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高一下期期中试卷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材料一: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积聚的爱国情怀、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古老的中华文化从此获得历史性新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浴火重生。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摘编自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每个文化发展高潮的来临,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创新而彰显。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们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作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备传播能力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诗词曲皆应新音乐而起,戏剧小说曲艺,则迎合了市民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新变化。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使民众得到文化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金标准,也是最终目的。(摘编自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B.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C.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文化繁荣兴盛之时必然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D.唐诗与明清小说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结果,它们堪称世界文化瑰宝。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的情况,可以查阅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史料。B.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浪潮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古老的中华文化获得新生,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C.汉族的服饰,由商周以前的抽象图案演变为明清时期的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图案,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继承与创新。D.由元杂剧的繁荣可以看出,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的支持。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了大量观众。B.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鼓励开展敖包节、那达慕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其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C.贵州省举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D.当代乡村景观设计师吸收国外乡村景观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打破旧有设计观念的局限性,与时俱进,推陈出新。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应当如何“守正创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C3.D4.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条理清晰。②首先指明“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基础”,然后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阐发“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状况”,最后指出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5.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当作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②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③在网络时代,利用好各种信息平台,把握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的历史责任;④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⑤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错误,原文应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所以选项“文化”扩大范围偷换概念。B.“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错误,由原文“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可知,应为“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所以选项时间概念表述错误,扩大了范围。C.“文化繁荣兴盛之时必然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错误,原文为“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由……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继承与创新”错误,由商周以前的抽象图案演变为明清时期的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图案,显示的是创新,并非继承。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是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的。