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
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
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
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
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提高分析
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
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教学设计
1.教具准备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气球、烧
杯、小试管、镶子、用烟钳等;
实验样品:白磷、铁钉、CuSOi溶液、盐酸、碳酸钠、镁带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P+O2Tp205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蜡烛渐渐变短,石蜡CH4+O2TCO2+H2O。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个化学反
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
种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胆地作
出自己的假设。
学生作出假设……
师:总结以上大家的假设,分为三种情况:
假设L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师:那么,如何验证这些假设呢?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师:怎样才能知道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呢?[用天平称量]
师:现在我们就用托盘天平作为研究工具,根据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操作的可
行性,以白磷燃烧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两个实验为例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下面请大家结合教材92页的活动与探究讨论一下如何设计
这两个实验。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
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
3、白磷燃烧这个实验中不用橡皮塞而改用气球套在锥形瓶口,连同白磷一起放
在石棉网上加热,待白磷燃烧时移开酒精灯,此时不要用手拿锥形瓶。
4、在铁与硫酸铜反应这个实验中,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
净。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并进行纠正。
实验结束,总结:
实验实验一实验二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
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相等
分析P+02Tp205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Fe+CuS04-Cu+FeS04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这非常不错。其实,在很早以前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做了大量的实验,也和同学们一样得出了相同
的结论,那就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
后生成的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拉瓦锡就是发现这个规律的科学家之一
师:我们学习自然科学也要像拉瓦锡等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一样,以严谨求
实的科学态度去不断地探索,不断进取。那如何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呢?
板书:
L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师:大家考虑一下,在这个定律中最关键的词语是什么?
学生分析其中的关键词
强调: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关系,而不是有多少反应物,要注意"参加"二字的真正含义。
师: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它的发现,我们以电解水为例再从微观角度来
研究一下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请看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投影: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师:大家看,这是一个水分子,绿色代表氧原子、蓝色代表氢原子,一个水分子由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两个氢原子
构成一个氢气分子]
师:分子的种类变了吗?分子的数目呢?
[既然是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肯定发生了变化,因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
成了新物质,从微观角度看也就是生成了新的分子。但分子的数目却不一定变,
比如电解水的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了变化,但在H2+CI2==2HCI中,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
师: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构成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变了吗?
[没有,它们只是经过了重新组合]
总结:从微观过程以及前面所学的分子、原子知识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事实
上是旧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
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参加反应
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板书:
2、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
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过渡: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我们在通过下面的
实验来验证一下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教师演示,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所以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追问:如果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结果会怎样?
师:分析得不错,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分析时一定弄清楚参加反应的是哪些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是哪些物质。那镁带燃烧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呢?
[实验5—2]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
的质量。
师: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这与质量守恒定律想违背吗?
接带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白烟是生成物氧化镁,氧化镁是很细的粉末,在燃烧的
过程中有一部分逸散到了空气中,失掉了一部分生成物所以我们称得的生成物的
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师:那如果在然着的镁带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结
果?
[反应前我们称量的是镁带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如果
在燃着的镁带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
带的质量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
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前我们称量的是镁带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氧
气的质量没有计算在内,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带的质量增大,这个反应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
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③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④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
内。
师:我们知道了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我们怎样应用质量守恒
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
质量大。
(2)高镒酸钾受热分解后廉U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
C和10克D,则B的质量____克。
(2)在A+B=C的反应中,足量B与W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2克C,则
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__克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
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
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
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02co2
12:16X2:12+16X2
(指出化学方程式质和量的意义。)12:32:44
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
能读成“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
于“。
H2+CuO=Cu+H20
Mg+CuO-MgO+Cu
化学方程式可读出质的变化,也可读出量的变化。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
现以2H2。遒曳2H2个+。2个为例说明。
(一)物质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
应中物质的变化。
(二)粒子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微粒的变化,并反映出微粒个数的比例关系。
(三)数量读法
上式读作“通电时,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跟数学方程有何不同?
