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_第1页
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_第2页
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_第3页
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_第4页
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昌国良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序:中学教师应成为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过程的主力军

教学讲效率:分析有效性

教学有根据:不盲从

教学有针对性:准确了解

好奇心是数学学习的动力(激发求识欲)

数学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注重数学理解)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特征(训练数学思维)

认知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有效保证(学会数学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形成发展自我监控能力,开发其元认知潜

能。

一、数学学习对学生基本心理过程的要求

1.数学学习中的注意(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影响课堂效率

的基本因素)

(1)数学注意中的心理问题

①注意力难集中

数学内容不含情感因素,也无实验的新奇和吸引人处,只有思维

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不同的人对数学的感觉不一样,因而受注意的情

况也不一样,陈省身说“数学好玩”,而多数人看来,数学学习不总

是好玩和有趣。数学内容不太容易引起注意,但需较强的注意力,教

学时需增加情感因素,一一实例中的情感,增加教师的表演,通过教

学引发好奇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②容易走神

数学学习难度高,需要专注力,不能走神

(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一(直观呈现、相对实际,讲授完整)

③容易顾此失彼

数学学习要求高,需要注意分配力。如:代数式运算时要注意字

母、系数、指数等。

④学习上容易产生视而不见的现象

某些信息难以引起足够的注意一一没注意导致解不出题。(需理

解后才能注意到!)

例如图ZAOB=12(f,OC是NAO8

的平分线,直线PRQ分别交OA、OC、0B于点

111

P、R、Q求证:-------1--------=------

oOPOQOR

注意目标信息的特点(两边都乘以OR)!联想到相似三角形知识,

由此联想到平行线。如图,作■SRZ/OP,得

ORSRSQOQ-OS

无一而一而一0Q一

由此即得求证的结论

(2)引起学生课堂注意的教学艺术。(如何使自己的课吸引人)

①引起学生注意

内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外因:挖掘教材中易引起注意的成份

②在教法上想办法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心理、物质);组织注意的转移;改善注

意的分配;把注意力引向问题的关键部位。

如:设x=43-2亚,求&2+2X+3的值

③有意放松,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④使学生形成一个好习惯(组织教学),关注开小差的学生

⑤兴趣激发

研究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利用新颖新奇的实

际问题,利用启发性板书,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探究

活动等。

2.数学学习中的感知

(1)数学感知的中的心理问题

①数学感知的盲目性

数学感知的对象是数、式、形及其反映出来的规律以及客观事物

的数与形的规律。

②数学感知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依赖性

表现为一种感知倾向性定势,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感知结果不

一样,无知看不懂、听不懂。每个人总是以自己善长的知识策略来解

题。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感知定势在解题中的作用一一两重性。

如:设解关于%的不等式,2"-已>1—%,方法一■,分类

讨论;方法二,讨论y=,2--1与y=的图象间的关系。

③数学感知对理解力的依赖性

不理解会视而不见!

例子:已知a.h.ceR:求证J/+。2+,/+.2++/N行(a+b+c)

误解:a2+Z?2>2ah,-左式N(2ab+R2bc+(2ca=0(V^+\/^+\/^)2右

式吗,走不下去了!(放过头了!)

正解一:由V7正想到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表达式,

正解二:由a.h.ceR*据公式a,时,\la2+b2>—(a+Z?),(当

2

且仅当a=。时,等号成立)

那么:V«2+b2+4b1+C1+\jc2+a2>(a+b)+—(Z>+c)+(c+a)

222

=V^(Q+Z?+C)

注:此处关键在于公式庐厅之在3+加

2

事实上:a、OeR+时,a2+b2>2ah

如Ma2+b2+a2+b2>a2+2ab+b2即2(a2+b2)>(a+b)2取算术根

\]a2+b2>-^-(«+/?)(若力口右得至!J(a+/?)224")

2

④数学感知对教师的依赖性

教师一点拨就通

例:若(z-x)2-4(x-y)(y-z)=0,则2尸%+z

点拨:2=b2-4ac,得到,的方程,(x-y)产+(z-x»+(y-z)=O

而各项系数和为0,故,有等根G1,两根和为匚=1,

即得2y=x+z

⑤缺乏数学眼光

数学感知强调数学化(用数学眼光看、听)体现为一种数学素养。

数学观察的重要性(数学阅读,理解的基础)

如:设%="3-2心,求,2+2x+3的值

若直接将X代入&2+2》+3求值,则难算且易出错。仔细观察,

发现x=0-1,而%2+2X+3=(X+1)2+2,故易求得其值为2。

(2)引导学生感知的数学艺术

①感知规律与教学艺术

协同律一一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效果好

经验律一一定势的作用(好习惯与反面干扰),题海战术的价

值与负面作用。

视觉规律与板书艺术

听觉规律与口头语言(演讲)艺术

直观数学

②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怎样教观察?