A.体现的是传承和创新;B.体现的是传承创新;C.是传承和创新;D.是说当代乡村景观设计师吸收国外乡村景观设计的经验和教训,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开头在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文化奇迹之后,亮出观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接着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状况”;最后指出“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可见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结构,条理清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首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上习主席更是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当作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材料二第二段指出,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可见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就要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播形式方面,材料二第四段指出,“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那么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就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利用好各种信息平台,把握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的历史责任;传承离不开新人,材料二第五段指出,“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最后材料二第五段指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即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鞋匠与市长赵本夫鞋匠在这个巷口补鞋已有四十多年了。刚来时留个小平头,大家叫他小鞋匠,现在满脸皱纹,大家叫他老鞋匠了。很多年前的一个黄昏,鞋匠正在低头补鞋,突然刮来一股风,一张小纸片飞旋着飘来,啪地贴在他额头上。后来的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当时他眯起眼拿下纸片,正要随手抛掉,却发现小纸片上有几个字,就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三口井一号”。鞋匠那会儿正好口渴,看到这几个字就笑了,好像那是一桶清凉的水。他犹豫了一下就没有扔,把纸片放到面前的百宝箱里。当时没有多想,收工时差不多都把它忘了。可是第二天上工时又看见了它,也是脑子闲着无聊,就一边修鞋,一边打量那张小纸片。总之在后来的日子里,鞋匠没事就琢磨这张小纸片,它激发了他无尽的想象力。他发现这张小小的纸片具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就像一个永远不能破解的谜。小纸片伴随着他在巷口修鞋,伴随着他深夜回家,伴随着他入梦。鞋匠成了一个想象的大师。他越来越相信,三口井一号和他是有缘的,不然怎么会随风飘到自己面前呢?他想他应当去寻找那个地方,去看看那个地方。这个念头日复一日地强烈。市长也是这里的常客,当然不是为了修鞋子,市长的鞋子几乎都是新的,他不能穿一双破鞋或修过的鞋子接待外宾、出席会议,那会有损于这个城市的形象。市长大多是傍晚的时候来。多半是成功地推辞了一次宴请,悄悄跑到小吃摊上吃一碗馄饨,然后到老鞋匠这里坐一会儿。市长似乎更喜欢这种平民的生活方式。开会或者宴请,前呼后拥,官话套话客气话,累人。坐在老鞋匠这里,淹没在黄昏朦胧的街灯里,和老鞋匠聊一些鸡毛蒜皮,是一种享受。但市长时常会走神,有时突然就不说话了,看着街上的人流、车流、对街的楼房或广告牌,久久不语。市长的家也在这条巷子里。他本来早就可以搬出去的,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搬,仍然住在他家的几间老房子里。市长对这条巷子肯定是有感情的,因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那时候市长家里很穷,小时候都是穿哥哥们穿过的衣服鞋子。那些鞋子都是经鞋匠修补过的,他记得那上头的每一块补丁,小时候的市长就接着穿。当然,他得为他改一改,市长的脚还太小。市长当然也知道他的这个心愿,知道他要去寻找一个叫“三口井一号”的地方,但市长从来没有问过,就像不知道一样。可有时他会对着低头补鞋的老鞋匠久久打量,似乎要破解这个老人。一个人要懂得另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市长才真正体会到,其实一个人要真正弄懂自己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他出事以后才慢慢明白的。在副市长、市长的位子上,他曾顶住了几百次行贿。他曾以为他有足够的定力,可以顶住任何诱惑,可以做一个好市长。但在某一天夜晚,他却接受了不该接受的十万块钱。老鞋匠差不多是这座城市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出乎意料的是,老鞋匠表现得异常平静。他听说后仍然每天补他的鞋,一句话也不说,只埋头补鞋。那几天几夜,他几乎没有休息。面前堆放的那些鞋子,终于让他补完了。老鞋匠离开这座城市,去寻找“三口井一号”去了。他不打算再补鞋了。他已经干了一辈子。他把手推车推进了垃圾堆,然后一身轻松地离开了这座城市。鞋匠走了两年多,走了几千里路,终于某一天在一个遥远的偏僻的山凹里,他打听到了“三口井一号”。他知道他会找到的。但当他按门牌找到“三口井一号”时,却让他吃了一惊,原来他发现这里是座监狱,一座很大的监狱。高墙铁网,戒备森严。后来他回到镇里,找到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他觉得很累很累。客栈里已住了一些客人,也都风尘仆仆的样子,多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不用问,他们都是来探监的。老鞋匠忽然心有所悟,什么也没说,住下了。一夜无话。第二天正好是探监的日子。老鞋匠也随着他们去了。进了大门,在值班室做登记。老鞋匠报出市长的名字,他预感到他会在这里。不知为什么,自从看到这座监狱,他就预感到这里有玄机。果然值班人查了查,说有这个人,你是他什么人?老鞋匠说是他街坊。那人很和气,说你要见他吗?老鞋匠摇摇头,说麻烦你告诉他,有个老鞋匠在外头等他,一直等到他出来。值班人员目送他走出监狱大门,有些不懂。老鞋匠回到镇里,仍住那家小客栈。他在心里想,看来还得重操旧业。从此,这个小镇子上有了一个鞋匠。三口井常有一些远方来探监的人。他们的鞋子都走坏了。