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模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无垠的沙海,似峰峦起伏。中亚商人骑着骆驼,满载而归。骆驼背负的行囊里瓷器偶尔相碰,“咚”的一声,清亮悠长,脆响如孤烟般升腾。一千多年前的丝路古道上,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qìng的景德镇瓷器着西域各国人民心中最温柔浪漫的期待。瓷器不语,韵泽千年。灵者的巧思,工匠的神技,以及cāng海桑田的时代变迁,都凝聚在一件件温婉的瓷器里,化作古丝路上延绵万里的文明印记。跨越山海的瓷器浪漫曲,正新时代的华章。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zài
xiǎn
磐
沧 B.zǎixiǎn磐
苍C.zǎi
xiān
罄
苍 D.zàixiān罄
沧2.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承载优雅演绎 B.肩负幽雅演绎C.承载优雅奏响 D.肩负幽雅奏响【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满载而归:mǎnzàiérguī,原指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也可以形容学术上取得很大的成果。屡见不鲜:lǚjiànbùxiān,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罄:qìng,本义指器皿里面没有东西,后引申为用完、用尽。沧海桑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桑田: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肩负:意思为担负、承担,一般表示人;此处表示的是景德镇瓷器,用“承载”更合适。优雅:(指物)优美雅致如优雅动听、环境优雅;(指人)优美高雅。如姿态优雅、举止优雅;幽雅:意思是幽静雅致;这里用来形容瓷器,应表示“优美”而不是“幽静”,故用“优雅”更合适。演绎:意思是铺陈、表现,比喻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情况下的结论;奏响:是指乐器发出声响,由奏和响两个字组成。奏是依照曲调吹弹乐器,响是发出声音;此处表示“浪漫曲”,与乐器有关,用“奏响”更合适。故选C。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也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殚精竭虑……A.筋疲力尽 B.分崩离析 C.锲而不舍 D.殚精竭虑【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望文生义,使用不当;C.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B.电信诈骗的滋生和泛滥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C.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败的关键。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A.句式杂糅,“原因是……”和“……造成的”同为表原因的句式,使得句子结构混乱。去掉“造成的”;故选A。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旦、小生、小丑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和老年女子。B.书即书信,古时又称“尺牍”“尺素”或“信札”。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我们学过的《诫子书》《与朱元思书》都是古人的书信。C.“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两个句子均为假设复句。D.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句是条件复句;故选C。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目的和价值入手。②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知识和信息最终需要沉淀为思想和智慧。③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如何保持?④由此看来,阅读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⑤一方面,阅读是为了摄取知识与获得信息。从纸质书籍到电子屏幕,开阔眼界的方式更为丰富。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③句是领起句,提出问题: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如何保持;①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照应③句的问题,所以①句衔接③句;根据⑤句中的“阅读是为了摄取知识与获得信息”可知,这是讲阅读的目的,照应①句“读书的目的”,根据②句中的“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可知,这是讲阅读的意义,照应①句“读书的价值”,由“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关联词语可知,先⑤后②;从④句“由此看来”可知,④句是总结句,排在最后;故排序为:③①⑤②④;故选C。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7.默写填空。重温古诗文,平复一颗心。看一看,“芳草鲜美,(1)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优美春景,“(2)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的恬静秋光;赞一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乘风好去,(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济世豪情;学一学,王维“独坐幽篁里,(5)_______________”(《竹里馆》)的淡定,李白“(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自信。静一静,坐看云起。【答案】①.落英缤纷②.树树皆秋色③.会当凌绝顶④.一览众山小⑤.长空万里⑥.直下看山河⑦.弹琴复长啸⑧.长风破浪会有时⑨.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缤”“凌”“绝”“啸”“沧”字形正确书写。8.对下面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渔家傲•秋思》表达的是戍边将士们的复杂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是游子漂泊他乡的情感。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写“烟”“落日”,但蕴含的情感不同。C.“羌管悠悠霜满地”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都写出了军中饮酒奏乐的热烈与隆重。D.“将军白发征夫泪”含有思乡、爱国之情,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含有忧国念家、叹息衰老之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鉴赏。C.