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论语·雍也》中,我们能看到传世文献中最早关于“儒”的讲法。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君子求义,小人重利。孔子告诫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义为尚。可见这里的“儒”应该是表示一种职业身份。君子、小人是对从业者道德水平的评价。那么儒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说文解字》中讲:“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许慎认为“儒”是术士。所谓术士是指法术之士,和鬼神相结交,类似于巫婆、神汉、萨满、道士、和尚等。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甲骨文中的儒字,“”,从大从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变成了雨字,演变成“需”,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礼记·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离娄》中也讲“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孔子三十岁,以知礼而闻名,曾经从事这种工作。“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从未吃饱过。有人去世,作为襄礼的儒却大吃大喝,是无德的表现,孔子显然不会如此,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孔子是位音乐素养很高的人,弦乐不断,但当有人离世,身为襄礼,孔子心有戚戚焉,推己及人,不再歌咏。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多次提到一位人物,名为“子需”,其主要职责是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祭祀人鬼,也就是祖先,是商王武丁重要的臣属。根据徐中舒先生的考证,“子需”,在其氏族中的名字为“父辛”,因为从事“儒”这个职业而位高权重,所以职业的称谓取代了原有的名字,被称为“子需”。可见当时的“儒”还是有很高的地位。但到了春秋时期,儒的地位已经下降了,《礼记·儒行》讲到“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人们对从事“儒”这个职业的人轻慢无礼,并讽刺挖苦,直到“孔子至舍,哀公馆之,不敢以儒为戏”。也就是鲁哀公认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们才改变了对儒者的态度。可见,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儒”还是指处理丧葬等祭祀事务的神职人员,是术士之称。但至孔子始,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成为对孔子所开立学派的特称。我们现在使用“儒”字,已经不再将它与术士相关联,而更多意味着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摘编自史怀刚《人文的世界·说“儒”释义》)材料二:在周代社会中,“胥”是极其重要的乡族基层官吏。《周礼·地官司徒》论闾胥之职称:“闾胥各掌其闾之政令。以岁时,各数其闾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勤敏任恤者。”由此可见,“胥”乃是在乡间主持礼乐、祭祀、行政、教育、文化的重要人物。孔子年轻时,正是从“胥”出身。《史记》记孔子幼时“年少好礼”,“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稍长,又尝为季氏族任小吏以及助祭和傧相。这正是孔子出身于“胥”这个阶层的确切证据。又孔子一生,以博学多知、诲人不倦著称于当世,而这又符合“胥”的另一个语义:“胥,有才智之称也。”《论语·宪问》记孔子言论谓:“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孔子一生事业,所务在“克己复礼”,“唯礼乐之用所先”。儒家之学,独传在六经六艺,而重点则在礼乐。胥是商周时的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由此可见,孔子所创的儒家,所继承的其实正是古代“胥”的文化。所谓“儒”,实来自“胥”,亦即“需”。需在商代乃是一种礼官和祭师。而在周代则是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在《周礼》中,需以近声字被假借作“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变迁中,需增“人”旁,又书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与“儒家”的前身。他们在社会中有特殊的地位,及其职业的特殊使他们沿袭有特殊的装束,亦即所谓“儒冠、儒服”。其特征是“逢衣浅带,解果其冠”。即宽大恢宏的衣袍与崔嵬高耸的礼帽。同时,胥又是周代社会中广义的有才智之士,即知识分子的美称。所以春秋以后形成的诸子百家,凡有道术者,皆可在这一意义上称为“儒”,即“术士”。但是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儒以道得民”,“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古之儒者,博学于六艺之文”,乃是正统意义上的“儒”。孔子所开创的以礼乐为教的儒家,正沿循着“儒”的这一语义发展而来。(摘编自何新《诸子的真相·儒的由来与演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对子夏的告诫以及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时的表现,说明儒对从业者有道德方面的要求。B.儒在殷商时地位崇高,春秋时成为人们嘲弄的对象,至孔子出现,儒才重新赢得人们的敬重。C.儒因为地位、职业特殊,商周以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束:衣袍宽大恢宏,礼帽崔嵬高耸。