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07-03发布2020-11-01实施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标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川建标发〔2020〕183号经我厅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以下6项为四川省推荐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见附件)。2020年7月3日中实施时间1四川省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实施与验收标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2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计有限公司4计有限公司5四川省城市轨道交通矿山法隧道施工技术标准公司6四川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5建标发〔2018〕971号)文的要求,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本标准共分18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3号,邮编:610031,电话6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刘延晨7 3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53.1一般规定 53.2系统运能 53.3行车组织 63.4配线 63.5运营管理 7 84.1一般规定 4.2列车编组及定员 4.3列车安全与应急设施 4.4车体 4.5转向架 4.6制动系统 4.7电气系统 5.1一般规定 5.2制定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 5.3建筑限界 5.4轨道区设备和管线布置原则 8 6.1一般规定 206.2线路平面 6.3线路纵断面 246.4车挡 7.1一般规定 7.2道岔类型 7.3道岔设备 7.4道岔设计 298车站建筑 8.1一般规定 8.2车站总体布置 8.3车站平面 8.4车站出入口 8.5人行楼梯、自动扶梯、电梯 8.6站台门 8.7无障碍设施 9车站结构 9.1一般规定 9.2设计荷载 9.3结构设计 9.4构造要求 10轨道梁桥工程 4010.1一般规定 40910.2设计荷载 4210.3刚度要求 4710.4结构设计 10.5构造要求 4911供电系统 11.1一般规定 11.2变电所 11.3充电设备 11.5动力照明 11.6电力监控 11.7过电压防护与接地 12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12.1一般规定 12.2基本要求 12.3构成要求 12.4控制方式 12.5子系统要求 13通信及其他系统 13.1一般规定 13.2通信系统 13.3乘客信息及服务系统 13.4售检票系统 13.6其他 14综合调度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4.1一般规定 14.2综合调度系统 1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4.4控制中心 15机电设备 15.1通风空调 15.2给水与排水 16综合车场 16.1一般规定 16.2功能及任务 16.3列车运用整备、检修设施 16.4综合维修设施 17防灾与救援 17.1一般规定 17.2救援疏散 17.3防灾通信 18环境保护 18.1一般规定 18.2生态环境保护 18.3噪声与振动 18.4电磁辐射 18.5废水、污水 18.6废气、固体废物 附录B胶轮有轨电车限界计算方法 附录C车辆限界图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33Operationalorganizationan 5 5 5 6 7 8 8 6.1Generalrequi 206.2Planeofline 216.3Profileoftheline 24 26 267.2Typesofturnout 27 7.4Designofturnout 8.1Generalrequi 35 37 389.4Detailingrequirem 40 40 42 47 66 70 71 74 75 78maintenanceoftrain 18.2Ecologicale 88 90AppendixBCalculationmethodofrubber-tyred 94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 1近期为建成通车后第5年,远期为第20年。1.0.5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组成部2电所、联络线(或贯通线),并合理配置车辆及机电系统设施,为1.0.9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主体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主构的使用年限应为100年。