观察什么?

以解题为例

观察题没和结论的特征、观察命题式子结构特征、观察式子相应

的图象、观察有没有隐含条件、观察命题的整体结构、观察能否变换

代用公式

例:若」一+」一+,一=0①

y-zz-xx-y

求证一j+y,+—②

(y-z)(z—x)~(x—y)

观察后发现各种解法

法一:变化②式左边,代入①式,这时有

(y-z)*2(z-x)2(x-y)2

显然,这样做下去是越做越繁。

法二,变化①式推出②式,把①两边平方使其分母与②式相同,那么

就会有

2

上丁和一至一……

(y-z)一(y-z)(z-x)

这样一些项,这些项显然不是②式所含的项。

法三,再次观察①、②式的特征,要从上推得^只要注意至IJ:

y-z(y-z)

X_I—,观察①式,只要把①式移项得:

(y-z)2y-zy-z

X__(―

v-zz-xx-y

两边同乘以一L,得:

y1

x_xy-y2-Fz2-xz.1③

(y-z)2(z-x)(x-y)y-z

同理可得:=」2肛+)―>,④

(z-x)(y-z)U-y)Z-x

291

Z=应一r+)广一)2.]⑤

(x-y)2(y-z)(x-y)x-y

把③④⑤式相加,即可获证。

怎么观察?

数学观察的一般方法、策略:整体一部分一整体;从上至下,从

左至右。

X

例解方程+--2x-l=0

(x+l)(x-l)X

一般方法是去分母,但去分母必定是繁杂的

观察:“《匚与x互为倒数

XXx(x+l)(x-l)

-1±逐i±Vi7

此题易解出共有四根

24

又如研究初学几何的学生在分析观察复合图形时特点:

观察右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并把它们的都写出来

结论:初学几何的学生,在分析观察复合图形时,认知结构上可

能具有“顺序”“对称”“封闭”及其组合的某种认知特征,这种特征

对学习效果起着积极作用。

怎样教观察?

主动教观察一一为学生创造观察条件

在观察中教观察一一让学生观察,养成观察习惯,教师不包办

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一一不断总结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对弱感知成份(隐弊条件)的观察进行多角度观察

注重实践检验,培养观察的客观性

注重观察程序,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主动观察,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揭示事物特征,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挖掘隐含条件,培养观察的深刻性

3.数学学习中的记忆

(1)数学记忆中的心理问题

①建立数学对象的错误的表象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数学感知上升到表象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数学概念通过定义描述,图形不能准确反映概念。如角“N”。

数学表象来源于感知,但有特殊性,对认知加工要求高,具有选

择性和组织性。

感知到的对象与数学概念有区别,含有非本质的属性,且要借助

它,知识获得须经历表象一一概念一一表象的过程。

②数学对象的自主建构过程不易完成

数学知识的概括性使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不易完成,且易出

错.如命题的符号语言描述。

数学命题通过定理、公式(语言、符号)描述,符号语言有高度

的概括性。

教师们对学生在理解符号上的欠缺和困难认识不足,误以为学生

弄清了,学生其实没有弄清,因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③容易造成机械记忆

数学记忆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记住了知识不能说掌握了数学,

而必须把这些知识再回复到实践之中(如解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能解出题才能谈得上掌握了相关知识。

数学学习对记忆的要求:准确;系统;深刻;灵活。

④数学记忆缺乏理解的基础,需要用时想不起来(不能提取)

数学记忆需要的是理解记忆。数学记忆与数学理解密切相关,一

般数学知识的机械记忆不起什么作用。数学知识理解了才能记得牢、

记得住,才能产生迁移,才能应用。

例设x=)3-2后,求设2x+3的值

仔细观察发现:E—1,

X2+2X+3=(X+1)2+2,易知原式二2

这里的关键是记住和平方公式并在要用时能有意识地提取出来。

(2)提高记忆效果的教学艺术

①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提出记忆的要求并经常检查。

②在记忆过程中,提高记忆力。(语言帮助记忆,依靠指引)

③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建立良好的知识系统

④通过活动(操作,如解题)提高记忆效果

⑤改进教法(掌握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讲究材料的组织)

⑥按记忆规律做(多种感官并用,在运用过程中记)

⑦合理安排练习与复习(多种形式编码、对比等)

4.数学学习中的思维

(1)数学思维中的心理问题

对数学思维的简要认识(对数学思维过程的研究,还远不清楚)

①数学思维的特点:

A数学思维的对象是数学表象,借助于数学语言来进行。

B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形式性和概括性)

C数学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

D数学思维的统一性(本质上的一致性)

E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建构的过程)

②数学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A经由对具体事物的思维发展到对一般事物的抽象思维。(有自

我成长的一面)

B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个人的、他人的)的依赖性(如解题)

C思维的多层次发展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阶段理论)

