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目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可谓上天有路,但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那么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靠什么手段呢?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作用(重点)2.理解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秘的,我们如何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1)什么是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名称传播速度通过介质波速变化纵波(P)快固体、液体、气体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在通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折射和反射横波(S)慢固体(2)地震波的分类和性质地震的横波慢,后到达地面,能量在水平方向上,故左右摇晃。发生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为什么呢?地震的纵波快,先到达地面,能量在竖直方向上,故上下颠簸。地震发生时,在船上的人们只会感觉到纵波带来的上下颠簸,不会感觉到横波带来的左右摇晃。【拓展探究】原因:横波只会在固体中传播。(3)地震波与界面思考: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波速分别有什么变化?根据波速的变化,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几层?33km2

900km界面地下深度波速变化莫霍面古登堡面33千米处(大陆部分)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2900千米处在这里,P波速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2.地壳厚度特点:地球表面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地壳: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5千米,大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3.地幔上地幔下地幔结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软流层地幔33㎞1000㎞2900㎞莫霍面古登堡面①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①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上地幔下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

地幔:地核地幔4.地核软流层~地核的结构:结构分层物质状态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为地核,它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的。地核:外核可能呈熔融状态,包围着内地核内核压力极大,固态金属球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2000~3000千米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1)低层大气的组成:氮78%

氧21%

干洁空气的组成其他气体1%(氩、CO2、O3等)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低层大气的组成作用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水汽固体杂质N2O2CO2O3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一切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吸收紫外线,使生物避免受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保温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①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②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层次范围气温的垂直变化及原因大气运动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平流层近地面至12千米左右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天气现象复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它是地球生命的保护层对流运动水平运动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随高度增加而递增(O3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层次范围气温的垂直变化及原因大气运动与人类的关系高层大气平流层顶至3000千米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先随高度增加递减,后随高度增加递增先对流运动,后散逸①气温变化: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原因:上面冷下面热。③三层中厚度最薄,但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和杂质。对流层的特点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水汽、固体杂质)⑤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低纬度17~18千米;中纬度10~12千米;高纬度8~9千米。相同的地点:对流层夏季厚,冬季薄。2.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1)定义:①水的相态:②水的分布:③水的性质:固态、液态、气态海洋、陆地、空中咸水、淡水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2)组成: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核心部分:地面以上100米或水面以下200米。3.生物圈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也是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1)定义:(2)范围:(3)意义:地球各圈层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相互渗透,相互重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地壳地幔地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莫霍面古登堡面1.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0年2月13日早上,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火山喷发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A.地幔B.地核C.地壳D.岩石圈A2.地壳是指地面以下()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B.古登堡面以上的部分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D.莫霍面以上的部分3.莫霍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DA4.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分为三层,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C.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D.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F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__。

(3)圈层:D______,C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横波

纵波

莫霍面

古登堡面地壳外核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1)ABC分别表示大气垂直分层的(

)层、()层和(

)层。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是()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是()层。对流平流高层大气对流平流ABC(3)A层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