D.儒也曾经是对知识分子的美称,春秋以后形成的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都可以称为儒。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通过古文字的字形推演以及前人考古成果的引用来考证解释“儒”的涵义。B.材料二从“近声假借”“文字变迁”的角度梳理了“需”“胥”与“儒”的关系。C.“儒”为“术士之称”,然而,材料一、材料二对“术士”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D.从“需”到“胥”再到“儒”的发展变化可见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3.下列孔子的言论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儒”职业特点的一项是()(2分)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两则材料对“儒”内涵的演变有不同认识,请简要分析。(5分)《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根据材料,试找出能够证明这一学说的依据。(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记称“洞庭多橘柚”,橘柚生产地方,实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树不甚高,终年绿叶浓翠。仲夏开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缀系在枝头间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远望但见一片光明。两千年前楚国逐臣屈原,乘了小小白木船,沿沅水上溯,一定见过这种橘子树林,方写出那篇《橘颂》。两千年来这地方的人和树,都还依然寄生在沿河两岸土地上,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复入于土,新生的长成,自土中茁起。辰河是沅水支流,在辰溪县城北岸和沅水汇流。吕家坪离辰溪县约一百四十里,算得是辰河中部一个腰站。既然是个小小水码头,情形也就和其他码头差不多,辰河上游两岸出产的竹、麻与别的农产物,用船装运下行,煤油、纸烟和罐头洋货,用船装运上行,多得把船只停靠在这个地方上“覆查税”。既有省里委派来的收税官吏在此落脚,上下行船只停泊多,因此村镇相当大,市面相当繁荣。吕家坪虽俨然一个小商埠,但隔河临近数里,几个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乡村景象好好保留下来,吕家坪所有,竟仿佛对之毫无影响。人情风俗都简直不相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一到吕家坪镇上,便是极酸的狗矢柑,虽并不值钱,也有老妇人守在渡口发卖了。萝卜溪是吕家坪附近一个较富足的村子。萝卜溪人以种瓜种菜种橘子为业,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园,就中橘园既广大,家道又殷实,在当地首屈一指的,应分得数滕长顺。滕长顺原来同本地许多人一样,年轻时两手空空的,在人家船上做短程水手,吃水上饭。因为年纪轻,手脚灵便,对待主顾又诚实可靠,所以三五年后就发了旺,增大了船只,先是作水手,后来掌舵把子,再后来且作了大船主。成家讨媳妇,两夫妇强健麻俐的四只手不断的作,积下的钱便越来越多。这个人于是记起两句老话:“人要落脚,树要生根。”两夫妇商量了一阵,又问卜打卦了几回,才决心在萝卜溪落脚,买了一块橘园,一栋房子。当家的依然还在沅水流域弄船,妇人就带孩子留在家里管理田园,养猪养鸡。自从民国以来,二十年中沅水流域不知经过几十次大小内战,许多人的水上事业,在内战时被拉船、封船、派捐、捉伕,全毁了。世界老在变,这个人却一面由于气运,一面由于才能,在种种变故里,不特发了家,而且发了人。妇人为他一共养了两个男孩、三个女孩,到现在,孩子已长大成人。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说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农村社会传统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选个良辰吉日。惊蛰节,必从俗做荞粑吃。寒食清明必上坟。端午必包裹粽子,门户上悬一束蒲艾,于五月五日午时造五毒八宝膏药,配六一散、痧药。全家喝过雄黄酒后,便换好了新衣服,上吕家坪去看赛船。七月中元节,作佛事有盂兰盆会,必为亡人祖宗远亲近戚焚烧纸钱,用锡箔折金银镍子,且作荷花灯放到河中漂去。八月敬月亮,一家人团聚赏月。九月重阳登高,必用紫芽姜焖鸭子野餐。冬天冬蛰,在门限边用石灰撒成弓形,射杀百虫。……总之,凡事从俗,并遵照书上所有办理,毫不苟且,从应有情景中,一家人得到节日的解放欢乐和忌日的严肃心境。然而这小地方正如别的世界一样,正常的如粮赋、粮赋附加捐、保安附加捐,不定期而照例无可避免的如驻防军借款、派粮、派捐、派夫役,总而言之,世界既然老在变,变来变去,轮到乡下人还只是出钱。明白世界在变,且用气运来解释这在变动中临到本人必然的忧患,另外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枫木坳上坐坳守祠堂的老水手。这个人的身世如一个故事,命运恰与陆地生根的滕长顺两相对照。对于这个人,老同乡一望而知这十余年来在外面生活是不甚得意的。头发业已花白,一只手似乎扭坏了,面貌萎悴,背上的包袱小小的。滕长顺原来和他同样驾船吃水上饭,现在看看这个远房老宗兄铩羽回来,像是已经倦于风浪,人既无儿无女,无可依靠,年纪又将近六十,因此向他提议:“老大爷,我看你做水鸭子也实在够累了,年纪不少了,倒不如歇下来,爽性到我家里去住,粗茶淡饭总有一口。”老水手眯着小眼睛看定了长顺,摇摇那只扭坏了的臂膊,叹一口气,笑将起来。当天就背了那个小小包袱,和长顺回到萝卜溪的橘子园。当地姓滕宗族多,一起了家,总得把一部分花在祠堂庙宇方面去,为祖宗增光,儿孙积福,并表扬个人手足勤俭的榜样。其时有个开油坊起家的滕姓寡妇,出了一笔钱,把整个枫树坳山头空地买来,在坳上造了座祠堂。祠堂造好后要个年纪大的看守,长顺为老水手说了句好话,因此这老水手就成了枫树坳上坐坳守祠堂人。(摘编自沈从文《长河》)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善于捕捉颜色、气味来描写自然景观。