在这两句词中,虽然都提到了乐器(羌管和胡琴琵琶与羌笛),但它们所传达情感和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在《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羌管声悠悠不断,营垒上落满秋霜,将士们无法入睡,思乡之情和边塞之苦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而非热烈与隆重。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孙云球①,字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禀夙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刻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天台文康奇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崚嶒苍翠,万象毕见,乃大诧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瞩;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曰:“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选自《吴县志》,有删改)【注】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禀夙慧(具有) B.不爽毫发(差错)C.万象毕见(完成) D.无微不瞩(看见)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手段。B.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D.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2)神哉,技至此乎。12.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13.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答案】9.C10.C11.(1)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2)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12.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13.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是妥当的。王叔远的核雕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造,以他为例不恰当。【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C.“万象毕见(完成)”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万物都看的清清楚楚。“毕”在此处意思是“全、都”。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说法错误,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是因为“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是出于自身的喜好,“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只是说明孙云球研制眼镜的技艺高超。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赋分点:(1)“凡”,凡是;“所制造”,所制造的东西;“服”,佩服。(2)“神”,神奇;“至”,到了;“此”,这种地步。【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结合人物的言行分析。结合“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可知,孙云球母亲认为人有苦心,常常不敢让人知晓,甚至有不想被人知道的,这种不敢让人知晓的苦心应该是他现在没有从事的事业,也就不是制作的手艺。母亲认为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由此可知孙云球身上有读书人的毅力和品质。结合“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可知,她认为现在的儿子是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这并不是儿子的初心,由此推测孙云球的初心是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事例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题目要求是能体现“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的观点,事例应该是能体现科技的使用与创新才可以。然后具体分析两则事例,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能体现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是妥当的。王叔远的核雕,是能于桃核上雕镌种种,细如毫发,技艺精湛,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造,以他为例不能体现科技的使用与创新,所以事例不恰当。译文:孙云球,宇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他曾经通过自己的想法造出了自然晷,定出昼夜,晷上的时刻不差分秒。又用水晶制造了眼镜,来帮助人眼睛更好地看东西。有老少花眼、远近光之类的毛病,随着眼睛的状况校对镜子,一点差错也没有,听说的人不惜出高价购买。天台文康奇患有短视,云球拿出千里镜赠送给他,于是他拿着它登上虎丘试验,远远地看见城中的楼台高塔庭院好像就在眼前,天平、灵岩、穹窿各个山峰棱角分明、苍翠可见,万物都看的清清楚楚,于是非常惊诧大喜地说:“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云球笑着说:“这还不足以展现我技艺的奇特啊。”又拿出数十个镜给他看。像存目镜,有百倍的光明,任何细小的东西都可以看见;万花镜,能看一个东西时化为数十个;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等等,出神入化不可思议。他著有《镜史》一卷,现在坊市的人依照其中的方法制造,于是在当时广泛盛行。他的母亲为他写序说:”人有苦心,常常不敢让人知晓,甚至有不想被人知道的,所以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现在我的儿子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难道这是我儿子的初心吗。”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桃之夭夭——桃与桃文化苏生文桃,原产中国,是中华大地上一种随处可见的极普通的树,开最普通的花、结最普通的果,谁也说不清它在漫漫时空中开了多少次花,结了多少次果。然而,在原始先民的观念里,“人的生命存在所依赖的东西,对人类来说就是神”(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花、普通的果、普通的树,却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含义,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的“桃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神韵的草木之一。