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四第十一单元第30讲中古时期的欧洲含答案第30讲中古时期的欧洲课程标准1.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2.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侧重于从中西对比或古今贯通等角度进行考查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献等史料创设学习情境。如(2023·全国新课标卷,32)拜占庭帝国;(2023·北京卷,12)城市自治;(2023·广东卷,12)中古西欧的王权;(2022·辽宁卷,13)王权的强化;(2022·山东卷,10)王权的强化;(2022·海南卷,11)城市自治;(2022·北京卷,12)城市支持王权3.核心考向:侧重于从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新变化、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渊源等角度进行考查,其中经济、政治新变化多与近代西欧相对比整体感知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新变化1.西欧封建社会(1)封君封臣制度①背景a.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建立一系列王国,西欧封建社会产生。b.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②内容及特点内容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封建主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特点以土地为基础和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依次为主臣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③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庄园与农奴制度①庄园的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②内容生产资料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人)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生产关系农奴和自由农民都需向领主服劳役并缴纳租税基层治理庄园管理: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2.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强化①原因: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②表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王国基本完成了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③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①条件: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②兴起: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③方式: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④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教会专权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现①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②政治:基督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③思想文化: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影响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1.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第一目“学思之窗”栏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主要特点。答案特点: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层级间相对独立。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严格等级制。王权有限,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易导致分裂割据。2.警示·易错易混农奴与奴隶的异同(1)同:农奴与奴隶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没有人身自由。(2)异:农奴可以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拥有一定财产,与农奴主形成一定的契约关系;奴隶是完全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3.思考·情境问题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答案政治:市民阶层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经济: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促进了大学的兴起,促进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等。4.阐释·核心概念[卡诺莎觐见]德国皇帝和教皇围绕主教授职权展开对抗,是中世纪西欧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开始。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下令废除世俗的授职权,而德国皇帝亨利四世针锋相对,宣布罢免教皇。随后,教皇又宣布驱逐亨利出教,并解除德国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取消亨利的皇帝资格,亨利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冒着大雪前往意大利卡诺莎城堡向教皇请罪,最终教皇恢复了他的教籍。5.图解·关键知识西欧封建社会及其新变化知识点二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建立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②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2)发展经济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军事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法律《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3)衰亡2.俄罗斯帝国(1)建立: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2)发展1.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第三目“史料阅读”,分析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关系。答案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的不同。市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因此,万民法补充并发展了市民法。2.图解·关键知识基督教发展演变历程3.思考·情境问题俄国的历代沙皇都致力于对外扩张领土,结合所学,指出俄国的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17世纪后半期俄国向东扩张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请指出我国抗击这一入侵的重要战役及结果。答案措施: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战役:雅克萨之战。结果: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主题一黑暗中的曙光——西欧封建社会视角西欧封建社会新变化材料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他们把这个时期称为“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解读材料中明确了中世纪的欧洲既有黑暗,又孕育着新的因素。通过中古时期前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对比,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思考根据材料,结合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观点:西欧中世纪既有黑暗,又孕育新的因素。论述:西欧中世纪暗中有光。