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1923年)材料评述的是A.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该史料所载事件可能发生在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770年3.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B.世俗文化蓬勃发展C.皇室权威更趋强化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4.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其中所贡之物主要是本国土特产,宋朝对贡物采用“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回赐物通常高于贡物价值。其结果是A.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B.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C.增加了中央财政支出 D.维护了国家边疆稳定5.民歌《骂蒋匪》“一骂蒋中正,全国下通令,进攻鄂豫皖,围剿我红军。二骂蒋匪军,勾结土豪和乡绅,血腥残杀我红军,手段真残忍……”该民歌反映了A.国民大革命面临失败危机 B.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冲击C.红军主力转战于江南各省 D.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背景6.“从(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的上述言论A.否认了夏王朝的存在 B.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C.揭示了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关系 D.揭示了原始农耕与文明起源的关系7.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人类社会的法则 B.封建纲常伦理C.社会发展规律 D.宇宙间的真理8.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礼记·王制》、《礼器》)”的庙祧(tiāo)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A.保证宗族的蕃衍 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9.《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10.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 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11.自传是作者本人对其所亲历和亲见的事情进行记述的回忆性作品。卢梭在其自传《忏悔录》中说:“我的《忏悔录》的本旨,就是要正确地反映我一生的种种境遇,那时的内心状况。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这说明A.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B.自传由亲历者记述,因此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C.由于主观性较强,自传的文学价值高于其史学价值D.使用多种类型的史料进行比较研究,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1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最有力的证据的是A.历史记载,19世纪末沿海各州县,大多用洋布,用土布者渐少B.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求,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封限制。”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表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1900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年6月“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1943年1月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1949年9月《共同纲领》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问题:(1)如何理解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并叙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英国技术力量形成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成长主要依靠个人的摸索和自身经验的积累,熟练工人的培养主要依靠个人之间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这一特点也取决于当时英国所处的特殊经济地位。第一个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在技术力量的形成方面还不可能摆脱中世纪手工业方式的严重影响。工厂主们把学徒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宁肯多招学徒,也不要技工学校。因而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来培养技术力量的做法,不受人们重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当英国开始产业革命,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培养技术人员之时,英国没有一所适应这种需要的高等技术院校。直到过了将近一百年,即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伯明翰、曼彻斯特、伦敦、利物浦等城市的市立大学才担负了培养技术人员的使命。1851和1864年,才建立两所专业性的高等技术学院——皇家矿业学院和皇家造船工程学院。较晚进行产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虽然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过英国的技术力量,但普遍感到这种依赖不可能是长久的。美国是这些国家中最突出的例子。对美国来说,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入境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随即成为美国本国技术力量的一部分。而对西欧大陆各国来说,招聘来的英国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毕竟是外国人。他们工资高,不那么服从,而且不安心在西欧大陆工作,思乡心切。同时,随着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靠外国的技术力量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厉以宁《技术教育和资本主义工业化》(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美两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力量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技术教育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以及建立了新制度判断材料评述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文字“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C【解析】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C时间符合题意,故选C;公元前2070是夏朝建立的时间,公元前1600年是商汤灭夏建立商的时间,公元前770年是西周末年,排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武王克殷反商”,结合所学西周建立的历史分析解答。3、C【解析】
所谓“现代性”在古代政治方面应指皇权专制的趋势逐渐减弱,或者是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制度或现象,社会有向公平发展的趋势。宋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力,并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从而制约宰相,加强皇权,属于宋代“逆现代性”,故选C;社会流动更趋频繁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且属于“现代性”社会上的表现,排除A;世俗文化蓬勃发展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且属于“现代性”文化上的表现,排除B;货币经济地位提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且属于“现代性”经济上的表现,排除D。4、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采取“厚远薄己”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支出,C正确;新的经济因素是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后出现的,A排除;宋朝的这种朝贡外交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B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5、B【解析】
根据材料中“红军”的称谓,可知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对峙时期,此时国民党正在围剿红军,材料表现的就是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同时国民党勾结土豪和乡绅残害红军,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党的严重冲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国民大革命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红军主力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D项错误。故选B。6、C【解析】
根据材料“从(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和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即国家的出现有关系,答案为C;材料提到“第一个王朝”但是并没有否认和证实夏王朝的存在,AB错误;D在国家出现之前就存在,材料内容不能显示农耕和文明起源的关系,排除。7、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的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南宋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及等级秩序的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B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无法体现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故排除A。C项,社会规律体现唯物主义思想,与理学的唯心主义不符,排除;天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宇宙间的真理的说法,排除D。8、B【解析】
材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表明天子和诸侯的庙祧数量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二者政治地位的不同,因此可以看出这是为了巩固等级制度。B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庙祧制度是为了保证宗族的繁衍,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庙祧数量差别,与祭祀无关,C错误;消除争斗的说法过于夸大庙祧制度的作用,D错误。故选B。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中国远航是出于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这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中西方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正确;自然地理条件、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是影响差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错误。故选D。10、D【解析】
近代史上,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列强的挤压和剥削,发展困难。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详解】11、A【解析】
材料“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体现的是卢梭《忏悔录》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A正确;自传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排除;史学的价值明显高于自传文学价值,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2、C【解析】
自然经济解体的最大表现就是耕织分离,传统纺织业衰败。洋布的涌入使“女工几停其半”,直接打击家庭手工业,促使“男耕女织”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符合题意;A虽然反映了用洋布多,用土布少,体现了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但是与C相比,C项更准确,排除;B反映厦门虽对西方棉织品有较大需求,但受到限制,体现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排除;D说的是农妇等开始从事建筑业,但没有表明是因为外国商品输入,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列强重新对中国侵略政策激起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趋势;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1949年9月,针对近代签订的不同条约制定了不同对策。主要影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目益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和探索救国之路。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的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解析】
(1)理解: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和所学从巴黎和会对于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反的性质和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回答。(2)趋势;依据表格中条约的内容从1919年之前和1919年以后两个时段对不平等条约进行分析。主要影响:依据材料的信息和所学才从不平等条约对于中国民族危机影响、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的破坏、中国社会近代化阻碍以及民族意识觉醒回答前期影响。依据材料内容和所学从收回权利、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以及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回答后期不平等条约的影响。14、(1)特点:英国以学徒制的手工业方式为主培养本国技术力量;不重视技术教育;美国依赖英国的技术教育,重视依靠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原因:英国,较早完成工业革命,缺乏竞争意识;学徒被视为廉价劳动力,成本低;学校教育投资高,见效慢;文化程度高的技术工人不易控制。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较晚,不得不依赖英国技术;外来技术工人不稳定;资本主义发展对技术力量需求增加;政府重视培植本国技术力量;(2)意义: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人才,有利于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跨国球员转会合同范本
- 2025商业租赁合同书大全
- 2025专卖店合同专卖店申请加盟合同
- 文言文古诗词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点
- 2025《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复习大纲梳理》课件
- 课件:人格尊严权的法律保障-教学内容与讨论
- 《城市规划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课件
-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资产评估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方科技大学《历史学前沿与评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材料PPT全套教学课件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