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法治素养_第1页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法治素养_第2页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法治素养_第3页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法治素养_第4页
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法治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高考热点素材法治素养14608_WPSOffice_Level1暴打女生的嫌犯抓到了,还有三大关切待回应 12725_WPSOffice_Level1她被打,你我都焦虑 229661_WPSOffice_Level1全民搜索“暴力男”,有些共识不容侵犯 312923_WPSOffice_Level1拿什么严惩行凶暴徒 42112_WPSOffice_Level1女孩深夜遭当街暴打扒衣,为何公众都怒了? 44289_WPSOffice_Level1对“故意伤害罪”亟须调整入罪门槛 524000_WPSOffice_Level1担心技术创新侵蚀隐私?那是因为创新还不够 630581_WPSOffice_Level1夫妻债务“共债共签”拟入法,堵住法律漏洞 719375_WPSOffice_Level1夫妻债务就该以“共借”“共享”来判定 816548_WPSOffice_Level1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今朝 9暴打女生的嫌犯抓到了,还有三大关切待回应来源:光明网2019-06-2613:006月25日深夜,辽宁大连警方发布公告:在甘井子区南关岭一居民小区将网传“女子半夜遭殴打”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男,31岁,大连人)抓获。经初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因与其女友感情纠纷情绪波动,酒后于22日凌晨路遇被害人吴某,对其使用暴力并强制猥亵。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警方正在进一步工作中。该事件6月24日在网络上曝光,经过两天全网沸腾般的发酵,犯罪嫌疑人终于在25日深夜被抓获,历时一天多。嫌犯抓捕的速度,相比于网络震动的幅度,也是大体相称的。即便犯罪嫌疑人已抓捕,但仍有三个公众关切有待回应。其一,该事件6月22日凌晨发生,那么从22日事件发生到24日网络发酵之间的这段时间,该案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否已经立案?相比于网络曝光后的迅速破案,长达两天多的时间,该案是否得到足够重视?事实上,公众目前有一种直接观感:现象级的网络热度,对该案的迅速侦破,起到了近乎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从该案的细节看,无论是使用暴力或强制猥亵,都以达到必须立案且迅速侦查的地步。从目前的信息看,事发之后,该案是否得到了与其性质相符的严肃对待,是不明确的。其二,根据警方通报,该女子伤情为“面部软组织挫伤,没有内伤,她的后脑勺、头骨都无损伤。她在接受简单治疗后离开”。从描述看似乎并不严重。然而在视频中该女子受到的暴力对待,以及画面中传来的“砰砰”击打之声,是许多人生活中几乎从未见过的严重暴力。从常识判断,受伤程度应当不轻。当然,这种生活经验,未必符合医学实证。但既然公众疑问已经产生,那么也有回应的必要。女孩的遭遇令网友揪心,那么以信服的证据让公众放心,当然也属于信息公开的题中之义。其三,犯罪嫌疑人殴打、猥亵的行为已经极其恶劣,但之后引发的全网搜捕以及各地公安局的排查,更消耗了巨大的公共资源。这是否足以构成从重量刑的依据,也是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相比于过去,当前信息社会的资源调动能力已大为增强,在司法实践中,公共资源消耗纳入量刑考核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该案无疑适合作为一个标志性范例。该案在网络上引发的天量关注,不只是一种出于天然的同情,也是对自身安全感的巨大震动。这种震动,绝不是用“女孩晚上早回家”之类的规劝就可以安抚的。在城市语境下,夜晚出行是不可避免、极为正常的情形。人们理想中的场景,是在城市街巷之中,任何暴力都不敢以如此肆无忌惮的情形出现;任何暴力、哪怕没有网络舆情的助力,都能够被迅速地制服、清算。从这个角度看,相关部门理当就该案的进展进一步发布信息,回应民众的关切。人们关心的是受害女孩的身体状况,是犯罪嫌疑人即将到来的法律裁判,也是社会安全感究竟会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实现。她被打,你我都焦虑高路2019年06月26日08:09

