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居住权立法探析_第1页
民法中居住权立法探析_第2页
民法中居住权立法探析_第3页
民法中居住权立法探析_第4页
民法中居住权立法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房屋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生存和工作最重要的空间,过去我们都是以房屋的所有权来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环境恶化,土地资源变得尤为稀缺,住房建筑的成本上涨,人们购买住房的经济压力增大,同时也出现大量的房屋被闲置,房屋的活化率十分低的现象。如何能充分利用这类的房屋资源,保障人们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亟需解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对这一问题法学专家在理论上和实务中对居住权法律制度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全国人大在十九大报告中创新地提出了我国的住房新政,解决日益迫切的住房需求。立法委员会率先将这一政策落实到立法当中,在民法典的草案中,增加了居住权制度。2019年11月,《民法典》草案正式面向社会公布。恰逢此时本文将对居住权立法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对居住权的立法进行讨论。1.1.2研究意义《民法典》草案规定的居住权制度,符合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及时地在民法规范中作出响应。有利于缓解经济困难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压力,这一举措实际上是为民生工程添砖加瓦。现有法律调整的是住房买卖,以及房屋租赁方面,并未涉及到居住权,增设居住权制度弥补了现行法律的缺失。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之上设立居住权,使得所有权与使用权在同一房屋上得以共存,互不排斥,相互融合,实现房屋的效用。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内,限制所有权的行使,并容忍居住权人对该房屋的占有、使用。既能使居住权人找到栖身之所,满足自身居住需求的同时,也能使所有权人不丧失房屋的所有权,实现效率最大化。我们衡量财物的价值已从过去的归属,转变为财物的利用效率,设立居住权提高房屋利用效率,是立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增设居住权制度,调整人们对房屋的利用方式和效率,也为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类似的问题找到了适用的法律依据。解决住房问题,可以通过买卖方式,可以通过租赁解决,如今还能通过设定居住权得以解决。社会保障并不能涵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各种各样的状况,法官依据现有的制度难以妥善地解决这类纠纷。因此,将居住权规定在《民法典》当中,才能实现裁判规范。1.2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用益物权与所有权相似,现有的几种用益物权承担了所有权的大部分功能。所有权人以外的人要想利用他人的所有物,要么是租赁,要么通过转让方式取得。依照前一种方式,无法得到物权的保护;依照后者的方式,有可能价金不足或者所有人不愿意出卖。这样不仅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会使物因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废弃。现代社会重视对物的利用,这是时代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本文介绍的居住权给一部分居住他人所有房屋的人提供物权保护。居住权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二者相互独立,使同一个物上可以兼容不同的物权,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需求。虽然多年来没有设立居住权制度,但是我国的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已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例如,《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实施若干规定》,以及《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用益物权种类的不足,但由于立法的效力较低,无法得到广泛的适用,因此我国有着现实的立法需求。1.2.2国外研究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如今世界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规定了居住权。比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等的民法中都设立了居住权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设立居住权制度既保障特定人群的生活,又提供多样化的财产利用方式。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1.3.1研究方法本文在写作及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立法现状,对国内居住权立法以及相关法规作全面了解,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基础印象。2、对案例分析法。挑选有力的现实案例,探讨当前我国司法实践对居住权保护与不足。3、比较分析法。通过查阅域外国家对居住权立法保护,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其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并借鉴其立法规定。1.3.2研究内容本文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对居住权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将国内与国外对居住权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引出论文的主题。第2章:居住权在我国的法律虚化与实践认同。本章主要对我国的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进行比较,表明居住权立法在我国有社会现实的需求。第3章:居住权立法必要性的学术争论。本章梳理了现阶段我国居住权立法不同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为下文奠定客观基础。第4章:《民法典》物权编对居住权的定位。本章以我国《民法典》草案物权编中对居住权的规定进行探讨,表现出我国对居住权所持的态度以及定位,为下文提供理论基础。第5章:《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目的和功能界定。本章通过我国《民法典》草案增加了居住权制度,表明立法的目的是解决住房需求,并且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居住权立法的合理性提供支撑。第6章:《民法典》物权编对居住权的立法干预对策。本章以上文对居住权的各方面分析为基础,根据《民法典》草案对居住权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实问题,对《民法典》草案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第7章:结语。

