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知识清单)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_第1页
课程纲要(知识清单)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_第2页
课程纲要(知识清单)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_第3页
课程纲要(知识清单)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_第4页
课程纲要(知识清单)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美术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下册年级课时:37课时设计者:设计时间:目录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课程背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动手、动脑性,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难易程度适合三年级的学生。本教材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计具体课题。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课程内容范畴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核心素养造型表现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同意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3.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出美术作品4.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索的过程,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美术表现能力绘画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设计应用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知道身边用品的形状、色彩、材料与用途,逐步发展,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发,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3.养成勤于观察,发现制作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设计与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审美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欣赏评述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体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欣赏优秀美术作品,2.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3.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审美判断能力欣赏能力综合探索1.了解美术学科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关注环境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是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想象能力创意实践能力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本册教材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下册共有20课,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四个学习领域。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系列《水墨游戏》《重重复复》;绘画系列:第2课重重复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第3课曲曲直直(造型•表现)、第4课平平稳稳(造型•表现),以贴近学生生活,侧重对观察、想象进行表现为主轴,第5课感受音乐(造型•表现)、第6课多彩的梦(造型•表现)、第7课变幻无穷的形象(造型•表现)、第8课未来的建筑(造型•表现)、第9课难忘的朋友(造型•表现)、第10课快乐的节日(造型•表现)、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造型•表现)、第12课多彩的窗户(设计•应用)、第13课彩线贴画(设计•应用)、第14课立体的画面(造型•表现)、第1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设计•应用)、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造型•表现)这十二课是本冊教材的主体课程。也是以“造型•表现”课与"设计•应用“课相互穿插、相互支持的大单元。其中的《动物的花衣裳》《立体的画面》等课需要“设计•应用”的支持;而第1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是典型的“设计•应用”课,但是也需要“造型•表现”的支持,《家乡的桥和塔》则必须让学生在了解“设计•应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表现。第17课《会“演戏”的玩具》第18课《电脑美术——“喷笔”画画》。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综合•探索)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欣赏•评述)则让学生通过常见的图形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设计的知识。(三)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前内容本册内容后内容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第一学段美术课程的内容选择体现在转换学生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性自我表现的意识,顺利引导学生过渡到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并在保持写生美术学习与表的兴趣基础上,开始尝试不断运用适当的技能技巧对生活环境进行表现。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点、线、面和基本色彩并学会用绘画表现生活的内容,为中高年级阶段的教材做了良好的铺垫。本册教科书在美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上适度加重,第二学段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关键学段,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巩固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设计•应用”的课程较第一学段明显増加,其目的同样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全面地“认识”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四年级教科书内容仍旧时刻遵循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原则,一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一美术创作的形式逐步融入。相对三年级更加注重从学科角度设置课程,力求在“认识”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技能技巧。