1.0.11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应采取节能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文物古迹,降低系32.0.1胶轮有轨电车rubber-tyredtram2.0.2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rubber-tyredtramtransitsystem2.0.3走行轮runningwheel2.0.4导向轮guidingwheel2.0.5轨道梁trackbeam2.0.6轨道梁桥trackbeambridge轨道梁桥是轨道梁与直接支承轨道梁的桥墩(台)及基础组2.0.7滑移道岔sliderswitch2.0.8综合车场integrateddepot42.0.9疏散通道evacuationcorridor2.0.10疏散门evacuationgate2.0.11充电设备chargingequipment2.0.12综合调度系统integrateddispatching563.3.3车站设计停站时间应满足车站预测客流上下车时间要71遇8级风(风速17.2m/s~202遇9级风(风速20.8m/s~24.4m/s)及以上等恶劣气象84.1.1列车应确保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和人身4.1.2车辆主要技术规格应符合表4.1.2的规定。M19车门高度/mm)疏散门开度/mm)疏散门高度/mm)整备质量/t)座位数/个)定员人数/人)AW2(6人/m²)超员人数/人)AW3(9人/m²)构造速度/(km/h)最高运行速度/(km/h)平均起动加速度/(m/s²)常用平均行车制动减速度/(m/s²)电制动紧急平均制动减速度/(m/s²)纵向冲击率/(m/s³)车内噪声/dB(A)kWh/(车·km)定员,车辆平均每个人的2)环境温度(遮阴处)为-25~45℃。3)最大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5%(该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正线:平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5m。3)道岔附带曲线:平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5m。5)最大坡度:正线区间最大坡度不应大于80%;出入线去座椅垂向投影面积和投影面积前250mm内高度不低于1设计寿命为30年。5.1.1胶轮有轨电车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5.1.2基准坐标系规定为正交于设计线路中心线的平面直角坐该中点垂直于水平轴的坐标轴用Y表示。5.1.3车辆限界按所处地段分类,分为隧道内车辆限界和隧道外(高架及地面)车辆限界,隧道外车辆限界是在隧道内车辆限5.1.4设备限界按所处地段分类,分为直线段设备限界和曲线5.1.5建筑限界是在设备限界的基础上,考虑设备和管线安装设备限界之间的间隙不宜小于200mm,困难条件下这一间隙不5.1.6相邻两线设备限界之间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100mm,线5.1.7建筑限界中不包括测量误差、施工误差、结构沉降量和5.1.8胶轮有轨电车交通选用的车辆应符合本标准4.标准5.2节的有关规定,当选用与本标准不同的车辆时,应重新5.2.1制定限界的车辆基本参数应符合表5.2.1的规定项目名称12车体宽度3车体高度4客室底板面的高度51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2正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15m。疏散的管线及障碍物,走行面与设备限界竖向距离不宜小于的隧道壁上,疏散通道顶面至轨道梁顶面的高度宜为850mm~5.4.2轨道区内安装的设备和管线(含支架)与设备限界之间5.4.3高架区间敷设的强、弱电电缆,宜安装在疏散通道下的5.4.4地下区间的强、弱电电缆和设备宜采用沿墙架设的方式,5.4.5AP天线宜布设在桥墩盖梁两侧,AP天线与设备限界的距离不小于500mm且AP天线产生最大变形后和设备5.4.6车站轨道区管线设备布置应符合6.1.2线路的基本走向应根据上位规划研究并考虑与其他线6.2.1列车通过平面曲线的最大速度按下式计算确定:曲线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LHLHLHLHLHLHL8HL8HLHL8H曲线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般困难1般困难L8HL86HL8HL86HL66HL8HL66HL866HL66HL66H线间距总06.3.1正线区间最大坡度不应大于80%;出入线及不载客运行6.3.4道岔宜设于平坡上,困难地段可设于不大于5%的坡道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000m,车站两端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6.3.8折返线及停车线应布置在面向车挡或者区间的下坡道车挡需安装在直线段,固定式车挡需要预留5m的安装长4道岔梁与相邻轨道梁的走行面及两侧导向面应设置接7.4道岔设计7.4.1道岔设计时应根据线路条件和运营要求选择道岔的基本线型、道岔梁几何尺寸、转辙时间及线间距等。7.4.2道岔结构强度应能保证道岔在车辆超载的情况下不发生7.4.3道岔控制系统应具有对各个机构的控制和监测功能,并能将道岔位置表示信号,故障诊断信号快速准确地反馈到控制7.4.4道岔的精度应符合表7.4.4要求。导向面相对走行面的垂直度7.4.5道岔控制系统应具有完善的电气安全保护系统,如缺相、7.4.6道岔控制系统应具有环境适应性,便于维护、检修,并7.4.8道岔不在正确位置或未锁闭时,控制系统不应输出道岔7.4.9道岔控制系统如无联锁系统的授权信号或授权数据,应7.4.10道岔控制系统控制柜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56。