第2章居住权在我国的法律虚化与实践认同2.1居住权的起源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的人役权,历经了很长的时间才成熟定型。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的习俗当中就存在居住权,那时候的用益物权、使用权和居住权三者的使用混沌不清,遗赠人可通过意定的方式设立居住权。当时的居住权还不是法定的物权,设立的人也不具备对居住权的准确认知,后来在法学家的界定下,直到优士丁尼时期,居住权才以独立物权的形态出现。到此时,居住权就成为了法定的权利。居住权是非常复杂的社会事实,其使用的随意性和多元性都导致了居住权的使用极易与使用权、用益物权混淆。用益物权有三项半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权能以及事实上的处分权能①。使用权与之相似,但只是对物的使用的权利,而不包括收取孳息②。由此可知,使用权主要就是使用的权能,还包括必要的占有权能。而居住权则属于特殊的使用权,为了给一些特殊人群的生存提供保障,在罗马法中的居住权通常适用于没有父权的婚姻当中的妇女和被解放的奴隶。2.2世界各国对居住权的规定2.2.1法国《法国民法典》物权和继承权都对居住权进行了规定,这是相对理想的设计。《法国民法典》中的用益物权可以进行流转,法律并不对此加以限制。权利和义务允许意思自治,主要取决于双方的协商结果。适用范围不仅是家庭成员,还扩大到近亲属,范围比以往更大。2.2.2德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种居住权,一种是传统的居住权,规定在德国民法典当中,这种居住权沿袭了罗马法的居住权,只注重保护生活窘迫的家庭成员,不可以继承和转让;另外一种是《住宅所有权法》中的长期居住权,政府为了对公民利益进行有效保障,保障公民长期居住的权利,故特别创设长期居住权这一制度,不仅打破了居住权不可以流转的局限,还摒弃了居住权不能继承、不得出租等的缺点。2.2.3意大利《意大利民法典》对居住权规定得更为详尽。在居住权的适用范围、费用承担方面,民法典都对此作出调整。居住权限于本人和家庭成员的需要,其中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子女和居住权设立后收养或认领的子女,还有长期为本人或为其家庭服务且一起居住的人。2.3我国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矛盾居住权,是指非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了解决自身的居住需求,占有并使用他人的房屋,包括房屋的附属设施的权利⑤。我国现行民法没有对居住权作出规定,不能对其进行物权性的保护。虽然我国在《婚姻法》第四十二条及《<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七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六条分别倾斜保护在离婚时相对弱势一方的居住权和老年人的居住权益。但是没有对居住权制度作出规定,从而导致我国的司法实践,对居住权的保护出现了无法可依,法律适用不当的情形。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上设定居住权,权利人只享有房屋居住的债权请求权,这不属于物权。因为我国的物权采用的是严格法定主义,不能自创物权种类,更不能与已有的物权相冲突。鉴于物权法没有规定居住权,因此人们不能创设具有物权性质的居住权,只可以设定债权性居住权利,实现居住他人所有的房屋的需求。债权不需要进行公示,当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中同时设定了数个居住权,各个居住权之间的效力完全相同,没有优劣之分,各居住权人就有可能无法实现其居住的目的,有可能会引发“债权相容性与平等性与实际履行之间的冲突”⑥。诚然,债权性的居住权不足以全面保障居住权人的利益。物权和债权实现的方式并不相同:物权可以直接支配实现,不需要他人的配合便可以实现其权利;而债权则需要请求他人为或者不为特定的行为,间接实现⑦。物权具有对世性效力,是一种排他性的支配权。债权是对人性的请求权。司法实践中,因为居住权仅具有债权性质,法官不得不突破现有的法律规定,对居住权的性质以及效力重新进行解释,以达到可以对抗第三人的效果,保护并稳定居住权人的居住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基于对弱者的保护考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进行了规定。由此看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承认居住权,并且与房屋的所有权并列的一种权利。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搜索关键词“居住权”,一共检索到47893条结果,尽管有部分不属于人役权意义上的居住权,但大部分是与此相关或者确定的居住权的司法裁判案例。我国立法没有规定居住权,却在司法实践中认同了居住权的存在,故而产生了法律的虚化与实践的认同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了居住权有实际的需求,如能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则应该是民法典编纂的备选项之一。

第3章居住权立法必要性的学术争论自罗马法以来,大陆法系民法普遍规定了居住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民法也应对居住权作出规定。东西方的历史传统不同,西方国家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发展成熟的法律经验不一定在我国适用。反对设立居住权的人认为,居住权发展其他国家的成果,与我国的国情不相适应,我国不必照葫芦画瓢。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在内都曾借鉴西方许多法律的制度,但由于国情等原因而没有继受居住权制度,其主要理由是西方国家分别规定了地役权和人役权,但东亚各国却只规定地役权,没有规定人役权。法律是社会需求的反映,由于文化差异或者习惯不同排斥人役权都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如果社会发展有这方面的需求,就应该通过立法来解决。我国公布的《民法典》草案当中对居住权的规定,是回应社会需求的体现。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文化或习惯不同,就忽视现实的社会需求,否定居住权制度。但应当在借鉴居住权这一制度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改进,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