来源:钱江晚报@大连公安6月25日下午发出警情通报,证实网传“女子半夜遭到殴打”视频,系6月22日凌晨1时许,发生在甘井子公安分局华东路派出所辖区的一起警情。通报称,经查,被害人吴某(女,29岁,辽宁盘锦人)当夜在回家途中被一男子殴打,吴某拨打110报警。接警后,甘井子警方连夜立即开展工作,并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医院诊断,被害人吴某脸部软组织挫伤,经治疗目前已出院。大连警方将对案件侦办情况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风波,表面上看是因为该男子的暴行。视频非常暴力,男子20次拳打脚踢,几乎拳拳到骨。女子最后被打得不省人事,那种痛感几乎刺穿了屏幕前每个公众的心。从视频看,很有可能双方并不认识,对一名陌生的女性下这么重的手,挑战了法制,也刷新了人性的底线。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它对公众的安全感构成了威胁,引发了对公共安全的隐忧。现代社会的一大特色是工作方式、工作时间,生活方式、生活时间的多样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息时间,对公共安全的需求也截然不同。公共资源不再是只应对朝九晚五这8个小时,而是要应对全天24小时。特别是城市,能不能达到这种高标准的需求,对管理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没有人希望自己好端端走在路上,却突然遭遇这样的祸端。大连的这起事件发生在凌晨一点,也正是最考验城市安全机制的时候,出现这么严重的暴力行为,自然会引发担忧。正因为读懂了大家的焦虑,读懂了现代社会的安全需求,此次,多地警方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案件调查中。案件发生地一度被多次误认,而涉及的各地警方也是积极应对,第一时间作出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的调查结果。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仅安慰了当地民众,也给社会传递出清晰的信号,以及维护公共安全的决心。而网友参与破案,其本意还是想给出更多的线索,尽快破案,不宜简单地归入造谣传谣的范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网友的行为就可以任性,在未证实之前不宜渲染,更不宜下结论。目前,社会的共识是一致的,对这种行为一定要严惩。但从22日案发至今已过去三天时间,涉案嫌疑人还未抓获,公众自然期待警方引起重视,尽快侦破案件,及时抓获凶手,并将真相及时公布给社会。全民搜索“暴力男”,有些共识不容侵犯2019年06月26日08:17:38

来源:新京报文丨新京报社论6月24日晚间,“女子深夜遭男子殴打扒衣拖走”的监控视频引发公愤。最新消息显示,视频系6月22日凌晨发生在大连甘井子公安分局华东路派出所辖区的一起警情。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现场还遗留下疑似血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按图索骥”的接力赛中,大量网友、各地警方参与其中,俨然发展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搜索”。为了揪出一个“暴力男”,全国多地公安、网民联动,这样的事颇为罕见。不少网友纷纷变身“福尔摩斯”,通过视频中的口音、街景,探寻自家周边环境,寻找蛛丝马迹;多地警方也纷纷介入调查。25日9时53分,公安部新闻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呼吁网友转发此视频给更多人,发挥网友力量,共同揪出此人。截至25日中午,广东梅州、福建莆田、四川绵阳等多地警方迅速行动,及时核查网友提供的线索,排查案情,为迅速锁定案发地点争取了宝贵时间。从24日晚,@绵阳网警巡查执法首度发声“今晚不睡,若有线索,请发于评论区”,并在凌晨整理出“视频首发于山东聊城酒吧聊天群”等线索。25日8时许,山东@聊城网警巡查执法接力,“接兄弟单位通报,聊城警方连夜核实,全市未发生类似警情,酒吧所在辖区派出所实地走访,附近街道与视频不符”。25日11时许,@平安梅州反馈网友线索,“经查,未发现蕉岭境内有与视频中一致的地点,案发地不在蕉岭”。差不多同一时间,@莆田警方在线发布通报称,经过警方比对确认,网传女子被打视频的受害者与本地发现的女性尸体并非同一人。到了25日中午,已确认事件发生在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辖区苍山路。25日晚间,大连警方表示,已锁定一名嫌疑人。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在公安部的呼吁之下,在各地公安和网友的通力合作下,由一段模糊的夜间视频已经找到了案发地,地点确定加上已有的警情记录,揪出“暴力男”想必并不难。回头再看这场警民合作的“白夜追凶”,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挥部或专案组,但无论从网友还是地方公安部门,并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尽其所能提供帮助,甚至连夜核查网友提到的线索,并根据核查情况第一时间作出反馈。相关微博信息传达简洁、有效,有力地引导了案情的进展。从公安部到各地方、从网民到警方、从网上到线下——警民之间、各地之间高效而自觉地分工协作,使得此事的发展始终聚焦在案件本身,聚焦在有用信息的筛查之上,也因此避免了谣言的滋生和恐慌的蔓延。这样的积极行动,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视频有足够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也源于警民在面对暴力事件时的共识:人身权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任何时候不容侵犯。我们或许无法杜绝暴力,也无法将恶性事件“清零”,但只要警方和民众嫉恶如仇,在类似事件发生时积极主动、争分夺秒、责无旁贷地去支援、去破案,除恶务尽,公众就有了最稳固的“靠山”,警方也有了最得力的“帮手”。以“警民联动”的浩然正气去震慑潜在的暴力分子,或许也可以把很多作恶的念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不希望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但这一案件或许将成为一个“样本”:警方和公众为了公共事务同声共气、相互支援、高效互动,“惩暴除恶”的共识因此成为最有力的破案动能。而这,是公安机关职责所系,也是民众安全感的来源。拿什么严惩行凶暴徒2019年06月26日08:03

