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A/05/wKhkFma7ihKAc5RrAAKDueTlx10935.jpg)
![陕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A/05/wKhkFma7ihKAc5RrAAKDueTlx109352.jpg)
![陕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A/05/wKhkFma7ihKAc5RrAAKDueTlx109353.jpg)
![陕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A/05/wKhkFma7ihKAc5RrAAKDueTlx109354.jpg)
![陕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A/05/wKhkFma7ihKAc5RrAAKDueTlx109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均是由于性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引起的B.近亲结婚不影响其后代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C.产前诊断可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D.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频率2.近年来村民已逐渐认识到滥用农药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B.在图中C点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D.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3.图1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2表示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ab区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后在某一位置刺激后电流表变化实验结果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接触的部位相当于突触结构。A.根据图2结果可判断刺激位点可能在b点右边B.在蛙坐骨神经上给予适当强度的刺激,腓肠肌便会产生收缩反射C.若给予腓肠肌一个适当强度的刺激,腓肠肌会收缩且电流表会发生2次反向偏转D.若将图2中a处的电流表接头转移到腓肠肌表面后(没有刺激发生),电流表指针可能马上发生偏转4.我国规定1L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利用滤膜法(下图所示)对校内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取样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B.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过滤水样应足量C.伊红美蓝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琼脂D.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需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6.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实验发现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等于0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为0B.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实验过程中,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D.该种群的K值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和温度有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已知某种小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A3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色素的形成,基因型bb的小鼠为白色。科研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定向插入到基因B或b所在的染色体上,并培育出均含有一个基因M的小鼠品系:灰色①、黑色②、黄色③,M基因纯合致死。每个小鼠品系中雌雄个体各有若干只,且基因型相同。已知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缺失个体正常存活。对这三个品系小鼠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实验二:(1)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杂交亲本①②③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品系①②③中基因M与基因___________(填“B”或“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3)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让实验一F1中的多只灰色鼠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多次进行实验二的过程中,F1代偶然出现了一只黄色雄鼠。为探明其产生机理,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操作:提取该鼠性腺中处于联会期细胞,用六种颜色的特殊荧光分子分别对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基因M、B、b、A1、A2、A3进行特异性染色,然后将未被相应基因结合的荧光分子洗脱,在显微镜下检测基因的着色情况,每个被染上颜色的基因都会出现一个光点。请分析下列变异类型会出现的光点的颜色和数量。①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一个细胞中可能出现5种颜色10个光点或___________。②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③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导致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8.(10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的利用率。9.(10分)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成功获得经纯化的抗凝血酶Ⅲ蛋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面是制作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1)与崂山奶山羊相比,一般不选用小鼠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PCR扩增抗凝血酶Ⅲ基因时,复性时冷却温度的设定是成功的关键,因为温度过高会破坏_____之间相应碱基的配对。过程③为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需将该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①需将重组质粒注入受精卵内,而不是动物体细胞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进行过程⑤之前,需取囊胚期的___________细胞做性别鉴定;随后对筛选的胚胎进行分割获得同卵双胎。胚胎分割时,要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为研究低血糖对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实验大鼠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胰岛素处理建立了急性低血糖模型,乙组不作处理,测定两组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大鼠通过___________(填“注射”或“饲喂”)胰岛素建立急性低血糖模型。(2)实验测定的三种激素中,________只作用于甲状腺,该激素不作用于其他器官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急性低血糖时“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处于___________(填“活跃”或“抑制”)状态,可使大鼠的代谢耗能量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4)研究小组发现乙组中的一只大鼠血液中TH偏低,TRH和TSH均偏高,则可初步判断该鼠的_____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甲状腺”)病变,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机制。11.(15分)杂交水稻是我国对当代世界农业的巨大贡献,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体现了巨大的杂种优势。(1)杂交水稻自交后代会产生性状分离,其原因是杂交水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的分离,导致其品质下降,因此不可直接留种。(2)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需要选择花粉败育的品种(不育系)作为母本,这样可以避免自花受粉。为了解决不育系的获得和保持问题,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①水稻的雄性可育是由N基因决定的,人工诱变处理野生型水稻,最终获得基因型为nn的雄性不育植株。让该植株与野生纯合水稻杂交,得到的F1代________(可育/不可育)。②为快速筛选可育种子与不育种子,科研人员将基因N、花粉败育基因M(只在配子中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一起构建重组Ti质粒,可采用________法将其导入雄性不育植株(nn)细胞中,获得雄性可育杂合体转基因植株(已知N-M-R所在区段不发生交叉互换)。该植株自交得到的种子中红色荧光:无荧光=________。选择________种子种植自交,可继续获得不育类型。(3)科研人员尝试让杂交水稻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种子,解决留种繁殖问题。①研究发现,来自卵细胞中B基因的表达是启动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必要条件,机制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敲除精子中B基因后,则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B基因________。若让卵细胞中的B基因表达,该卵细胞可直接发育为________植株,因其不可育则不能留种繁殖。②科研人员发现敲除杂交水稻中控制减数分裂的R、P、O三个关键基因,利用MiMe技术使其卵原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卵细胞”,则获得的“卵细胞”与杂交水稻基因型________。③基于上述研究,请你设计杂交水稻保持杂种优势适宜留种繁殖的方案: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的疾病。其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识记遗传病的分类和各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其表现与性别有关但不是性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引起的,A错误;B、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夫妻双方含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影响子代发病率,B错误;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染色体变异遗传病,可以通过羊水检查等产前诊断手段来观察胎儿的染色体结构是否正常,C正确;D、人群中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频率的平方,男性群体中发病率和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是相等的,D错误;故选C。2、A【解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②“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用N表示种群数量,当N=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C点)N>K/2时,种群增长速率降低,N<K/2时,种群增长速率增大.。