第4章《民法典》物权编对居住权的定位4.1居住权是物权居住权属于物权的一种,其与债权性的租赁有本质的区别。民以食为天,民以住为本,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栖身之所,安居乐业将无从谈起,因此住房保障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住房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所有的住房,所有权人理所当然地对该房屋享有居住的权利,但所有权人不是居住权的主体,不符合居住权设立的目的。所有权包括了四项基本权能,而居住权仅仅是其中的使用权。因为居住权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设立的,这是居住权的本质特征。从形式上看,居住权就是行使所有权的结果。居住权是将所有权进行分离而来的,能够使所有权人之外的人获益,解决自身的居住需求。在居住权设立以后,居住权人就能够通过占有、使用该房屋来实现其对房屋的直接支配,并且排斥包括所有权人在内的其他人的干涉和妨害。居住权登记具有公示效力,可以对抗第三人。4.2居住权是用益物权居住权属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是在已有的用益物权基础上增设的权利。居住权人占有并且使用他人所有的房屋,包括其附属设施,所有权人的权利行使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是权利让渡的结果。赋予居住权人以居住的权利,在该权利的范围内,就必然会导致所有权人不能使用该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也不能妨害居住权人对该房屋进行支配。人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但人们的要求并非总能与实际完美契合,实践中更多的是,人们在衡量自身承受能力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让步。因此,居住权设定的范围,可以是房屋的全部,还可以是房屋的部分。由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不会因为没有其经营场所而无法生存,其完全可以通过租赁或者购买的方式取得其得以存在的场所,而不必通过居住权进行救济。居住权主要是为了给特定的,经济困难的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空间而设立的,因此居住权的权利人必须是自然人。4.3居住权具有人身专属性居住权与一般的用益物权最大的不同点是,只有居住权具有人身专属的特性,只能由特定的人所享有。在规定了居住权的众多国家中都有其共性,都是只能由特定的人享有,不能转让,也不能继承,到了规定的期限就会自动消灭,不会因为居住权人的意愿而改变。居住权一旦由于客观的原因而消灭,所有权人的权利就会回复到没有设立居住权时的完满状态。西方国家认为居住权具有人役性,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对地役权与人役权进行了区分,而且分别作出了规定。而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只规定了地役权,没有人役权的概念,因此我们说,居住权具有人身专属性。虽然说法不相同,但其实质涵义大致一样,都是指居住权人只能是特定的自然人。居住权人是特定的自然人,故居住权不能为特定自然人以外的人所享有,因此不能通过转让、继承或者赠与而发生转移。设立以后固定由特定的人所享有,居住权人不具有可替代性,我国在民法典草案中第三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体现出居住权的这一特点。居住权的期限通常是居住权人终身,但这不是强制性的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可以进行另外的约定,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会认为是居住权人死亡时居住权消灭。有的国家规定居住权如果一直不行使,经过两年就会自动消灭,当然多数国家认为两年时间太短,因此大多数都规定为居住权人终身享有。双方当事人通过合同进行约定,确定居住权人为特定的某个自然人,双方可以自行约定居住权的期限,也可以以居住权人的终身为期限,双方签订合同时成立,到登记机关登记时生效,可以对抗第三人。如果居住权约定的期限太短,与保障居住权人利益的目的相悖,应当将居住权的期限解释为居住权人的终身。4.4我国对居住权的定位规定在《民法典》草案中的居住权,尽管与现有用益物权存有很大的差别,但其也有相同点。无论是已有的用益物权还是居住权,都是在他人已有的权利之物上成立的权利。居住权可以解决特定人的居住需求,不能转让和继承,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但是不能用于营利。我国的《民法典》草案参考了外国成熟的立法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权制度。在居住权的建构中作出了新的突破,但仍未能完全摆脱过去的种种局限,展现出这一制度应有的活力。在婚姻家庭、住房保障等的方面,居住权能够发挥很好地补充作用,弥足这些方面法律规定的不足以及法律漏洞。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为每一个的人提供一个容身之所,保障其生存的条件,这也是人们对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所提出的要求。人即自然人,不是法人,也不是组织,因此居住权的权利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是人的结合体,其必然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不需要通过居住权来保障其生存的空间。居住权的创设,必然会影响现有的法律体系,相应的法律规定也会随之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导致体系的重整。

