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实施日期:2012年03月01日2011年成都2012年3月1日。二0—一年十一月二日址:成都地区八宝街111号4楼,邮政编码610031),以供今后修主要起草人员:康景文张佳卫伟(以下按姓氏乙画排序)于秉坤马文义邓荣贵刘晓东吕建祥张仕忠张莲花杨栓明范燕红·钟文敏主要审查人员:汪定熵马建林向学张波陈正祥郑玉辉曹卫东李天斌 12术语和符号 2 2 53基本规定 83.2荷载和抗力 3.3设计和施工 21 25 25 254.3周边调查与评估 29 5.2坡率法 5.3土钉墙 36 42 47 5.9组合式 6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 6.1一般规定 6.2土方开挖 6.3坡率法 766.4土钉墙 76 78 83 6.8内支撑 6.9逆作法 7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 7.2集水明排 7.3管井井点降水 7.4高压喷射注浆截水 7.5压力注浆截水 97.6咬合排桩截水 9 8.2土钉墙 8.5锚杆(索) 9.2变形监测 9.3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9.4基坑影响范围内状态监测 10基坑工程周边保护与加固处理 10.1一般规定 10.3应急技术措施 10.4基坑加固处理 11基坑施工安全与移交 11.1一般规定 11.2安全防护 11.3安全作业 11.4安全控制 11.5安全措施 附录A常用支护结构类型及选择 附录B各种超载作用计算 附录C支护结构变形和地面沉降估算 附录D放坡开挖允许高度及坡度经验值 附录E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经验值 附录F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及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计算 附录H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 附录J管井降水及管井结构设计 附录K高压喷射注浆截水设计 本规范用词说明 12安全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基坑边坡。2.1.5临时性基坑边坡temporaryslope安全使用年限不超过2年的基坑边坡。2.1.6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aroundfoundationpit2.1.7膨胀岩土expansiverockandsoil富含亲水性矿物并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体及护面的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基坑维护体32.1.9土钉墙soilnailingwall2.1.10喷锚支护combinedboltingandshotcrete2.1.11锚喷支护anchor-plateretaining2.1.12坡率法sloperatiomethod2.1.13锚杆(索)anchorbar(rope)2.1.14锚杆支护retainingwithanchors2.1.15排桩支护pilesinrow2.1.16冠梁topbeam2.1.17腰梁middlebeam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以下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或内支撑支点42.1.19高压喷射注浆法jietgro2.1.20支撑体系.bracingsystem2.1.24截水帷幕curtainforcutting-offwaterfx、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MPa);9—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MPa);N—组合轴向力设计值(kN);锚杆(索)或内支撑水平荷载设计值(kN);62E,—水泥土墙底以上基坑内侧水平荷载标准值合力h—基坑外侧水位深度(m);A,—第根土钉配筋的面积(m²)7T₀—地基覆盖层厚度(m);r₁—计算点到第个井的距离(m);8四层及四层以上建筑物建筑物距基坑边的距离二三二二二三H≤Sjx<1.5H—二二三二三9范围内无建筑物二三基坑边缘与地铁隧道的水平距离或地铁隧道顶距基坑底的高度<10或h₃b≥hd二二三三三二性结构安全等级悬臂式排桩支护、土钉墙支护、一级≤0.002H且≤30mm≤0.003H,且≤35mm二级≤0.003H,且≤35mm≤0.004H,且≤40mm≤0.004H,且≤40mm≤0.005H,且≤45mm注:1表中H为基坑深度(mm);2位移控制值是指支护结构允许发生的最大水平变形值。3特殊要求时,应适当提高标准。