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留意事项: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1卷和第Ⅱ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1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重要依托,国家治理要达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行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一方面,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位置重要。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法治体系的现代化。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爱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进步,但是民法体系仍有待完善。与单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特点,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在这个意义上,制定、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布局。另一方面,民法典与国家治理实力亲密相关。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实力的重要路径。民法是宪法精神的详细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弥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充分爱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赐予了国家治理实力在民事领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从社会层面看,民法典全面、精确、系统确认和爱护民事权利,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供应基本准则,自然也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这也将大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付出,达到国家治理强制约束与规范自律相结合的目标,提升国家治理效率,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是法治发展的里程碑。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亟需法治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时。“法者,治之端也”。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法典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动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摘编自蔡斐《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托。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B.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其意义就在于契合了中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现代化。C.民法典是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它以对人的爱护为核心,与每一个社会个体亲密相关。D.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从不同层面论证了民法典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B.文章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名言,意在表明民法是万法之母,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特别重要。C.文章将法国、德国的民法典与我国的民法典对比,指出当下中国的民法典是在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D.文章最终一段总结指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民法典蕴含了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动善治的重要抓手。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法典与国家治理实力亲密相关,因为民法是宪法精神的详细化,是提升国家治理实力的路径。B.民法典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供应了基本准则,也促进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C.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世界上全部国家的民法典都是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出的。D.“法者,治之端也”,可见良法是推动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严范孙:“旧世纪一代完人”高毅哲1929年3月,南开学校创始人严范孙病逝,天津《大公报》刊发社评《悼严范孙先生》,在哀叹其逝世“诚为学界之大不幸”之余,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就过去人物言之,严氏之持身处世,殆不愧为旧世纪一代完人。”“旧世纪一代完人”,严范孙何以当此评价?严范孙生于1860年,大半生和大清王朝同舟共济。他26岁入翰林院任编修,遂得雅号“严翰林”。34岁他又出任贵州学政(即教化主管),多有维新之论。光绪登基后,更对他特别器重,曾多次召见他。戊戌变法失败后,严范孙的境况也一度特别险恶,遂挂印而去,他与袁世凯私交甚笃。1908年,摄政王载沣罢免袁世凯,让袁世凯回家“养病”,官场炎凉,袁世凯离京时,只有两个朝臣为他送行,一个是风云人物杨度,另一个就是严范孙。后来,严范孙为袁之遭受愤愤不平,还上了一道奏折恳求留任袁世凯,只是载沣束之高阁,让他大失所望。所以他的前半生,入仕、忠君、维新、罢官、直言、“结党”,该有的都有了——典型的旧封建时代的士绅轨迹,说他是“旧世纪之人”,一点儿没错。但他又偏不是个纯粹的“旧世纪之人”。他是最早在天津开办新学的一拨人。他立新学,办蒙园,开女校。尤其是他创办的严氏女塾,为做示范,以自己的女儿、儿媳,以及亲戚挚友的女儿为学生。3年后,严范孙又把女塾改为一所包括小学和中学的严氏女子学堂。在女塾,他亲自教作文,把自己从日本带回来的画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她们依据图片内容来写作文。他还很早就提出反对妇女裹足,亲自编写了《放足歌》,教给女塾学生演唱。这些歌谣在社会上引起剧烈反响,并被广为传诵。仅1903年,严范孙就在天津建起16所小学、11所女子小学,同时还设立工艺学堂补习所及研习所,设立文、理、法、商等学科。他的一系列活动,大大推动了天津近代教化的发展。天津成为北方办学重镇,严范孙功不行没,他也因此和闻名教化家张赛并称为“北严南张”。更重要的是,他为世人挖掘了张伯苓、周恩来,教化家的眼光确定要是毒辣的。只要能识人,其他都好说。就如徐悲鸿,画技不入流之说流传几十年,但提起他“挖掘”齐白石,众人便都服气,无话可讲。当严范孙办学急需一名助手时,有人向他举荐了刚从海军退役的张伯苓,说这个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年轻人,不仅受过新教化,而且为人正直;虽然其家境贫寒,却甘愿放弃官职,一心要兴学救国,严范孙一听大喜,马上邀张伯苓到家中,请他为自己的5名子弟当私塾老师。刚刚22岁的张伯苓特别珍惜这次机遇,他始终认为,结识严范孙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幸事。后来严范孙去世,张伯苓哀思地表示,“南开能有今日,全仗严先生之力……应当尊严先生为校父”。周恩来的故事更为传奇。周恩来才华横溢,严范孙对他宠爱备至,一度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周恩来。得知周恩来家境困难,学校马上给他支配抄写和刻蜡版的工作,让他增加收入,后来又免掉他的学杂费,让周恩来成了南开当时唯一的免费生。待到严范孙和张伯苓办起南开高校,更是特许周恩来免试入学。后来周恩来因参与“五四”运动被捕,南开迫于压力将他开除,严范孙爱才心切,捐款7000银元,资助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周恩来在法国从事革命活动,有人劝严范孙停止资助,说周“用了你的钱,却成为一个共产党人”,严范孙却说:“士各有志,不能相强。”于是该款资助三年,每半年付款一次,从无延误。1959年,周恩来已是国家总理。