(节选自《天下无贼》,有删改)文本二:时间·温情·传奇阎晶明赵本夫如此挥霍短篇小说特别要抓紧的时间,的确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因为这很容易和长篇小说的梗概相混杂,变成一场没有技巧的讲述。但我们又的的确确看到,赵本夫的短篇有着很强的小说性,在我看来,依靠的是当代小说最应具备也十分难得的两条要素:温情的基调和传奇的故事。支撑这种种温情得以发散的,是赵本夫总能够从平凡人物身,上发现传奇性,而所有这些传奇,因为有很长的历史和人生的时间跨度,所以就不会是一种奇闻怪志的夸张,而是传奇的和平庸的人生都会遇到的经历;又因为有温暖、同情、怜悯、仗义的情感流溢,这些传奇就不会是奇异故事的渲染,而成为一场人间情怀的真诚表达。(节选自《南方文坛》,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口井一号和他是有缘的”,这里暗示了老鞋匠其实知道三口井一号是一座监狱。B.“收工时差不多都把它忘了”,实际上老鞋匠并未忘记写着“三口井一号”的小纸片。C.“市长也是这里的常客”一段,交代了老鞋匠和市长之间的关系,是对情节必要的补充。D.赵本夫的短篇具备温情基调和传奇故事,发掘平凡人物身上的传奇性,文本一就是如此。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段连用三个“伴随着他”形成排比,说明小纸片上的内容引发了老鞋匠强烈的好奇心。B.“走了两年多,走了几千里路”一句强调老鞋匠一路上走的时间和距离,体现寻找“三口井一号”的艰辛。C.文本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老鞋匠的形象,如第八段从神态、言行、心理等角度来表现老鞋匠知道市长出事后的反应。D.文本结尾处运用留白,并未完全交代老鞋匠和市长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意蕴丰富。8.请结合文本分析老鞋匠的人物形象。9.文本二的标题“时间·温情·传奇”,是对文本一特点的高度概括,请简要分析。【答案】6.A7.C8.①有情义:老鞋匠是看着市长长大的,市长一直默默陪伴他,两人相处淡泊,但情谊深厚。
②执着:老鞋匠坚持要找到“三口井一号”,即使长途跋涉、路程艰辛。
③关心市长:老鞋匠让值班人员转告市长,他会一直等市长出来。9.①文本一的时间跨度较长,但并未细致地去写每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详略得当,为表现人物曲折的经历和性格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②小说充满了温情:老鞋匠对市长的默默守护,市长和老鞋匠的深厚情谊,让读者感受到温情。
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具有传奇色彩:开头出现的“三口井一号”的纸条,老鞋匠对三口井一号的寻找等传奇性的巧合,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反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暗示了老鞋匠其实知道三口井一号是一座监狱”曲解文意,根据后文“总之在后来的日子里,鞋匠没事就琢磨这张小纸片,它激发了他无尽的想象力。他发现这张小小的纸片具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就像一个永远不能破解的谜”分析,老鞋匠原先并不知道三口井一号是监狱。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言行、心理”错,第八段只有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也没有心理描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形象特点的能力。老鞋匠有情义。由“市长大多是傍晚的时候来。多半是成功地推辞了一次宴请,悄悄跑到小吃摊上吃一碗馄饨,然后到老鞋匠这里坐一会儿。市长似乎更喜欢这种平民的生活方式”“那时候市长家里很穷,小时候都是穿哥哥们穿过的衣服鞋子。那些鞋子都是经鞋匠修补过的”可知,老鞋匠是看着市长长大的,市长一直默默陪伴他,两人相处淡泊,但情谊深厚。老鞋匠执着。由“他越来越相信,三口井一号和他是有缘的,不然怎么会随风飘到自己面前呢?他想他应当去寻找那个地方,去看看那个地方。这个念头日复一日地强烈”“鞋匠走了两年多,走了几千里路,终于某一天在一个遥远的偏僻的山凹里,他打听到了‘三口井一号’”可知,老鞋匠坚持要找到“三口井一号”,即使长途跋涉、路程艰辛。老鞋匠关心市长。由“老鞋匠摇摇头,说麻烦你告诉他,有个老鞋匠在外头等他,一直等到他出来”“老鞋匠回到镇里,仍住那家小客栈”“从此,这个小镇子上有了一个鞋匠”可知,老鞋匠让值班人员转告市长,他会一直等市长出来。【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时间:由“很多年前的一个黄昏,鞋匠正在低头补鞋……”“后来市长才真正体会到”“鞋匠走了两年多,走了几千里路……”可知,文本一的时间跨度较长,但并未细致地去写每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详略得当,为表现人物曲折的经历和性格的变化创造了条件。温情:由“市长大多是傍晚的时候来。多半是成功地推辞了一次宴请,悄悄跑到小吃摊上吃一碗馄饨,然后到老鞋匠这里坐一会儿”“坐在老鞋匠这里,淹没在黄昏朦胧的街灯里,和老鞋匠聊一些鸡毛蒜皮,是一种享受”“老鞋匠摇摇头,说麻烦你告诉他,有个老鞋匠在外头等他,一直等到他出来”可知,老鞋匠对市长的默默守护,市长和老鞋匠的深厚情谊,让读者感受到温情。传奇:由“后来的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当时他眯起眼拿下纸片,正要随手抛掉,却发现小纸片上有几个字,就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三口井一号’”“他越来越相信,三口井一号和他是有缘的,不然怎么会随风飘到自己面前呢?他想他应当去寻找那个地方,去看看那个地方”“老鞋匠离开这座城市,去寻找‘三口井一号’去了”“老鞋匠报出市长的名字,他预感到他会在这里。不知为什么,自从看到这座监狱,他就预感到这里有玄机”可知,开头出现的“三口井一号”的纸条,老鞋匠对三口井一号的寻找等传奇性的巧合,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反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具有传奇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淳熙十二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自频年以来,两浙最近则先旱,江淮则又旱,湖广则又旱,流徙者相续,道殣相枕,入粟之令,上行而下慢。静而无事,未知所以振救之;动而有事,将何以仰以为资耶?古者足国裕民惟食与货。万一如唐泾原之师,因怒食,蹴而覆之,出不逊语,遂起朱泚之乱,可不为寒心哉!”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官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用之。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伐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仕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卧家十五年,皆其祸国之日也。