写橘子“丹朱明黄”,橘花“香馥醉人”,寥寥几笔绘出如诗如画的湘西风景。B.小说提到两千年前被逐而经过此地的屈原,既是在强调此地悠久的历史,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运,暗示小说的悲剧结局。C.小说中覆查税、粮赋、派捐、派夫役等赋税征役名目众多,反映了特定时代湘西地区的反动统治者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D.作者歌颂传统湘西社会朴实、勤劳、和平的人情美,却又担忧这美好的一切终将在时代巨变的冲击下消失无踪。7.根据《乡土中国》的相关理论,下列对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差序格局社会中,人们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别。过路人在村里摘橘子吃不必花钱,但到镇上要吃橘子只能买卖。B.乡土社会中人们依附土地为生,与土地密不可分。所以长顺做水上生意攒下家财后,必要买田地落脚,安家立业。C.乡土社会中人们自觉遵循传统,因而长顺一家虽无宗教信仰,却虔敬谨严地奉行一年中所有时令节日的习俗规定。D.人情网络中的熟人之间讲交情,互帮助。老水手飘零半生回乡,长顺不仅请他住进自己家,后又推荐他做守祠人。8.本文节选自《长河》,作者曾自述《长河》是“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的‘常'与‘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的“常”与“变”。(4分)沈从文的小说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本文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知识(8分)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会论虞常(评论)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炫耀)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非抗于九国之师(抵抗)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情况)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触柱折辕,劾大不敬(判决)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D.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法则、准则)果引张胜(牵扯)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杀戮、死)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昭王即位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B.欲因此时降武蒙故业,因遗策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C.臣请往如楚如惠语以让单于使使如秦受地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武以强壮出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蝉蜕于浊秽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③追亡逐北④惠等哭,舆归营⑤诚甘乐之⑥杖汉节牧羊⑦单于壮其节⑧外连衡而斗诸侯⑨赢粮而景从⑩函梁君臣之首A.①④⑨⑩/②⑦/③/⑤/⑥/⑧B.①④⑨/②/③⑧/⑥⑩/⑤⑦C.①④/②⑦/③⑧/⑥⑨⑩/⑤D.①⑨/②/③/④⑥⑩/⑤⑦/⑧13.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②不凝滞于物③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④见犯乃死,重负国⑤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⑥铸以为金人十二⑦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⑨今得杀身自效⑩余威震于殊俗A.①⑦⑩/②④⑨/③⑧/⑤/⑥B.①②⑩/③⑥/④⑨/⑤⑦/⑧C.①②④/③⑥/⑤⑨/⑦⑩/⑧D.①④/②⑦⑩/③⑥⑤⑨/⑧(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材料一:(苏秦)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馀里,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原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侯曰:“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材料二: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节选自《战国策》)14.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臣为足下A使B功存C危燕D足下E不听F臣者G人必有言H臣不信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过,在本文中是“超过”的意思,与《苏武传》中“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中“过”字的含义相同。B.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盟、共同抗秦的策略,与《屈原列传》中“齐与楚从亲”中的“从亲”含义相同。C.素餐,与汉语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的含义相同,即不劳而食,无功受禄。其中“素”为“空、白”之意。D.