3.2荷载和抗力承载能力3基坑底面土体隆起,对排桩结构丧失嵌固能力固能力失承载能力正常使用的地层压缩变形或施工对土体的扰动变形于0.9;3当要求控制位移的支护结构及构件或控制基坑周边地面或oozeo=OaKa-2ca√Ka+[(,-hσok—地面均布荷载在土中产生的竖向应力;on—地面局部荷载在土中产生的竖向应力。坑外侧产生的竖向应力标准值可按应力迭加进行计算。1对土质边坡,边坡主动土压力应按下式计算:yc一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挡土墙高度小于5m时宜取1.0,高度5m~8m时宜取1.1,高度大于8m时宜取1.2;h—挡土结构的高度;sin(α+θ)sin(a+β)sin(θ-δ,)/sin²asin2对于粘性土及粉土,基坑内侧水平抗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3.3设计和施工8塔吊基础与支护结构的关系以及塔吊运行12合理化建议。3.4维护和鉴定6)检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3详细调查与检测:1)详细研究相关资料,当基坑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完整或检测过程中发现其它工程地质问题时,应按2)对设计和施工、使用和维护、加固和处理等过程以及基3)对材料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当设计有要求且不怀疑材料4)对支护结构及构件进行检查,当有资料时,可进行现场5)对附属工程进行检查和检测,重点检查基坑工程排水系统的设置和其使用功效,对其他影响安全的附属结构也应进行检4根据详细调查与检测数据,对各支护结构及构件的因和支护结构及构件的安全性、正常使用性5当发现调查和检测资料不充分或不准确时,应及时补充。1工程概况、鉴定的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及依据;4.1一般规定4.2基坑工程勘察1基坑边界线内1倍、外1.5倍以上开挖深度范围布置勘探线2勘探点在基坑边线垂直方向布置,基坑每个侧边不少于33根据地层复杂程度,勘察点间距为10m~15m,但每一剖面1采取原状土和原位测试的数量每一主要土层不少于6个3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每一主要地层取土样不应少于9个2标明基坑深度及范围的沿基坑边线和垂直基坑边线的地质4.3周边调查与评估1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已有建(构)筑物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8对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要求和建议。5.1一般规定响较小时,宜采用坡率法进行开挖;对深度超过3m的膨胀1根据勘察资料提供的参数通过稳定性计算确定,或采用经过2土质边坡宜按圆弧滑动法验算;土岩结合的边坡宜考虑土质3对土质比较均匀且无地下水的基坑,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坡4确定坡率验算时宜考虑坡顶堆积荷载和动载、软弱结构面或1对软质泥岩、膨胀土、裂隙发育黏性土及破碎岩石边坡,采2对人工填土、素填土或土质不均匀的边坡,采用浆砌片石3对粘性土、粉土、砂土等土质边坡,采用钢管(筋)土钉固定4对防水、防风化、防坡面土流失且短期存在、高度小于3m1确定土钉墙结构各部分尺寸和材料参数,包括土钉的直径、2土钉抗拔承载力计算,验算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3进行面层设计和构造设计;4对严格控制周边土体位移的基坑进行变形估算,必要时采用5对基坑平面中出现的凸角部位或土钉相互交叉部位采取工重及附加荷载引起的受拉荷载标准值按下式和图5.4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土体破坏面上每个土钉达到的极限抗拉按土钉受拔条件按土钉受拉屈服条件5对于靠近支护底部的土钉尚应考虑破坏面外侧土体和喷混6土钉的配筋面积可按下式计算:A,—第j根土钉配筋的面积(mm³),锚管土钉要考虑注浆5土钉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可采用网格或梅花形布置;12MPa,3天强度不低于6MPa;8混凝土面层中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9土钉墙面板深入坡底不小于200mm,面板中钢筋延出坡顶10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小于100mm,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20;2土钉筋体通过井字形直径不小于16mm局部加强钢筋焊接图5.3.7土钉与面层的连接列规定1通过计算确定钢管外径壁厚,其抗拉强度应满足土钉筋体的抗拉设计要求;3钢管连接采用邦焊,接头处拼焊加强筋;4钢管管壁设置出浆孔,间距不大于500mm,直径不小于5mm,出浆孔处可加焊倒刺形等边角钢,靠近钢管外端头1.5m范5.4.1排桩可根据位置和布置形状分段按平面问题或空间问题进心距。