他到南开高校视察后,向老校友们感叹:“严老先生是封建社会的好人。”这和《大公报》当年的社评如出一辙所以,虽身处旧时代,却顺天应时,不以蛮力对抗世界潮流,提携良才,不问出身,虽是旧时代的人,却有一颗公允正直之心,这样的老先生,说他为“旧世纪一代完人”,并不为过。(选自2024年4月26日《中国教化报》)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世凯被罢免后,众多朝臣纷纷与他保持距离,严范孙却逆势而为,敢于为其送行,并奏请朝廷让袁世凯留任,事败后他自己也被迫辞职。B.严范孙是天津新学的早期创办者之一,所办学校涵盖幼、小、中、大各个学段,文、理、法、商等多种学科,补习所、研习所等多种形式。C.张伯苓由私塾老师成长为我国闻名的教化家,与严范孙的识人之明密不行分,在严范孙的引领之下,张伯苓也立下了兴学救国的志向。D.严范孙提倡妇女解放,开办女学,他创办女子学堂后,亲自教学生作文,编写教唱《放足歌》,这些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剧烈反响,并被广为传诵。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严范孙主要生活在晚清时期,有着典型的旧封建时代士绅轨迹,是“旧世纪一代完人”,在新世纪里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堪称“完人”。B.徐悲鸿虽然被传“画技不入流”,却因为“挖掘”了齐白石而令人服气,文中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教化家的眼光确定是特别毒辣的。C.严范孙赐予周恩来的帮助是实际而巨大的,1959年周恩来去南开高校视察之时还赞美他的开阔的胸怀,称他是封建社会的好人。D.文中家处运用了详细的数字,如严范孙所建学校的数量、资助周恩来的资金数额等,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材料更加真实可信。6.哪些品质使严范孙能被称为“完人”?请依据全文简要概括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在河之洲陈忠实①东过渭河,田堰层迭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厚,又如此伸展柔缦,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奇妙伟力的感动。②我的心绪早已伸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③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漂亮的爱情诗篇?奇妙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我现在就奔着那方奇妙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顺了,也须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绽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故意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丽。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闲逛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或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倾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潇洒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旧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的雨雾,腾起移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好像不行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日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潮湿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充溢,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各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奇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起,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详细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尝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⑦这确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确定是我欣赏到的最壮丽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宝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会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枯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躲藏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行或缺的功能。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7.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索。B.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漂亮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C.文章最终三段写芦苇荡里的温泉,不论从叙事角度,还是从表现主题角度来看,都可谓匠心独运,绝非赘余之笔。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家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溢了深情。8.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6分)9.请分析文章以“在河之洲”为题的深刻意蕴。(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土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离其君臣,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议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李斯又上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游会稽,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其后,赵高妄为斯长男由反辞。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B.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C.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D.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卿,即荀子,名况,字卿,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化对人的影响。B.廷尉: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沿置。列位九卿,为中心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C.会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郡治在吴县,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后世作为越州、绍兴的别称。D.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方,由此从周代起先帝王死称“崩”,发展到后来,皇后、诸侯的死也称“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斯早年望见茅厕中的老鼠与粮仓中的老鼠,发出了有没有出息由环境确定的感慨。B.李斯诞生平民,学成后审时度势,弃六国向西游说秦国,抓住机会,辅佐秦王,秦王先后任他为郎官,长史,客卿,廷尉,丞相。C.李斯谏阻逐客,事实上是劝秦王采纳不论国别、用人唯贤的方针,二十余年,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李斯功不行没。D.