政治上,中古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使欧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是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发展,西欧各国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逐步走向统一,有利于西欧社会转型,促进了议会兴起,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葡萄牙、西班牙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经济上,西欧实行庄园与农奴制,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经济。但随着中古后期城市的兴起和自治,市民阶层开始崛起,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国王的统一事业。思想上,中世纪的欧洲受基督教会的影响,神权至上,束缚了人性。但是中古后期大学兴起,培养了社会所需人才,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准备了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西欧的中世纪并不是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而是在缓慢发展中孕育新的因素,承接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深化拓展1.历史解释——中古西欧社会的多元面貌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基督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与人文精神共处封君封臣的体制封君与封臣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领主不能强加给封臣某种义务,封臣要承担效忠领主等义务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同时在庄园中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领主在自己的庄园中,行使某种程度的统治权和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封建关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与商业贸易,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禁欲主义与世俗文化并存宗教文化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通过禁欲控制人们的生活。贵族宣扬以忠诚为核心的骑士精神2.唯物史观——城市复兴对西欧的历史意义政治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级。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经济城市兴起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的经济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张扬文化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主题二一脉相承——拜占庭与俄罗斯视角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及文化材料一《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材料二拜占庭文化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古欧洲发挥积极作用,加速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东欧世界。解读材料介绍了《查士丁尼法典》编订的目的及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思考(1)根据材料一,查士丁尼编订《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何在?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影响: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成为欧洲各国立法的基本参照。(2)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影响:传承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推动了中古欧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深化拓展历史解释——全面认识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三个阶段转变(发展)原因作用习惯法—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习惯法的随意性;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公民法—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商品经济发展、疆域扩大、政治统治需要巩固了帝国统治,促进了帝国繁荣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皇帝支持;法学家编纂使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体系最终形成(2023·全国新课标卷,32)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答案D1.学习情境——以加冕宪章为载体考查中世纪西欧封建王权(2023·广东卷,12)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答案B解析加冕宪章明确规定了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权限关系,对国王的权力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故选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间是在光荣革命之后,排除A项;加冕宪章实际上对王权、教会和贵族的权限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有利于规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加冕宪章只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王权对市民阶层利益的侵犯,但是无法保证贵族和教会对市民阶层利益的侵犯,排除D项。2.综合情境——以德意志科隆行会为载体考查西欧城市生活状况(2023·北京卷,12)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中世纪的自治城市获得了一定的特权,而且从材料看出该决议是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的,所以不需要封建领主的批准,①正确;根据材料“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可以看出行会有效地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人罢工,②错误;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④错误;故A项正确。3.史料实证——以学者观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帝国显著特征(2023·湖北卷,11)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该罗马帝国皇帝对法律作出较大贡献,由此可以推断这位罗马帝国皇帝是查士丁尼,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罗马占领北非和意大利,D项正确;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都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排除B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颁布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1.[国家治理·新考向](2024·临汾一模)《庄园敕令》是法兰克王国于公元8世纪末颁行的整顿王室领地经济的条例。敕令规定管家应该把庄园上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供应国王日常需要,一类供应战争需要。敕令提到要制备油脂、火腿、咸肉、醋、酒、千酪等,还指示要宰杀牛、羊熬炼脂肪,预备足够数量的肥鹅、肥鸡、准备各色蔬菜等。这反映出庄园()A.生产规模很大 B.是独立性的政治集团C.自营程度很高 D.受国王的直接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庄园需要在敕令规定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经济活动,有较高的经营自主权,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庄园经营方式多样,并未体现生产规模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庄园的经济职能,排除B项;中世纪欧洲庄园受国王间接管理,排除D项。2.[史论结合·新认知](2024·潍坊一模)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承认琅城自治。由此可知()A.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C.法国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D.