D思维与语言发展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③.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A具体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

维,它与事物的具体模型密切联系且相互作用。(联想、想象)

B抽象逻辑思维:(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

验的基础上以抽象概括为形式的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

行思维。

C直觉思维:人脑对突然出现在其面前的新事物、新形象、新问

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

综合的整体判断(直接领悟的思维和认知)

④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观察与实验;比较分析与系统化;旧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概

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具体化;类比映射;联想猜想等等。

⑤.数学思维的个性品质(智力品质)

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广阔性)

⑥数学思维的发展

A数学教育可促进思维的发展(形成风格)

数学教育不能改变思维(不能改变本质,不能改变潜能,

只能开发潜能)

B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a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

用(理解水平以操作性理解层次为主,逐渐向关系性理解迁移性理解

发展)

b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喜欢

怀疑、争论、不轻信书上结论、但易产生片面性、表面性)。

C高中数学思维的特点

a思维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思维明显由经验型向理论型

转化,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b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得到了更高的发展,思维具有鲜明的意

识性。

数学思维中的心理问题

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健全,思维的层次水平不高,智力品质不高。

片面性、表面性、思维量、活动量、参与度

(2)启发思维活动的教学艺术

思维量、活动量、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数学教

学不能只看学生解题的结果,更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①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情境

给予机会、设置环境,使数学有想头,有想的东西,可想出东西。

实验演示;观察联想,类比发现;认知冲突,问题解决。

分解难点,小步走,设台阶的教学策略的利与弊。

②给学生“自得”的机会(自我建构的机会)

给学生不显眼的帮助

③从提高思维品质着力,发展思维能力

(反向练习,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变式训练,刺激猜想等)

从数学特点出发、了解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启发数

学思维活动。

例如解关于%的方程:%+—=«+—

x-1a-\

改写成:x-ld----=tz-ld------

X—1u—1

显然和x-1=—匚的根为原方程的根

a-1

从而玉三(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一1

又如:设4、b、C、d均是不大于1的正数,求证:

\Jct~+(1~+\lb"+(1-c)~++(]-dy+d~+(1-K4

从'T上做文章:

a+(l—a)=H(l—6)=c+(l—c)=d+(l—d)=l,4=l+l+l+l,

再如,分析:证一组对边相等,一双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中的错误。(体现思维的批判性)

对于数学命题“有一组对边和一双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你认为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有人作出了如下解法,对此

你有何看法?

解:如图,已知A8=O),NA8C=NC0A

求证:四边形ABCQ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分别过A、C作J.AO,

连AC,则Rt/^ABE=RtkCDF.

:.AE=CF,BE=DF,:.R&EC=RtbCFA.

ECrAZACE=ZCAF,

:.ADUBC,且8c=BE+EC=DF+FA=DA.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5.数学理解

(1)数学理解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问题

①数学知识的理解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数学理解是通过思

维实现的。

学生理解Ia|的困难。

②数学知识的理解必须选择和调动相称的认知结构。

(a历)2=a?+b2中的问题。

③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信息或要素的组织过程,数学理解与发

现事物的功能相联系(发现了即加深了理解)(发现即建构意义的过

程)

如学习代数和概念

代数和

/加进相反数(顺应)

/t

算术和算术差

④数学知识的理解还需要认知结构的再组织(再建构)

心理机制是反省(反思)数学学习中“做”不一定能代替“想二

反省要有时间,因此过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理解,甚至阻碍

学生的理解。

⑤数学理解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非连续的、跳跃式发展),数

学理解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水平。

A常识性理解(初步理解,获得知识);逻辑性理解(深刻理解、

形成能力);观念性理解(透彻理解,升华思想)。

如对“全等”的理解。

B操作性理解(解一般题);关系性理解(解综合题);迁移性理

解(解新情境题)。

学生数学认知理解的程度

操作性理解:指个体懂得数学的某个事实、技能与概念,了解某

个原理,懂得某个技能的操作步骤(能解简单问题,(问题涉及知识

点少),和带操作性步骤的问题)。

关系性理解:指个体对数学本质与规律及相关事物的深刻认识,

能够在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中认识数学(能解综合性问题)。

迁移性理解:指个体在关系中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数学思维方

法以及所学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场合,(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解

新情境问题)。

初中生的数学理解水平大部分处于第一层次、处于二、三层次的

较少,所以学生在双基考试时能得高分,在能力测试中的水平不尽如

人意。现实教学中,虽学生投入了很大精力,教师费了很大功夫,但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深刻理解(二、三层次)。

例子:甲杯中盛有红墨水800加,乙杯中盛有蓝墨水400加,现

在用一个容积为50ml的小杯子从甲杯中盛走一小杯红墨水倾入乙杯

中,当情况(1),待乙杯中两种墨水混合均匀后;情况(2),不待乙

杯中两种墨水混合均匀;

从乙杯中盛走一小杯混合液倾入甲杯中,试问,这时乙杯中的红

墨水的液量和甲杯中混进来的蓝墨水的液量相比,哪个多?