“所以自为也”中“自为”一词的理解与《屈原列传》中“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中的“自为”不同。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巧用假设法和对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国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一番言辞成功说服燕文侯与赵国结盟。B.苏秦指出赵国是燕国的地理屏障,燕国得益于赵国而免除了战乱,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联赵抗秦才是燕国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C.文本二中苏秦通过分析尾生、伯夷和曾参三个人物,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做“进取之臣”,不断自我完善。D.苏秦认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4分)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4分)有人说,大凡有成就的纵横家,绝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辩,定还有其他过人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苏秦的“其他过人之处”。(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19~20题。题阳关图二首黄庭坚(其一)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其二)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注]貌出断肠诗。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注】龙眠:指龙眠居士,是画家李公麟的号。《阳关图》是李公麟依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创作出的诗意图。1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一首两句重在传神,写出画意:龙眠居士的画,虽不能发出断肠之声,却能够使人肠断。B.其二首句化用陶渊明的“人事好乖,便当语离”,阐明了离别是人生中诸多不顺利的一种。C.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略有不同,王诗重在抒情,而黄诗情与理并重,并且语言平易。D.这两首诗吟出了王维的诗情,用工笔手法,以极细腻的笔触展现出《阳关图》所描绘的画意。20.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表情达意时运用的手法的异同。(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这一例子进行论证。(2)《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在武器装备方面进行对比的句子是“,”。(3)《过秦论》中,贾谊用“,”两句形象地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精锐的士兵守在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5)《燕歌行并序》中,诗人用“,”描写汉军出师时金鼓震天、旌旗招展的场面。(6)《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7)李商隐《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8)《书愤》中,“,”两句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9)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运用句内对比的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的《离骚》进行评价的句子是“,”。(10)《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指出古往今来富贵之人湮灭在人世间的不计其数的句子是“,”。(1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概括古代圣贤创作《诗经》的原因的句子是“,”。(12)《大道之行也》中,指出大同社会里,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独立生活的人都可得到供养的一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人类最深沉的感情,是对土地的感情。甲,而是很具体的,每个人,对土地的感情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很多年前,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大好河山时,诗人艾青写过这样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时读这样的诗句,很多心怀忧戚的中国人泪珠盈眶,热血沸腾。大半个世纪过去,时过境迁,今天我们读这两句诗,乙。为什么?因为,人们对土地的感情依旧。尽管土地的色彩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是中国人对故乡、对历史、对民族、对祖国的感情并没有变。很多年前,作为一个知青,我曾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劳动繁重,生活艰苦,然而没有什么能封锁住我憧憬和想象的思绪。面对着脚下的土地,我经常沉思默想。我在田野里干活时,凝视着脚下的土壤,情不自禁地会想:这一撮泥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唐古拉山,还是来自昆仑山?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奇峰峻岭,还是来自神农架的深山老林?