1确定嵌固深度、截面尺寸和承载力、内力与变形、构件和节3单层支点排桩结构支点力及嵌固深度计算值可按下列步骤1)基坑底面下支护结构弯矩零点位置至基坑底面的距离h2)支点力T按下式计算:Eai—设定弯矩零点位置以上基坑外侧土第i层水平荷载标ha;—合力Ea;作用点至设定弯矩零点的距离;E,;—设定弯矩零点位置以上基坑内侧土第j层水平抗力标h,;—合力E,;作用点至设定弯矩零点的距离;3)嵌固深度计算值按下式确定:4多层支点排桩支点力及嵌固深度计算值按本规范附录F圆当确定的悬臂式及单支点式排桩嵌固深度设计值小于有隔水作用的排桩嵌固深度设计值尚应满足按下式抗渗透稳定要7当基坑底以下为坚硬土层或岩层时,悬臂式或单支点排桩的表5.4.2排桩嵌固深度设计岩土层系数α中风化软质岩中风化硬质岩M=1.25γ₈Mk2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V:3支点结构第j层支点力设计值:Tj=1.25y₈T4双排桩的结构计算应按本规范附录H进行。5.4.4排桩支护结构的构件应按其在施工和使用的不同阶段可能7支撑型冠梁的截面尺寸应根据计算需要确定,构造型冠梁宽度每侧宽与排桩桩径不小于100mm,冠梁高度不小于500mm,配等级相同,并不应低于C25,对处于阳角或高差变化部位的冠梁应8锚拉式排桩支护结构在支点标高处设型钢或钢筋混凝土腰1抗倾覆:h.ZE₄-(h,ZE,+Ww.bWw—水泥土墙的重量。当无试验资料时,淤泥质土μ=0.20~0.25;粘性3当采用高压旋喷或注浆形成水泥土墙时,厚度计算值取式W—单位长度水泥土墙截面模量;3挖孔填料式挡土结构应以护壁混凝土最小截面作为有效计4当条件限制不允许增大截面厚度时,可采取设置型钢或混凝土桩的方式(图5.5.4),并满足强度要求。5.5.6当水泥土挡土结构兼作截水帷幕时,深度除满足本规范2高压喷射注浆形成的加固体强度及范围,应现场试验确定;3高压喷射注浆体固化剂宜用强度等级为32.5级以上的普通4高压喷射注浆单管及二重管法的高压水泥浆液压力宜不小于20MPa;三重管法高压水射流的压力宜不小25cm/min,旋转速度不宜大于25rpm;二重管及不宜大于12cm/min,旋转速度不宜大于12rpm;于0.8,对淤泥质土不小于0.7,对粘土及砂土不小于0.6,格栅长比不小于30%凝土盖板,盖板高不小于200mm,宽每侧不小于墙宽200mm,盖5.6锚杆(索)或岩层锚杆(索);需要控制支护结构变形时,应采用预应力锚杆T—支护结构单位宽度支点力标准值(kN/m);锚头的锚具、承压板、斜支撑、台座(包括横梁〉性能和设计计算9sk—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可按地区经验取w—锚索的锚固段长度与自由段长度之比;永久性锚固临时性锚固设计荷载作用时P.≤0.6P,或0.7P张拉预应力时P≤0.7P或0.85P,预应力锁定中P≤0.8P,或0.9P,5.6.5锚杆(索)自由段长度可根据对支护结构位移控制的要求确h—基坑开挖深度; 1)按水泥砂浆与锚索张拉钢材粘结强度确定锚固段长度,2)按锚固体与孔壁的抗剪强度确定锚固段长度t—锚孔壁对砂浆的极限剪应力(kPa),现场试验或根据3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长度计算3)浆体强度按下式验算;P₁一每个承载体分担的设计锚固力;D—注浆体直径(m)。7锚固体直径不宜小于100mm;1适用于一般破碎岩层、砂卵石地层、高含水地层等不易成孔2采用自钻式锚杆时,应现场进行抗拔试验,根据抗拔力、试拉力(kN)径(mm)径(mm)径(mm)3锚杆自由段长度按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应不小于5m,且应超过潜在滑裂面,土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4m,且不宜大于10m,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m,且不宜大于45d和6.5m。的70%。5相邻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用人工挖土时不小于3m,采用6立柱宜采用壁厚大于5mm的无缝钢管或采用型钢组合构3当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基坑,支撑体系采用杆系结构方法计4当不考虑水平向支撑纵横的互相作用且支撑与腰梁正交时,Nk=Rs₂/sina支撑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参照本规范5.4.2中第2、3条的规定计5钢支撑内力尚应考虑构件安装误差产生的偏心影响,其偏心距可取支撑计算长度的V1000;6钢支撑尚应考虑由于温差产生的附加应力引起的不利影响。2当支撑交汇点不在同一水平面时,其受压计算长度应取与该支撑相交的相邻横向水平支撑或联系构件中心距的1.5倍;3当水平平面支撑交汇点处未设置立柱时,在竖向平面内的受1立柱内力根据支撑条件按空间杆系结构力学计算,或按轴心N,—第i层支撑交汇于本立柱的最大受力杆件的轴力设计2相邻两层水平支撑间的立柱受压计算长度宜取两层水平支底层高度加5倍立柱直径或边长,部分入岩层时底层立柱受压计算3立柱基础满足抗压和抗拔的要求。