胄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忽族子自外至,言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言A有事于B无事之时C不害其为忠D言无事于有事之时E其为奸F也大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古时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丧。B.东宫,在这里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东汉时期,太子宫始称东宫。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后以“社稷”代指国家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万里懂得军事。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定;他还在潮州和惠州修筑寨堡,扼住盗贼的道路。B.杨万里才能出众。他多次受到宰相的举荐;东宫太子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他担任侍读,官员们都称赞他。C.杨万里唯才是举。当王淮和他谈论治国人才时,他举荐了朱熹等六十人,他们都受到了王淮的提拔和任用。D.杨万里刚正不阿。他不惧强权势力,宁可丢官也不为韩侂胄作记;最终为国事而忧愤成疾,郁郁而终。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2)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14.文章末段杨万里直言“孤愤”,概括其原因。【答案】10.CDE11.C12.A13.(1)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多次拜访都没有见到。(2)朝廷商议想要在江南各郡实行铁钱,杨万里上疏陈述铁钱不方便(流通),不奉行诏命。14.①韩侂胃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②韩侂胃轻易动兵残害百姓,阴谋危害国家;③自己报国无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没有事的时候说有事,不影响其为忠臣;在有事的时候说没有事,其奸佞之心就严重了。“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与下文“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句式相似,所以分别在C和E处断开;“言有事于无事之时”是行为,“不害其为忠”是结果,所以在D处必须断开;故选CD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误。应是“稷”指谷神,“社”指土神。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他还在潮州和惠州……扼住盗贼的道路”错误。由原文“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可知,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而不全是扼住盗贼的道路。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时张浚谪永”,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杜”,关闭;“谢”,谢绝;“三往”,多次拜访。(2)“行铁钱于江南诸郡”,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南诸郡行铁钱”;“疏”,上疏;“不便”,不方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根据原文“韩侂胃奸臣,专权无上”可知,韩侂胃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根据原文“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可知,韩侂胄轻易动兵残害百姓,阴谋危害国家。根据原文“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知,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由此可知,自己报国无路。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后来张浚入朝做丞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未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后杨万里迁太常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定。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母丧离职。服丧期满,他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孝宗淳熙十二年五月,因发生地震,杨万里应皇帝诏命上书说:“臣听说在没有事的时候说有事,不影响其为忠臣;在有事的时候说没有事,其奸佞之心就严重了。臣听说古代的君主,人不能感悟他,则天地可以感悟他。自数年以来,两浙离京师最近而首先发生旱灾,接着,江淮又发生旱灾,湖广又发生旱灾,人民流亡相继,道路上饿死的人相接,入粟的命令上面颁行而下面怠慢。平静而无事,不知道如何赈救它:一旦发生灾荒而有事,又怎么能够依靠它得到资助呢?古代富国裕民,只依靠粮食和钱币两物。万一像唐朝的泾原之师那样,士兵因不满意粗劣的食物,而把它倒在地上践踏,并破口大骂,从而酿成朱泚那样的叛乱,那不是很寒心的吗?”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摆拨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后来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朝廷想在江南各郡实行铁钱,杨万里上疏称说铁钱不方便,不奉诏命,触犯了宰相的意思,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不赴任。请求祠禄官,授给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从此不再出面了。韩侂胄当政,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曾经修筑南园,嘱托杨万里做记,杨万里说:“官可以抛弃,记却不可写。”杨万里在家闲了十五年,都是韩侂胄把持国柄的时候。韩诧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有一天忽然他的族子从外面来,立即告诉他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杨万里听了失声痛哭,马上叫拿纸来写道:“韩侂胄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轻易动兵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又写了十四言留别妻子,写完后就逝世了。