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期中阶段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5分。1.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C.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答案】D【解析】【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2、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A正确;B、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B正确;C、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C正确;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错误。故选D。2.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箭头表示细胞周期进行的方向其中b→c为分裂(M)期,则以DNA复制为主的主要时期是()A.a→b和c→d B.d→a C.b→c和c→d D.b→c【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其中分裂间期根据细胞生理活动差异分为G1期、S期和G2期。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G1期为DNA复制准备,G2期为分裂期做准备。2、分析题图:图中箭头表示细胞周期进行的方向,其中b→c为分裂(M)期,则c→d为G1期、d→a为S期、a→b为G2期。【详解】图中箭头表示细胞周期进行的方向,其中b→c为分裂(M)期,则c→d为G1期、d→a为S期、a→b为G2期,ACD错误,B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和分化均可增加细胞数量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提高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众多细胞,经过细胞分化的过程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而形成组织和器官;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解】A、细胞分裂可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种类但不增加细胞数目,A错误;B、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错误;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的功能下降,C错误;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如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时,需要合成凋亡相关的酶也需要水解被感染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掌握分化和凋亡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4.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1/8 B.1/16 C.3/16 D.3/8【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根据题意,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因此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基因型为ddrr,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基因型为DDRR,杂交后F1基因型为DdRr。【详解】根据题意,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因此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纯合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纯合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的F2代有四种表现型:高秆抗病D_R_∶高秆不抗病D_rr∶矮秆抗病ddR_∶矮秆不抗病ddrr=9∶3∶3∶1,F2代中出现既抗倒伏(矮杆)又抗病类型ddR_的比例为3/16。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圆叶牵牛有蓝紫色和紫红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A、a与B、b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AB)时,表现为蓝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是紫红色的。亲本蓝紫花与紫红花杂交,得到子一代蓝紫花:紫红花=3:5,亲本组合为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aBB×Aabb,子代AB比例为3/4×1=3/4,故蓝紫花:紫红花=3:1,A错。AaBb×Aabb,子代AB比例为3/4×1/2=3/8,故蓝紫花:紫红花=5:3,B正确。AaBb×aabb,子代AB比例为1/2×1/2=1/4,故蓝紫花:紫红花=1:3,C错。aaBb×aabb,子代AB比例为0,子代都是紫红花,D错。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6.骨髓移植能有效治疗白血病,原因是移植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增殖、分化为白细胞等多种血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B.造血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复制一次,染色体加倍两次C.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白细胞的过程中RNA的种类发生改变D.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够分裂分化出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补充到血液中去。【详解】A、细胞增殖能增加细胞的数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A正确;B、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核DNA复制一次(在间期),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一次,B错误;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白细胞的过程中RNA的种类发生改变,C正确;D、细胞全能性指的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而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多种血细胞而不能分化成机体的各种细胞,该过程并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B。7.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色素缺失的豌豆变异植株,提取其色素并进行了纸层析分离,结果如下图(图中数字代表正常植株的色素带位置)。以下关于该变异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失叶绿素b,植株对蓝紫光、红光的吸收能力减弱B.缺失胡萝卜素,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C.缺失叶绿素a,植株对红光的吸收能力减弱D.缺失叶黄素,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据图可知:右边为滤纸条的下端,①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③是蓝绿色的叶绿素a,④是黄绿色的叶绿素b,图中缺失的是②叶黄素。该变异植株缺失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D正确,ABC错误。故选D。8.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B.F1的表现型是白色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有A没有B时,开黄花,没有A或有B时开白花,所以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基因A和基因B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实现对花色的控制的;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根据图示的信息:“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所以有A没有B时,开黄花,故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A正确;B、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AaBb,根据图示和题意可知有B时开白花,所以F1的表现型是白色,B正确;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有A没有B时,开黄花,没有A或有B时开白花,F1的基因型是AaBb,F1自交得F2,则F2有9A_B_白花、3A_bb黄花、3aaB_白花、1aabb白花,因此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3,C错误;D、F2中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AAbb和Aabb表现为黄色,因此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D正确。故选C。9.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情况。10.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杂交亲本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甲×乙只有黑色黑色︰黄色=3︰1乙×丙只有黄色黄色︰黑色=13︰3A.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3/13B.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D.