岛式站台宽度:侧式站台宽度:Q上、下——远期每列车高峰小时单侧上、下车设计p站台上人流密度(0.33m²/人~8.3.4车站的楼梯(含自动扶梯)、出入口通道的通过能力均应按超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及各口的不均衡系数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在高峰小时发生事故灾害时的紧急疏散,能在4min的目标时间内,将一列进站列车所载的乘客(按远期高峰时段的进站客流断面流量计)及站台上候车人员全部撤离站台。8.3.5高架车站站台除设置无障碍设施及运营直接相关的设备外,其他设备不宜设于站台。8.3.6车站设备用房内的设备应集约布置。8.3.7车站各部位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8.3.7的规定。岛式站台(楼扶梯不进入有效站台长度)4侧式站台2消防专用楼梯8.3.8车站各部位的最小高度应符合表8.3.8的规定。高架车站底层净空2.5(注)高架车站站台公共区净空交通型,自动扶梯与人行楼梯的通过能力应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关规定。9.2.1高架车站站厅、站台、楼梯人群荷载标准值应采用9.3.5对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独柱、双柱高架车9.4.2高架车站与区间桥梁之间的伸缩缝应符合本标准第10.1.1本章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80km/h、新建胶轮有地下隧道(或地下车站)轨道梁、地面轨道梁的设计可参照执行。有规定外,轨道梁桥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的有关规定。10.1.4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轨道梁桥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行10.1.5导轨梁桥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导轨梁桥钢结构工程防腐宜采用长效型体系,并符合现行行业标规定。编号1永久作用结构重力2附属设备和附属建筑重力3预加力4混凝土收缩与徐变作用5基础变位作用6土侧压力7静水压力和浮力8可变作用9车辆竖向动力作用车辆离心力车辆横向摇摆力车辆制动力或牵引力温度作用(体系温差和温度梯度)流水压力编号可变作用雪荷载支座摩阻力偶然作用船舶撞击作用漂流物撞击作用汽车撞击作用车挡撞击作用地震作用地震作用4疲劳应力循环次数和应力幅宜按照实际编组运营情况式中V车辆运行速度(km/h)。3三线及以上轨道梁桥,线路等高时宜按照100%、50%、25%分别计算三条线路车辆、轨道梁风荷载;线路不等高时宜按照100%、100%、50%分别计算前后三条线路车辆、轨道梁降温10.2.14作用于车档的撞击作用宜根据车档的冲撞击吸收原跨度不大于35m时不大于2.5%;跨度大于35m时不大于2%。10.4.8运营后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应超过10.4.15轨道梁运行面与橡胶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应小于1UPS(一体化电源)。2储能电站或组合系统。3供电网络中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限定值的要求。11.1.13接入供电系统的各类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发射限值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11.1.14供电系统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准的节能环保型产品,其能效等级宜为I级。11.2.3变电所动力变压器为充电设备及动力照明系统提供电11.3.4充电设备带电部分和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车体之间的11.3.5充电设备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180mm。11.3.6充电设备的材料及截面应满足各种充电方式下的最大载11.3.7充电设备应设置安全警告标识,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部11.4.2电缆敷设应便于检修维护。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应符合11.4.3电缆在房间内敷设时,宜沿电11.5.1车站用电设备的负荷分为重要负荷和一般负荷:2防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Q。12.1.2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部分的应急和故障自动处理12.1.3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应设置必要的故障监测和报警设备,满足采用信息化手段维护管理的需求,设备应便于维修、测试及更换。设备应通过相关安全认证。用完整的ATC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T17626、通电磁兼容》GB/T24338等规范中的相关要求。2列车自动防护(ATP)子系统(含CBI)。