第5章《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目的和功能界定5.1目的所谓“安居乐业”就是指,先安居,后乐业。找一个栖身之所安顿,方能建立自己的事业。这说明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无论何时生存是摆在第一位的,若是无法生存,个人的发展将无从谈起。我国向着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迈进,就是要解决中国14亿人口的生存问题,吃住就是首当其冲,吃解决的是人们的温饱,以延续生命,住解决的是生存的空间。大多数人认为,解决住的问题就是多盖房子,让更多的人有房子住,这种观念若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游走在贫困边缘的国家,人们每天也不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温饱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房。尽管中国土地辽阔,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的土地面积仅为世界的三分之一。在保留现有的山川、森林、草地、耕地的情况下对有限的土地进行开发,为每个人建一套房屋供其居住,不仅实现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成本代价会非常高,并不现实。有人可能会想到,建高楼可以缓解土地不充足的状况,盖一栋高楼是在一块土地上建很多层楼房。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购买一套这样的商品房,我们首先要存够首期,这笔资金对收入不高或者经济困难者是一道高高的门槛。退一步来说,即使凑足首期款再贷款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接下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入绝大部分都要用于还房贷。对于一般人来说,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已有的房屋,将他人使用中的或者闲置的房屋重复利用起来——设立居住权,提高房屋的利用率,使房屋重新焕发生机,缓解住房供需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5.2功能居住权的设立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人人都有房子住,更有归属感。居住权诞生的初衷是解决在一个家庭里面,经济困难成员的居住问题,体现家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父母有抚养的义务,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因此,父母有为未成年孩子提供住房的义务,通常父母履行这一义务,都并非购置一套住房给未成年人居住,而是父母与孩子同住在一屋檐下,既能节省生活的成本充分利用房屋,又能为家庭倍添温暖。父母履行为孩子提供住房的义务,孩子对该房屋享有居住的权利。相反,成年的子女也有赡养年迈的父母的义务,如果是生活在一起,父母对房屋同样享有居住的权利。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离婚后,如果一方因为离婚导致生活困难——无房居住,另一方有扶助的义务,可以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也可以为其提供住房,在该房屋之上设立一个居住权。除此以外,还包括驻家的保姆等的服务人员,他们与雇主住在一起并提供服务。他们基于雇佣合同、承揽合同等,均可能对房屋享有居住的权利,双方的权利义务可以协商确定。因此,居住权不仅可以维持稳定、和睦的家庭关系,还能提高生活的质量,接受更便捷的服务。5.2.1完善住房的保障体系住房保障解决的是中低收入劳动者居住问题的制度,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单一层次的制度并不足以保障普遍存在的居住需求,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多层次的制度保障。保障性住房就是在这种现状下出台的保障措施,以低于市场价面向低收入群体推出,以减轻低收入劳动者的住房经济压力。自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的压力,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初衷。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经济适用房仅仅依靠调节房屋价格的方式运行,有部分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占用有限的资源,以至于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群体无法获得这一制度的有效保障。经济适用房制度并不完善,而且各个地方之间制度规定并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让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找到了可图之机。经济适用房的所有权规定不够明确,导致真正的权利人难以获得保障,同时非权利人又可以通过虚构债务等的方式从而侵害他人的权利,取代权利人的地位获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并从中获利,损害权利人的利益。我国在《民法典》草案当中增设居住权的规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居住权的制度设计考虑到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等的保障制度,为此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由国家财政投入建造的房屋,国家是房屋所有权人,并在房屋上针对特定的群体设置居住权,保障其生活居住。特定的群体是指中低收入劳动者,即自然人。自然人对房屋仅享有居住权,而非所有权,因此居住权人不得对房屋进行处分,保护了居住权人对房屋的占有和使用的权利。5.2.2为“以房养老”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的趋势,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群体,仅依靠社会保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人们开拓出新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其运作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的养老压力。这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反向抵押和售后租回。售后回租是先建立买卖合同关系,金融机构作为房屋的买受人,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购房款采用分期方式,定期向老年人支付。然后双方再建立租赁合同关系,以该房屋为标的,老年人向金融机构租赁并支付租金。接着将分期支付的购房款与租金进行抵消,剩余的分期购房款支付给老年人。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同时老年人也可以借助这笔款项保障自己的养老生活。但由于在这方面的法律存在漏洞,租赁债权的效力弱于金融机构的物权,导致这种方式并不稳定,容易引发纠纷,也常有老年人在合同生效后,又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合同。而居住权制度具有物权的效力,建立居住权能缓解这一突出问题,为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提供法律依据。