课本内容中属于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专业词汇明显增加,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过渡到表达性自我。造型表现三上开篇《魔幻的颜色》是关于色彩的基本知识,引领学生了解探索三原色三间色的色彩原理,为之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基础。三下第1课《水墨游戏》作为开篇,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的魅力,为他们将要开启的美术学习带来乐趣和学习动机。四上第一课延续三上的色彩知识课,《色彩的冷与暖》与《画家的调色板》前后联系,先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色彩的冷暖特性,进而了解和认识画家如何结合自己的感受去调色,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万花筒》与《魔幻的颜色》承前启后,既充满乐趣,又可以巩固对色彩及色彩表现的感知和理解,《大人国与小人国》和《前前后后》一个让学生感受和了解造型的大小对比关系,一个用不同的前后关系,让学生尝试进行空间表现。《重重复复》、《曲曲直直》、《平平稳稳》这三课可以视为一个学习画面“造型”基本技巧的小单元,它们承前启后,相互补充,既充满乐趣,又可以层层递进地增强学生整体画面处理的能力.均属于“以感受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寓教于乐的内容”。《蔬果的剖面》和《生活中的线条》需要从现实中学会归纳两个侧重色彩,因为我们的周围并不存在抽象的线。两个侧重造型之后《节奏的美感》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的小结,既包含色彩,又包含线条的表现即可以现实表达,又可以装饰表现。《登山游戏》《星空的联想》和《化平凡为神奇》《梦幻的城堡》,富有趣味性,美术学科性较强的有《黑与白》,《天然的纹理》,《我设计的自行车》,还有注重表达感觉的《快乐的回忆》,需要细致观察表现的《美丽的花儿》。511课贴近学生生活,侧重对观察、想象进行表现,《感受音乐》利用音乐唤起学生的各种想象,用点线面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多彩的梦》用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梦境,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创用、《变幻无穷的形象》、《未来的建筑》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普通物体的形象进行大胆想想改变、《难忘的朋友》、《快乐的节日》、《动物的花衣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态度。《彩墨世界》中国画种很多,形式风格多样,彩墨画就是在水墨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彩墨画特殊的风格和表现方法是儿童趣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儿童自由表现,大胆体验进行创作。为五年级的国画打基础。《最受尊敬的人》《今天我值日》贴近学生生活,锻炼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压轴的电脑美术课和前面的色彩和造型可遥相呼应,丰富了设计应用单元。《立体的画面》等课需要“设计•应用”的支持,《家乡的桥和塔》则必须让学生在了解“设计•应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表现。《电脑美术——“喷笔”画画》作为本册“压轴”的电脑美术课和前面的第2、3、4课所学的画面“造型”能力,以及《快乐的节日》《动物的花衣裳》等课内容遥相呼应,既强化了“造型•表现”,也丰富了“设计•应用。《电脑美术变形画画》运用windows画图工具创作一幅变形图形,在掌握电脑知识基础上,开发学生想象力。设计应用《各式各样的鞋》与《团包纸工》《新营的电脑》,来了一个从观察生活中的设计到提升动手能力,再到引发创意设计的三级跳,需要造型•表现的支撑。《会响的玩具》属于强调特色,注重趣味的设计,应用课也是一二年级《会XX的玩具》的延续。《会“演戏”的玩具》属于“强调特色,注重趣味的’设计•应用’课”,也是一、二年级“会xx的玩具”的延续,只是本课需要“会”的内容从突出科学性转变成了一种动态表现《多彩的窗户》、《我们班级的标志》是典型的“设计•应用”课,但是也需要“造型•表现”的支持。《趣味游乐园》通过学生运用剪穿插粘贴基本方法制作,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给您提个醒儿》《有创意的书》是典型的需要造型表现支撑的设计应用课,《规划每一天》通过,绘剪拼接等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挂历在活动中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会走的玩具》,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给生活增添乐趣。综合探索《美术小记者》作为注重活动情趣和文化内涵的综合探索课程,从摄影引出文字,在综合展现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现和呈现生活中多种方式。《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从人类现实生活最关心的问题之保护动物导入,以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为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地收集关注对象的有关资料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运用自己喜欢或掌握的美术表现方法进行表现,用自己的美术特长为社会服务。《我成长我快乐》整理自己成长的纪念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综合运用多种美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欣赏评述《迷人的动画片》作为既贴近生活又展示经典的欣赏评述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动画片和动画片的创作场景认识和了解动画片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流程。《认识图形标志》作为“既贴近生活、又展示经典的’欣赏•评述'课”,则让学生通过常见的图形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设计的知识。《漫画欣赏》本身极具吸引力,让学生通过欣赏漫画体会通过趣味表现形式漫画传达的作者思想。学习能力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第二学段学生,处在“感性认识为主”到“理性认识为主”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他们仍未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仍然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所以做事常显得“保守”;另一方面,他们又时不时地非常重视自己的“独立”要求,所以做事显得“唐突”。大部分学生能够变现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把自己心中希望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成就表达性自我表现,能够细心观察、大胆表现,主动地运用色彩或造型进行表现。学生们想象力丰富,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事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这一阶段学生自信心较强,创造力也较强,好奇心强,同时具有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定的认识,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教学上要努力营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氛围。