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适应性测试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更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化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

B.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

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更影响

D.

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2.有学者指出:假如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

构建民主法治社会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3.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

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C.

资本主义萌芽特性解放的要求

D.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4.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化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化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

“贵儒”又“尊道”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样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6.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事实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統思想。《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这体现了(

)A.

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B.

汉宣帝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无情抨击

C.

西汉时法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D.

汉代统治者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7.“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难以遗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有利于(

)A.

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防止暴政

B.

加强中心集权限制地方权力的扩大

C.

思想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发展儒学并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辩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见

B.

前者侧重于科学探讨。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探讨,后者侧重于政治主见9.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阻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需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见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同等的主见不同

C.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见“主权在民”10.“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A.

老子的“无为而治”

B.

荀子的“天行有常”

C.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D.

朱熹的“格物致知”11.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务。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似乎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爱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

君主立宪的观点

B.

三权分立的学说

C.

社会契约的理念

D.

天赋人权的思想1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13.晏子曾在齐景公前抨击某派学者,“好乐而淫人,不行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行使守职;宗丧循哀,不行使慈民;机服勉容,不行使导众。”他所抨击的是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14.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推断,该学者是(

)A.

朱熹

B.

王阳明

C.

李贽

D.

黄宗羲15.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挚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日:“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

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

B.

程颐主见知行合一

C.

宋代市民文化旺盛

D.

二程思想走向对立16.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的呼声,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受到A.

孔孟之道的影响

B.

老庄哲学的影响

C.

韩非思想的影响

D.

墨家学说的影响17.“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样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18.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非常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

“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

“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

“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19.李贽赞扬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确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夫,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C.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0.以下是16世纪东西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A.

挑战权威

B.

否定神性

C.

崇尚理性

D.

提倡民主21.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闻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指责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指责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

格物致知

B.

独创本心

C.

知行合一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22.伯里克利时期,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太阳是一团炙热的物质”等观点,被以“不敬神”的罪名驱除出雅典;哲学家普罗塔戈拉也因其言论被控“不敬神灵”,其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驱除出雅典。这些事例说明当时的雅典(

)A.

城邦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力

B.

公民价值须在城邦意志中体现

C.

政体已难以接纳进步的思想

D.

人文精神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23.王守仁主见“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

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

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24.文艺复兴前夕,意大利的市民阶层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敢于冒险,因为胆怯 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袤的市场;主见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会失去可观利润;重视理性,因为没有理性就会破产。这说明意大利(

)A.

经济的发展催生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

宗教改革摆脱教会的束缚

D.

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5.自然神论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自然神论者并不干脆否认上帝的存在,也仍旧承认世界为上帝所创。他们把上帝形象地比方成一个“神奇的钟表师”,在创建了一个完备的宇宙和一整套法则后就不再插手世事,不再干预自然的进程和人类的行为,而是让自然和人类按自然法则行事。对自然神论的相识,比较恰当的是(

)A.

自然神论承认上帝的存在,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持续

B.

自然神论观点和启蒙运动反对传统神学思想的精神南辕北辙

C.

自然神论是一种在理性和信仰之间说明上帝存在的折衷观点

D.

自然神论没有摆脱宗教的藩篱,缺乏进步性,应当予以摒弃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时期中国西方国家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成祖:正式规定《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③16世纪~18世纪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静者,为君也。”卢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变更或收回托付给官吏的权力。”(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③时期中西方思想对社会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缘由。27.(2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终觉悟之最终觉悟。﹣﹣陈独秀《吾人最终之觉悟》材料二中华民国政治形式与内容的分割迫使新文化运动中的学问分子深化到思想文化的深层中去找寻国家富强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学问分子,不论是新文化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对“民主”持有确定看法,同时,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激进民主主义、自由派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五类。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文明找寻到的科学旗帜已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取得了舆论上的胜势。出现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论调。﹣﹣摘编自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索》材料三17世纪时,近代自然科学家大都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学世界观:同时,他们又借鉴古代一些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推陈出新,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性和科学在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和社会科学家们不承认任何的专制权威,不论是宗教信仰和自然观,还是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都经受了挑战和审判,一切都须要“理性的法庭”去审查、裁定。社会科学家们提出的很多科学的、理性的观点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摘编自张丽敏《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思想探析》(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验了哪几个阶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发展特点。(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方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不同之处。(4)结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科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确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记。庶族地主和富有农夫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确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同等,主见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见,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行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材料二: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入神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气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阅历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长久的影响力。——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美】著《西方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见,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出现的缘由。(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2024-2025学年度高二适历史应考试试题(9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B3.C4.D5.A6.A7.A8.D9.B10.C11.C12.B13.A14.C15.A16.B17.C18.B19.C20.A21.B22.B23.B24.A25.C二、材料分析题26.(1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