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斗争答案B解析“琅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城市自治权”和“琅城居民起义”等信息表明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琅城居民为自治做的多种努力,与天主教统治地位受到冲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封君封臣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琅城居民为自治做的多种努力,不是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D项。3.[学习情境·新变化](2023·邵阳高三模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宗教用品具有神圣性,“不受经济价值的限制”。但如果面临灾荒或战败等情况,可以将宗教用品出卖或质押,以救济民众或赎回己方被俘人员。这说明罗马法()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B.着重解决重大民生问题C.突出了人人平等的原则D.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根据“但如果面临灾荒或战败等情况,可以将宗教用品出卖或质押,以救济民众或赎回己方被俘人员”可得出罗马法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即便是宗教用品也可以卖掉救人,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宗教色彩,排除A项;“着重”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人人平等,排除C项。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从经济生活层面看,中世纪西欧城乡是共生和互动的:农村向城市供应资源,城市为农村提供工商服务。城市实际上导引着城乡关系向近代方向的转变。城市最初以极具渗透力的商品货币关系,侵蚀着乡村的农本经济,解构了乡村的封建关系。而当城市因其一定的封建属性而束缚了自身发展时,城市要素又向农村转移,促使乡村工业兴旺,客观上强化了城市和城市资本对农村的支配力,并使乡村逐渐变成城市的依附者和从属物。在乡村工业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市,成为这些乡村工业区的控制中心,近代的乡村城市化模式由此诞生。——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材料解读]中世纪欧洲城乡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但中世纪城市对西欧城乡关系向近代的转变起到了长期的铺垫和导引作用。[命题方向]中古西欧封建社会转型;城乡关系。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3·汕头一模)以下为某历史研究者绘制的示意图。该研究者试图解释()A.人文主义精神为何出现B.近代民族国家如何产生C.资本主义萌芽如何发生D.西欧封建社会为何形成答案D解析庄园和城市是中世纪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政治实体,同时基督教会具有重要地位,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图示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于16—19世纪,其产生的条件有确定的疆域、民族认同意识等,材料论及的是中世纪国家结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因素,排除C项。2.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是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实现于精神领域,即“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分裂体现于现实领域,也就是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契约观念开始出现 B.世俗权力逐渐加强C.民族情感的缺乏 D.庄园经济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可知,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项正确;“开始出现”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俗权力逐渐加强,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庄园经济,排除D项。3.中世纪的西欧,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A.专制集权遭到削弱 B.君臣共同主导政局C.君主权力有其限度 D.倡导平等参与政治答案C解析从材料“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国王、“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可知,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说明中世纪的西欧君主权力有其限度,故选C项;中世纪封君封臣制度下,并不存在君主的专制集权,排除A项;中世纪封君封臣相互间都有权利义务,同时也存在不同的等级,所以君臣共同主导政局、平等参与政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4.(2023·济宁一模)在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庄园中,庄园主普遍推行农奴制而非奴隶制。这主要是因为中世纪的西欧()A.深受古希腊罗马历史传统的影响B.虔诚地信仰基督教会说教C.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竞争的压力D.缺乏获得大批奴隶的途径答案C解析此时的西欧虽然进入封建时期,但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面临劳动力的缺乏,庄园主为了挽留住劳动力进而需要雇佣,与农奴形成劳役契约关系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故选C;古希腊罗马实行奴隶制,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信仰基督教会说教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当时并不缺乏获得奴隶的途径,排除D项。5.(2023·青岛一模)11世纪前后,欧洲庄园领主们更倾向于直接经营自营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劳动;在12世纪后期,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奴役劳动。该变化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城市自治权扩大C.封建庄园制度强化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A解析伴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领主直接经营自营地扩大,推动了“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自治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领主出租自营地,是封建庄园制度的调整,并非强化,排除C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排除D项。6.下表所示为9-10世纪欧洲教皇大事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欧洲()时间大事9世纪初版图遍及中欧和西欧的查理曼帝国建立,查理大帝把教皇当作他国土上的一位首席主教9世纪末教皇卷入意大利的政争,逐渐成为意大利贵族和罗马党派的权力斗争中的“政治足球”962年教皇把“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献给了实力强大的德意志君主以寻求保护A.教权与王权合二为一 B.教权依附于世俗政权C.封君封臣制走向衰弱 D.基督教的影响力扩大答案B解析教权与王权长期并立,排除A项;材料与封君封臣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基督教的影响力扩大的信息,排除D项。7.(2022·辽宁卷,13)下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示意图。该图中领地变化体现出法兰西()A.民族国家形成 B.封建社会衰落C.诸侯势力扩大 D.王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图例和整幅地图并结合所学可知,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的王室领地从巴黎周边发展到现在法国的大部分地区,扩大了数倍,反映出法兰西王权的不断加强,D项正确;仅由王室控制的领地增多,不能说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A项;封建社会衰落与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地增多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并非诸侯势力的扩大,排除C项。8.(2024·鞍山一模)12世纪中叶,英国亨利二世出台了“盾牌钱”政策,即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在军事上对骑士的依赖。