一、“园有桃,其实之肴”中国是桃树的故乡,考古学家在距今约8000—9000年的湖南临澧胡家屋场遗址、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3000多年前的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中,都发掘出了野生桃核。特别是在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外形完整的2枚桃核和6枚桃仁,经鉴定,和今天的栽培桃完全相同,说明桃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甲骨文中的“果”字很可能就是桃的本字。中国较早大量记载桃树的古籍,是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肴”的句子。植桃为园,表明当时人工栽培的桃树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在《大雅》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说明中原等地区的人们已经把桃当作重要的礼品来送,这就是成语“投桃报李”的由来。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说明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都已经遍植桃树了。最晚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中国桃树就沿着丝绸之路从甘肃、新疆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然后再传到印度和欧洲。玄奘《大唐西域记》曾记述关于桃树引入印度的传说:公元1世纪,印度司气特国王迦拟色加当政时,中国商人经常带丝绸制品和各种名贵的水果到印度去经商,其中就有桃。迦拟色加国王隆重地款待了这些中国人,中国人把带来的桃核和其他果核种在了印度。这个故事至今还在印度广泛流传。二、驱邪避鬼——桃木中国有一个非常古老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在这则史诗般的神话里,夸父舍身化为桃林,成为拯救一个部落的“文化英雄”,这在文化人类学上,被称为“人与其图腾的同一”(弗雷泽《图腾制与族外婚》)。进入文明社会,桃木继续作为“象征物”发挥着作用。周人认为桃是他们的“先妣神”(可以理解为“桃树妈妈”“母亲树”),认为自己是桃的子孙。史载周武王伐纣时,为表示不敢自行专断,载着文王的“木主”前行。周人以桃为先妣象征,想必文王的“木主”应该就是桃木做成的。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周人相信,周文王死去后,其灵魂回到了先妣桃那里,并还原为桃。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桃木制作人偶,称为“桃人”或“桃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了一组桃人,它们是用一小段桃枝劈成两半,一端削成三棱形,将中间的脊作鼻,两侧用墨点出眉目。《太平御览》中记载着一棵名叫“度朔山”的大桃树,生长在“桃都山”上,树上有一只“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在这则记载中,桃木因为最先得到日照,充满阳气,所以是“五行之精”,可以“压伏邪气、制百鬼”(《典术》)。而雄鸡报晓,表明阳气回升,阴气消退,此时万鬼必须立即回到阴曹地府,如有还在外面游荡的,让桃木门神发现了,就会杀死它。所以民间传说,鬼最怕桃木和雄鸡。桃木制品“驱鬼除祟”的特性,还衍生出了一些用桃木辟邪的民俗。山东泰安南部地区有一习俗,大人带婴幼儿出行,要折一枝东南方向的桃枝让孩子抱着,以求平安。安徽蒙城,带襁褓中的婴儿出门时,也要备一束桃枝。河南周口,将桃核雕刻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然后串成手镯,戴在还不会走路的小孩手上,俗信这样小孩就可避免“被鬼拉走”。三、长寿之果——桃子桃子是一种适应性强、丰产、且适合于食用的水果。在食物匮乏的时代,桃可以填饱肚子且不容易伤身体的优点(相对于其他常见的水果来说),一向被人所钟爱。所以民间流传着“桃饱李饿”,“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宁吃鲜桃一颗,不吃烂杏一筐”等谚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桃子的功能不断被放大、神化,最终转化成可以使人长寿的“寿桃”、可以使人成仙的“仙桃”,几乎成了长生不老果。《山海经》里传说:“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实而赤柎,食之不劳”,开始把桃子和仙果联系起来。托名班固所撰的《汉武帝内传》把仙桃故事搬进了神仙典籍。该书记载:“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帝宫,命侍女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乃止。”随着西王母神话的传播和《西游记》故事的流传,桃子逐渐演变为一种“长寿之果”,在民间则逐渐形成了以桃拜寿的习俗。为老人做寿时,或是直接摆上鲜桃,或是用米面等加工成“寿桃”模样、蒸熟后献给老人。——选自《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有删改)14.张宇认为文中括号中的补充说明部分(文中画线内容)使文章显得冗长,应该删除。请结合文中两类补充说明,阐述你的看法。15.请你根据本文内容,从两个角度推测《桃花源记》开头设置“桃花”景致的文化内涵。16.小组打算写一篇介绍“月”文化的文章。拟定了“静谧优雅——月光下独奏”“思念滋味——月中里低首”“远古遥望——月文化起源”这三个小标题。请你参考本文,合理安排这三个小标题的顺序,并试着进行阐述说明思路,获得小组内的认同。【答案】14.不可以。一类补充说明如“弗雷泽《图腾制与族外婚》”,介绍了引用内容的出处,文章显得更加专业严谨,能够有效地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另一类补充说明如“可以理解为“桃树妈妈”“母亲树””是对文中较晦涩内容的说明,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还有一类补充说明,如“相对于其他常见的水果来说”是对文中介绍桃子不容易伤身体特征的限制,是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表现。删去这些补充说明,会有损说明效果。15.示例:①桃在传统文化里有着驱邪避鬼的神力,在桃花源入口处设置大片桃林,可能是作者设置的用来与肮脏污浊的世人相隔的屏障,保护桃花源的宁静平和。②桃象征着健康长寿,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开头设置桃林精致可能是作者为下文介绍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做了铺垫,用美好的桃花渲染了幸福祥和的氛围。16.示例:本文先介绍了桃花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然后分别介绍了在漫长的历史中桃花蕴含的文化内涵:驱邪避鬼和象征长寿,这样的思路符合逻辑。参照这样的说明思路,小组拟定的小标题可以先写“远古遥望——月文化起源”介绍月文化的历史,总说月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然后再分别介绍文学作品中月亮极具代表性的两种意象。先介绍大家更熟悉的“思念滋味——月中里低首”,再介绍“静谧优雅——月光下独奏”。【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第⑤段“这在文化人类学上,被称为‘人与其图腾的同一’(弗雷泽《图腾制与族外婚》)”介绍了引用内容的出处,文章显得更加专业严谨,能够有效地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真实度。第⑥段“进入文明社会,桃木继续作为‘象征物’发挥着作用。