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K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详解】A、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如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A正确;B、在图中e点增长速率为0,表明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错误;D、在图中a~c段内,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说明青蛙的数量在快速增多,此时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大,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而不是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D错误。故选A。3、D【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详解】A、图2中电流表先向左偏转所以刺激位点在a点左边或a点的右边到ab段的中间点区域,A错误;B、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B错误;C、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腓肠肌的刺激不能传递到坐骨神经,所以腓肠肌会收缩,但电流表不会偏转,C错误;D、若将图2中a处的电流表接头转移到腓肠肌表面,腓肠肌和坐骨神经上的细胞是两种细胞,它们表面的正电位大小可能不一样,即电流表a处和b处的电位大小可能不一致,电流表可能出现偏转,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信号的传导、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C【解析】
培养基按功能的分类:种类制备方法特征用途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鉴别培养基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如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详解】A、为避免杂菌的污染,在取样时水龙头应用火焰灼烧杀灭杂菌,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再取样是避免温度过高杀死目的菌,A正确;B、实验将待测水样进行过滤,得到的滤膜进行微生物培养,因此水中的大肠杆菌应留在滤膜上,故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B正确;C、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C错误;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实验的同时应设置对照,即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需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微生物培养的过程及原理,尤其要区分不同培养基的分类依据及应用。5、B【解析】
A、在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均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C、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C正确;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相对稳定,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正确。故选B。6、B【解析】
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详解】A、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等于0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不一定均为0,A错误;B、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数量会增加,B正确;C、实验过程中,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C错误;D、该种群的K值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pH和有害代谢产物等因素有关,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A1A1BbM、A2A2BbM、A3A3BbM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B因为无论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上述杂交的结果都相同,灰色∶黑色∶白色=6∶2∶43种颜色8个光点4种颜色10个光点4种颜色8个光点【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详解】(1)由题意可知,灰色①的基因型为A1A1BbM、黑色②的基因型为A2A2BbM、黄色③的基因型为A3A3BbM其中B和M连锁,且M基因纯合致死,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2)若基因M与基因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在上述杂交结果中不会出现白色个体,因此在品系①②③中基因M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3)因为无论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上述杂交的结果都相同,所以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已知基因B、b与基因A1、A2、A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一F1中的多只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1A2BbM,若然这些灰色鼠相互交配,则子代的基因型为(1灰色A1A1、2灰色A1A2、1黑色A2A2)×(2有色BbM,1白色bb),则表现型及比例为6灰色∶2黑色∶4白色。(4)在多次进行实验二的过程中,根据之前的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为A2A3BbM(黑色)和A2A3bb(白色),若进行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则它们细胞中荧光标记的种类数依次为5和3,由于观察染色体的时间为联会时,故细胞中含有荧光点的数目依次为10和8;若F1代偶然出现的黄色雄鼠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发生突变的只能是由A2A3BbM突变为A3A3BbM,则荧光点的种类数变为4中数目为10;若F1代偶然出现的黄色雄鼠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导致的,则只能是含A2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即由A2A3BbM突变为A3BbM,则荧光点的种类数变为4中数目为8,据此分析如下:①若一个细胞中可能出现5种颜色10个光点或3种颜色8个光点,则该黄色雄鼠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②若一个细胞中出现4种颜色10个光点,则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③若一个细胞中出现4种颜色8个光点。则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导致的。【点睛】认真读题和提取信息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2.8×117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B溶解氧营养物质【解析】
(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29+28+27)÷2÷1.1×111=2.8×11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2.8×114×112=2.8×117。(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2)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氧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9、小鼠产奶量少两种引物分别于两条模板链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全能性十分困难滋养层防止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解析】
图示是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的流程图,其中①表示卵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②表示精子的采集和获取,③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表示胚胎移植。【详解】(1)该工程的目的是“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因此相比较于山羊,小鼠的产奶量很少;(2)氢键受热易分解,在PCR扩增抗凝血酶Ⅲ基因时,需要将引物加到两条模板链上,温度过高会破坏两种引物分别于两条模板链的碱基对;③将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因此属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该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可以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3)相比较于动物体细胞,受精卵的全能性更强,体细胞的化程度高,恢复全能性十分困难;(4)在进行胚胎移植之前,若要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检测;在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点睛】该题的难点是对图中各项技术进行判定,整个863计划项目综合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考察了学生对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一个综合把握情况。10、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其他器官或细胞上没有TSH的受体抑制减少甲状腺(负)反馈【解析】
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题意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表现低血糖的甲组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都低于正常组大鼠,据此可知低血糖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详解】(1)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只能采取注射的方法施给甲组大鼠,因为饲喂的方法会导致胰岛素被消化而失活,进而无法建立急性低血糖模型。(2)由分析可知,实验测定的三种激素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只作用于甲状腺,因为只有甲状腺细胞表面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其他器官或细胞不含有与该激素结合的受体。(3)实验结果表明,急性低血糖时“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处于抑制状态,因此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量减少,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因而可以推测低血糖大鼠的代谢耗能减少。(4)研究小组发现乙组中的一只大鼠血液中TH偏低,TRH和TSH均偏高,由TRH和TSH均偏高可知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正常,发生病变的是该鼠的甲状腺,由于甲状腺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所以TRH和TSH均偏高,显然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