计算方法:倒第一次后,乙杯中红墨水浓度,晨==!,蓝墨

400+509

水浓度,2^=幺

400+509

第二次盛满一小杯的混合液中,蓝墨水50X[=44*(ml),(此即

甲杯中蓝水)红墨水是50X:=5,(m/),它回到了甲杯中,于是仍留

9y

在乙杯中的红墨水是50—5京=441(ml)

所以倒两次后,乙杯中的红墨水与甲杯中的蓝墨水相等。

情况(2)则无法计算。

深入理解情况后易知,甲杯中倒出的红墨水(乙杯中的红水),

其位置正好被蓝墨水填满(甲中蓝水),显然,乙杯中红水与甲杯中

蓝水一样多(无论情况⑴还是情况(2))。

(2).影响数学理解的因素。

①理解学习的心向;

②学习材料的性质和结构;

③学习者原认知结构的水平;

④学习者原有知识背景的激活程度。

(3).数学理解的功能

①数学理解可促进记忆(便于存入与提取)

②数学理解可降低记忆量(有利于知识的块体化)

③数学理解促进迁移(理解后提高了概括水平,有利于在新情

景中应用)

④数学理解影响学生的信念(有利于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学

习观)

例:甲、乙两人同时从李村出发,步行去王庄,5分钟后,甲返回李

村取笔,没有停留,继续去王庄,恰与乙同时到达王庄,如果从两人

同时出发开始起计,那么,35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已知甲每分

钟所行路程比乙每分钟所行路程的2倍少30米,求甲、乙两人的速

度各是多少:分析,画一个图:

甲用(35-2X5)分钟

乙------------------------------------>

乙用35分钟

解:设乙每分钟行%米,则甲每分钟行(2%—30)米

法一,在路程上选一个量(李村到王庄的路程),用两种方式表达得

(35-2x5)(2%—30)=35x

法二,在速度上选一个量(乙的速度)用两种方式表示得

_35(2^-30)-2x5(2%-30)

X------------------------------------------

35

法三,在时间上送一个量,(甲全程所用35分钟)得

cu35x+2x5(2x—30)

35=----------------------------

2x-30

(4).数学教学中促进理解的途径

①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②使用变式与比较教学

③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④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教师应为

学生创造条件)

⑤使学生参与数学研究(做数学)

⑥促进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反思)从认识论高度来理解。

⑦分析学生理解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A应用了错误的认知结构,赋予了与客观意义不同的意义。

B新思想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间隙太大。

C未曾调整过的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思想

(5).数学理解的实例:

例(1)关于x的方程2%?—(m+l)x—m=0的一个根在1和2之间

(不包括1、2)另一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

(2)关于%的方程f+(m—7)x+m=0

的两个根都在1和2之间(不包括1、2),求m的取值范围

解(1)法一:利用求根公式

m+l±y/m2+10m+l

4

]<m+l±-Jm2+10m+l<2

依题意有

4

m+l±+10/HH-1<]

4

这是一个不好解的不等式组。

法二:设y=2f—(m+1)x~m,

则%=1时y<0,x=2时,y>0

BP2x]2—(m+1)xl—m<0

解得-m>—

2

2

2x2—(m+1)x2-m〉0-m<2

o2x

-<m<2

2

解(2)设yr?(m—7)x+m

则JC=1时y>0,x=2时,y>0

于是fI2+(77-/)+加>0得至ll「m>3即m>W

3

22+(/n-7)x2+m>0

3

还要求抛物线与%轴有不同交点,即4〉。。

(m—7)2—4根>0,即毋一18m+49>0,解得,根<9—4/或加

>9一4日还要求抛物线与入轴的两个交点在(1.0),(2.0)之间,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L2在(1.0)和(2.0)之间,于是IV-萼

<2,即3<m<5.

三方要求作交集。相>©,机V9—4夜或机>9—4狡,3<m<5

3

有m<9-4夜

3

(附:比较?与9-4a的大小

作差9一于当。得

Oo)

{在这里,用求根公式法困难,用二次函数图象法(数形结合)

(1)中对应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总在点(1,0)的下方.,(2、0)的

上方通过,代入%=1,y<0;x=2,y>0可得;VmV2

(2)对应抛物线开向上,总在(1,0)、(2,0)的上方通过

同时与%轴有交点,即△>(),还有对称轴在(1,0)和(2,0)之

间,可得:3-<m<9—472)

30

常识性理解,利用求根公式不易解出此题。

关系性理解:以至迁移性理解:①利用函数图象,开口向上;(I)

>0,/(2)>0;②图象与%轴有交点△>0;③两根在1、2之间,

故对称轴在1.2之间1V&V2,④理解约与9—4夜的大小关系。

2a3

(理解不到位则会出错)