“盾牌钱”政策的出台()A.增强了英国政府的财政实力B.标志着英国骑士制度的瓦解C.有利于推动英国王权的强化D.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通过征收“盾牌钱”,英国国王可以招募常备雇佣军,为推动王权强化提供了军事基础,故选C项;该项收入主要用来招募常备雇佣军,因此增强政府财政实力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英法百年战争后,骑士制度逐渐衰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12世纪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处于封建社会时期,排除D项。9.(2022·海南卷,11)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答案D解析中世纪一些城市允许庄园居民恢复人身自由,有利于加速庄园经济的解体,为城市自治的兴起奠定法律基础,故选D项;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领主与骑士之间,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中世纪晚期西欧封建庄园逐步解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王权与领主、市民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王权加强的趋势,排除C项。10.(2023·烟台一模)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这反映出当时()A.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地位降低B.文艺复兴推动人文思想传播C.商贸中心转移改变贸易格局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答案D解析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教堂的形象在市民的眼中也发生了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故选D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A项;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排除B项;商贸中心的转移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排除C项。11.(2022·北京卷,12)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B.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C.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D.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议会下院形成的过程,其主要构成成员是城市市民和骑士,而且议会下院逐渐独立议事,一定程度上支持国王,这说明当时的城市市民和国王实现了联合,C项正确;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增加新税,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排除B项;英国下议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议会,而且当时的贵族议会并未掌握国家行政权,排除D项。12.(2023·惠州高三调研考试)在欧洲中世纪,修道院往往都拥有一个小规模的图书馆,里面除了拉丁文本的《圣经》和早期教父的神学手稿之外,还藏有拉丁古典作家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塔西佗等人的著作抄本。这反映了中世纪教会()A.垄断了西欧的文化教育B.有利于欧洲文化的传承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控制着西欧的社会精神答案B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中世纪教会的图书馆除了藏有宗教神学类作品,还收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作品,说明中世纪教会对欧洲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教会对文化教育领域及社会的控制,排除A、D项;材料所列的古典作家主要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等,与科学技术无关,C项错误。13.(2023·长沙一模)下图为拜占庭帝国画作《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画作上查士丁尼不仅居中而且显得最为高大。他的左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尔和三位助祭师,右边是两个贵族近臣和五个年轻侍卫。这说明,当时拜占庭帝国()A.军队决定帝国一切事务B.王权位于国家权力中心C.美术创作以宫廷生活为主D.教会权势凌驾于王权之上答案B14.(2024·大连模拟检测)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是宗教和文明的源泉……俄罗斯农村的各种原料如毛皮、兽皮、粮食、木材和奴隶,经过基辅运出去,换取拜占庭商人运来的各种奢饰品……珠宝和酒。上述材料说明()A.拜占庭帝国的贸易刺激了俄罗斯的对外扩张B.拜占庭帝国成为当时沟通东西的桥梁C.拜占庭帝国取得了跟罗马帝国同样的地位D.拜占庭帝国以商业活动为主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拜占庭帝国沟通了东西方贸易,B项正确;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成为当时沟通东西的桥梁,未体现拜占庭帝国的贸易刺激了俄罗斯的对外扩张,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没有取得跟罗马帝国同样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拜占庭帝国发展商业贸易,但不能说明拜占庭帝国以商业活动为主,排除D项。15.(2023·连云港一模)下图为16世纪中后期伊凡四世在位期间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旨在()未经特许,王公不得将自己的领土出售或馈赠给教会。凡未经报批而转让给教会的土地,一律没收。将莫斯科及邻近各县的优质土地分给在莫斯科附近没有领地的1000余名小贵族。颁布《兵役条例》,推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凡占有150俄亩土地者,必须提供一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自备马匹、大力、弓箭等。A.实现富国强兵 B.进行土地改革C.加紧对外扩张 D.加强沙皇权力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伊凡四世削弱教会权力,通过扶持小贵族以打击大贵族阶层,又颁布《兵役条例》,推行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土地占有者的控制,综上,伊凡四世目的在于加强君主权力,故选D项;《兵役条例》的颁布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强兵的作用,但不能全面表述题意,排除A项;《兵役条例》的颁布与土地改革没有关系,排除B项;削弱教会、扶持小贵族、推行义务兵役制等,都属于对内部政权的调整,排除C项。16.(2024·淄博质检)16世纪50年代开始,沙皇伊凡四世将忠于自己的人组建成新一任政府,称之为“重臣拉达”,这些人指派军事总督到所有城市和公国去,对各个领地的领主们进行控制。这项改革()A.有效扩大了帝国疆域 B.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利于城市发展兴盛 D.彻底瓦解了地方势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伊凡四世通过改革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疆域的扩大,故A错误;材料与城市发展兴盛无关,故C错误;“彻底”一词说法太过绝对,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5分)17.(2023·江门一模)(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11—15世纪,出现了“整个欧洲,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的局面。它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下表为部分特许状的内容。颁发者内容[英]不列特尔市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英]亨利一世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英]亨利二世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英]理查德一世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法]威廉·克里托伯爵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法]特尔瓦伯爵亨利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1)根据材料,概括西欧特许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8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从“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的角度,分析西欧特许状的作用。