式中:S—围护结构在各施工阶段荷载产生的R—按现行国家有关结构设计规范确定的截面承载力设计4板厚不小于200mm,杆系支撑长细比钢构支撑不大于150,1-密排桩或地下连续墙2-中间立柱3-地面层楼面结构4-底板5-主体结构柱5.8.2逆作法施工设计应在适当部位(如楼梯间或无楼板处等)预1孔洞尺寸满足垂直运输能力和进出材料、设备及构件的尺寸2运输道路通过的楼板应进行施工荷载复核;3楼板上预留出土孔控制在四个相邻柱范围之内,距支护结构的最近距离与孔洞在支护结构上的投影宽度之比λ大于1.0,其投5.8.3逆作法支撑结构在各施工阶段基坑四周的支护结构的变形大于25;1-立柱2-主筋3-环钢板4-底板5-承台6-桩主筋7地下室中柱采用挖孔桩时,在底板面以上挖孔内壁用低标号8在立柱与底板相交处,用膨胀橡胶隔水条隔水。应考虑在同一支护段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支护结构的组合式确定组合形式,可采用混合式组合支护结构、阶梯式组合支护结5.9.3土钉墙+预应力锚杆(索)支护结构设计1预应力锚杆(索)的位置设在控制基坑变形和有效增强稳定云L图5.9.3土钉墙-预应力锚杆(索)支护图5稳定性宜采用克兰茨代替墙法进行验算6柱板式锚杆(索)挡土结构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2)肋柱截面多为短形或“T”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截面宽度不小300mm,肋柱的间距视锚杆(索)的抗拔力而定,且不小于2m;3)每根肋柱根据其高度可布置2~3层锚杆(索),位置尽量使4)挡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挡土板的厚度应由胁柱间距及土压力大小计算确定,且不小于150mm,挡土板与肋柱1排桩设计及构造按本规范5.4中相关规定;2预应力锚索、内支撑设计及构造按本规范5.6、5.7中相关规3支护计算方法采用弹性地基板法;4支护结构位移按本规范附录C估算;5稳定性验算按本规范附录F计算。5.9.6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按附录H执行。6.1一般规定6.2土方开挖6.3坡率法6.4土钉墙图6.4.4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图凝土喷射施工;距在1.5m范围内1)成孔前应在孔口设置护筒,护筒直径比钻头直径大层类别非饱和土砂土及卵石层破碎成相层√√√√√√√√√√√头√泥浆的最小粘度(500/500ml)土质必要粘度(s)(500/500cc)砂(N≥20)砂(N<10)砂(10≤N<20)粉、细、中砂层3混凝土浇注应间隔施工,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不少于24净距的1/4,且不大于40mm;5)混凝土的含砂率一般为45%~50%,水灰比宜采用0.5~1冠梁施工前应将支护桩桩顶浮浆凿除干净,外露钢1施工开始时,宜做工艺试桩(也可用工程桩做试验桩),以确2施工时应钻孔的垂直偏差不应超过1%,桩位偏差不应大于3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随即按旋喷、定喷或者摆喷小于100mm;4对需要扩大喷射注浆范围或提高强度的工程,可采取复喷措5在毗邻既有建筑物进行高压喷射施工或三重管高压喷射注6对结构标高尺寸要求严格的工程,喷灌完成后6小时内,应7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若发现地下有块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8若出现不返浆或返浆较少时,可采取添加速凝剂或增大注浆3)浇注套壳料可采用套壳料置换孔内泥浆,浇注时应避免4)待套壳料具有一定强度后,在袖阀管内放入带双塞的注7当土层存在动水或土层较软弱时,可采用双液注浆法来控制3.0MPa,注浆量不宜大于100L/min,拔管速度宜控制在不高于1)钻孔可用钻机成孔或采用直接打入法成孔;2)将浆液管的外管插入到设计的深度,以进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2m;3)将浆液管外管内的泥、砂等沉淀物冲洗干净;4)安装注浆管的内管,内管的深度比外管不宜少于1m;5)所注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1.0~1.5,另一液体的浓度可根6.7锚杆(索)等)选用合适的钻孔机具,钻进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干钻、湿第8章相关要求执行。MPa,一次注浆浆体初凝后,可进行二次注浆;6注浆过程应作详细、完整的施工记录。