李斯身居丞相之位后,劝始皇收百家之言,以愚百姓,后又伙同赵高假受诏,弃扶苏立胡亥,终受五刑腰斩而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5分)②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显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C.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剧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黄庭坚《登快阁》诗巧用典故,其中“_______”化用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_______”化用阮籍青白眼事。(2)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3)苏轼的《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画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的外貌特征。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春风又绿大地,我们走过一个艰难的庚子之春,最终迎来曙光。全国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太多人经验了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纪录片人奔波在一线,用镜头聚焦抗疫,真实呈现了中国战疫画面,为________、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传递了希望与力气。面对突发灾难,人们会惊惶与焦虑。此时,虚假信息只会加剧恐慌,而真实信息的透亮传播能有效消退恐慌。虽然拍摄视角受到限制,每部作品只有三五分钟,但这些直面现场、传递希望的短视频,汇成一条纪实影像的河流,呈现出一种巨大的真实力气,当前疫情纪录片大多是短视频。在疫情发生后,不少纪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第一现场传播出去,这些影像日记形成一股能量,带给人暖和,这些短视频自然生动,_______。充溢生活的质感。因为仓促与限制,以艺术的标准来看,这些纪实短视频_______。现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主动改变,但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扩散,人类面临一次全球化考验。面对这样的疫情,纪录片的使命仍在接着,不仅要纪录,更应当思索,假如说,这些纪实短视频是一部雄伟乐章的序曲,我们将来还须要_______式的作品,咏叹一曲人性的颂歌,深思一段艰难的记忆,陪伴人类走向光明的将来。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同舟共济朴实无华鱼龙混杂阳春白雪B.同甘共苦朴实无华参差不齐黄钟大吕C.同舟共济朴实无华参差不齐黄钟大吕D.同甘共苦朴实无华鱼龙混杂阳春白雪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疫情发生后,不少纪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把第一现场快速地传播出去,这些视频形成了一股能量,带给人暖和。B.疫情在发生后,不少纪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快速地把第一现场传递出去,这些视频带给人暖和,形成了一股能量。C.疫情在发生后,不少纪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把第一现场快速地传播出去,形成了一股能量,带给人暖和。D.在疫情发生后,不少纪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快速地把第一现场传播出去,带给人暖和,形成了一股能量。19.下列各项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以自身的品性、资质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假如依据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B.大爷,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愿,不成敬意,您老就尊敬不如从命吧!C.他是我最信任的挚友,头脑敏捷,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这一次大型评比活动能够顺当实行,要感谢各位专家的鼎力相助。20.请依据供应的材料内容,将倡议书开头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明流畅,连贯得体。第①处不超过30个字,第②处不超过10个字。(6分)材料:世界水资源探讨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将有多达35亿人面临缺水危机。中东和北非是地球上水资源压力最大的地区,17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2个在中东和北非,即使在总体水资源压力较小的国家,也存在一些极端缺水的地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超过1/3的土地面临着高或极高的水资源压力,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和亏空的问题尤为突出,水生态修复任务艰难。倡议书:世界水资源探讨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①_____________。今日是“世界水日”,我代表学校节水志愿者向大家发出倡议:②__________________。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秋冬季节,病菌较活跃,易入侵人体引发病痛。进入冬天,势必会感冒,一旦感冒了就只能打针吃药,身体才会复原健康。要想不感冒,就应加强体育熬炼,所以每天坚持跑步,就不会感冒了。①进入冬天未必就确定会感冒。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微写作(10分)本学期,同学们阅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依据你的阅读体验,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00字。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举荐《乡土中国》一书中的章节供课上研读。你会选择哪一个章节?请用一句话表述举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要求:精确说出章节题目,理由合理。②请用一组排比句抒写你从本书中获得的教益。要求:立足作品,合理发散。③从《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你相识到中国人或中国社会有哪些特点?请联系现实生活或结合你的阅读阅历加以分析举例。要求:立足作品,内容恰当。23.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50分)延期一个月后,2024年高考在万众瞩目中顺当结束。全国1000多万名考生,怀抱对将来的向往,肩负着各方的期盼,走进考场,追寻幻想。有人说,这届考生是“不幸的一代”,诞生时遇到非典,高考时又遇到新冠。也有人说,这届考生是“幸运的一代”,上小学时赶上国人圆了百年奥运之梦,上高校时又将赶上国人圆千年小康之梦。作为同龄人的你,应当怎样看待这里的“不幸”与“幸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试题语文答案1.B(B项,遗漏信息,还有一个意义: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见原文其次段)2.C(无对比,原物倒数其次段: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与我们一样,都是在国家崛起的关键时刻制定出来的。)3.D(A.强加因果,张冠李戴,原文第五段为“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实力的重要路径”B.曲解文意,原文第六段为“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C.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原文第七段为“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4.B(A.张冠李戴,由原文”戊戌变法失败后,严范孙的境况也一度特别险恶,遂挂印而去”可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自己被迫辞职C.非“严范孙引领”D.“这些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剧烈反响,并被广为传诵”错,原文是“这些歌谣”)5.B(意在说明“只要能识人,其他都好说”)6.①忠君爱国,正直敢言,为了国家甘愿背负“结党”的恶名;②顺天应时,思想先进,支持维新,为了变法自强不惜牺牲自己的官位;③重视教化,破旧立新,立新学,办蒙园,开女校,推动近代教化发展;④公正允直,提携良才,发掘了张伯苓和周恩来,为近代历史发展作出贡献(每点2分,随意三点即可,满分6分)7.B(