6.数学中的想象

(1)数学想象中的心理问题

认识数学想象

①数学想象的主要内容是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

是对图形(式)表象的加工改造,包括图形(式)构想、表达、

识别和推理四个层次。

②数学想象的主要形式是联想与猜想

③数学想象具有形象性(表象的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运

动性。

④数学想象的功能

帮助回忆,发现数学命题,探索解题途径,促进迁移。

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例:已知“2=7-3a方=7-3"求Q+《的值

ab

分析:因:〃+3Q—7=0/2+38—7=0,联想到

方程12+3工一7=0有两根,%,=a,X2=b

据韦达定理:〃+。=-3,〃♦/?=-7

所以且+且_3+—)[(〃+-I-3必]_-3[(-3)2-3x(-7)]_90

abah-77

数学想象中的心理问题

联想不丰富,思路不广,不会猜想,

(2)培养数学想象能力的教学艺术

①学好基础知识,形成想象的习惯。(注意知识的联系性、综合

性)

②重视作图过程及图形变式,重视图式的形成及其变式。

③重视数形结合的训练

④重视想象力形成的阶段性,按学生年龄递增,逐步提高要求。

⑤坚持不懈的训练

注意:预计学生在想象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想象要有目的性(不是胡思乱想)

掌握想象规律

例:已知a>b>c,求证」一+」一+」->0。(有何想法?)

a-bb-cc-a

①想到要证明它:方法一:通分后证分子,分母都小于0。

②想到我一个较简单的证法

方法二:作代换4-/?=九6-0=〃,则,+,------>0易证

mnm+n

方法三:a—c>a—匕>0,得出一—>--—,即一--+——>0

a-ba-ca-bc-a

③想到推广一下:(不等式可加强)

—>0,可想到_匚+_匚>_匚中,右端分子可更大

a-bc-aa-bb-ca-c

些?大到多少?

方法四(想到基本不等式)—(斫。时,等号成立)

214

ab

11

"b-r--?--,即:J_+_L>_J_>o,当且仅当

2(a-〃)+(/?-c)ci—bh—cc—ci

a力.c成等差数列时取等号。

更一般地有:若q>%>…>a.,则

111("1)2c

---------+---------++----------+-———>0

«1-a2a2-a3%-%。“一4

当且仅当做,…0成等差数列时取等号。(此为有一定创造

性的成果!)

二、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

1.数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1)认识数学语言

①数学与语言的关系,数学的学习也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

斯肯普:数学不仅仅是事实和方法的总和,而且是也许甚至首先

是用来描述各门科学和实践活动领域的事实和方法的语言。

语言与数学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②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关系

数学语言中的自然语言、图象语言、符号语言(素材)。

小学较多用自然语言;初中更多使用符号语言,重视图象语言,

三种语言经常在一起融合使用。

A数学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

数学语言不含社会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概括性强的数学语言重

在“达意”

数学语言以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为内容;

数学语言的叙述必须严谨而有系统;

数学语言来源于自然语言,但经过三个方面的改造(消除繁琐

性;消除同音异义词;扩展表达的可能性)。(简化自然语言,建立符

号体系)

精确,严谨的数学语言与模糊、多义的自然语言。

B数学语言大量使用符号。

符号使数学语言从冗长的自然语言中解放出来;

符号的发展阶段正标志着数学的发展阶段;算术与几何符号;代

数符号;微积分计算符号;集合与逻辑符号。

C数学语言大量使用变元。

D数学语言大量使用图形(包括图象)。

③学校中的数学语言

A数学语言的句法特点:(符号包括:数字符号、字母、运算符

号、逻辑符号、象形符号、表意符号、图像符号)

B数学语言的语义特点:数学的实体决非具体的对象;“没有意

义”与自然语言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如1),数学语句遇到的一些对

0

象的名词,讲述的是对象而非名字;(如9—8、3X1,表1)“或”

与“且”的特殊意义;“一般情形能在语言逻辑上等阶于一个特殊情

形”(要证一般结论,只证特殊,如证勾股定理,选定一个直角三角

形来证),数学语句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涵义,而且还有不同的意义,

(涵义:判断的内容,意义:命题的值)

④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表达

数学语言是外部层面(语音、字符)与内部层面(内容、语义)的复

合统一体。

外部语言:思想转化为词、词发展到句(将思想陈述出来)。

内部语言:产生思想。

言语的理解与产出的过程

听懂别人的话或者看懂文字材料、把握言语或文字所表达的思想

称为言语的理解;(意义建构)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即以言语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称

为言语的产出。(产生思想、表达思想)

例子--理解题意(理解)、写出解题过程(表达)

设b、C、d均为不大于1的正数,求证:

