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第2节_第1页
心理学概论第2节_第2页
心理学概论第2节_第3页
心理学概论第2节_第4页
心理学概论第2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在一、心理学的哲学根源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Psyche+logos=psychology灵魂词语、语言心理学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第一部心理学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笛卡儿(

1596-1650)洛克(

1632-1704)二、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1)达尔文(1809-1882)《物种起源》(1859)进化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德国生理学研究缪勒(Muller,1801-1858)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姆霍兹(Helmoholtz,1821-1894)色觉理论和听觉理论费希纳(Fechner,1801-1887)心理物理学(3)临床案例布罗卡区(大脑左半球额下回)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心理学,父亲是哲学,母亲是生理学。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879年)深厚的生理学背景首创系统的实验研究方法内省法(introspection)研究意识及意识内容四、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研究取向)(一)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其基本理论有:

1、无意识论:人的心理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的,意识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大部分则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其他欲望,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得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消失了,只是人意识不到,它们还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学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技术了解无意识:梦、自由联想、催眠、口误、投射测验、意外、象征行为。

突然决定要到无人岛去。这时你已经没有时间回家准备,只知道岛上有够你用一个月的水和粮食。如果允许你带一件东西上岛,你会带什么呢?1.扑克牌

2.肥皂

3.小刀

4.时钟

5.灯

6.一套银制的餐具1.你对周遭的复杂事务开始感到厌烦,同时还感到不知该如何做决定。表示你希望放松。2.希望自己的灵魂返朴归真。3.小刀代表的是征服和性。表示你渴望性。4.表示你渴望顺利和成功。

5.渴望马上解决正令你大伤脑筋的问题。在恋爱方面,则表示你急于知道对方的想法。6.银器象征着美满。表示你渴望温暖的家庭或丰裕的生活。2、性心理学说(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6—12岁)(5)两性期(12岁以后)固着退行3、人格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将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1)本我。是人格中自私的一面,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与满足人的欲望有关,是人的基本的动力源。本我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即直接指向满足个体需要的东西,毫无掩饰与约束,寻求直接的肉体快乐。(2)自我。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是本我冲动与外部环境的调节者。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即自我的主要工作是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3)超我。是人格中社会性的一面,是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代表着社会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超我的行为遵循道德原则,使人按照价值观念和各自的理想行事。

自我要协调本我冲动、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人格结构中的三个部分各行其职,好似作用于三个角上的拉力形成三角形一样,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相互对立、相互补充,形成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而一个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是由这种动力关系来阐明的。

精神分析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容格、阿德勒、艾里克森等。(二)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刺激—反应(S―R)就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是一位激进的行为主义者,他把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都看作是反应和刺激的关系,行为是受刺激控制的,因此,安排好刺激就能控制行为。他用“斯金纳箱”研究了操作行为,操作行为是自发的,并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操作行为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强化,通过强化使该行为得到加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人之所以有个体差异,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被强化了的经历斯金纳与他的操作条件反应实验装置(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C.Rogers)、马斯洛(A.Maslow)等。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的发展和自身的潜能。它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他们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自我的纯主观意识,着重探讨个体的自我觉知和自我对事件的解释。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时,力争实现自己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按照人本主义的理论,个体的主要动机力量是指向上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一种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力争超越自己今日的水平,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人在争得需要的满足过程中,能产生人性的内在幸福感和丰富感,给人以最大的喜悦,这种主观的感受是对人的最高奖赏和鼓舞力量。(四)认知心理学由于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兴盛起来。一般认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式产生。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于,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的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加工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例如,我们看书,书上的字是物理刺激,通过视觉系统把这一信息传递到脑,形成视觉表象,并与记忆中存在的有关的视觉表象进行比较,产生对这些文字的认知。如果你以前从没有看到过书或文字,你的反应将会大不相同,所以,你所理解的东西有赖于你过去的经验。(五)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人脑有120—14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细胞之间有无以计数的神经联系和神经通路,可以说是宇宙间最复杂的一块物质结构,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在这些神经联系中发生的。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途径就是把人的活动与体内特别是大脑与神经系统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各派心理学的视角与局限

——盲人摸象

第二章脑与心理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早期的科学家、思想家都朴素地以为人的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如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所以也就有了“心情”、“心花怒放”、“胆战心惊”等词语的出现。

直到十八世纪前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对于脑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正确地认识到脑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P.Broca)发现,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受到损伤的病人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并将该病称为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罗卡区。后来还陆续发现,大脑皮层颞上回受损伤引起失听症,额中回受损伤导致失写症,顶叶角回受损伤引起失读症等。这些发现都说明,心理机能是直接依赖于脑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斯配里等(R.Sperry)在施行割断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胼胝体手术中,发现大脑两半球的心理功能是有差异的。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发现,左半球为言语思维优势,右半球为空间定向优势;左半球为认知优势,右半球为情绪优势。后来的研究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上的高度分化。一般认为,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由左脑负责;而右半球则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等。近年来,对脑研究的兴趣不断增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克里克指出:“没有任何一种科学研究比研究人脑更重要。”美国科学家把20世纪90年代称为“脑的十年”。欧共体在1991年成立了“欧洲脑的十年”委员会。1996年2月,欧美在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正式宣布成立脑研究联盟。1995年夏,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四界世界神经科学大会上提议把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正是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越来越精确地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任何心理和行为,都可以归结为神经系统的整合活动。事实上,人每时每刻无不通过脑和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活动,调节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主要有两种功能:产生冲动和传导冲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就产生神经兴奋,这种兴奋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轴突向下一个或一些神经元传递,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是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服从全或无原则。神经元之间是以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联系的。这种特殊的联系结构称为突触。神经元的这种联系方式叫作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通过神经化学递质和电变化两个过程完成的。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等于说脑本身就可以产生心理。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一切东西,包括大自然、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等,这些是心理现象的源泉和内容。无论是简单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想象,都依存于客观现实,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特点等,也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狼孩的故事人对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