(7分)答案(1)主要内容: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具有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及一定的贸易自由权;废除封建赋役;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管理权。特点:颁发主体为国王、上层贵族或教会人员;涉及领域广;是封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政治契约的属性。作用:协调王权、贵族势力和城市市民的矛盾;促进了城市自治;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西欧社会从古代封建主义到近代资本主义的转型。第29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2.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中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为主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献资料、人物案例、地图、社会现象设计试题情境,如(2023·全国新课标卷,31)古巴比伦文明;(2023·湖南卷,11)元首顾问议事会;(2022·湖北卷,11)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2022·全国甲卷,32)雅典民主政治;(2022·广东卷,19)古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3.核心考向: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条件、标志;各文明古国的特点;古代文明的扩展与交流的方式、影响整体感知知识点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人类文明的产生(1)条件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成就: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分别培育出芋头、水稻和粟、玉米和南瓜等社会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文化创造的出现城市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2)标志标志产生原因私有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阶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部落战争中的被征服者沦为奴隶国家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文字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特征:古代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2)产生与发展①古代西亚文明发展过程兴起: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发展: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政治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文化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②古代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文化文字:发明了象形文字;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数学:金字塔的建造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书写材料:莎草纸③古代印度文明发展过程公元前3千纪,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政治形成种姓(等级)制度文化宗教: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④古希腊文明发展过程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政治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文化文学艺术:神话、悲剧、喜剧;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认为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1.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引言图片“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分析该壁画的史料价值。答案壁画绘制于5000-6000年前,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情景,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演进的一手史料。2.图解·关键知识古代文明的产生3.警示·易错易混国家与氏族社会的区别(1)国家管理下的居民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氏族制度下的居民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的。(2)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已不再实行原始的民主,而是使用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强制机关。4.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第二目“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文明的两个特征并任选一点加以阐释。答案特征:古代文明大多位于中纬度地区,临近大河流域,与农业区域基本一致;古代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各文明因地理环境差异各具特色,呈多元特征。阐释:两河流域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水源但泛滥无常,农业的发达促进地区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国家,颁布《汉谟拉比法典》,也留下史诗《吉尔伽美什》及关于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古希腊地区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三面环海,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形成公民意识,留下具有人文色彩的哲学和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希腊文明分别是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代表,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5.思考·情境问题观察下面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图一楔形文字图二那尔迈调色版答案两者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都是用图形来表示事物或者概念;都影响深远,埃及象形文字成为世界通用字母的源流之一,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对西亚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6.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栏目中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相关内容,思考:材料所指的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分别对应的代表城邦是什么?请说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说平民政体的不足。答案城邦:雅典、斯巴达。特点:小国寡民。不足: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古代文明的扩展(1)原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2)表现及影响表现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西亚文明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一度征服埃及希腊文明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影响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2.