,cr+(]-by++(]-c)-++(1-d)~++(1-ci)~<4

(理解):从“1”上做文章:

a+(l—a)=Z?+(l—")=c+(l—c)=d+(l—d)=l,4=l+l+l+l,四根号内为

两数平方和想到勾股定理,

用数形结合,如图:

(表达):(请读者写出解题过程)

(2)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

①数学语言学习的困难

初中生代数入门--字母表数一对字母的理解(赋予意义)与结

构复杂程度。

初中生对字母赋予意义的6种情形:

给字母赋值;忽略字母的意义;把字母当成物体;

把字母看成特定的未知量;把字母看成是广义的数;把字母看成变量。

初中生代数的4种理解水平:

水平1把字母当成物体,或者给字母赋值,或者忽略字母的意义;

水平2把字母当成物体,但对代数概念更加熟悉,能处理结构更为

复杂的题目;

水平3把字母看成特定的未知量;

水平4把字母看成广义的数或者变量。(把字母看成特定的未知

量能处理结构更为复杂的题目)

习惯的自然语言一生疏的数学语言

描述3a26+2M3时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的混淆。

学习的困难首先来自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听、读的障碍来自于对

内容的不理解,(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听懂或读懂适应他们已有经

验和语言水平的内容),对抽象数学符号的内容难理解、不熟悉。

用语言描述概念的能力并不一定保证具有正确的符号表示能

力。(代数入门难的问题,列代数式的困难)

数学教学不教数学语言,教师以为学生可以自然解决。

②听、读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

A、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困难,教师把数学语言与(自然)口头

语言,书面语言的相互转换工作留给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3a2H2a/的读法,解不等式上2>o,分解(归结)为两个不

x-6

等式组的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大量的尤其是学生还不熟悉

的数学语言表达,或者对某些关键性的词语解释不清时,势必造成学

生数学学习的困难。

B.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经常混淆,如对垂直的理解,(初二学

生作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时,50%的学生不知怎么画,35%的学生画成

下图(作铅直垂线)。

对数学式子的数学说明,依赖于学生对式子表达式中所涉及到的相关

数学概念名词的熟悉程度。

C.听、读的障碍来自于对内容的不理解。

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听懂或读懂适应他们已有经验和语言

水平的内容。

如下面两题:

i.一个人以每小时2千米的速度上山,并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

下山,求他的平均速度。(路程相等)

ii.一个人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行走,走了一段路后,他感到

疲劳,把速度减少到每小时一2千米,在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中,有一

半是以每小时6千米行进,有一半是以每小时2千米行进的,求他的

平均速度。(时间相等),

学生解出都是每小时4千米,认为二者无区别。

③说、写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

A、使用数学术语的情况

不会运用数学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平行线一一“直线”,相

交线一一“交叉线”;误解或完全不理解术语的意义,等边三角形一

一“真正的三角形”,其它的三角形则“太高”“太宽”“太斜”“太窄”。

B.形式与内容相脱节

常用错误:(〃±。)2=a2±〃;3±。)3=/土〃3

+h2=V?+后=1aI+网,yla2+h2=a+b

x+yxy

学生只注意了形式上的相似性,忽视了内容导致出错

C.书写证明困难

不注意数学语言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文字与其在自然语言中的含

义有区别,如“延长”、“连结”、“截取”、”交……于……”“确定”

等。

D.学生加工数学语句的水平较低

如反证法中,对反设结论中量词的转换,出现困难(特别是省略

了全称量词的命题),例:设外、做、的、。4,。是适合下列条件的整

数:如+*+痴+d二方,试证:这些数不能都是奇数。

学生反设,这些数不能都是偶数。(这些数都是奇数)

(3)数学语言教学的艺术

①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展开数学学习

牢记数学语言简明,精确和客观性的特点。

例:写代数式

两个数差的平方等于一个数的平方,减去两数积的二倍,再

加上另一个数的平方。

h.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积。

C.一个数与其倒数的和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与3之和。

可先作解释,用详尽语言,说清楚,再让学生写出代数式。

将所学知识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如学生不考虑条件直接写«=”;学生对“V—3X+2”,

"x2-3x+2=0y=x?-3x+2的关系搞不清。

学生知识表面化,来源于形式与内容配合不当,说明学生在把问

题翻译成数字语言的时候产生困难:一一学生解应用题的困难。

③根据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特点展开数学教学

学生喜欢用与课本上教的不相干的方法求解数学问题。一-教学

要注意学生的方法和理解水平。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处于水平1、

水平2。学生解题的目标是完成作业,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

理解能力,提升其理解水平,由水平1、水平2提升到水平3、水平

4o

低水平学生的学习象一座桥,必需不断加大工作量,最终因乏味

而吃不消。教师应揭示低水平的理解会导致矛盾,学生正是在这种矛

盾中加深理解,进入更高级的水平。

对于尤2—V,学生甲:“%的平方减去y的平方”

学生乙:。和y两数的平方差”

二者有区别吗?会引发不同联想吗?