双方对房屋设立居住权并签订以房养老的协议,金融机构取得房屋所有权,但在居住权期限内,限制其行使所有权的权能,等居住期限届满方能解除限制。而老年人可获得一笔充裕的养老金并在该房屋中颐养天年,也不用担心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导致其无家可归的情况,因此,居住权制度在以房养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2.3保障家庭成员对公产房享有居住权公产房是我国特有的房屋形态,是随着时代发展遗留下来的产物。历史的问题已然无法追溯,导致了部分公产房的产权并不明确。对于房屋是否应当办理房产登记,公有房能否继承,由此引发的家庭纠纷应该如何处理,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难以做到定分止争。因此有必要设定居住权,保障居住公产房的人们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有些法院为了解决这类纠纷,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对法律重新进行解释,承认去世老人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对公产房享有居住权。由此表明,居住权对居住在公产房的人具有保障作用,维护了他们的居住权益。5.2.4提升房屋的利用效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因此在有限的土地的情况下,我国的人均占地面积远远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人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是不现实的,至少短时间内都无法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实现物尽其用,尽量使每个房屋都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可利用的效率。诚然,居住权制度就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房屋,实现效益最大化。一方面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能避免房屋的空置,体现所有权中的使用权的效能。除此以外,为投资性居住权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式。投资建房时,开发商对在建房屋拥有所有权,但为了缓解建房过程中的经济压力,可以设立居住权,居住权人就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实现自己对房屋的居住权益,实乃一举两得之举措。在我国制定居住权制度有着非常现实的基础,也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借着《民法典》制定之机,增设居住权是有必要的。众多法学专家在起草时,对世界各国关于居住权的规定都进行了比较,得出值得借鉴的结论,并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权。尽管这已是民法制度前进的一大步,但设立之初仍是不够完善的,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订。

第6章《民法典》物权编对居住权的立法干预对策6.1居住权体系6.1.1居住权法律规范居住权就是指占有并使用他人所有的房屋,包括房屋的附属设施的权利。增设居住权的制度并不是简单地增添几个法律条文,保障居住权的制度需要完善整个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使居住权真正地融入到民法体系当中。设立并完善居住权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司法者处理类似案件时由于法律漏洞所造成的矛盾与冲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6.1.2居住权类型居住权的类型有多种多样无法穷尽,以下仅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利益平衡指居住权人和所有权人之间利益的博弈,在博弈后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权利何时复归到所有权人。离婚生活保障的居住权是一方给有需要帮助的对方提供经济上援助,以防当事人因为离婚,生活水平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况,或者“如果法律不给予经济困难者帮助,则离婚自由无从谈起。”⑧据调查,离婚之后,妇女成为了相对弱势的一方,经济上难免容易陷入困境⑨,离婚的妇女不仅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经济上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当其还需要抚养年幼的子女时⑩。离婚有可能降低了生活的水准,也不能使一方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否则当离婚代价太高时,当事人就会放弃离婚,离婚自由则无从谈起。离婚经济帮助的居住权需要对离婚双方的经济状况因离婚而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参照当地的生活水平,不允许一方从离婚中获利。在允许以个人财产进行补偿作为替代手段时,则不存在由于规定居住权而造成对当事人过分限制。离婚经济帮助的居住权一直持续到居住权人的经济状况好转,或者因为再婚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为止。养老保障的居住权和未成年人的居住权相似,来源于《婚姻法》规定的赡养和抚养义务,履行法定义务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为其提供住所。鉴于居住权人与所有权人具有特殊的关系,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考虑双方当事人的亲疏程度,一方是否对另一方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是否共同居住等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认定。⑪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的案例出现,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属于法官酌情考虑的情节。未成年人的居住权一般会直到其成年为止⑫,父母的居住权通常会直到其死亡时终止。生存配偶的居住权,非常接近罗马法中规定的居住权范围。有的学者并不赞成生存配偶的居住权,认为其可以被后位继承所取代,“当遗嘱人不想其配偶继承该房屋,故特将在世的配偶列为房屋的先位继承人,而将他心中所属的继承人选列为后位继承人,这样其配偶就无法继承该房屋”⑬,前位继承相当于一个阶段性的所有权,生存配偶可以由此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故与生存配偶的居住权相冲突。