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由表格信息可知,乙丙交配,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黄色:黑色=13:3,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Rr,子二代的基因型比例是B_R_:B_rr:bbR_:bbrr=9:3:3:1,由于B、b控制体色,因此黑色的基因型是B_rr,黄色的基因型是B_R_、bbR_、bbrr,R存在抑制B基因表达。【详解】AB、乙丙交配,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黄色:黑色=13:3,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Rr,子二代的基因型比例是B_R_:B_rr:bbR_:bbrr=9:3:3:1,说明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中B_R_、bbR_、bbrr为黄色,纯合体是BBRR、bbRR、bbrr,占3/13,AB正确;CD、由于B、b控制体色,因此黑色的基因型是B_rr,黄色的基因型是B_R_、bbR_、bbrr,说明R存在抑制B基因表达,故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C正确,D错误。故选D。1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滤液,然后进行分离(如图),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层析液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B.由外向内的第三圈呈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C.如实验中未加CaCO3,则导致由外向内的第一、二圈颜色较浅D.由外向内第一、二圈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答案】B【解析】【分析】1、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2、把在滤纸中央滴一滴提取液,然后进行纸上层析,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四个圆圈中扩散最慢的即为圆圈最小的,四个圆圈中扩散最快的即为圆圈最大的,圆圈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根据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可知,可以用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提取光合色素常用无水乙醇,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由外向内的第三圈是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正确;C、光合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防止叶绿素被大量破坏,所以如果实验中未加CaCO3,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少,即由外向内的第三、四圈颜色较浅,C错误;D、由外向内第一、二圈中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主要吸收蓝紫光,D错误。故选B。【点睛】熟记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结果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基础。12.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况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原因是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B.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气孔关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C.I点较A点CO2浓度低,说明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D.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影响罩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因素有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而罩内二氧化碳浓度取决于二者的相对速度,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BC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凌晨时温度较低,因此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B、FG段原因是中午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大量关闭,CO2吸收减少,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B正确;C、I点较A点CO2浓度低,少了的CO2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因此,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C正确;D、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D点前就已开始,D错误。故选D。1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条件适宜且相同),以CO2的吸收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不能生长B.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25℃时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且白天与夜晚温度不变,25℃时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且白天与夜晚温度不变,30℃与35℃条件下一天积累的有机物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NADPH)与氧气,合成ATP。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题表格中光照下吸收CO2的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的速率表示呼吸速率。【详解】A、光照下吸收CO2的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35℃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有机物有积累,可以生长,A错误;B、2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正确;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且白天与夜晚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比较积累有机物的多少,可用白天的净光合速率减去晚上的呼吸速率,20℃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且白天与夜晚温度不变,可用净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代表有机物积累量,30℃有机物有积累,35℃有机物无积累,在消耗有机物,D错误。故选B。14.如图为某一个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精细胞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C.一般不用该生物的性腺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D.该生物后代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①④时期【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处于四分体时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根据图④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雄性,所以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A错误;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这一过程的有③⑤,①是四分体时期,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C、该生物为雄性生物,一般用该生物的性腺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C错误;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之间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导致的,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前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①;后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于图④时期,D正确。故选D。【点睛】15.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详解】A、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或1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正确;B、根据亲本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C、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2×1/2=1/4和1/4×1/2=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C错误;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2×1/2=1/4和1/4×1/2=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17题各14分、18题15分、19题12分,共55分。16.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2个功能:①修复损伤的PSⅡ;②参与NPQ的调节。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答出2个因素即可)。(2)根据本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理由是__________。(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__________(填“多”或“少”)。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光、H蛋白②.CO2浓度、温度(2)①.不能②.突变体PSⅡ系统光损伤小但不能修复,野生型光PSⅡ系统损伤大但能修复(3)①.少

