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8/0A/wKhkGWa6QXSAP0VDAAFTVGViwPE664.jp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8/0A/wKhkGWa6QXSAP0VDAAFTVGViwPE6642.jp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8/0A/wKhkGWa6QXSAP0VDAAFTVGViwPE6643.jp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8/0A/wKhkGWa6QXSAP0VDAAFTVGViwPE6644.jp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古诗二首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38/0A/wKhkGWa6QXSAP0VDAAFTVGViwPE6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级下册语拈(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授课
课题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古诗二首时间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本课“湖、莲”
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背诵课文。
教学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目标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想象中感受祖国的自然景观,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本课“湖、莲”
教学等8个生字。
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背诵课文。
教学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难点
教学素
材课件
第一课时
一
教
学1.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目
标
一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一
教
具
准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备
.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一、激趣导入,作者介绍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分钟1.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巡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栉殳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资料设计(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人间天堂”你知道杭州西湖这个有名的景点吗?(出示通过杭州美景的图
课件2:西湖美景图片)片以及老师的描述,引发
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比作美女,无论是谁,学生对美景的向往,激发
都会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佳句来赞美它。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作者介绍(出示课件4)
(域代码已更改【
杨万里(1127〜1206)旃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
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诗初学江西诗派,后
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
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
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亦能
文。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较为深切。诗与
(域代码已更改一]
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
宋四大家”。有《诚斋集》。
二、自读古诗,解决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
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朗读指导(出示课件5):图文结合,适时渗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习方法的指导,化难
新课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为简,帮助学生理解诗
教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关键词语,在朗读
(
)分钟提示:“慈”的读音是“ci”,不要念成了“zi”。中、欣赏中感受诗歌所
“映”是的韵母是“ing”,不是“in”。描绘的美。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按照划分的节奏来读,语速稍
慢,读出对西湖的夏天的赞美之情。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2.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巡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栉殳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卜册语文资料遗土(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学生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例:湖二?+湖
莲二H+连
荷=H+何
3.师针对难写字进行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
4.教师指导诗句中的词语解释。(出示课件7)字面意思的理解,潜移
晓:天刚亮。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方法,让学生轻松理解
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诗的含义,体会诗的意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境。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
绿。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三、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大
意讲的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出示课件8)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
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通过朗读,加深对
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诗歌的理解;通过剖析
诗歌中重点词语,深化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板书:毕竟西湖对诗歌的理解。
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出示课件9)
师:这句诗是不是很突兀?这句描写了什么?(首
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我们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j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1下册语文资料设让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实资料设计(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一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指名读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中”“同”等字眼体会夏季西湖
的美景。
(5)这一句寓情于景,反映作者什么心理?
作者借风景说明自己对林子方的情感也不相同。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
吗?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板书: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课件10)
(1)承接上一句,西湖美景和别处不一样,有什么
不一样的?(这句诗是具体说明)既巩固了这节课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
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这莲叶与荷学生的想象力,同时,
花一样美好。还积累了课外内容。
(2)诗句描绘的画面有哪些色彩?(出示课件11)
蓝色的天空,碧绿的荷叶,红红的荷花。
(3)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出示课件1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
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
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板
书:寓情于景)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巡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料W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实资料长诧(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四、拓展延伸,作业布置(出示课件13)
L六月的西湖,碧绿的荷叶上面,点点荷花显得格外
课堂小的红艳。这样的美景你一定也想看到吧。背诵这首诗了解既巩固了这节课所学
结及拓
这首诗的意境。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
展延伸
()2.描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大家课下搜集至少两的想象力,同时,还积
分钟首描写荷花的古诗,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还可以给诗累了课外内容。
句配上自己的画!
毕竟西湖六月中,虚写
板书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计
风光不与四时同。寓情于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实景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慈(cizf)毕(blbi)映(yingyang)湖(huhu)穷(qingqiong)
2.选一选。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中“毕竟”的意思是()
A.了结B.到底C.必定
②“晓出”指的是()
A.太阳刚升起B.太阳刚落下C.正午的太阳。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中的“穷”指()
A.贫穷B.破旧C.极尽
3.填一填,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句是详写西湖美景。诗句的意思是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巡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料W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答案】
1.cibiyinghuqiong
2.①B②A③C
3.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教学反思
诗,同学们从小就会接触到。同学们会被很多古诗。因此,对于古诗,同
学们会比较感兴趣。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导入本课学习时,
我出示了一组西湖美景的图片,那美丽的风景,靓丽的颜色很快激起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他们纷纷点评西湖美丽的景色,气氛非常热烈。趁着这个机会,我
赶紧导入了本课的学习。这样同学们带着饱满的情绪,用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这
节课的教学中。
二、运用读来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注重对同学们对读的引导。
我让大家用多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和诗句加以指导。首先,我对生
字的读法和写法加以指导,提醒他们解决生字词。
三、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把握诗句的内容。
对于诗句意思的理解,只要能解决重点词语就可以了。因此,我注重对诗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句重点词语的理解。在解决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1下册语文资料型
4部编版小学二年级-卜册语文资料设计一一一一{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解诗句的意思。
四、激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方。通过想象,我们会获得更好的体
验。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读诗句,又运用西湖美景的图片,
引导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仿佛身在其中,产生美的感受。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我对让同学们搜集荷花的诗句
这一环节把握不够,指导不够,让作业流为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课内向课外延
伸的作用。
第二课时
1.学习古诗《绝句》。
教学2.正确读写诗中的生字。
目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绝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
的心情。
教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1