12.3.3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宜配置以地面控制12.3.5ATS系统根据线路需求可独立设置或纳入综合调度12.3.6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应满足网络化及灵活的交路运行3为保证行车安全,在ATC控制区域内使用非限制模式时12.5.2ATS系统应具有超速、冒进信号等事件的报警与记录12.5.3ATP线路数据宜采用地面集中存储方式,满足网络化运12.5.4ATP系统应确保12.5.5ATP系统导致列车停车应为最高12.5.6ATP系统内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应符合故障导向12.5.7车站站台上应设置紧急停车按钮,当启动紧急停车按钮整个系统设计的安全完整性水平(SIL)应达到4级。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GB/T28808和《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信号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安全完整性水平(SIL)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计算机联锁设备(CBI)13.2.3无线通信系统应采用宽带技术,宜采用自建网络,满足通信应具备控制中心调度人员以及各种移动作业人员之间的(可视)单呼、组呼功能,在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应具备调度人员对车辆广播以及乘客可视求助对讲等功能,同时13.2.4智能信息化系统应为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电子办公、13.2.6时钟系统应为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运营提供统一的13.3.1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应设置乘客信息及服务系统,系14.1.1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宜建立以行车指挥为中心的综14.1.2综合调度系统面向的对象为运营调度、运营管理和维护14.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和监管模式应根据车站敷设14.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应符合本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相关14.2.2综合调度系统监控和管理的对象应包括:车辆、全线机14.2.3综合调度系统应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上实现相关各子14.2.4综合调度系统应与运营管理模式相适应,可按中央级、14.2.5集成行车调度指挥功能的综合调度系统,应满足安全完14.3.2车辆内设置火灾报警探测设备的14.4.2控制中心可监控管理单条或多条胶轮有轨电车交14.4.10控制中心的电源容量与电能质量应满足各系统及设15.1.2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的内部2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的给水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1)室外给水管宜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和胶圈接口。2)室内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宜采用钢塑复合管、铜管或3)敷设在垫层内的给水管道宜采用钢塑复合管,给水管15.2.3穿结构外墙和水池侧墙应采用柔性防水套管,其他部位4排水设备应在综合调度系统显示设备运行、手/自动、故6列车动力电池组的日常维护、检查、更换和充电。7事故救援工作。8车站巡视人员的办公、休息。16.2.3综合车场的资源共享应符合下列规定:2多条线路可共用,各线设维修工班。类别时间检修时间日常检修一级维护3二级维护1年16.2.5车辆、设备设施的检修宜从定期检修向16.2.6综合车场中,检修线为有人区。停车线、洗车线、出入16.3.4运用库的规模应按近期需要确定,并预留远期17.1.2防火灾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同一条线路、同一座换乘站及其相邻区间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17.1.5控制中心应具备全线防灾及救援的调度指挥以及和上置灭火器,其他车站按中危险等级配置灭火器。车站及附属用房GB51251的要求。1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效面积应不小于地面面积的2%。17.1.8当列车遭遇暴风雨、冰雪、雷电等气候2纵向疏散分为以下方式:1)乘客由列车两端的紧急疏散门行至轨道梁中间的紧急疏散通道,并沿线路紧急疏散通道行至逃生楼梯或车站等安全2)救援列车在同一条轨道线上行驶至故障列车前方或后方,同时开启两车紧急疏散门,乘客通过安全疏散梯由故障列3)利用救援列车或自身动力电池把故障列车连同乘客带17.3.1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气排放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8.4.1电磁辐射环境主要包括110kV以上(含110kV)主变18.5.3车辆段(停车场)应设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必须进行图A.1.1单开道岔线型(尺寸单位:mm)图A.1.4对开道岔线型(尺寸单位:mm)图A.1.5五开道岔线型(尺寸单位:mm)图A.1.6平交道岔线型(尺寸单位:mm)A.2道岔主要技术参数道岔主要技术参数见表A.2.1。