1.从学生学习习惯掌握知识分析:小学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受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从已有知识与训练能力情况分析:他们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在绘画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线条也较流畅。3.从教师教中与学生学中和弱项与不足中分析:“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教》:一方面,继续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为自己的艺术表现“收集”更丰富的素材,为自主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越来越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创作需求,渗透适度的技能技巧教,最终让学生把自己心中希望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发展艺术表现能力。《学》:学生们很喜欢创作,表现形式多样,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成品不多。《评》:注重让他们展示作品,在师生的评价中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不要拘泥于学生最终的表现结果,而应在他们的表现过程中,发现他们能否在细心观察、大胆表现的同时,主动地运用色彩或造型进行表现。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化,侧重对核心素养和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和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学习美术持久的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课程分目标1、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2、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的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3、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知。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单元学习领域内容调整调整原因学习内容课时开学第一课撰写《课程纲要》1图像识读能力美术表现能力第一单元造型表现整合拓展这五课,明确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内容。色彩知识属于色彩课的基础课开展国庆画展,为了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绘画能力进行策划。《水墨游戏》2《重重复复》2《曲曲直直》2《平平稳稳》2《感受音乐》2《多彩的梦》2《变幻无穷的形象》2《未来的建筑》2《难忘的朋友》2《快乐的节日》2《动物的花衣裳》1《未来的建筑》1《家乡的桥和塔》2《电脑美术“喷笔”画画》1创意实践能力视觉形象能力第二单元设计应用移动整合这六课,涉及“设计·应用”中的图案设计、文字设计和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多彩的窗户》1《彩线贴画》2《立体的画面》2《金色的浮雕》1《我们班级的标志》1《会“演戏”的玩具》2创意实践能力第五单元综合探索整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让同学们认识并了解到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美。《保护珍稀野生动物》2审美判断能力第六单元欣赏评述整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启学生美感情绪,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认识图形标志》2第四部分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1.文本:(1).教材(《美术(三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教参(《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3)《美术校本课程》.美术书籍:《中小学美术》、《中国美术教育》(4)历届学生优秀的作业本2.信息技术:课件、网络资源3.教具、学具:水彩笔、水粉画颜料(绘画工具)、剪刀、小刀等(制作工具)、中国画用具、美术专用教室、陶泥,废旧材料(衣夹、纸盒、瓦楞纸,刮画纸等)。4.校内校外:校园文化、自然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二)教师的教教师课前认真研究课标,编写课程纲要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上采用示范演示法,练习法和实践指导,把教案学习指导,讲述法,讨论法,辅导练习法,观察法,情景法,发现法,参与法,参观法等进行教学和评价,以及作品展示课后批改作业,指导学生把作业保存在自己的美术记录袋中,优秀作业在学校展示(三)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自己设计一个有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用于搜集作业资料等学习成果,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收集相关文字资料,学习材料,美术作品图片信息完成课堂作业,课前小组长分发作业本和美术书,在上课前准备好绘画工具。1.在绘画课中,可以认真细致的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课本上的色彩范画,根据图像识读培养视觉形象。大胆尝试不同的美术工具。2.在手工课中,我能够尝试不同工具,我能够提前准备好本课所需要的工具材料。3.在欣赏课中,我通过常见的图形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设计的知识。4.在探索课中,我可以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5.美术的学习过程要求你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下,可以自主的探索、合作、交流,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学习。(四)部分课程学生作品展示第五部分课程评价(一)评价方式学期总评成绩=多元化评价(15%)+形成性评价成绩(45%)+结果性评价成绩(40%)1.多元化评价(15%)多元化评价的项目有绘画造型能力测评、手工制作能力测评、美术文化能力测评,每一项占学业成绩的5%,共计15%。多元化评价(15%)评价项目占学业成绩的百分比搜集作业资料5%收集相关文字资料,学习材料5%美术文化能力测评参与画展5%2.形成性评价(45%)形成性评价主要指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师评、互评或小组评的方法,进行的专项或阶段性的评价。优秀3颗星、良好2颗星、加油1颗星。形成性评价评价项目评价要素怎么评谁来评课前准备(5分)准备情况1、能够带齐工具并整理整齐(优秀)2、没带齐攻击只带其中一种工具(良好)3、忘带工具(加油)组长教师课堂表现(10分)学习态度1、积极参加活动,表现成绩突出,善于创新,乐于助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优秀)2,学习较主动,能主动提问,作业按时完成认真倾听,能回答问题,(良好)3、学习兴趣一般,偶尔回答问题,作业能完成(加油)师评组评自评、论述式评价及交流性评价课堂表达倾听发言交流合作1.能积极发言,主动参与,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建议2并且表达准确、流利、有创意(优秀)2.能积极发言,并且表达正确、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