.部编版小学二午缴5册语文资制段洋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资至圜t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一、知诗人,解题意通过对“诗仙”“诗
师: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圣”的描述,引发学生
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兴趣。
他就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
誉,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
句)(出示课件14)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15)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
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域代码已更改
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展示
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
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均产生巨大影
响。《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
新课吏”“三别,,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教学
()
2.题目“绝句”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16)
分钟
域代码已更改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
域代码已更改
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用国诗歌体裁,属于、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
二域代码已更改
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j
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
域代码已更改
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域代码已更改j
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让学生明白“绝VIj
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就有了。拓展了学生视野。\\1
域代码已更改
3.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域代码已更改
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17)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从诗中找景,在景中体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二、创设情境,细读古诗。会诗的意思,在潜意识
带格式的:居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1下册语文资料设锭4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实资料投诧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
1.学习第一句诗(出示课件18)
法。
两个黄鹏鸣翠柳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应该先
画什么?(黄鹏)
(2)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鹏鸟在什么
地方?(柳树间)
(出示课件19)诗人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
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鹏鸟在翠绿的柳树上
做什么?(鸣叫)
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穗鸟会在翠绿的柳间怎样的
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板书:两个黄鹏
鸣翠柳)
2.学习第二句诗
一行白鹭上青天(出示课件20)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鹏鸟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
眼前出现了白鹭。教师用课件展示白鹭图片,并介绍
白鹭。(出示课件21)
介绍白鹭: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中飞
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2)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
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
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出
示课件22)
(3)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
的画面真美啊!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齐读
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板书: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
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表示颜色的字了吗?
(黄、白、青、蓝)(出示课件23)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2)诗人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巡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栉殳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资料设计(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4.学习第三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出示课件24)
(1)春意浓浓,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
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
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
(2)(出示课件25)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
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
其中“含”是包括,囊括的意思。“含”字,显
示了透视的眼光,作者是把西岭之雪和方形的窗口
放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这“窗”如同油画的框,
而''西岭千秋雪”则是框中的画,这么高的山可以
像油画一样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见“西岭”之
远。(板书:窗含西岭千秋雪)
5.学习第四句。
门泊东吴万里船(出示课件26)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
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停着)你是从哪
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的意思。这是
来自哪里的船?(东吴)
(2)因为从东吴到四川成都非常遥远,所以诗
中用了一个词一一万里。现在大家明白这句诗的意
思了吗?(门前还停泊着去东吴的船只)(板书:
门泊东吴万里船)
6.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这首诗吧!
课堂小结三、横纵观,拓视野
及拓展延
杜甫除了这首《绝句》之外,还有两首绝句以供
()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课下学习一下这两首诗。(出
分钟
示课件27)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部编版小学J年缴下册语文资举I■设计
绝句(杜甫)(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
迟日江山丽,
山青花欲燃。
春风花草香。
今春看又过,
泥融飞燕子,
何日是归年。
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
板书两个黄鹏鸣翠柳,动近景
容
内一行白鹭上青天。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静远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近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juejubaohanshanlingwugud
—T—
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鸣:含:泊: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填空。
这首诗描写色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
表示数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子:两个----行
黄鹏一--()千秋雪-一()含----()
翠柳——()窗----()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巡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栉殳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实签料谯注[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答案】
1.绝句包含山岭吴国
[域代码已更改
2.鸣叫包括停泊两个重整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
飞翔.
3.黄翠白青鸣上含泊两个一行千秋
万里
4.白鹭万里船泊青天门
教学反思
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知诗人,解题意。
对于唐代的诗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在引入本课的学习时,我先
从李白引入,然后介绍杜甫,这样让同学们同时对两位伟大的诗人加深了印象。
二、引导阅读。
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
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同学们依据节奏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
味,给同学们增加美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
运用诗句所提供的画面,引导同学们想象,从而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感悟诗
句,从而达到对诗句的理解。这种方法生动形象,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四、拓展视野。
绝句不是诗的名字,因此绝句有很多。通过设置这个版块,让同学们对古诗有一个新
的了解。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同学们进行当堂背诵训练,让孩子们课下背
诵,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一
备课素材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带格式的:居中
,推编版小学:年级汴册语文资料设计
甲级下册语实资料设计带格式的:字体:MSSansSerif,8磅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既
赞美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又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文化热爱的情感。
[域代码已更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
(域代码已更改)
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了使他为之倾倒
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
域代码已更改
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
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域代码已更改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客
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
想念故乡。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林子方: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
域代码已更改
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面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箪颦荏心
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化养护分包合同范本
- 食堂剩菜剩饭回收权承包合同范本
- 网络服务保障协议书(2篇)
- 知识产权法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业务转让合同范本
- 合同期内告别一次性产品环保行动即刻启动
- 不动产买卖合同模板
-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
- 现代办公理念下的电影制片模式创新
- 社区体育与老年大学的互动合作探讨
- 高考英语单词3500分类记忆(精编版)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动态等级评定检查表
- 我国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探究(金)
- 井控-井口套管头装置⑥课件
-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方案
- 变配电室受电方案
- 新起点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单词卡片(共23页)
- 译林版五下英语1-3单元电子稿
- 墙面钢筋网砂浆抹灰加固方案(共3页)
- (完整word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