满、密实、均匀、顺至、表面平滑,2内隔墙体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且不得少于3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1523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332m垂直检测尺检查425阴阳角方正37.3.9板缝应平直、均匀。注胶封闭式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7.3.10外围护墙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封堵构造应整齐美观,并7.3.12外围护墙体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12的5332开工时间主控项目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1234512345结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附录B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结构类型数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分包项目经理检验批结果结论123456结论结论(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引用标准名录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2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3098.221《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3098.52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31《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32《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GB/T1029977《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标准》四川省装配式轻质墙体技术标准 2术语和符号 68 3.2内隔墙体 3.4连接与封堵材料 3.5保温材料 724建筑设计 744.1一般规定 744.2内隔墙体设计 4.3外围护墙体设计 5结构设计 5.1一般规定 5.2荷载和地震作用 5.3墙体设计 5.5构造规定 时,轻质墙体不影响主体结构变形。当板宽大于600时,间隙距0.5m左右,按表中第1、2项的要求进行目测观察;对表中《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1不得采用掺有无机掺合料的或由再生料制成的EPS、XPS板。合膨胀聚苯乙烯保温板(颗粒型硅质A2级)等,应用这些材料1分室隔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频谱修正量不应小于3隔声隔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频谱修正量不应小于4.2.2对于骨架组合内隔墙体,利用墙体空腔敷设管线有利于主要适用于6层及6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的房间隔墙;4.2.9本条第2款住宅厨、卫、浴隔墙防水、防潮高度要求4.3.2本条第2款金属骨架组合墙体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本条第3款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仅6层及6层以下的住宅建加速度=1:0.85:0.65,并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挤塑成型水泥墙板6片、四川东方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镁水泥胶凝锯末组合空心墙板6片、成都上筑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改性石膏轻质墙板4片、四川什邡国正环保科技有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