来源:北京青年报近日,一直备受舆论关注的“女孩深夜遭暴力伤害”事件事发地点等谜团陆续解开。6月25日下午,大连市公安局官微通报称,经查,被害人吴某(女,29岁,辽宁盘锦人)当夜在回家途中被一男子殴打,吴某拨打110报警。经医院诊断,被害人吴某脸部软组织挫伤,经治疗目前已出院。据悉,大连警方经连续工作,已于6月25日晚22时许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相关报道见A8版)“全网寻凶”有力震慑暴力犯罪冯海宁这一案件24日起在网上刷屏,无论是网传的视频,还是多地警方参与调查、核实案发地,或是公安部介入发声、网友及媒体积极参与,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行凶者已经归案,相信很快会还原事发经过,给公众满意交代。该案之所以引发“全网寻凶”,既是因为行凶者行为十分残暴,对女受害者面部拳打脚踢,在法治社会这是让人无法容忍的事情,也是因为网传视频内容呈现的信息很有限,很难确认案发地,所以充满悬念。在“全网寻凶”的过程中,多地警方的“作战精神”值得点赞。比如,@绵阳网警巡查执法发声“今晚不睡,若有线索,请发于评论区”。再如,广东梅州、福建莆田、山东聊城等地警方排查案情,体现出高度负责、积极协作的精神。尽管多地警方参与排查耗费人力物力,但仍然很有意义,其一,确认“女子街头遭暴打扒衣”案没发生在当地,便于进一步“寻凶”。其二,排查后也给当地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其三,多地警方参与排查对暴力犯罪是一种震慑。而且,网友以多种方式参与此案,是警民协作破案的又一范例。例如,多地网友为警方排查提供了不少线索,还有网友到当地疑似路段去巡查更让人钦佩。另外,公安部、人民日报等齐声喊“揪出此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破案氛围。也就是说,从警方到网友再到舆论,共同合奏了一曲“正气歌”,这不仅对该案行凶者是有力震慑,可促其自首,对其他有暴力犯罪倾向的人也是一种震慑,因为再发生类似案件有可能再上演“全网寻凶”,行凶者很难逃脱法律制裁。女孩深夜遭当街暴打扒衣,为何公众都怒了?2019年06月26日08:16:48

来源:新京报6月24日,一段“女孩深夜街头遭男子重击头部、撕扯衣服、猛踹拖行”的视频引关注。监控显示,事发6月22日凌晨,女孩正边看手机边在街头行走,迎面走来的男子突然用拳头重击她头部,女孩随后倒地。从0点44分7秒开始,男子连续拳打女孩面部,用脚踢头,撕扯短裙。当街68秒施暴后,男子拽扯女孩头发将她拖走。这事迅即引发了网民公愤,也惊动了网警。据新京报报道,该视频系6月22日凌晨发生在大连甘井子公安分局华东路派出所辖区的一起警情,新京报记者现场探访还发现了疑似血迹。24日晚,首先是@绵阳网警巡查执法两度就此做出回应,网友们也自发成“众包型侦探”,从视频较早出现的山东聊城某酒吧,到视频监控所附电话为唐山号码,再到山西阳泉、广东阳江阳西等多地追踪,这一切都说明了一点:公众都怒了。因为都怒了,所以“缉凶惩恶”成了网友们的本能诉求,这又推高了追问“事发何地、何人所为、该担何责”的舆论声量;因为都怒了,很多网友在“对施暴者严惩”的欲求第一时间得不到疏解后,只能将愤怒的意绪诉诸“这还是人吗”“禽兽不如”的唾骂中。而现在事发地、施暴者与受害者身份信息等关键信息的不明,又让这份怒气在“转发即关切”的传播链和情绪的相互感染中不断扩散。公众为什么而怒?深层次的缘由是这类当街施暴的“可代入性”,而代入感又会滋养更多的不安全感——比起确定性的隐患,不确定的风险才是公众更担心的。而直接的引爆点,则是涉事男子施暴手段的凶残跟公众对“人心向善”期许的抵牾:抡起拳头暴击,还直接对准头部,以至于网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女孩的绝望哀嚎,这更像是奔着置人于死地去的。什么叫“恶”?这段“画面可能引起不适”的视频会给人清晰认知。在很多网友看来,打人即原罪,近乎往死里打,打的还是女性,只会“罪加N等”——这不只是恃强凌弱,更是践踏女性权利。而“当街施暴”“两人疑似不认识”“扒下裤子猥亵”等情节,既彰显了加害者的嚣张,也为此事的恶性程度“加了杠杆”。到头来,由共鸣引出公愤,也就自然而然。而这种公愤也表明,网络社会在很多议题上有着强烈共识,如“反对暴力”“不打女人”等,这些已成舆论场内的价值正确,也标明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公愤也是推动力”,某种意义上,正是内置于共识之中的基本是非判断,形成了社会道德“原生秩序”的基础框架,支撑起了“惩恶励善”的整个动员体系与制度设计。而整个社会,也是由这类共识确定了保护每个人安全的公共秩序。也正是“公愤”的推动,才会有法治的抑恶导向跟民众的惩恶共识的同向而行,才会有绵阳网警跟网民的同声共气。令人稍感欣慰的是,25日晚,大连警方表示,已锁定一名嫌疑人。希望该案能在大连警方的努力下,最终以尽快破案、严惩凶犯的方式收尾——依法惩恶,本也该是“社会公愤”的石子抛入舆论湖面后激起的“浪花”。□仲鸣(媒体人)对“故意伤害罪”亟须调整入罪门槛张贵峰随着“女孩深夜遭暴力伤害”视频的广泛传播,其中令人发指的疯狂施暴画面激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公愤。