但是,首先我国目前并没有规定后位继承,其次两者在权利属性、立法理念、制度的功能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不宜将两者混为一谈。6.2居住权的特征6.2.1居住权的主体居住权的权利主体仅指特定的自然人,除此之外的都不是居住权的主体。法人及其他组织没有生存居住的需求,主要是为了盈利,因此不纳入居住权人中,而且租赁制度已经为法人及其他组织提供了充分的经营保障。《民法典》草案中居住权人的范围包括近亲属和其家庭成员,还有为提供家庭服务而一起生活的人。出于对弱者的保护,只有没有住所、生活困难等的弱势群体才能成为居住权人。6.2.2居住权的客体居住权是对他人所有的房屋利用的权利,因此居住权的客体就是他人房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除了房屋,还包括土地等的附属设施的利用。居住权比一般的物权的设定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因为物权只能在独立存在的物上设立,而居住权也不受此限,既可以对整个房屋设立,也可以对房屋的一部分设立。6.3居住权的权利与义务6.3.1权利占有、使用权。居住权人要实现其权利,必须是直接的支配,而不能是间接地,因此应该对房屋直接占有。因为居住权具有对世的效力,因此在居住权人行使其权利时他人负有不得妨害的义务。他人的不当行为对居住权人造成妨害的,居住权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居住权人使用房屋的附属设施,除双方另有约定,不必另外支付费用。修缮权。居住权人作为房屋的实际占有、使用人,有权为了生活便利对房屋进行修缮,例如:室内翻新、装修等。除双方另有约定或者事前征得所有权人的同意外,居住权人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结构。因修缮而支出的费用,有约定从约定;没有约定的,由居住权人承担。优先购买权。所居住的房屋是居住权人赖以生存的场所,法律应当增设居住权人的优先购买权,一方面保障居住权人的生存,另一方面居住权人适应其居住的房屋,通常不愿改变。所有权人在出售房屋前的合理期限内应当通知居住权人,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居住权人优先购买的权利。6.3.2义务合理使用的义务。居住权人对所居住的房屋负有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不得随意毁坏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尽到合理的使用和保护的义务,是居住权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得改变房屋的用途,也不得改变该房屋的主体结构。因居住权人不合理使用而导致房屋毁损灭失,居住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编制财产清单。为了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在限制所有权的同时,防止居住权过度扩张,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来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设立居住权后,居住权人居住之前,应当清点房屋财产及附属设施,编制财产清单。负担必要支出。在居住过程中的生活必要支出,应由居住权人负担。对房屋的重大修缮所支出的费用,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6.4居住权登记居住权的生效,应当到登记机构进行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双方在登记机构登记之日起生效,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居住权登记后,由登记机构制作并发放居住权证书,居住权采登记生效主义。当居住权登记簿与居住权的权属证书记载不一致时,以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为准。

第7章总结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没有对居住权作出规定,但这并不代表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居住权立法的需求。恰恰相反,正因为我国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司法实践在面对此类纠纷时陷入困境。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表现了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急迫,不可避免地由此产生更多的冲突与矛盾。法官运用法律解决这类纠纷时,发现无法可依,只能凭借个人的经验与心中公平的尺度进行裁决。这不仅难以实现定分止争,不能是双方当事人信服,也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代同步,面对不断增多的居住权问题时,不应视若罔闻,而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居住权制度。

参考文献:1徐国栋.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评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6.2H.F.乔洛维茨,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研究历史导论[M].薛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49.3[49]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8-189.4陈国柱,译.意大利民法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4.5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68.6孙毅.我国多重买卖规则的检讨与重构[J].法学家,2014(6):114.7王轶,关淑芳.物权债权区分论的五个理论维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7.8蒋月.20世纪婚姻家庭法:从传统到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669陈雯.离婚:一项社会学视角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4).10徐静莉.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析.妇女研究论丛[J].2009(3).11欧阳波.因身份关系产生居住权纠纷应由婚姻家庭法调整[J].人民司法2014(24).12田中臣.离婚妇女居住权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4(9).13王艳慧.继承法上配偶法定居住权与后位继承[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2).