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死后赐谥“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渔歌子李珣①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注]①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获花秋”三句将橘子洲头的景色比作“屏画”,描绘了湘江美丽的景色,突出了词人此时的悠然自得。B.“碧烟中”三句写江面云烟淡淡,月光皎洁,垂钓者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描绘了一幅小艇垂纶欲归图。C.“水为乡”三句由写景转入叙事,描述词人居住在水乡蓬舍,只能吃些鱼羹稻米饭,生活境况可谓困窘不堪。D.面对着盈杯的水酒和满架的诗书,词人心满意足,再也不用将外在功名利禄放在心上,表现了词人的隐居之乐。16.这首词的上阕与《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同是描写湘江美景,但选取的意象和诗歌的意境却有所不同,请从意象和意境两方面简要分析不同之处。【答案】15.C16.①意象:《渔歌子》的上阕选取了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等景物;《沁园春·长沙》上阕选取了万山、层林、百舸等景物。②意境:《渔歌子》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夜晚的景色,营造的是如梦似幻、清朗明丽的意境,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中,寄托了词人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白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辽阔苍茫、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意境,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和对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生活境况可谓困窘不堪”错,“水为乡”三句写出了词人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并非是困窘生活。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意境、情感的能力。意象:《渔歌子》的上阕先写“荻花秋,潇湘夜”橘子洲的秋夜,荻花临风,再将镜头渐次拉近,月光下的江水,轻柔澄碧,云烟淡淡,词中主人公刚刚垂钓完毕,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选取了江边获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等景物,真是如诗如画,恬淡秀雅,如梦如幻。《沁园春·长沙》上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选取了万山、层林、百舸等景物,绚烂大气。意境:《渔歌子》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夜晚的景色,写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树上开满了鲜花,楚江两岸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划起一叶轻舟,驶出深深的水浦,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上阕营造了如梦似幻、清朗明丽的意境,在秀丽的水乡风光中,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生活和美好自然的热爱。《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白天的景色,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这幅秋景异常壮美而富于活力,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营造了一种辽阔苍茫、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意境,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寄寓着他火热的革命情怀和对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答案】①.为国以礼②.其言不让③.驽马十驾④.功在不舍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礼”“驽”“驾”“萧”“滚”。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奶类食物营养丰富,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被消化吸收。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饮奶有利于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可以减少成长发育过程中的骨质丢失。因此,①______。豆浆被称为“平民牛奶”,它的很多成分与牛奶相似,但一个来源于植物,②______,营养成分并不完全一样。大豆含有优质的蛋白质,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③______,为人体组织细胞提供营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发挥最大营养功效。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豆制品中含有嘌呤,导致尿酸升高,加重痛风症状,吃豆腐好像就成了禁忌。其实,动物内脏、海鲜产品等所含的嘌呤成分远高于豆制品中所含的嘌呤成分,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最要忌口的应该是动物内脏和海鲜类食品。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答案】18.①每天要饮用适量的奶制品;②一个来源于动物;③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19.虽然豆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②但是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面说到奶类食物的价值以及中学生饮奶的好处,所以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中学生应该每天要饮用适量的奶制品。本处可填“每天要饮用适量的奶制品”。②此句是比较豆浆和牛奶的来源,应与“一个来源于植物”对应,本处可填“一个来源于动物”。