进一步细读警方公布的受害者伤情信息——“脸部软组织挫伤,经治疗目前已出院”,对于该事件的事后会让人产生某种不安。因为如果“脸部软组织挫伤”伤情属实,那么按照现行法律,施暴男子恐怕很难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责。众所周知,依据刑法,“故意伤害罪”的基本入罪门槛实际上是,受害者至少必须达到“轻伤”的受伤程度;而“脸部软组织挫伤”,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仅属于“轻微伤”,尚构不成“轻伤”。这也就是说,尽管在上述暴力事件中,暴徒的施暴画面极其凶残、猖狂,仍很可能达不到“故意伤害罪”的入罪门槛。当然,即便不够故意伤害罪入罪门槛,鉴于视频画面中施暴男子还存在“欲脱女子短裙、扯开胸部衣服”等行为,施暴者仍可以通过其他罪名被追究刑责,如“强制猥亵罪”、“寻衅滋事罪”。但尽管如此,这一以暴力伤害为显著特征的违法行为,却可能仅因受害者达不到“轻伤”标准,而无法“名正言顺”地按故意伤害罪追究刑责。事实上,按照现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许多在普通民众看来十分严重恶劣的人体伤害,实际上都可能不算“轻伤”,如以“面部”伤害为例,除了“脸部软组织挫伤”,“眶内壁骨折、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等,同样也都属于“轻微伤”,构不成“故意伤害罪”。这也就是说,人体伤害认定以及相应的“入刑”标准上,现行法规实际上都存在某种“门槛偏高”的问题,不仅“轻伤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偏高,而且“轻伤”的认定标准本身,同样也有偏高之嫌。有鉴于此,要想充分严惩各种故意伤害违法行为,儆效尤,有效减少类似“女孩深夜遭暴打”之类暴戾事件的发生,除了对个案的关注,恐怕也要考虑在立法层面进一步健全完善针对故意伤害罪的制度设计,改变其“入罪门槛偏高”状况,如或者将“轻微伤”也纳入犯罪范畴,或者降低“轻伤”的认定标准。正所谓,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担心技术创新侵蚀隐私?那是因为创新还不够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6-2616:12作者:与归近几天,一张写着“最关乎世界未来的十大提问”的图片,在网络流传。细看之下,原来是杭州又迎来一场思想碰撞的会议,而且一下子集聚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邀请了全球200多位顶尖学者、政界、企业家一起讨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要有前瞻性和大格局,如果经过讨论能够形成一些路标式的共识,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过,最吸引人的不是与会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这些会议上这些票选出来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便是:“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由此可见,数据伦理和技术焦虑,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先保护隐私还是先搞技术创新?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保护隐私和技术创新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不顾隐私保护的技术创新,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爽体验”,但终究是刀尖起舞,容易引发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恶果。而为了保护隐私就投鼠忌器,一下子把探索新事物的路子堵死,也是因噎废食,无法进步的。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利有弊的,都是一个不断趋利避害、自我完善的过程。比如,我们能够因为汽车会引发交通事故,就拒绝购买、乘坐和驾驶汽车吗?显然,人类已经用行为做出了选择。也正因为这种选择,我们才看到陆续出现了红绿灯、斑马线、交通法、安全气囊等等,这些为了规避风险和降低伤害的设计。同理,数字经济的发展亦如此。逻辑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大数据会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极大提高效率和效益,但也会引发一定的隐私风险。因此,我们不必纠结于谁先谁后的问题,而应注重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就关照到倾向隐私保护的设计。比如现在,对手机号进行局部打码,已经成了快递外卖和网约车服务的一个共识倾向。更进一步说,技术创新和隐私保护不仅不矛盾,前者还可以给后者以促进,技术的bug本就需要技术的再创新来填补。一些技术创新会引发一定的隐私天窗,但是最终的隐私保护,还是要依赖于更多的、更前进的技术创新。我们孜孜以求的,应该是不断向前探索,而不是怕烫手,就缩回去想掀开锅盖的手。