2锚固体及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大于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5锚杆(索)张拉控制应力和锁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索)6锚杆(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与锁定作业,并应有详细、1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台车或手持式凿岩机将安装好钻头的锚杆钻进至设2)卸下钻机,安装止浆塞,将其安装在锚孔内离孔口25cm3)通过快速注浆接头将锚杆尾端与注浆机相连;4)开动机器注浆;6)注浆压力根据设计参数和注浆机性能确定;8)灌浆采用纯水泥浆或1:1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40~小2mm,焊缝长度大于或等于8倍焊缝厚度,且不小于406.9逆作法7.1一般规定并应大于设计值的20~30%,汲水口应始终保持在动水位以下7.2集水明排7.2.1排水沟和集水坑宜布置于地下结构外边距坡脚不小于7.3管井井点降水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井管的内径宜比泵体外径大50mm~2井壁管宜采用内径300mm~410mm,外径360mm~470mm3过滤管宜采用内径300mm~410mm,外径380mm~490mm圆孔或条孔过滤器,孔隙率不宜小于20%,包网过滤器不宜小于5井管外填滤料的厚度在粉细砂含水层中为150mm~200mm,在中粗砂中不宜小于100mm,在碎石、卵石层中不小于7.4高压喷射注浆截水7.5压力注浆截水7.6咬合排桩截水2压入深度为1.5~2.5m第1节护筒,冲斗从护筒内取土(冲孔),一边抓土(排浆)一边继续下压护筒,待第1节顶面距地面部小于2.5m。8.1一般规定5基坑支护施工记录等。量不少于总土钉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块不少于3组,每组3件。4低应变测试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Ⅲ、IV总数的50%,且不得少于3根;8.4.4检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8.5锚杆(索)2检测数量不少于锚杆(索)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内或同一一级二级允许偏差(mm)同层支撑中心标高高差1/600支撑长度且不大于20钢筋混凝土支撑大于计算跨度的1/600于1/1000支撑长度不大于50不大于30不大于1°1支撑、腰梁浇注混凝土应留置抗压强度试块,每50m³混凝土不少于1组试块,总量不少于3组;2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强度,不少于三组,每组3点,当测试结构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增大2倍数量进一步检验;3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孔的直径不宜小90mm,并在抽水试验过程中,应在观测孔内测试2间距不大于50m;4观测管内径应不小于25mm;孔数的1%。的总数的5%且不少于3个,孔径不小于110mm,过滤器长度2-3m。8.8.4帷幕固结体的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宜小于或等于9.1一般规定安全等级监测项目一级二级△△O支护结构在坑深范围水平位移(测斜)△O√基坑变形范围内水平位移(测斜)△O√△△O△△O△△O△△O桩内力OO√内支撑轴力△O√已达报警值或平均变形速率大于2mm/d时,应2次/d,且应对施1工程概况;9.2变形监测应达到变形测量等级二级要求,沉降观测点测高差中误差≤9.3支护结构内力监测于3.0m,监测数量不少于每层锚杆(索)总数量的1%,且不少于39.4基坑影响范围内状态监测10.1一般规定一级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建(构)筑二级离基坑周围H范围内设有重要干线水管,离基坑周围H范围内设有较重要支线管道大于1m;3直径大于100mm的微型桩宜在距孔底1/3孔深范围内的管1-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2-微型桩3-土钉4应急通道畅通。4稳定性计算按附录N执行。