②.突变体PNQ高,PSⅡ系统损伤小,虽然损伤不能修复,但是PSⅡ活性高,光反应产物多【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2)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小问1详解】据题意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结合题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H蛋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CO2浓度、温度、水分等。【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NPQ/相对值比野生型的NPQ/相对值高,能减少强光对PSⅡ复合体造成损伤。但是野生型含有H蛋白,能对损伤后的PSⅡ进行修复,故不能确定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NPQ/相对值,而NPQ能将过剩的光能耗散,从而使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减少;突变体的NPQ强度大,能够减少强光对PSII的损伤且减少作用大于野生型H蛋白的修复作用,这样导致突变体的PSⅡ活性高,能为暗反应提供较多的NADPH和ATP促进暗反应进行,因此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17.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雌、雄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ZZ。某研究所在野生家蚕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隐性纯合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表型、基因及基因所在染色体见表。回答下列问题。突变体表型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第二隐性灰卵a12号第二多星纹b12号抗浓核病d15号幼蚕巧克力色eZ(1)幼蚕巧克力色的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所列的基因,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正常情况下,雌家蚕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雌家蚕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条W染色体。(4)幼蚕不抗浓核病(D)对抗浓核病(d)为显性,黑色(E)对巧克力色(e)为显性。为鉴定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某同学将其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且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5)家蚕的成虫称为家蚕蛾,已知家蚕蛾有鳞毛和无鳞毛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若干只,设计实验探究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并判断有鳞毛和无鳞毛的显隐性。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答案】(1)伴性遗传(2)a(3)①.28②.0或2(4)DdZEZE(5)实验思路: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观察并统计F1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正反结果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且F1中雄性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解析】【分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XY型和ZW型两种。【小问1详解】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小问2详解】a与b基因都位于12号染色体上,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小问3详解】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正常情况下,雌家蚕的1个染色体组含有2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含有W染色体的条数为0或2。【小问4详解】该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说明该雄性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ZEZE。且F1中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说明该雄性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Dd,综上分析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DdZEZE。【小问5详解】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但由于不知道显隐关系,可以利用正反交实验来探究。实验思路:让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观察并统计F1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控制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反交分别为AA×aa、aa×AA,其子一代基因型都为Aa,只出现一种性状,且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正反交分别为ZAZA×ZaW(后代雌雄全为显性性状)、ZaZa×ZAW(后代雄全为显性性状,雌性全为隐性性状),则正反交结果不同,且F1中雄性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18.果蝇的眼色有白眼、暗红眼、棕眼和朱红眼4种表型,相关基因控制眼色性状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纯合暗红眼雌果蝇杂交,全为暗红眼,选取多只暗红眼雌果蝇与多只白眼雄果蝇杂交,的表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不考虑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不考虑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假设基因A、a和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朱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2)控制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A、a和B、b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的暗红眼雌果蝇能产生______种雌配子。让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不考虑子代性别,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4)请设计一个可靠杂交实验,通过一次杂交进行判断:基因A、a和B、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思路:选取上述实验中的多只暗红眼雄果蝇与___________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aBB、aaBb(2)①.不遵循②.多只暗红眼雌果蝇与多只白眼雄果蝇杂交,的表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若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的表型比例为1∶1∶1∶1(3)①.2②.暗红眼∶白眼=3∶1(4)①.多只白眼雌果蝇②.若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暗红眼∶白眼=1∶1,则说明基因A、a和B、b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果蝇均为暗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则说明基因A、a和B、b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意分析,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纯合暗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暗红眼,说明暗红眼对白眼为显性,选取多只F1暗红眼雌果蝇与多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可推测控制果蝇眼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小问1详解】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假设基因A、a和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朱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可表示为aaBB、aaBb。【小问2详解】控制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A、a和B、b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若控制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多只F1暗红眼雌果蝇(AaBb)与多只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