抑或是来自险峻的三峡,雄奇的赤壁,秀丽的采石矶,苍凉的金陵古都?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各补写一个包含成语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3.以上文字选自一则演讲稿,请简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构成及表达效果。(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人们都以为郑板桥读书善记,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而是勤于诵读。“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千百遍地诵读,无论何时何地,废寝忘食,对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聚精会神于此。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这又为何呢?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眼睛不停地在看,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郑板桥认为像《史记》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写得最精彩。如果一部《史记》,逐篇逐字都读,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请依次分别用一个肯定句、否定句、反问句概括郑板桥读书的三点心得。每句不超过10个字。(3分)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禅家语常引人深思,譬如“人生有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人认为:见过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这时再面对众生,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顶天立地,服务众生。也有人对“人生三见”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哈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B.“至孔子出现,儒才重新赢得人们的敬重”错误,原文是“也就是鲁哀公认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们才改变了对儒者的态度”。2.【答案】D【解析】D.“可见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错误,根据“需在商代乃是一种礼官和祭师。而在周代则是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在《周礼》中,需以近声字被假借‘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变迁中,需增‘人’旁,又书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与‘儒家’前身。他们在社会中有特殊的地位。其职业的特殊使他们沿袭有特殊的装束,亦即所谓‘儒冠、儒服’”可知,从“需”到“胥”再到“儒”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儒家发展兴起的过程。3.【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可知,材料二中“儒”的职业特点是“礼”。A.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强调仁。B.意思是“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强调义。C.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强调文、质双修。D.意思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强调礼。4.【答案】①材料一,殷商时期,儒是一种术士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1分)至孔子始,“儒”成为儒家学派的特称。(1分)现在的“儒”,意指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1分)②材料二,“儒”,实来自“胥”、“需”。(1分)儒的本义是礼乐之师。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沿循着“儒”的本义发展而来。(1分)5.【答案】①儒在周代即是胥,《周礼·地官司徒》明确了它的职责,因此可以说“出于司徒之官”。②儒在商代即是需,代表人物“子需”,是商王武丁的重要的臣属,因此可以说“助人君”。③儒在商周时,既是祭师,可以结交鬼神,又是襄礼,可以助成人事,因此可以说“顺阴阳”。④儒的本义是礼乐之师(或者说“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因此可以说“明教化”。(每点2分,答出3点,即给满分。)6.【答案】B【解析】B.“又是在借屈原的不幸命运,暗示小说的悲剧结局”错。文中写两千年前被逐而经过此地的屈原,是突出故乡底蕴古老深厚、民风淳朴,体现出对故乡民风民俗的记忆和风土人情的依恋。并未暗示小说的悲剧结局。7.【答案】A【解析】A.“差序格局社会中,人们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别”错。原文第四段“吕家坪虽俨然一个小商埠,但隔河临近数里,几个小村落中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地方照例把一切乡村景象好好保留下来,吕家坪所有,竟仿佛对之毫无影响。人情风俗都简直不相同。即如橘园中摘橘子时,过路人口渴吃橘子在村子里可不必花钱,一到吕家坪镇上,便是极酸的狗矢柑,虽并不值钱,也有老妇人守在渡口发卖了”,据此看出,是说人情风俗不相同,并非对待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别。