1不适用于削方后可能危及邻近建(构)物及管线等的5新增锚杆与原支护体系中的锚杆间距不宜小于1m,且应将9锚固加固法中锚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锚杆宜采用精轧螺纹钢筋、无粘结钢绞线等易于2)新增锚杆的锁定预应力值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当被锚3)锚杆其它设计和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10原有锚杆外锚头出现锈蚀或保护层开裂或失效时,应按现11锚固加固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水钻成孔法施工可能引发基坑变形增大、稳定性降2)锚杆施工时,不应损伤原支护结构、构件和邻近建筑物3)预应力锚杆张拉顺序应避免相近锚杆相互影响,并应采4)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原支护结构及构件的变11.1一般规定11.2安全防护1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2防护栏杆横杆不少于2道,下杆离地高度不小于0.3m,上杆离地高度不大于1.2m,立柱间距不大于2m;11.3安全作业5孔口四周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对停止作线路电压(KV)1以下34684811.4安全控制11.5安全措施基坑周围场地允许,邻近基坑周边无重要建筑物暴露时间长的基坑坡面宜进行封闭防护支护基坑深度不大于6m,坑壁土体临时稳定性可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对坑壁土体水平位移控制要求不高;设计与施工时应确保重力式挡土结构的整体性,并应对挡土进行整体稳邻近基坑周边无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坑壁土体为粗粒土,坑周地面荷载不大,对坑壁土体水平位移控制要求不高,周边具有适当放坡条件;富含地下水或软弱土层不宜采用,坑底遇深厚软弱土夹层时慎用排桩悬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8m,坑周地面或坑底高程大,基坑周围不具备放坡或其它支护结构施工条件;适宜的桩型有桩锚基坑深度大于8m,邻近基坑周边有地下建构筑物或地下管线,周边环境对坑壁土体变形位移要求高;事先应降低地下水,桩间土应内撑基坑深度大,基坑断面小或狭长形基坑,坑壁坑周边地面或坑底高程以上地下附加荷载大,周边环境对坑壁土体变形位移控制要求严格,临近周边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多。内撑结咬合桩分使用地下连续墙,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决定适用于任何复杂周边环境的基坑支护工程,尤坑周边地面或坑底高程以上地下附加荷载大,周边环境对坑壁土体变形位移控制要求严格,临近周边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多的基坑,支护单一支护结构型式难以满足基坑支护技术要济要求时,宜考虑组合式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组合方式根据技术可说明一级排桩加锚杆(索)咬合桩可兼作永久结构和承重结构二级悬臂式桩墙结构排桩加锚杆(索)杆(索)组合式支护结构(索)板桩之间留平台附录B各种超载作用计算1计算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时,用三角形分布模型式计算2计算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下时,用矩形分布模型式计算,对B.0.6距支护结构距离a有与支护结构平行的条形基础分布时(图B.0.6),其附加压力在基坑外侧任意深度范围内产生的竖向应力标d,—基础埋置深度;b—基础底面宽度;a—基础边距支护结构的距离。B.0.7距支护结构距离a有与支护结构平行的矩形基础时(图1当z;<d₀时Oaik=YmiZ1-支护结构2-地面3-坑底4-有限土体5-邻近建筑物 附录C支护结构变形和地面沉降估算h₀—l=h/tgβ式中1一最大下沉点离支护结构顶部的距离(m);β=82°-2.36φ以最大下沉点0为坐标原点,则地表某点的沉降δx)可参照式当φ≤10°时,取值为1.1;当φ>10°时,取值为积与支护结构侧向位移曲线围成的面积之比为0.85:4将计算得到的地表沉降量δ与周围环境要求的允C.0.5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土层沉降计算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土层有效应力增量(△σ)可参照下式2基础下某单层土体产生的附加沉降可参照下式计算:S,=△oj'h;/E3由多个含水层组成,对地面以下n个含水层进行降水处理C.0.6重力式墙顶最大水平位移可按表C.0.6进行估算。良好地基场地岩土名称允许坡高(m)允许坡度51:1.00基顶面无载重1:1.25基顶面有静载1:1.50基顶面有动载51:0.75基顶面无载重1:1.00基顶面有静载1:1.25基顶面有动载5541:0.33基顶面无载重1:0.50基顶面有静载1:0.75基顶面有动载1:1.00~1:1.25基顶面无载重1:1.25~1:1.50基顶面无载重5545密中稍实密密5密中稍实密密注:1表中碎石土的充填物为坚硬或硬塑状态的黏性2对于砂土或充填物为砂土的碎石土,其边坡坡度允许值均按自然休止角确定。