在没有互联网和大数据之前,隐私同样也会被窥视,只不过方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并且出现了更细密、更敏感的新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所以,警惕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因此就拒绝数字经济,甚至想着回到没有互联网、没有电磁波的旧社会去。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是伟大发明,信息社会是进步的社会,如果我们无法肯定地做出这个定义,那么人类的一切努力和远眺又算什么呢?(与归)夫妻债务“共债共签”拟入法,堵住法律漏洞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6-2616:10作者:欧阳晨雨近期,民法典立法又有新动作。6月25日,提交审议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增加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这一最新的立法动向,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长期为人诟病的婚姻法“第24条”。2003年,最高法出台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从立法的初衷看,这是为了保护善意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夫妻双方利用假离婚等形式恶意举债,逃避应承担的共同债务。问题是,这样的条款规定,也让很多无辜的人陷入债务陷阱,难以自拔。翻看新闻报道,诸如女子离婚后“被负债”千万元这类新闻,时常见诸网上报端。这种尴尬的局面,显然为解释制定者所不愿遇到,也与正义要求不相适应。2018年1月,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对此前司法解释作出修改,明确“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种对“共债共签”原则的强调,有利于从债务源头遏制夫妻一方“被负债”现象的发生,也可以有效避免债权人因无法举证夫妻共同债务,从而蒙受经济损失。“既不能让夫妻一方承担不应该承担的债务,也不能让本该承担债务的夫妻一方逃避责任”的立法宗旨,比起原24条具有更公平的色彩,在实践中也受到了好评。不过,这份带有一定创新性的司法解释,仍有一些美中不足。这种由司法机关制定的“准立法”,效力远低于法律、行政法规。虽然对下级法院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但普适刚性更为欠缺。虽然通过司法解释的二次修订,将“共债共签”原则写入,但从长远看,还需要借助立法的力量,实现从“解释”到“法律”的跨越。应该说,通过民法典立法,有利于克服司法解释的先天不足,但目前的立法表述也有待商榷。从形式上看,夫妻债务“共债共签”原则,基于对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确认,而夫妻共同债务签字,仅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立法上的相对抽象,可能带来将来实践中的操作困难。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圣经。面对法律的纰漏,从司法解释“补洞”,到入法“修缮”,在法律的一步步完善中,权利的堤坝在一点点筑牢。婚姻法“第24条”的经历,也是我们法治社会的缩影。(欧阳晨雨)夫妻债务就该以“共借”“共享”来判定宋鹏伟2019年06月26日08:04

来源:北京青年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6月25日提交审议。对于夫妻共同债务问题,草案增加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相关报道见A4版)从生活质量的角度而言,婚姻的确是“第二次投胎”,所以结婚选错对象的代价很大。然而,这代价并不包括离婚后还要承担不知情的巨额债务,因此,法律对相关条文的细化与明确,既是对各方权利的保护,也是对情理的再次重申。此前备受争议的婚姻法24条司法解释,本身也是立法“查漏补缺”的产物。2003年,针对当时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多的夫妻双方恶意串通,通过离婚将财产转移给另一方,借以逃避共同债务的现象,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这一条款尽管有力维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却因为技术上的失衡,客观上诱导了一系列夫妻一方“被负债”的悲剧,教训不可谓不深刻。2018年1月最高法出台的司法解释,在这方面有了很大进步。首先,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条自然毫无争议;其次,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共同债务。诸如买房、买车的贷款,应属此类,也合情合理;最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这意味着,一方超出日常生活所需的举债,债权人除非能证明另一方知情同意或从债务中获利,否则不担责。以上条款,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都全部予以吸收采纳。