周人认为桃是他们的‘先妣神’(可以理解为‘桃树妈妈’‘母亲树’),认为自己是桃的子孙”中“桃树妈妈”“母亲树””是对文中较难懂内容的补充说明,能够方便读者阅读理解。第⑩段“在食物匮乏的时代,桃可以填饱肚子且不容易伤身体的优点(相对于其他常见的水果来说),一向被人所钟爱”中“相对于其他常见的水果来说”是对文中介绍桃子不容易伤身体特征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如果删去这些补充说明,会有损说明效果。所以不可以删掉。【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结合第⑥段“进入文明社会,桃木继续作为‘象征物’发挥着作用”,第⑨段“桃木制品‘驱鬼除祟’的特性,还衍生出了一些用桃木辟邪的民俗”分析,桃在传统文化里有着驱邪避鬼的神力,在桃花源入口处设置大片桃林,可能是作者设置的用来与战乱黑暗的世人相隔的屏障,用桃树来隔绝人世间的黑暗、压迫,保护桃花源的和谐安宁。结合第⑫段“随着西王母神话的传播和《西游记》故事的流传,桃子逐渐演变为一种‘长寿之果’,在民间则逐渐形成了以桃拜寿的习俗”分析,桃象征着健康长寿、美好生活,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命力。开头设置桃林精致可能是作者为下文写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宁静祥和做了铺垫,《桃花源记》作者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桃花源”,寄寓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桃花源”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社会黑暗、人生迷惘时,人们便走入心中的“桃花源”寻求慰藉和解脱,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以“桃花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示例:①桃在传统文化里有着驱邪避鬼的神力,在桃花源入口处设置大片桃林,可能是作者设置的用来与肮脏污浊的世人相隔的屏障,保护桃花源的宁静平和。②桃象征着健康长寿,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开头设置桃林精致可能是作者为下文介绍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做了铺垫,用美好的桃花渲染了幸福祥和的氛围。【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表达。本文“园有桃,其实之肴”先介绍了桃花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及文化内涵,“驱邪避鬼——桃木”“长寿之果——桃子”分别介绍驱邪避鬼和象征长寿,运用逻辑顺序一一说明。据此,参照这样的说明思路,小组拟定的小标题可以先写“远古遥望——月文化起源”介绍月文化的起源、传说、历史,总说月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然后介绍大家更熟悉的“思念滋味——月中里低首”,接着介绍“静谧优雅——月光下独奏”。这样文章语言周密、思维严谨、结构合理、逻辑合理,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示例:本文先介绍了桃花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然后分别介绍了在漫长的历史中桃花蕴含的文化内涵:驱邪避鬼和象征长寿,这样的思路符合逻辑。参照这样的说明思路,小组拟定的小标题可以先写“远古遥望——月文化起源”介绍月文化的历史,总说月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然后再分别介绍文学作品中月亮极具代表性的两种意象。先介绍大家更熟悉的“思念滋味——月中里低首”,再介绍“静谧优雅——月光下独奏”。(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闻到白兰花香丁祖荣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极坚韧。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栀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③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④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⑤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有一年,不知怎的,栽了两株罂粟,花开得奇异,电话跟我一描述,我说这是鸦片。母亲听了,半天没说话。放下电话,赶紧铲了,连根都挖起来甩了。还栽了栀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⑥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⑦后来,我的房子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平时我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⑧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她是那样的慈祥和安宁。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⑨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也枯了。我有些伤感。⑩偶然看到东北角的广玉兰,绿意莹莹。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漾开。⑪“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遍地。⑫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3月31日,略有改动)17.小语针对文中“母亲的辛劳”梳理成思维导图,请你将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18.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19.文中说“母亲肯定不知道‘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你的探究发现。20.“白兰花香”在文中多次出现,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1.小张和小王在探究文章结尾时产生了争议,小张认为第⑪段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结尾,⑫段多余,可以删掉;小王认为第⑫段耐人寻味,不可以删掉。你同意谁的看法,请简析理由。【答案】17.母亲为我做菜;母亲做农活;母亲铲除罂粟;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18.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现在老屋基与曾经有烟火气的老屋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老屋没人住以后的荒凉,表现了母亲对老屋的怀念。19.作者这样说是因为母亲大字不识,说不出高深的具有哲理的话,但是母亲懂得有花和花香,日子就会好过,生活就能美满的道理。表现了母亲是一位明理睿智、善于生活的人。20.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回忆。白兰花香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白兰花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21.