③前面说大豆含有优质的蛋白质,那么适当多吃豆制品会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本处可填“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二段主要是围绕痛风患者是否可以喝豆浆来说的,第一句是说豆制品中含有嘌呤,会加重痛风的症状;第二句是说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两句话是转折关系。整理出:虽然豆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但是痛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尽显“中国式浪漫”。制作花灯、团扇作画、用模具为月饼印上图案等中秋主题日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浙派古琴、苏州评弹、昆曲、点茶,西湖中秋赏月雅集活动广受欢迎。中秋寓意团圆,而亚运也是团结的盛会,两者_____①_____,向亚洲人民传递出“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心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人文盛会、江南情致,不仅杭州亚运会体现着一幅独特的中国文化画卷,还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开幕式上,国风少年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_____②_____中,宋韵女子的清雅身姿和芭蕾舞步相互映衬;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形态逼真、_____③_____,一岸连过往,一岸通当今……“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与未来。极具地域风韵的短片《相约杭州》,让古今杭州隔空对话,展现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多元风采。透过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_____④_____,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相映成趣化境栩栩如生视通万里B.相得益彰化境惟妙惟肖心游万仞C.相映成趣画境惟妙惟肖心游万仞D.相得益彰画境栩栩如生视通万里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D21.杭州亚运会不仅展现了一幅独特的中国文化画卷,还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22.比喻(暗喻)。把文化比作液体的发酵物和沉淀物。表现出文化是经过岁月和时间的积累、演变、升华才造就的。这是对文化的形成过程的形象表述,也是对文化的解释,更是对文化的赞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能打动读者。【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相映成趣:意思是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结合“中秋寓意团圆,而亚运也是团结的盛会”“向亚洲人民传递出‘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心愿”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中秋”和“亚运”两者互相配合、补充,共同传递出“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心愿,故此处应选“相得益彰”。第②处,画境:指画面或绘画中的意境。化境:指佛家佛教化的境界或自然精妙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多指艺术修养。结合“地屏上,在水光潋滟的江南”可知,此处说的是画境,故此处应填“画境”。第③处,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结合“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形态逼真”可知,此处说的是艺术形象的生动逼真,故此处应填“栩栩如生”。第④处,视通万里:指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心游万仞:指诗人进行艺术构思,不受时空之限制而驰骋无边。结合前文的“思接千载”和后文的“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可知,此处说的是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中国的不同风光,故此处应填“视通万里”。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关系不当,主语相同,“杭州亚运会”应调到“不仅”的前面;二是搭配不当,“体现着……画卷”不搭配,应将“体现着”改为“展现了”;三是成分残缺,与“中华文化”搭配的动词残缺,故应在“中华文化”添加“观察”。故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为:杭州亚运会不仅展现了一幅独特的中国文化画卷,还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文化”为本体,“岁月的陈酿”和“时间的沉淀”为喻体,“是”为比喻词。“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化比作液体的发酵物和沉淀物,表现出文化是经过岁月和时间的积累、演变、升华才造就的。这是对文化的形成过程的形象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身状态及头颈》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大班语言活动游子吟
- 临床医疗安全
- 护士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
- 《如何进行质量成本》课件
- 地震课件教学课件
- 语言水课件教学课件
- 《品牌服装产品规划》课件
- 《呼吸系统教学版》课件
- 新产品试制流程管理办法
- 通用横版企业报价单模板
- Excel 会计记账模板-录入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超实用)
- 从高考“函数与导数”压轴题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纪检监察干部调研报告
- 装修公司员工劳动合同
-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幻灯片 数控立式铣床工作PPT学习教案
- 机械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3篇
- 立定跳远教案 (2)
-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验报告
- 塔筒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