边坡坡度允许值(高宽比)压实系坡高在8m以内0.94~膨胀性膨胀性边坡平台宽度(m)侧沟平台宽度(m)弱中强弱中强弱中强1:1.5~1:1.75~1.0~1:1.75~1:2.0~1.5~1.5~中密中砂中密中密中密卵石中密中风化附录F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及支护结构式中n₀—嵌固深度系数,根据土层不固结快剪摩擦角φ及粘聚力系数δ查表F0.2;粘聚力系数δ可按本规定第F.0.3条确h₄=1.15y₀h₀式中:h₀—根据本规定F0.1条或E0.2条计算的嵌固深度计算值。表F.0.2嵌固深度系数n₀表附录G锚杆(索)预应力的各种损失值计算N₅2=σ,₂A₈(G0.2)d—桩的直径;当前、后排桩的桩径不相同时,取d=Y,—第i层土的天然重度;1-前排桩2-后排桩3-连梁1-前排桩2-后排桩3-排桩对称中心线4-桩顶冠梁5-连梁ke=E,/(sy-d)1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3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时应按大井法进行降水计算。基坑长宽比大于等于10为条状基坑,基坑长宽比小于10为面状基坑。距离,根据基坑形状确定。1长方形基坑2不规则基坑2)当a/b>23时,按下式确定:~r2)当a/b>23时,按下式确定:07a、b—基坑长度和宽度;F一不规则基坑面积,m²;S—不规则基坑周长。1条状基坑1)潜水完整井2)承压水完整井2面状基坑1)潜水完整井2)潜水非完整井等效半径,m;M—承压含水层厚度,m;d—干扰井距离之半,m。1条状基坑2面状基坑含水层性质(不安装过滤器)骨架(缠丝)过滤器、(不安装过滤器)工工艺确定,孔隙率宜为15%~30%; v₁=√k/15Qg=π·n·Vg·Dg·ly效孔隙率的50%计算;J.0.22井深确定,降水井深度应根据场地静止水位、井内降深以坑挖深加8~10m作为井深估算;当场地含水层厚度有限时,井深按进入基岩3~5m为宜。K.0.1基坑的隔水帷幕可采用进入不透水层的帷幕或“悬吊”在K.0.2隔水帷幕的渗流量可利用达西定律,并假设渗流为单向渗Q=Q₁+Q₂Q₁一通过隔水帷幕的渗流量,按下式确定,K.0.3注浆点的间距宜按下式计算确定。D—桩直径。式中:h—水位至基坑底的深度;K.0.5围井隔水注浆宽度确定1未注浆前地下水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2注浆宽度按下式确定3注浆后帷幕外面的涌水量按下式计算:式中:K,一注浆前的渗透系数(m/s);h₀—水井的水位(m);R,一影响半径(m);K.0.6隔水帷幕厚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帷幕的允许水力坡降、隔B′=SH"/iH"—水头高度(m))或Q"=q't.(1+β")H一设计桩长(m);类型0.1T0.1T基本试验观测时间33553验收试验观测时间33553注:T₀为土钉抗拔力设计值4达到要求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卸荷到0.1T并测读土的3倍时;1锚杆(索)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方可4锚杆(索)循环加载试验的加载等级及锚头位移测读间隔时加荷量/预估破坏荷载(%)/////////观测时间55555555注:1在每级加载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2在每级加载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内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观测时间3试验结果宜按每级荷载在观测时间内不同时段的徐变量列K=(S₂-S₁)/lg(t₂/t₁)测量项目安全性判别桩(墙)内力力桩(墙)弯矩内支撑允许轴力锚杆(索)允许轴力附录N基坑内外土体加固处理及稳定性计算N.0.1坑外土体处理的方式可综合地质条件、场地条件或成功经验确定,宜采用如下图N.0.1所示进行处理。aμp=n/[1+m(n-1)]n—桩土应力比,无实测资料时取2~4,桩间土强度低时取N.0.3基坑内、外土体加固及锚杆(索)的整体稳定按图N.0.3和式(N.0.3-4)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2术语和符号 2.2符号 3.2荷载和抗力 3.3设计和施工 3.4维护和鉴定 4基坑工程勘察和周边评估 4.2基坑工程勘察 4.3周边调查与评估 5基坑支护设计 5.5重力式 2025.7内支撑 203 2036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 6.1一般规定 2047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 7.2集水明排 7.3管井井点降水 2067.4高压喷射注浆截水 2077.5压力注浆截水 2088基坑工程质量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