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①兴起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起源于伊朗高原,随后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②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和行省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2)亚历山大帝国扩张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统治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3)罗马帝国兴起与扩张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宗教1世纪基督教产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衰亡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3.文明的交流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表现农耕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神话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塑艺术希腊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文字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中外交往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1.阐释·核心概念[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元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2.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思考: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及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发展;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特点:采用移民的方式,主要是在黑海和地中海周围,没有建立统一的帝国,而是形成了众多的城邦。3.图解·关键知识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主题一多元文明——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视角1古代文明形成的条件材料最早的村庄最早真正务农的村庄出现在大约距今10500年前的亚洲西南部。阿布·胡利亚拉村庄,位于今土耳其和叙利亚边界。他们精心种植某些谷物,也许还圈养一些野鹿。此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到了大约300-400人。大约在9700年前,出现了一个新村庄,占地面积更大;居民还是依靠猎鹿为生。到大约9000年前,他们变成了农民,以重要的牲畜如绵羊和山羊以及谷类和豆类植物为生。他们用泥砖建造了小型的四方形房屋,有狭窄的弄堂和场院。到这个时候,类似的村庄出现在了新月沃地的其他许多地方。——[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著,晏可佳等译《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解读材料强调村庄与早期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文明产生的条件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思考如何理解“类似的村庄出现在了新月沃地的其他许多地方”?答案阿布·胡利亚拉村庄的形成与发展显示,新月沃地早在1万年前左右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为村庄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定居生活的稳定(房屋建筑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村庄的发展。两河流域,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促成了类似村庄的涌现。视角2多元文明材料一“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第3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材料二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摘自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1901年解读材料一列举了文明的主要显著特征,材料二中提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思考根据材料一中关于文明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说法进行解释、修改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示例一:赞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古中国:夏商周时期都有政治中心,即都城形成王宫建筑群;形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以及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金字塔的建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形成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佛教、史诗、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原有城市成为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汉谟拉比法典》。以上史实可以证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形成了符合文明象征的相关内容,可以称之为四大文明古国。示例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是错误的。虽然“四大文明古国”都符合“文明”的大部分特征,但它的产生并不是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戊戌维新失败后,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峻挑战,民族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开启民智、维护传统文化以提振民族信心是当务之急,在其宣传下,“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广泛传播。“四大文明古国”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因为对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这四个国家的判断标准不确定;指代的地域不准确;与新的考古成就不契合。因此它并不是学术界认可的考古学或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是近代时期出现的带有特殊目的的说法,不具有史学价值。深化拓展唯物史观——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见长的游牧民族则具有杀伐奔袭的特点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周边环境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题二文化交融——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视角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材料一古代字母文字在欧洲的传播与演进示意图——摘编自鲍丽倩、许斌等《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古风时代希腊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着希腊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希腊人继承了印欧人的遗产,并在新的环境下进行全方位的创造,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神话。由神话中诞生的希腊文学和哲学,也都随着城邦制度的发展经历着改造和变化,希腊人开始对政治统治方式进行思考,出现了梭伦等重要的哲学家。另一方面,希腊人的殖民以及他们与东方和外界的接触,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从东方学到的字母文字,成为思想表达的基本媒介。哲学、文学和艺术都深受东方因素的影响,从而创造出希腊历史上文化异常繁荣的时期。——摘编自晏绍祥《古代希腊(世界史丛书)》解读文字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古希腊通过文化继承、海外殖民等方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字的传播与演进”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古代文字的传播与演进是各地区文明交流与融合的见证。阐述: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古代文字的传播与演进见证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与融合。