8.【答案】①“常”指的是这片土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恒常不变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乃至传统文化。如过路人口渴吃橘子不必花钱的淳朴民风,年轻时吃水上饭、年老时落叶归根的人生道路,如一年到头虔诚奉行的节会禁忌。②“变”指的是时代巨变、军阀混战给这个地方的人们带来的变化,如运送罐头洋货的码头暗示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卖狗矢柑的老妇人说明了人心的变化,如多次爆发的内战、繁多的捐税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每点2分。)9.【答案】①淡化情节,结构松散。文中并无激烈的矛盾冲突,也不着意设置悬念、高潮,叙述随性自由,不依循线性结构。②虚化人物,重在写意。小说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对“长顺”“老水手”的刻画以简笔勾勒为主,较少细致的描写。③强化环境,营造意境。小说用诗意化抒情化的笔调,描绘了风光秀丽、人情淳朴的湘西乡土社会,营造了田园牧歌的浪漫意境。(每点2分。)10.【答案】C【解析】A项,“论”,判罪;B项,“抗”,匹敌、相当;D项,“戮”,侮辱、羞辱。11.【答案】B【解析】A项,如果/登上/如果;B项,趁着/沿袭/通过;C项,到、往/按照/到、往;D项,介词,在/介词,用/介词,在。12.【答案】D【解析】①⑨名作状②形作名③动作名④⑥⑩名作动⑤⑦意动用法⑧使动用法13.【答案】C【解析】①②④被动句③⑥定语后置句⑤⑨宾语前置句⑦⑩状语后置句⑧判断句14.【答案】BDG(每处1分)【解析】句意: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在功劳方面使处在危亡之中的燕国存活了下来,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今臣为足下使”,“臣”为主语,“为足下”作状语修饰谓语“使”,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B处断开;“足下不听臣者”,判断句的主语部分,单独成句,前后断开,DG两处断开。15.【答案】D【解析】A.正确。B.正确。句意:因此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相亲。/齐国与楚国合纵相亲。C.正确。句意:不吃白食。/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D.错误。两处“自为”都是“帮助自己”的意思。16.【答案】A【解析】B.“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错误,原文为“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秦国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显了,选项曲解文意。C.“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错误,苏秦举三人的例子是为了表明“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选项无中生有。D.“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错,文中只强调他们讲策略、知变通,不拘小信,恪守日常道德没有提及。17.(1)【答案】秦赵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凭借整个燕国(的势力),牵制他们的后方,这是燕国不被敌人侵犯的原因。【解析】“相毙”,相互杀伤;“制”,牵制、控制;“所以”,……的原因;“犯寇”,被动,被敌人侵犯。(每处1分)(2)【答案】大王以万乘之尊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人显示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解析】“下”,谦恭地对待;“尊之于廷”,状语后置;“示”,显示给人看(向……显示);“群”,与之为伍。(每处1分)18.【答案】①高度自信:面对上位者不卑不亢。②务实积极:积极进取,不拘于小节小信。③机智敏锐:拥有高识远谋,对天下形势认识清晰。(每点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苏秦游历到燕国,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游说燕文侯道:“燕国国土纵横两千多里,即使人民不耕种田地,单是枣栗的收入也就够富足了。这就是所说的天然的府库啊!能够安居乐业,没有战事,看不到军队覆灭、将领被杀的情景,没有谁比得上燕国。大王知道原因吗?燕国不被敌人侵犯的原因,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面做遮蔽。秦国和赵国五次作战,秦国胜了两次而赵国胜了三次。秦赵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凭借整个燕国(的势力),牵制他们的后方,这是燕国不被敌人侵犯的原因。况且秦国要攻打燕国,就要越过云中和九原,穿过代郡和上谷,远离几千里,即使得到了燕国的城池,秦国考虑到本就无法守住它。秦国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显了。如今赵国要攻打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几十万大军就会挺进到东垣驻扎了,再渡过滹沱,涉过易水,用不了四五天的时间,就到燕国的都城了。所以说秦国攻打燕国,是在千里以外打仗;赵国攻打燕国,是在百里以内作战。不担心百里以内的祸患而重视千里以外的敌人,再没有比这更错误的策略了。因此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相亲,把各国联成一体,那么燕国一定不会有所忧虑了。”燕文侯曰:“你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