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8/28/wKhkFma7kniANhZsAALStSubbtk690.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8/28/wKhkFma7kniANhZsAALStSubbtk690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8/28/wKhkFma7kniANhZsAALStSubbtk690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8/28/wKhkFma7kniANhZsAALStSubbtk690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8/28/wKhkFma7kniANhZsAALStSubbtk6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一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共同伐秦的时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猛烈不满,他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推断当时的状况是()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君主干脆限制地方C.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D.宗法制受到了挑战【答案】D【解析】材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猛烈不满”说明当时成肃公在挑战宗法制,而刘康公则力图维护宗法制,故D项正确;《左传》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当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解除A、B两项;春秋时期分封制虽然已经走向瓦解,但还是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解除C项。2.有同学查阅郡县制相关资料时发觉: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这说明()A.秦国在战国时期领先设立郡县制B.秦国已将郡县制作为中心管理地方的统确定制C.秦对新折服的领土均已接受郡县制D.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秦统一之前已出现【答案】D【解析】材料“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说明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秦统一以前已出现,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秦国在战国时期领先设立郡县制,故A项错误;将郡县制作为中心管理地方的统确定制是在秦朝统一全国以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秦对新折服的领土均已接受郡县制,故C项错误。3.“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状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可知,宋代加强君主专制,但也导致各个部门效率低下,故C项正确;材料“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与宋代“二府三司制”的特点相符,故A、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加强,而不是中心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4.元代行省的军事权特地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A.减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变更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致使相权减弱君权强化【答案】C【解析】元朝中心政府通过将地方行省的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心,减弱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进而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中心政府加强对地方行省的监控力度,这有利于提中学央政府的权威并提高政令的执行力,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心集权制度下,地方官员的权力都是源自中心政府,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减弱地方权力的中心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5.格罗特在《希腊史》中记载:“我们只要读读阿提卡演说家所遗留下来的在陪审法庭上发表的演说,就可以知道其中有许多都是鼓舌如簧的欺瞒,离开本题的诳语,以及诉之于怜悯、愤恨和偏见的各种各样的说辞。”作者的观点是()A.演说在审判中具有确定作用B.演说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C.雅典陪审制度存在缺陷D.干脆民主过于泛滥【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格罗特认为在雅典的陪审法庭上演说家用自己的演说影响法官的判决,法官的判决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演说家用自己的演说影响法官的判决,但并非“具有确定作用”,故A项错误;演说并不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雅典干脆民主的弊端,故D项错误。6.学者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政治参加问题,即各种社会集团施加压力,要求参加政治体系的政策制定问题。”为此,近代英国()A.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B.逐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C.开启1832年议会改革进程D.进一步扩大内阁行政职能【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政治参加问题”,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人阶级壮大并要求获得参政权力,从而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体现了政治参加的扩大,故C项正确。7.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都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为伯莱塔手枪;得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为柯尔特手枪。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制原则C.中心集权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答案】B【解析】依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联邦制,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确定的自治权。材料正是反映了这一特点,故B项正确。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A.实现了孟德斯鸠的志向政体B.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C.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D.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可知,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故C项正确;孟德斯鸠的志向政体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而法国是议会共和制,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立法机构权力较大,并未强调法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不能说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故D项错误。9.1915年,曾做过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说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率行共和断无善果”“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据此可知()A.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B.政府为君主制制造與论C.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D.共和制不适合中国【答案】B【解析】从古德诺的身份和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行为可知,古德诺的言论是为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故B项正确;材料是袁世凯的顾问古德诺对中国国情的推断,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无法说明君主立宪制符合国情,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古德诺一人之言,不能体现出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故C项错误;古德诺认为共和制不适合中国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故D项错误。1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帮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气,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支配。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看法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D.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帮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气……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看法和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4年,政协由之前代替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转而变成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说明其职能发生了转变,故B项正确。11.《史记·商君列传》等记载,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变法还规定了相同的租税,“舍地而税人”。这些做法()A.刺激了农夫对土地的追求B.使秦国确立中心集权制C.以利益调整刺激农业发展D.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舍地而税人”可知,商鞅变法中的这些措施通过利益调整刺激农业发展,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解除D项;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解除;秦朝统一全国后中心集权制才得以确立,解除B项。12.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假如不包括中国,1987年至1998年全球贫困人口总数增加了8200万。但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削减,全球贫困人口总数削减800万。中国贫困人口削减主要得益于()A.农村土地全部制的变革B.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C.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削减是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及西汉初年,天子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诸实行,程序比较简洁: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干脆叮嘱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由于以上缘由,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子颁下诏书差不多都以“制诏”二字开端。经过前述简洁程序,即成正式诏书,交宰相机构执行,毋需再经什么部门审核了。材料二《旧唐书·刘祎之传》:任凤阁(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门下)三品,为宰相,被人诬告,武则天“特令”王本立审问此事。“本立宣敕(中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所谓不经凤阁、鸾台,即指未与宰相协商,未经中书起草和门下审署。武则天只模糊罪以“拒捍制使”,而不驳斥从中所下之敕不得名敕之说,也证明刘祎之所说,确为唐代制度。《资治通鉴》:唐睿宗常“别降墨敕除官”,而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称斜封官,凡数千人。吏部员外郎李朝隐拒绝执行这种墨敕任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古代的人治与法治》(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国家决策的特点和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学问,概述此制度实行的意义。(3)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汉唐时期皇权发生的变更,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导致此变更的缘由。【答案】(1)特点:决策程序简洁;皇帝意志确定。影响:易因皇权专制而导致暴政;易导致国家决策的失误。(2)制度:三省六部制。意义:客观上制约了皇权的滥用;确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心行政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有利于提高国家行政决策的正确性。(3)变更:皇权由不受限制到受到制度的制约。缘由:秦汉时期国家决策机制尚未成熟;唐朝完善了国家行政决策机制;封建君主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的须要。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统就其才能而言,并非是杰出的政客或政治家。假使以更精明能干的人充任法国总统,法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可能走向另一不同方向。共和派不信任那些声望很大的活动家,因为他们有实力复原令人厌恶的君主制度。共和派通过修宪使总统的权力缩小,总统渐渐不能行使重要职权。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对宪法修正案的提出并无任何限制,总统或各部部长均可提出宪法修正案,议会两院的任何一院也可提出宪法修正案。1884年曾通过一个宪法修正案,规定共和政体不能提出修改。在修正不多的情形下,宪法还能适应较长时期的社会须要,是因为它有习惯的持续发展。在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宪法中,虽规定有内阁,但内阁如何运用,内阁总理地位如何,则都靠习惯的发展。总统不得连任,总统不成为议会探讨的对象等也都是习惯的产物,并非法律的规定。1875年宪法以其简要精练、随社会形势的发展而被灵敏运用,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政治形势。——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材料反映了近代世界政治的若干现象,请从任一视角提炼历史现象,并用辩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建议书
- 服务员劳动合同书
- 2025年氟化钙单晶(CAF2)项目发展计划
- 额度借款合同协议
- 抚远市集装箱房屋施工方案
- 2025年山西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卷
- 2025年临沧货运从业资格模拟考
- 辽河流域吹填回填施工方案
- 矿山企业防腐工程施工方案
- 机械加工产品瑕疵赔偿及质量保证合同
- 网约车司机安全培训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对私外汇业务从业资格》开放式测试答案
- 《保险法解读》课件
- 非煤矿山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 变压器投标书-技术部分
-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及优化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 临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护理深静脉CVC
- 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