如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字母文字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有固定顺序和每个字母都有固定读音等优点,逐渐流行开来。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这些字母文字成为思想表达的基本媒介,为希腊历史文化的繁荣乃至欧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中近东国家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并与当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这些国家被称为希腊化国家。总之,古代世界各地区文字的传播与演进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深化拓展历史解释——古代世界主要帝国对文明传播所起的作用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同时,希波战争使希腊人对波斯人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揭开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实质性交流的新篇章亚历山大帝国帝国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是,亚历山大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在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大大促进了希腊化进程。帝国崩溃后形成的国家基本延续了这一政策,形成一个庞大的希腊化世界罗马帝国一方面,继承希腊文化,将其在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帝国疆域内的亚非欧各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不断交流、融合,与东方的中国共同构成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两大重要力量汉朝在整合了中国各地文化的基础上,汉朝向统一方向进一步发展。并通过佛教开启了与南亚文明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中亚、西亚和罗马帝国的交往。同时,中国文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023·全国新课标卷,3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答案B1.学习情境——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古代世界帝国显著特征(2023·广东卷,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答案C解析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商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心位于阿拉伯半岛地区,排除A项;罗马帝国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但是图片并未将意大利地区包含其中,排除B项;印刷术在13、14世纪经蒙古西征传入了西方,亚历山大东征时尚未出现印刷术,排除D项。2.唯物史观——从神话传说看古埃及文明的特点(2022·辽宁卷,12)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A.王权的衰落 B.对自然的崇拜C.文字的发展 D.对科学的探索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形成的三大神学体系,都有关于太阳和水的神话传说,体现了古埃及对自然的崇拜,B项正确;古埃及神化太阳和水,不能说明其王权衰落,排除A项;材料与文字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对科学的探索和“神学体系”“神话传说内容”等不符,排除D项。3.历史解释——以历史人物的案例印证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022·湖北卷,11)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用钱可以获得政治支持,这对没钱的公民来说是不公平的,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故选C项;贵族资助村民是为获得政治上的支持,不是其义务,排除A项;公民参与政治就是责任意识的体现,“衰落”说法错误,排除B项;理性精神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史料实证·新考向](2023·沈阳模拟)《汉谟拉比法典》第5条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宣告裁判,经证明该案件为不成立而法官又经判决确定犯有误判之罪者,处该案中刑罚之十二倍。该法官应于公众集会中被推出审判席;永久不得复职。这一规定表明古巴比伦王国()A.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 B.法官掌握司法权C.强调法官权责的统一 D.过于注重审判程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法官在审判出现误判的情况下要承担责任,这强调法官权责的统一,C项正确;古巴比伦是奴隶制社会,其法律主要保障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未能体现出法官对司法权的掌握,排除B项;材料只是法律规定,不属于审判程序,排除D项。2.[家国情怀·新素材](2023·湖北腾云联盟高三联考)约自公元前5世纪后期起,雅典对18—20岁的青年进行集体训练。受训期间,青年人要学习重装步兵的格斗技术,驻防雅典要塞,宣誓把城邦利益置于个人之上,遵从雅典文化传统。经过两年的训练后,青年人要在公民面前展示训练成果,并接受城邦颁发的武装。这表明古代雅典()A.推行地区殖民霸权B.集体教育重视培育爱国热情C.注重传承人文精神D.严格限制公民个人政治权利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加强对青年的集体训练,培养雅典青年把城邦利益置于个人之上,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扩张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反映雅典注重对青年进行城邦意识的培养,不属于人文精神传承,排除C项;材料强调集体至上,并无限制公民个人政治权利的内容,排除D项。3.[历史解释·新角度]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亚非欧三大洲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三大帝国统治概况帝国统治概况波斯帝国政治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亚历山大帝国政治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措施:推广希腊文化罗马帝国政治制度:(中央)元首制;(地方)行省制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据表可知,三大帝国()A.治国方略存在借鉴与创新B.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C.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主流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三大帝国在政治制度及措施上存在继承和创新的现象,A正确;帝国的建立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排除;基督教成为国教是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世界文明的特点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材料解读]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各个不同的文明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命题方向]文明交流的重要性;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与做法。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4·济宁月考)世界上可以食用的野生草本植物,其中一半以上生长于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地”。有学者指出,相比之下,智利最肥沃的土地只有两种,“加利福尼亚和非洲南部都只有一种,而澳大利亚西南部连一种也没有。这一事实有助于我们解释人类的历史进程”。由此可以推知()A.早期不同文明生产水平差异较大B.两河流域文明水平优于其他地区C.农业革命助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D.自然环境决定了文明的发展速度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的区域内有可以食用的植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以食用的植物,吸引了很多的人来这里定居和生活,从而使得人类从原来的游牧民族变成了定居的民族,人口也得以迅速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刺激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故农业革命助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C项正确。