表A.2.1主要技术参数五开道岔5000~曲线半径/m转辙时间/s8888附录B胶轮有轨电车限界计算方法B.1车辆限界公式B.1.1列车横向偏移见式B.1.1。B.1.2列车垂向上偏移见式B.1.2。B.1.3列车垂向下偏移见式B.1.3。B.1.4构架横向偏移见式B.1.4。B.1.5构架垂向上偏移见式B.1.5。B.1.6构架垂向下偏移见式B.1.6。B.2设备限界计算公式B.2.1车体横向偏移见式B.2.1。B.2.2车体垂向上偏移见式B.2.2。B.2.3车体垂向下偏移见式B.2.3。B.2.4构架横向偏移见式B.2.4。B.2.5构架垂向上偏移见式B.2.5。B.2.6构架垂向下偏移见式B.2.6。B.3计算参数表表B.3.1车辆限界计算参数符号说明1234567f89maPn车体受风面积/m²风作用压强/(N/m²)a横向振动加速度/(m/s²)hhhKg重力加速度/(m/s²)RV车辆最高运行速度/(km/h)SfXY附录C车辆限界图图C.0.1高架区间直线段车辆轮廓、车坐标点0123X0Y坐标点456789XY坐标点XY00坐标点X0Y坐标点X0Y坐标点6XY坐标点XY00坐标点X0Y表C.0.3设备限界坐标表单位:mm坐标点0b”1”2”3a”3b”X0Y坐标点6”7”11”XY坐标点13”14”15”17”18”21”XY00坐标点22”23”29”30”X0Y图C.0.2高架直线车站车辆轮廓、车辆限界坐标点0123X0Y坐标点456789XY坐标点XY00坐标点X0Y坐标点X0Y坐标点69XY坐标点XY00坐标点X0Y02345X0Y6789XY00XYXYX660Y注:0—0b为天线轮廓,3a—3b为摄像头轮廓,1—12为车体轮廓,13挡块轮廓,17—18为导向轮轮廓,18—30,35—41为充电刀片轮廓坐标点124X0Y坐标点79XY0000坐标点XY坐标点XY坐标点41’X0Y坐标点0”0b”1”2”3b”5”X0Y坐标点6”9”11”12”13”14”15”XY00坐标点17”18”19”20”21”23”25”XY坐标点28”30”31”33”34”XY坐标点36”37”38”39”41”X0Y坐标点012345X0Y坐标点6789XY00坐标点XY坐标点XY坐标点X660Y注:0—0b为天线轮廓,3a—3b为摄像头轮廓,1—12为车体轮廓,翻挡块轮廓,17—18为导向轮轮廓,18—30,35—41为充电刀片轮廓,31—34坐标点4X0Y坐标点9XY3300坐标点XY坐标点XY坐标点X0Y33《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36《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40《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4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T176264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GB/T2433845《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控制和46《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信号用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标准Standardfordesignofrubber-tyredtramtrans《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标准》(DBJ51/T1 经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7月3日以川建标发〔2020〕183号公告批准发布。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设计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3.1一般规定 3.2系统运能 3.4配线 3.5运营管理 4.1一般规定 4.5转向架 5.1一般规定 5.3建筑限界 6.2线路平面 6.3线路纵断面 8.1一般规定 8.3车站平面 8.4车站出入口 10.1一般规定 11供电系统 11.5动力照明 18环境保护 18.1一般规定 18.2生态环境保护 3.1.1运营规模的大小是决定工程建设规模和运营管理规模大3.1.2胶轮有轨电适用于各种地形城市,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正线线路半径一般不小于30m,最大纵断面坡度一般不大于80%o,人口集中的市中心车站密度较高,市外区域车站密度相对线路条件苛刻,因此旅行速度难以达到地铁规范规定的35km/h3.1.4运营线路为南北向线路,应以由南至北为上行方向,反3.2.2决定车辆运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单位面积上的乘客站立统计得到高峰时段的站立人数如下:广州为5.12人/m²,上海为标准》建标104车辆内站立人员密度后的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良好6人/m²临界状态力核算时建议按照5人/m²的乘客站立密度标准进行计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乘客站立密度可根据线路服务水平定义为4~6(4)随时监控各车站的客流情况,合理地调整列车运行方案。