又如,由正比例关系意义推出正比例函数必是增函数,问题出在

哪?

③主动教教学语言

A重视词语的代表性学习(加强概念、符号的学习)

B多途径促进学生理解学习(进行合作交流式学习,)

C强调正确的数学书面表达(把解题过程写清楚,准确表达自己

的思想)

D坚持不懈的训练。

2、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

(1)数学认知结构

①学生将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

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具

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概念的内涵不同;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结构的构造方式

不同;结构的完备性不同;内容的科学性不同。

联系:认知结构由相应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后者是前者赖

以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客观依据。

构建优良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价值,孙维刚的八方联

系,浑然一体。教师优良的认知结构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教学)的重

要价值(示范作用)。

数学认知结构就是经过学习者对外显知识的感知、理解、内化进

而贮存在自己长时记忆中的,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过程性知识组成的结构。

’可辨别性

②优良的认知结构(可利用性

、稳定性

A原有认知结构中对新的学习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B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即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异同点是否可以清晰地辨别。

C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即已有

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原有知识结构中“固定观念”的掌握程度。

认知结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应分析清学生已有

知识经验基础,然后施教,学习基础稳固了,才能继续学习。

③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从一个概念开始形成一个小的认知结

构,再把它并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经命题学习等发展壮大起来。

发展的方式:同化与顺应

数学认知结构按照适应的需要来发展,即经过同化和顺应获得发

展。同化的学习过程轻松一些,顺应的学习过程相对来说要难以完成

一些,教学时应尽可能为学生设计成同化的学习过程。教学时要为学

生设计一些长期有效的知识结构,使它们既适应当前的也适合将来的

学习需要。

(2)中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缺陷

①知识有缺陷,有漏洞,甚至有错误,如钝角三角形的高的例子。

②知识零散,没有形成结构(死记后没有加工,没有建立起联系,

要用时找不着)

如:”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Q有两角相等的

三角形F"一个内角平分线平分对边的三角形二两边上的高相等的

三角形q有两边中线相等的三角形仁>……

又如:”两个非负实数和等于0,当且仅当,这两个实数自身为0”

。力e20,620则。2+/=0(=^a=b=0

6+,耳=0仁>a=b=0

Ia|+1b|=0a=b=0

a"+b"=0Qa=b=0

知识和策略不匹配,知识的理解层次较低(知识不会用)

斯肯普的工具性理解,(知道了法则,但不知理由)(做对了也可

能是碰对的)和关系性理解(知道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困难是不能将作为过程的概念上升到作为对

象的概念(学生对。+人的理解)

一般地:初步理解,也称常识性理解,(能记忆,背诵,模仿做

题)

深刻理解,也称逻辑性理解(能关联性推导、记忆、上升为能力)

透彻理解,也称观念性理解(能结构化记忆,上升为思想,在一

定范围内为局层次)

理解不断深入,有无限多层次

对不同知识学习上理解层次有不同要求!

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步骤,不同学习者有不同的理解

层次

对绝对值的符号同,不同学习者有不同的理解层次

③数学优生与普通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差异(认知结构优劣的标志)

A优生认知结构的内容具体丰富,普通生认知结构的内容是贫乏

的。(认知结构中内容的丰富性)

优生学习某一材料时通过回忆能够唤起大量的相关的内容,体现

在,能够给出数学知识的不同表征,具有对数学知识与问题进行变式

与变形的能力;能够洞察相关数学知识之间本质的联系;建立了大量

的问题解决模式及其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并熟知其应用的条件;在

学习活动中积累了大量书本以外的重要结论;对解题时需要特别注意

的环节了如指掌;拥有对解题过程起支配作用的解题策略。

普通生认知结构中的内容相对较少,其特征表现为:习惯于只是

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容,不具有深究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的意识;

习惯于识记数学知识的常规表征形式,对数学知识的非常规表征形

式,识别能力较差;仅记住了一些题目的解题模式及解题思路,但对

其应用的条件系统重视不够,对书本以外的一些重要结论的学习缺少

敏感度;缺乏对概念、命题本质的深刻认识;缺乏灵活多变的解题策

略,对解题容易出错之处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对数学学习中需要注意

的地方缺乏明确的认识。

B优生的认知结构中的内容具有整合性,普通生的认知结构的内容

是零散的。(认知结构中内容的整合性)

“数学学习应是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优生数学认知加工使知识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条理又不割裂的知

识网络结构。

普通生数学学习中理不清知识层次,形不成知识网络,知识的关

联密度和程度不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有效提取知识。

C优生提取认知结构中的内容具有灵活性,普通生则是僵滞的。(认

知结构中内容的灵活性)