B项“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不精确,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描写的是现实场景。)8.①运用排比、拟人、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芦苇荡的纯净和朝气(健壮)。(2分)②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等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美景,又生动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画面。(2分)③整散句相结合,音节和谐、气概贯穿,又形式敏捷自然,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我”的宠爱与赞美之情。(2分)9.①“在河之洲”是窈窕淑女曾经生活、恋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奇妙的中华远古文明的神往、缅怀。②“在河之洲”演绎过周文王与民间淑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奇妙、真挚爱情的歌颂、赞美。③“在河之洲”有着漂亮的芦苇、温泉中有着尽情戏闹的男女,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欣赏、钦慕。④“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索(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0.D.(“为郡小吏”动宾短语,不行断,解除AB.“吏舍厕中鼠食不絜”是“见”的详细内容,不行断,故选D)11.D
(诸侯的死称薨)12.B(由“不韦贤之,任以为郎”可知,吕不韦任命其为郎官。)13.
①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行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驾驭实权。(得时,遇到机会;万乘,各诸侯国;主事,主持事务。每词1分,句意2分)②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恳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除(诸侯人来事秦者,定语后置;间,离间;客,客卿。句意2分。)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旁边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忧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犹如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确定的。”于是李斯就跟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力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想西行到秦国去。在临行之前,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行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驾驭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跑四方、施展理想的好时机。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到秦国之后,正赶上秦庄襄王去世,李斯就恳求充当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这样就使得李斯有游说的机会,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恳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除。”李斯也在支配好的要驱除的客卿之列。于是李斯就上了《谏逐客书》,于是,秦王就废除了逐客令,复原了李斯的官职,最终采纳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最终统一了天下,尊称国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在咸阳宫设宴款待群臣,李斯又上书,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指责当前朝廷。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他巡行出游到会稽山,达到沙丘,病得特别严峻,吩咐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与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于是他们就一同协商,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李斯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到咸阳后发布丧事,太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其后,赵高就编造了一整套李斯长子李由谋反的罪状。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出狱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14.A(“儒雅谦恭”,有误,综合首联中的“书剑”“如云”“吐虹”等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应为“豪迈潇洒”)15.(6分)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潇洒,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哀痛。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孤独。尾联干脆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剧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孤独心境。(每点2分。答出形象特征得1分,分析得1分。)16((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3)尘满面鬓如霜(每空1分)17.C(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共同担当危急和困难。同舟共济:比方团结互助,同心同德,战胜困难。句中主要就是强调“同心协力”,因此选用“同舟共济”;朴实无华:俭朴、不浮华。朴实无华:质朴实在而不浮华。句子主要强调短视频特点,应用“朴实无华”;鱼龙混杂指比方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参差不齐:长短、凹凸、大小不一样,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依据句意可知,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防晒霜产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铍铜合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速凝剂市场运行态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茶黄素产业运行趋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羟乙基皂荚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氧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凯里学院《创业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数学学习经验交流课件
- 2024年第二批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报名表
-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 2024年单招考试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 片状锌粉行业分析!中国片状锌粉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版)
- 公铁两用牵引车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儿童绘本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3.1 导数的概念 课件 《高等数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