数学上的方程式,仅是表示等号两边的数目相等。等号两边各项可以移项或倒写。
而化学方程式可以:
(I)表示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
(2)表示各种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各种生成物的总质量(质量守恒)。
(3)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原子、分子个数比。
(4)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是不能倒写和移项的,如,不能将3Fe+2OzMFe3O4写成
Fe3O4^^3Fe+2O2,也不能写成3Fe皂J^FesCU—2。2。
至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号虽与数学中的“+”和“=”号在形式上
一样,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化学方程式中的“+”,在读时不读''加”而是读“和”。
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表示“生成”的意思,同时表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
不变:原子种类不变;每种原子的总个数也不变。“一读作“反应生成”而不能
读“等于”。
。课堂小结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着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要任务,紧紧
围绕这样的一个设计思路,生活经验一知识技能一思维品质,生活经验是基础,
知识技能是桥梁,思维品质是核心。本课从蜡烛燃烧来引入学习,蜡烛燃烧生活
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在后面的学习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技
能(落实过程与方法),主要对红磷的燃烧以及铁与硫酸铜反应的两个实验分析,
在实验中注重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描述、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过程。
在实验中更细化了对实验的可观察点进行引导,如红磷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
察点在于气球的变化和锥形瓶内红磷的变化;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观察点为铁钉的
变化和溶液的变化,强化的观察点后更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验结果
的分析落点在于从天平的平衡分析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的原因。在不断地深入分
析,在经过前人无数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一伟大的定律,是一个
普遍规律。
♦:♦作业布置
课本P98练习与应用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第五单元之后的很多化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
于方程式的书写。总体来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记忆和技巧相结合的。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而有关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的记忆,
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历来“配平”是方程式书写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各种教辅资料也总结了不少的方
法,但太多的方法会造成学生记忆和选择上的障碍。为使学生轻松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
的配平方法,应将配平技巧进行整理,使学生通过简单的“技巧”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3)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进行总结,学习归纳知识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进一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方程式规范书写的培养,进一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会配平化学方程式。
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时,教材强调指出: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不能任意编造物质
的化学式。教材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
三个步骤:
(1)依据实验事实,把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
与生成物之间用一条短线相连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
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用“I”表示生成物中的沉淀,用“t”
表示生成物中的气体。在上述三个步骤中,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为关键,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
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这种配平方法。本
单元教材的特点是:通过对多种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再把质量
守恒定律运用于化学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初步涉及到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科学方
法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I.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p+o-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
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4P+5O2直蜷2P2O5
(介绍“t”“j”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r”“।”符号的使用范围)。
〔讲解〕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t”“।”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
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t”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
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I”号。(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科书所说的“如果生成物有沉淀或者气体产生,一般应该用
“I”号或者“T”号表示出来,"理解不深。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生成物”三个字。
例二说明学生对酸、碱、盐的溶解性不熟悉,分不清哪些是易溶物质,哪些是难溶物质。
教师应加强对酸、碱、盐溶解性表的教学,编成“口诀”,使学生背熟记牢。例三、例
四都存在着“I”、“t”号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化。
某些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沉淀或者气体产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也
不用“3”号和“t”号表示:
⑴书写一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如果反应物和
生成物均为气态物质,可不用“t”号表示生成物。
〔板书〕例如:H2+CI2^-^2HCI-Ca+C2V2。5,"。3
其中氯化氢和三氧化硫气体可以不用“t”表示。
///
⑵非水体系不用"I"例:H2S=H2?+S2Cu(NO3)2^=2CuO+4NO2r+O2r
其中S和CuO不用号表示。
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不用“I"、“t”号,而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右边注明状态,且
在化学方程式右端注上热量的数值和符号。
例:正确C(固)+h0(气)Aco(气)+出(气)-131.2kJ
错误C+H2O=^CO+H2-131.2kJ错误C(固)+出0(气)=A=C。个+出个一131.2kJ
总之,符号的用法要根据反应事实。学生初写一个化学方程式,既要写出正确的分
子式或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往往顾此失彼。要使学
生较快地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最好的办法是给以适当练习,特别是平时的训练,
让学生通过锻炼逐步提高。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韵语)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
程要配平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
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
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能读成“加”;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电解水实验学生观看实验录为学生理解
的视频,请学生再观察水像,观察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书写
通电分解的实验,并记录两极均产生无色气要遵循两个规则
实验现象。体。奠定基础。
通过学生的
学生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
自主探究,得出
并由多个学生板演
观察,请用上一节课所学
书写化学方程式
所写的结果。
的化学方程式描述这一变
遵循的两个规
化过程。
学生们出现的主则。
要问题有:(1)没
(备注:这个
有反应条件;(2)
环节应该充分黑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出没有气体符号;(3)
板的教学辅助作
现的错例,引导学生得出没有配平等
用,以此体现学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
HQ/电出.6生的主体作用,
两个规则,即:(1)符合
不要用多媒体的
客观事实;(2)遵循质量HJO^=H2.O2
预设剥夺学生活
守恒定律。
...
动的空间)
环节二、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请大家回
培养学生分
顾刚才的讨论过程,小组
学生小组讨论。
析问题的能力。
讨论:如何才能正确书写
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即书写的过程或步骤是
什么)?