优生能为新知识找固作点,突破思维定势,在灵活解决问题中显

现创新才能。普通生则桎梏于思维定势。

如设a>0,解关于%的不等式而工7>1-/,普通生苦苦分类

讨论,优生利用函数图象,数形结合。

D优生的认知结构具有个性特征,普通生的认知结构仅具有共性特

征。(认知结构中内容的适用性)

解题时,优生寻找独特解法,普通生照搬熟悉解法,解不熟悉题

时一筹莫展。

④数学优生与普通生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

A学习习惯与方法不同(学习的观念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

优生带着问题与批判性思维,进行课上学习,带着反思性思维进

行课下学习,带着选择性与目的性进行解题实践,对参考书的使用注

重于拓展知识,深化理解,不盲目解题,会作挑选。普通生使用参考

书注重完成书中习题,纠缠于偏题、怪题。

B元认知水平的不同

普通生学习缺少反思意识,不能在行之有效的自我监控中学习数

学内容,不会利用旧知学新知。优生则善于反思、具有自我追问、反

问的学习习惯,思考的内容始终处于自我监控之中。

例题:现在是3点10分,再过多少分钟,分钟和时钟第一次重合?

理解:把表盘拉直一一追及问题。

分针速度:每1分钟1个格;时针速度:每1小时走5格,即

5-60=-(格/分钟)。

12

追上时间=距离差♦速度差。

错解:5-(1一上)=52(分钟)(自我监控:距离差不是5格)

1211

错解二,拨钟实践——看不准。

思维监控反思;距离差不是5格。

正解一:分钟走了10分钟,此时时针走了1OX_L=2(格)

126

所以(5+』)+(1——)=6—(分钟)。

61211

正解二:(换个角度思考)先从3点整算起,然后减去10分钟,

3点整时相距15格。

15-r(1——)—10=6—(分钟)。

1211

(3)促进学生形成优良认知结构的教学艺术

①加强知识间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注意不是盲目提高)

A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自主建构

正确合理的意义,使过程上升为对象。)

B参与数学研究(做数学)

C使用变式教学

D及时进行反思(从认识论高度来提升理解水平)

③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

提高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揭示前后知识间的共同因素与不同因素

指导学生对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的学习

及时、复习与运用

3.数学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1)数学概念的学习

获得数学概念的两种基本方式一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①概念的形成:辨别……刺激模式

分化……各种属性

类化……共同属性

抽象……本质属性或关键属性

检验...确认

概括……形成概念

形式化……用符号表示

例如:平行线概念的形成

②概念的同化

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给出定义、名称和符号;

对概念进行特殊的分类,再讨论这个概念表达的特殊情况,突出

概念的本质;

建立与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的联系,同化新学习的概念;

用肯定和否定例证强化(辨认);

实际应用强化概念,并把所学的概念纳入到相应的概念系统中。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同化

③、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相互结合的模式

形成概念

系统

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发现式学习的公共核心,一一创设条件

让学生自主建构。

数学概念学习--由过程到对象。

④数学概念的理解学习--由过程到对象。

数学概念具有二重性,许多概念既表现为一种过程操作,又表现

为一种对象、结构。如代数式表运算过程,又表运算结果;“=”表

示做运算,在方程中又表示一个对象。

数学知识的二重性决定了数学思维、理解的二重性。

解题训练不会自然地过度到理解和领会,过度操练反而会起到反

作用。

数学概念的学习的APOS理论

杜宾斯基认为学生建构数学概念要经历四个阶段:

活动阶段Actiom;活动操作

过程阶段Process;把活动综合为过程

对象阶段Object;把过程当作一个完整的对象

图式阶段Schemeo把概念综合成心理图式存于脑海

⑤.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因素

A原有认知结构(已有知识经验、认知风格等);

B智力活动水平(对感性材料的感知、概括能力水平等);

C语言表达能力;

D非智力因素水平;

E学习材料的有效组织(感性材料本身的典型性,代表性等对学

习产生重要影响等);

注意:教材中陈述数学概念,一般与人认识数学概念(概念形成)

的过程相反。

(2)数学命题的学习

①获得数学命题意义的两种学习方式--命题发现与命题接受

数学命题的发现:观察实例、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数学命题的接受:分析命题,激后旧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理解

完整意义。

例如: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平行线判定定理。

②数学命题证明学习过程

本质上是数学问题解决。

逻辑上是找有限命题序列A】、A2-An.其中A\的条件是命题的

条件,A的结论是命题的结论,A,(lWiWn)是已证明过的真命题

或是公理。

安德森记忆网络激活扩张模式(引导联想)。

影响数学命题证明顺利完成的心理因素:思路点的准确性;扩展

力;推理能力;证明方法与思考方法。

1

例:已知aJl-U+0,1_。2=i,求证/+b=\

由条件能激活什么?(联想什么?怎么理解条件?)

解法一,代数方法。(理解为根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