过去,已经离婚的一方为了表明自己不知情,需要证明当时约定为个人债务或夫妻财产AA制,又或者是债务并未用于共同生活,其难度可想而知,想要证明一件事情没发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举证责任放到了债权人身上,无疑更加合情合理——既然要让没签字的一方还钱,起码得证明人家知情同意或用了你的钱吧?当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夫妻双方通过假离婚来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这意味着,债权人须事先明确借债人的婚姻情况——已婚就必须夫妻双方共同签字。目前来看,由于婚姻信息尚未全国联网,债权人存在误判的可能。这就要求,债权人更加审慎,并在“夫妻共享”方面承担举证责任。这方面,对于陌生人之间的借贷会产生影响,当然对打击高利贷行为也有正面作用。从婚姻法为“二十四条”引发的争议,到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进一步明确,再到如今民法典草案的再次重申,科学平衡了各方利益和责任,无疑更加公平合理——夫妻共同债务就要“有难同当”,但不应当包括吃哑巴亏。现实情况复杂多变,事先明确风险,最终对各方都有利。善本流传泽后世,牙签万轴待今朝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漆子扬责任编辑:杨凡凡2019-06-2612:330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所长,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漆子扬关于善本的界说,不同语境下稍有差异。叶梦得《石林燕语》说:“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在这个语境下,善本更偏重于学术性。此外,善本还可指向文物性。我们常说孤本、珍本,一般都是从文物价值上来讲的。雕版印刷以前,采用誊抄方式传承古书善本,极大地限制了善本的流传,遏制了善本的功用价值,事倍功半。到了宋代,雕版印刷鼎盛,刻书之多、雕镂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流通之宽,都是前所未有的。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古籍善本的应用传播。文人阅读量、古籍需求量空前增长,民间刻坊逐渐繁荣,书籍文化随之兴盛。整个宋代的文化水平,也远远超越前代。然而印书多次,版本易坏,藏书自珍,善本世人难见。在中国古代,无论学者还是藏书家,都崇尚善本。善本本身即是精校本,是古籍中最优良者,传承着学术的血脉,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尽管历史上,书籍多次遭罹厄运,比如秦始皇焚书、项羽焚烧咸阳宫、西汉末年赤眉军烧长安、东汉末年董卓焚烧洛阳、西晋末年洛阳皇室图籍损毁、梁元帝萧绎焚烧古今图书、隋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兵变等,但中国学术和中华文化依然绵延不绝。这是因为,总有一大批有识之士不顾身家性命,抢救古籍文献,聚徒授学,校勘古籍,传承学术。秦火爇文,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求书。《汉书•河间献王传》载,刘德“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太平军第二次攻打杭州时,散落民间。丁申、丁丙兄弟发现人们包装食物的纸竟是《四库全书》散页,深感悲切,遂奋力而起,搜求抢救八千余册,约占文澜阁藏本的四分之一。可谓天不丧斯文!新中国成立后,古籍文献抢救迫在眉睫,诞生了一大批划时代的成果。例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四部分类法编排,收录刻本、抄本、稿本、校本六万余种。这些书,散见于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为之编目,实为不易。从2008年开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至第五批陆续公布。如今,第六批的评审工作也正在推进中。海外文献整理工程,则将遗落海外的明珠拾回拭灰。《北美中文善本古籍目录》《海外中华珍贵古籍丛刊》等海外古籍目录编撰项目正在进行。尤其是山东大学子海编纂中心、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郑杰文先生主持的“子学”典籍合璧工程,首批成果《子海珍本编》第一辑《大陆卷》和《台湾卷》问世,引起巨大反响;2016年,又在国家的支持下启动“全球汉籍合璧”重大文化工程,以汉籍整理与研究为重要途径,抢救传世善本,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汉语的国际话语权。2007年普查时,全国古籍藏书量有3000多万册。经过十年的整理,2017年全国古籍藏书量已达5000多万册。但是,大部分古籍善本仍未得到妥善整理,无法发挥应有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善本“活起来”的进程。换言之,善本的修复、整理和传播事不宜迟。因此,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新科技、新方法、新思维,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