致谢转眼间校园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我要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和同学致以真挚的谢意。感谢我的论文导师吴勇太老师,从开始的选题到最终完成论文,感谢他对我论文进度的监督和耐心的指导、帮助。同时也要向所有法政系的老师们表达由衷的谢意,传道授业解惑,感谢他们的栽培和奉献,带领着我们在法学道路上前进。语短情长,送上我的祝福!

毕业设计项目选题与定位1.毕业设计项目选题的类型与原则毕业设计项目应该是对完整的大学专业学习的系统总结,是一项系统的设计课题。所以毕业设计项目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要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水平,但是更要强调选题的创新性与实战性,因为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以自己的设计作业向社会企业汇报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从一名大学生向职业设计师角色转变的关键过程,对教与学双方都是一次挑战。毕业设计项目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为设计实践和就业竞争服务。毕业设计项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多种类型,如实战课题、概念课题、模拟课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其难易程度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为此,毕业设计项目选题可以制定以下原则:(1)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训练。(2)选题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以社会与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为主,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就业竞争力。(3)选题应该体现创新精神和原创设计,符合地方经济产业的需求,如体现区域特色产业的设计需求,为地方企业经济服务,体现设计的可行性、适用性,体现对设计成果的生产和转换,体现国际与国内设计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等。有利于毕业设计项目的可实现性,争取社会企业在设计经费和设计制造方面的支持。(4)选题应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地进行系统的设计项目(不同子课题)的合作,培养团队工作与合作精神。(5)选题分配原则上应该一人一题,独立完成,若多人同做一个系统课题,每位同学均要完成一个独立的子课题,设计内容应各有侧重,以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训练,达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2.毕业设计项目的设计定位(1)设计定位的意义在完成毕业设计调研报告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后,根据调研的结果对设计项目的方向进行定位,对大量的信息与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深入地研究,毕业设计调研的主题范围相对较大,如何确定设计的主题定位与设计元素的提炼是非常重要的。-个成功的设计一定要寻找到设计创新的突破口,发现出独特的设计元素,而这种创新突破与设计元素实际。上就是通过市场的调研分析结果而得出的。(2)设计定位的方法毕业设计项目的定位方法,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位毕业生的个性与爱好、知识结构与专业水平、未来就业岗位与企业设计需求去帮助学生进行设计定位。应该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的工作程序与流程进行设计项目的规划,首先就是对新产品设计进行定位,确立设计目标。由于社会企业对设计开发要求不同,不同专业的设计方向与生产经营模式也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设计定位和方法,但是新产品开发设计项目-般可分为三种情况:原创性产品设计、改良性产品设计和工程项目配套设计。①原创性的创新设计。原创性的产品开发设计是一种针对人的潜在需求,是一种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创造性产品开发设计。时代在进步,人的生活方式在变化,对设计的需求也在变化,所以,创新设计无极限,永远都会有新的产品设计创造出来。原创性的产品开发是现代设计师的重要课题,也是设计师创造能力的最高体现,展现着设计师的创造天才,闪烁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作为现代设计师,-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头脑中时刻抱着发现问题的敏锐感和吸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对新生活和新事物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保持创造的冲动。②创造新生活的设计开发。开创新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转换生活形态,要靠具有全新创意的新产品来促进生活结构、习惯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原始社会的席地而坐,-块原始石头打磨后就可以做凳子,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为扶手椅、靠背椅、躺椅、软体沙发,再进一步成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可升降、转动、电动、摇摆,可任意改变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