示例一:同意小张的看法。以诗句结尾,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富有诗意;点明了只要花香遍地,内心充满和气,生活就能美好的主题;总结全文,照应文章标题。示例二:同意小王的看法。结尾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既传递了春天回归、世间美好的信息,也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更表达了对生命的期待,从而唤起读者的共鸣。【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②段写母亲八十岁在水边洗衣服;根据第②段“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可知,母亲为我做菜;根据第④段“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可知,母亲做农活;第⑤段写母亲在后院种花种菜;根据第⑤段“有一年,不知怎的,栽了两株罂粟,花开得奇异,电话跟我一描述,我说这是鸦片。母亲听了,半天没说话。放下电话,赶紧铲了,连根都挖起来甩了”可知,母亲铲除罂粟;根据第⑦段“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可知,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根据第④段“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可知,作者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过去老屋灶膛“热气腾腾”的温馨场景与现在灶膛里长出“大青蒿”的荒凉景象进行对比,突显了老屋在无人居住后的冷清与荒废。母亲看到这一幕流下眼泪,这反映出母亲对过去生活以及老屋深深的怀念之情。【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中词句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词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根据第④段“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可知,她通过栽种各种花来装点生活,如香椿树、栀子花、金银花、桂花等,这些都是她精神寄托的载体。母亲说“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哲理,但实际上是母亲朴素的生活观的体现,她认为生活中的美好和精神满足往往源于这些简单的自然之物。深层含义,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精神。她通过与花为伴,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精神支柱的体现。作者用这句话来赞美母亲的坚韧和明理,她的生活哲学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朴素追求。因此,母亲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哲理,但她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生动阐释了这一哲理。【2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分析。首段“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极明理,极坚韧”,写闻到花香就会想到老母亲,白兰花香象征母亲极明理,极坚韧的性格;同时本文写了诸多能够体现母亲一生操劳的事,如:八十岁在水边洗衣服,操劳农事等等,母亲懂得有花和花香,日子就会好过,生活就能美满的道理,能够体现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第⑦段“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第⑧段“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她是那样的慈祥和安宁”可知,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母亲在玉兰花香中离世,作者一看到玉兰花,闻到白兰花香,就能回忆起与母亲的过往,白兰花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白兰花香”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21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明确观点,结合文章内容、主旨表述原因,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同意小语的看法。第⑪段作为结尾,其中“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联系“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遍地”点明了只要花香遍地,内心充满和气,生活就能美好的主题,与前文母亲懂得的道理“闻到了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第⑤段)”契合,收束全文,照应文题“闻到白兰花香”。示例二:同意小文的看法。第⑫段作为结尾给读者以思考,想象的空间。“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春天回归,世间又开始变得美好,联系第⑧段“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她是那样的慈祥和安宁”可知,母亲在花香中离世,看到白兰花盛开,就能回忆起与母亲的过往,也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春”寓意着生命、希望,更表达了对生命的期待,引起读者的共鸣。四、名著阅读(共10分)22.班级开展了《儒林外史》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1)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陈美林先生这样评价《儒林外史》:“他(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而且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杜少卿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请举出他的两个事例。(2)通过人物言行前后不一致揭示人物的虚伪本性,是《儒林外史》重要的讽刺手法。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写出人物A、B的名字,并结合与他们相关的情节概括他们与选文中言行不一致的表现。(各概括一条即可)【甲】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又把A的文章称赞了一番。问道:“因何不去会试?”A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拥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鱿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A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A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乙】严家家人掇了一个食盒上来,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揭开盒盖,九个盘子,都是鸡、鸭、糟鱼、火腿之类。