(5)及时、准确地发现并处理运营系统的不正常情况,防止(6)当运行系统发生事故时,按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主管部3.5.4根据天气预报做出响应:黄色预警缓行,红色预警停运。3.5.5运营机构人员职务包括调度、巡视、设备设施、管理等,机构组成可参照表2的思路进行设置。主任调度行车调度员设备调度员兼乘客调度维护工程师兼车站巡视员票务管理员兼车站巡视员计划+采购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兼车站巡视员综合管理员兼仓库管理员4.1.1本条规定“车辆应确保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1)载荷从空车到超员的范围内。(2)车辆通过曲线、缓和曲线时速度在规定设计速度的范(3)车轮的磨耗量在规定的范围内。(4)除灾害性天气以外的气候条件。(5)车辆、轨道、信号等的维保工作均按规定要求进行。行速度的1.1倍,即最高运行速度取80km/h时,最高设计速度便取90km/h。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机车车(2)行驶里程达到12万千米;第6款风力参数是以风作用压强大小体现的,需要根据风级或风速确定强度来校核限界。根据运营组织,9级风停运。9级风条件下车辆受到的风作用压强值,可根据伯努利方程9级风的风速范围为:受的风压另外增加20%,因此计算风载荷按9级风最大风速对应风压计算:(265~365)×1.2=318~438N/m²,本标准中取400N/m²为设计值,该值较为安全。5.3.7第2款车辆基地内高检修平台建筑限界按车辆轮廓线加5.4.5高架区间AP天线通常安装在桥墩盖梁两侧,与列车司机视线等高,通常为高3~5m的悬臂式杆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结构变形,在不能准确计算其变形量时,一般要6.2线路平面6.2.1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速度:(1)限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轨道梁的横坡设置应满足列车通过曲线的限速条件,若线路控制条件较多,影响正常的横坡设置时,应根据实设横坡对速度进行限制。式中:v——通过曲线的运行速度,km/h;g——重力加速度,取9.81m/s²;hm——允许最大横坡,取8%;hy——允许最大欠超高,取5%。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车辆在不同曲线半径下的最高运行限速。此时限速公式为:(3)在特殊情况下,为保证能满足列车的线路及运营需求,可以适当增大弯道处的限速,此时允许最大欠超高可设为5%。6.2.5一般情况缓和曲线采用超高时变率设计原则:参考地铁、APM、磁悬浮等相关规范设计原则,按相同舒适度考虑,超高时变率取值f=0.0279rad/s;困难情况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计算方法:6.3线路纵断面6.3.1线路最大坡度主要根据地形条件和车辆性能取舍。胶轮有轨电车交通车辆采用橡胶轮胎,粘着力大,爬坡能力强。参照国内外已建线路的相关标准和运营情况,确定最大坡度采用80%。不载荷运行区段和车场线的阻力小,最大坡度可达到6.3.3地面站及高架站排水较易处理,为使车站停车平稳,便于安全门等设备的安装,宜设在平坡上。为了地下站隧道内排水顺畅,结合胶轮有轨电交通轮轨粘着力大的特点,可将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重庆市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服务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配套国内公路运输专项合同
- 2025年度装修工程预付定金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 2025版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分包保证金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住宅项目销售代理专项合同
- 2025版驾校教练员新能源汽车驾驶教学聘用协议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绝缘技术应用安全防护试题集
- 2025版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 2025年统计学专业期末考试题库:学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规范与注意事项试题
- 2025版网络安全监控外包采购协议
- 河北省沧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空调维修保养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 运动训练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保健人员培训试题
- 医保飞检培训
- 2025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麻醉中级晋升汇报
- 卫生服务站消杀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保健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