2.(2023·梅州一模)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A.土地由王室和神庙占有B.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C.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出土的大瓶上的画中,有平民、首领的区别,由此可知苏美尔地区出现了阶级的分化,D项正确;瓶画中虽然出现了大麦田,但不能体现土地的所有权,排除A项;瓶画中出现了首领和平民的区别,但其是否为君主专制不能判断,排除B项;题干中仅涉及一件大瓶的绘画,不能说明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排除C项。3.(2024·佛山一模)考古发掘证明,距今约5000-3000年间,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蓝宝石),经陆上和海上两条“青金石之路”,运至两河流域,并转运埃及,最后出现在古埃及图坦卡蒙面具、苏美尔人的神庙装饰及祭品等处。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古文明多元一体的趋向B.百姓日常生活的改善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D.地区性大帝国的扩展答案C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产自中亚的青金石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得以交换和使用,体现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经济往来,而不涉及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趋向,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统治者对青金石的使用,而不是百姓日常生活,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古埃及和苏美尔国家,而没有涉及某个帝国的扩展,排除D项。4.(2023·烟台一模)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古罗马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的统一中国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两河流域、埃及、古罗马以及中国孕育出不同特色的文明,体现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表述绝对,排除A项;世界文明无优劣之分,排除B项;古代文明产生之初,各文明间呈现出彼此独立的特征,排除C项。5.(2023·唐山一模)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关于“打人脸颊”行为的三种处理规定。法条规定第202条“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第203条“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A.能为受害人伸张正义 B.祛除了习惯法的印记C.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 D.保护了奴隶主的财产答案C解析《汉漠拉比法典》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所进行的处罚规定不同,体现出严格的等级性和阶级性,故《汉谟拉比法典》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C项正确。6.(2023·广州模拟预测)古埃及的总督每年根据诺姆表面土地和尼罗河水上升高度评估那一年可交的谷物。尼罗河泛滥的水位被用水位计记录下来,古埃及根据水位来确定税收的多少。据此可知,古埃及()A.修建了比较完善的灌溉系统B.掌握了河水泛滥与收成的关系C.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税收标准D.税收的主要征收形式是粮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发达的农业生产依靠尼罗河水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古埃及可以利用水位来推算当时的收成,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灌溉系统,排除A项;材料表明古埃及依靠水位记录确定税收,不能据此说埃及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税收标准,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古埃及掌握了河水泛滥与收成的关系,D项偏离材料主旨,排除。7.(2023·淮安五校联盟调研)史料记载,古代埃及人口在古王国时期大约有160万,到了新王国时期,达到了290多万,到古埃及后期则已增长到490多万。这些数据与后世对古代埃及聚落、城市规模的考古结论相符合。这说明()A.古代埃及社会发展进程最快B.考古比文献史料的价值更大C.文献史料与考古应相互印证D.当时埃及城市化程度已很高答案C8.(2024·潍坊模拟检测)爱琴文明是通过19世纪以来的考古被发现的;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的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后来出土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阿卡德和古巴比伦。这表明()A.研究历史需要不断了解学术前沿B.历史环境影响古代文明的呈现方式C.考古发现推动了历史认知的进步D.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具有多元性答案C解析题干中提到了爱琴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的发现过程,尤其提到“考古发现”“出土大量遗址、泥版文书”,说明考古发现对于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学术前沿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历史环境对文明呈现方式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多元性,排除D项。9.(2022·全国甲卷,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以获取民众支持;某主战派统帅战前战时都会说服雅典人也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这说明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是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项正确;梭伦等人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等人争取民众的支持,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0.(2023·南昌一模)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这说明古希腊的殖民活动()A.建立了版图广阔的殖民帝国B.加速了大河文明的区域性扩张C.开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D.客观上促进了地域文化的拓展答案D解析希腊的殖民活动将希腊的文化进行了传播,客观上促进了地域文化的拓展,D项正确;古希腊通过殖民活动建立了诸多独立自治的城邦,没有形成统一的殖民帝国,排除A项;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排除B项;大航海时代是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共同财产分配合同:离婚时双方共同财产的分配方案
- 灵活用工模式的劳动合同设计
- 2024年国有单位项目经理委托代理合同
- 2024年供应商原材料销售合同
- 2024年供应链协同补充合同
- 2024年医疗机构诊断耗材采购合同
- 2024年农产品增产助剂与化肥购销合同
- 2024年优化版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
- 2024年个人房屋交易合同
- 2024年光纤通信设备采购合同
- FX5U 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 课件 项目四 FX5UPLC模拟量控制与通信的编程及应用
- GB/T 15115-2024压铸铝合金
- 2024年度浙江省财务开发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DL-T 892-2021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 SMT生产管理流程图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
- 光的反射和折射相关flash(直接运行版)课件
- 2024年中国大唐集团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11葡萄沟课件(课件)(31张)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通信工程大三学生就业能力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