……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B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答案】(1)示例1: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杜少卿拒绝作陪。示例2:皇上征辟拒绝出仕,藐视功名富贵示例3:无视礼教,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批判娶妾恶俗,赞美沈琼枝的反抗行为。示例4:为帮助杨裁缝置办丧事,当了自己的一箱子衣服示例5:送给娄太爷的孙子一百两银子养家伺候寡母示例6:给娄老伯抓药治病,精心伺候。示例7:为接济朋友,甚至陌生人,他变卖家产,仗义疏财。示例8:知县在位时拒不见知县,但知县丢官无处安身,他请知县到家居住。(2)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进嘴里。严贡生,抢占邻居的猪和没有借出本金的利息/儿子婚礼克扣吹手的钱/用“云片糕”变药,恐吓船家赖船钱/弟弟死后,欺凌弟媳,霸占房产(答一条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天长县同访豪杰赐书楼大醉高朋”可知,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他为甚么不来拜我,倒叫我拜他?”。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可知,皇上征辟拒绝出仕,而杜少卿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其中提到李大人派人送来出仕的文书,杜少卿便假装病重以达到辞官的目的。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可知,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不惧别人异样眼光;根据《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庄濯江话旧秦淮河沈琼枝押解江都县”可知,杜少卿批判娶妾恶俗,赞美沈琼枝的反抗行为,认为她是“希(稀)奇的客”。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天长县同访豪杰赐书楼大醉高朋”可知,杜少卿当衣服帮助杨裁缝葬母,如“几两银子如何使得?至少也要买口十六两银子的棺材,衣服、杂费共须二十金。我这几日一个钱也没有。也罢,我这一箱衣服,也可当得二十多两银子”。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平居豪举娄焕文临去遗言”可知,杜少卿送给娄太爷的孙子一百两银子养家伺候寡母,如杜少卿收了这银子,随即叫了娄太爷的孙子到书房里,说着:“你明日要回去?”他答应道:“是。老爹叫我回去。”杜少卿道:“我这里有一百两银子给你,你瞒着不要向你老爹说。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平居豪举娄焕文临去遗言”可知,杜少卿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养在家里当祖宗看待,还要一早一晚自己服侍”。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平居豪举娄焕文临去遗言”可知,杜少卿为接济朋友,甚至陌生人,他变卖家产,仗义疏财,他慷慨解囊帮助了多人。如“‘身家性命关系,我所以和老哥商议,把你前日的田价,借三百与我打发了这件,我将来慢慢的还你。你方才已是依了。’杜少卿道:‘呸!我当你说甚么话,原来是这个事!也要大惊小怪,磕头礼拜的。甚么要紧?我明日就把银子送来与你。’”根据《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平居豪举娄焕文临去遗言”可知,知县在位时,杜少卿拒不见知县,但知县丢官无处安身,他请知县到家居住。如“向王胡子道:‘你快到县前向工房说,叫他进去禀王老爷,说王老爷没有住处,请来我家花园里住。’”【小问2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人物性格及行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甲】段中的人物A是范进。选文中的范进表面上恪守孝道,为守孝而在丁忧期间不肯使用奢华的银箸、象牙箸,但实际上他并不真心守孝,从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进嘴里”便可看出他的虚伪和贪婪。他在人前表现出一种清廉守制的形象,但私下里却对美食毫无抵抗力,这种言行不一致揭示了他的虚伪本性。【乙】段中的人物B是严贡生。选文中的严贡生自称“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然而他的实际行为却与此大相径庭。他抢占邻居的猪,收取没有借出本金的利息,儿子婚礼上克扣吹手的钱,用“云片糕”变药恐吓船家赖船钱,甚至在弟弟死后欺凌弟媳、霸占房产。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他之前的自我标榜,显示出他是一个言行不一、虚伪贪婪的人。五、写作(共60分)23.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答案】范文让我想一想清浅的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物流台车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年临床路径信息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油脂行业竞争策略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4年杆菌肽类产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浅层地热能行业发展现状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洗洁精行业销售模式及发展战略建议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真皮座椅面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书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2年大学力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模拟考试试题A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环境生态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B卷-附解析
- 就业引航筑梦未来
- 班会议题探索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
- 跨境电商营销(第2版 慕课版)教案 项目五 社会化媒体营销
- 《河流(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
- 食堂员工培训内容-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
- 诺如病毒幼儿园知识讲座
- 电子商务平台2024年电子商务平台选择与搭建指南
- 2024年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50音图-な行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中日语新编日语第一册
- 电子商务与新零售
- 客车转向架-系列客车转向架(车辆构造检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