一是分析让
由小组代表交流
学生自己分析得
发言,并经过师生的
教师通过下图引导学出书写化学方程
共同讨论,得出化学
生分析书写的第一步是式的第一步
方程式的书写第一
“写”。“写”;二是进
步是“写"__写
一步强化书写化
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心0H+0学方程式遵循的
22的化学式并用短线
原则之一“符合
相连。
客观事实”。
首先通过如图所示的
符号与模拟图引发学生发
观察,发现并提培养学生发
现两边原子数不守恒。
出问题。现问题、提出问
?H20——?H2+?02题的能力。
学生用球棍进行
水电解过程的模拟,帮助学生建
【提出问题】请以小组
并得出两边微粒数立“宏观一一微
为单位,用所提供的球棍
模拟水电解的过程,并配的关系是“2、2、r观付节乙
平这个方程式。间的相互联系。
【讲解】教师概括总结
学生倾听,理解。
学生活动过程,并讲解配
学生理解、掌
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握书写化学方程
“最小公倍数”法。
式第二步“配平”
并总结书写方程式的及其方法。
第二步为“配”一一配平
化学方程式即使等号左右
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相
等。
【讲解】第三步是将反学生理解、掌
应条件和观察到的与生成握书写化学方程
物有关的实验现象,如气学生倾听,理解。式第二步“标条
体、沉淀等。件和t、1"0
最后一步是将短线
改写成等号。
环节三、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的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1】请按照步骤,
书写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学生独立书写,
五氧化二磷的反应的化学并请2名同学板书
方程式。到黑板上。巩固、强化核
心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两
位同学书写的方程式,并
学生倾听,思考,
借助教材P0图示进一步
10进一步熟悉书写化
强化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
学方程式的步骤和
骤和配平方法。
配平方法。
【问题2】判断下列化
一是进一步
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
学生独立完成,熟练核心知识;
正确,请说明理由,并加
然后在教师组织下,二是通过课堂练
以改正。
进行交流,得出正确习检测反馈学生
AS+O2-^g-SO.|结论。对核心知识的掌
B2Klg+^S=2MgOI
C=2H.|+O.|握情况。
I)H|-CuO=^=-Cu+H,0
【问题3】试试看,能
否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81色2C0
(3)2QIOIC=2CUiCOjt
<4)CH4>2=OOp2HjO
环节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
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要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学会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就要注意
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使他们意识到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都应
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科学思想和态度基
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化
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的角度出发,建立宏观质
量守恒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不是任意拼凑的,而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原子
种类、数目相等的必然结果。
♦作业布置
课本P101练习与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要四不”
(一)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例如有学生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4Fe+302M2Fe2C)3是错误的,因为他违背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这
一事实。
(二)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调位"。例如有学生将2H2+。2型
H20,写成2H20==2"+。2是错误的,前者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表示氢气在氧气里燃燃
生成水的一个化合反应;后者反应物则是水,表示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的一个分解反应,两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忘记配平。初学化学的人常易忘记配平,没有配平就不
能反映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这一事实,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只能调整
式子左右两边化学式前的系数,而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如
P2+5OP2O5,2P+O5=P2C)5等等都是错误的。
(四)要正确使用"个△"等符号,不能忽视反应条件,许多化学反应在特定条件下才能
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在等号上标明反应条件,未标明反应条件的化学方程式不
是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有的还应用"个〃来标明生成物的状态,指生成了气体、
沉淀。如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应写成:2KC1O3==2KCI+3O2个值得注意的
是,只有当反应物为固态或液态物质、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一般才可用"个"标明。
符号表示加热而不是点燃。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分析
课标有关本课题的要求是“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具体应该包含两
方面含义:一是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存在的量的关系,二是能够进行简单计算并用
正确格式表达,其中理解计算的化学意义是实质,能够正确计算和表达是外在表现。通
过本课题教学,应使学生思维能力有提高,对化学问题的理解更深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
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教学设计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
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
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
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展示“长征”运载火箭的示意图,如图
所示)。三级推进火箭中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
火时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为了满
足0.4吨液氢充分燃烧,你会在助燃仓中至少填充多少吨液氧呢?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
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
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
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
的计
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I0
[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
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师生共同阅读、讨论]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g高镒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AKzMnOd+MnOz+Ozt
2X15832
2xl58_32
6gx'
答:加热分解6g高镒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
步?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
一些
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
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
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
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2--x-1--5--8-3-2-•
6gx'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X158:32=6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
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g高锯酸
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坦亚=卫计算非常简便。
158gx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
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
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煨烧石灰石(CaCOs)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
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03高温Ca0+C02t
10056
x10t
100_56
x10Z'
答:需要碳酸钙18to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
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
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
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选择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板演]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员+5点燃2HC1
27173
100gxy
271100gx71
T'X-2-=3550g,
w
273100gx73.八八
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技术开发合同说明文件
- 2025农村经济合同档案应“村档乡镇管”
- 2025商品房买卖及经营合同
- 自相矛盾(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 创业合伙协议合同范例
- 养殖意向合同范例
- 分期购合同范例
- 个人车辆贷款合同范例
- 全款买房电子合同范例
- 代加工采购合同范例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